糖尿病尿有沫子(糖尿病尿沫子好了怎么回事)
糖友排出泡沫尿,说明是糖尿病肾病?不一定,但需及时做这些检查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自己要以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标,否则就有可能死于并发症,而在众多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中,糖尿病肾病就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的利用出现了障碍,人体的血糖值失控,如果没有控制好血糖就会使肾脏发生病变,因为肾脏是人体产生尿液的地方,肾脏出现了问题之后排尿功能就会受影响。
那么,糖尿病人排出了泡沫尿之后就代表患了糖尿病肾病吗?
答案是不一定。
糖尿病患者排出泡沫尿有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喝水,导致身体缺乏水分,尿液过度浓缩之后引起,也有可能是经过剧烈运动,身体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使身体缺水引起。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排尿的时候没有注意体位,再加上尿液里面的糖分比较多,导致尿液的张力变大而排出泡沫尿,患者可以在尿后观察一下泡沫的消散速度。
如果在短时间内消散就无需过度紧张,如果发现泡沫尿的量比较大,长时间无法消散,就要警惕是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了高血糖的损害,尿液里面的蛋白以及糖分含量过高,使泡沫量剧增,并且难以迅速消散。
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排出泡沫尿之后,最好是做个血糖测试,如果发现血糖值没有被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就要加强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按时、按量的服用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来调控血糖值。
如果血糖值仍然居高不下,泡沫尿的情况仍然存在,下一步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以下5种检查。
一、尿糖定性
尿糖定性试验属于尿常规之中的一个指标,它的检查方法非常简单。因为糖尿病肾病有可能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情况,所以通过尿糖定性检查就可以明确判断出患者的尿糖值,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二、尿白蛋白排泄率
尿白蛋白排泄率可以诊断出早期糖尿病肾病,还可以明确糖尿病分期,在检查的时候需要收集患者的24小时尿液,测定患者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如果尿白蛋白的排泄量超过30-299mg/24h,就要警惕糖尿病患者的肾脏已经受到了高血糖的损害,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肾病。
三、尿沉渣
尿沉渣可以检查到尿液里面的有形成分,通过尿沉渣检查可以断送泌尿系统疾病,也可以了解其中是否有过量的红、白细胞,如果发现白蛋白的含量增加,就有可能是患者的肾脏受到了损害,无法更好的过度身体里面的蛋白,使其进入尿液之中被排泄到体外。
四、尿素氮、肌酐
糖尿病患者检查尿素氮、肌酐两个方面,可以了解到肾脏功能以及人体的尿酸代谢情况。因为尿素氮就是人体里面尿素的含量,而尿素属于蛋白质的代谢产物,肌酸的代谢产物是肌酐,如果肾脏功能出现问题,肌酐以及尿素氮的值都会相应升高。
五、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检查的时候,如果发现肾脏的体积变大,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超过正常值就要警惕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核素肾动态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就要警惕患者已经有患上尿毒症的可能性。
糖尿病患者若是发现自己排出了泡沫尿,下一步就要到医院接受以上五种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诊断出肾脏是否受到了损害,如果确诊患上了糖尿病肾病,患者就要根据肾病的分期来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同样要做到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要加强饮食调养来控制好血糖以及血压,使肾脏受到的损害减轻,延缓病情的进展速度。
如果病情已经进入了终末期,患者就有必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如果有机会遇到合适的肾源,也可以通过肾脏移植来帮助中规中矩延长生存时间。
糖尿病患者尿中有泡沫,是肾脏出了问题了吗?
现在糖尿病已经不再和从前那样鲜为人知了,现在我们周边很多亲朋好友中,或多或少都能听到关于糖尿病的话题,上次假期回家,就听到老一辈的在谈论谁家里老人因为糖尿病脚都烂掉了,可见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可大家往往是看到了最坏的结果后才明白这个疾病的可怕性。
现在很多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每日都挤满了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而来就诊的大部分患者朋友,往往糖尿病已经很严重了,临床上我们常见到的糖尿病肾脏病变患者,大多数反映的是在排尿过程中经常出现泡沫尿。
那么,糖友的尿中有泡沫,是血糖飙升了,还是肾脏出了问题呢?
我们平常如何通过尿液来初步判断自己疾病的严重性呢?
正常尿液特点
一般我们正常尿液的颜色是清亮透明的,一般为淡黄色或是琥珀色,基本没有泡沫,尿液颜色的深浅根据喝水量及排尿情况变化。
而泡沫尿的发生主要跟尿液表面的张力有关系,倘若在尿液中含有很多黏液大分子及有机物质,那么表面张力发生了变化就容易产生泡沫尿。而这种大分子物质可能就是尿蛋白。
当然,尿液中出现泡沫的时候,也不能绝对地说一定有蛋白尿,因为泡沫尿还可能是其他原因所导致,主要有以下这些:比如便池中存在消毒剂或去垢剂,产生化学反应及泡沫,这种泡沫,有时久久还不消退。还有在急速排尿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泡沫。
另外,由于出汗过多、喝水较少、药物影响、受到外界刺激等,都可能造成尿液比重升高,形成较多泡沫。
而我们说的要警惕的泡沫尿,主要说的是病理性泡沫尿。
病理性尿液特点
如果出现病理性的泡沫尿,说明尿液中含有很多大分子成分,混有蛋白质或者糖等物质,而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导致大分子物质进入到了尿液中。
比如糖尿病血糖较高,超过肾糖阈值时,葡萄糖溢出到尿液中形成肾性糖尿,糖尿病肾病时,肾的通透性增加,尿中蛋白也可溢出,形成病理性的泡沫尿。病理性的泡沫尿形成原因较为复杂,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
日常生活观察
如果在生活中出现泡沫尿,首先要先观察下,看看泡沫是否持续不消失,如果过了10分钟后还存在泡沫就要警惕了,平常也要观察发生泡沫尿的频次,适当调整运动及日常喝水量,看看情况是否有改善。
如果出现比较频繁,就要及时就医做尿检查,也可以备用一些家用尿蛋白测试纸进行初步检测。
糖友一旦出现蛋白尿的情况,可能是血糖控制不良引发的肾脏病变问题,一定要积极控稳血糖,通过积极治疗控制尿蛋白是必要的,以避免肾脏疾病恶化。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感冒和各种感染,不要熬夜,注意饮食中的低盐、低脂肪、优质低蛋白质原则。
糖尿病人尿中有泡沫,两个+专家谈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肾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它将身体产生的各种代谢废物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肾功能一旦受到损害,就会造成体内废物蓄积。糖尿病肾病发生时,肾会因高血糖等因素,使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从而使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长此以往,会发展为尿毒症。所以,在众多晚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糖尿病肾病无疑是一种严重影响糖友生活质量和花费巨大的并发症。据估计,2%-40%的糖尿病患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
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糖尿病肾病学组主任弓俊霞的骨干成员。关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她给笔者分享了这样一份案例:
李师傅(化名),男,血糖升高18年,蛋白尿3年,双下肢水肿1月。患者糖尿病18年,一直血糖控制不佳,3年前出现泡沫尿,就诊某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2 ),诊断“糖尿病肾病”一直口服中草药降蛋白治疗,但泡沫尿持续存在。近1月出现双下肢水肿,伴有周身乏力,双眼视物模糊。
弓俊霞 主治医师
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从事糖尿病临床工作20余年。曾多次参加全国糖尿病年会及各种专题会议,被邀在台湾学习交流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并结合大陆的国情转换观念,很好的运用于临床。在糖尿病的宣传教育方面、糖尿病饮食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并在攻克糖尿病难题上有所突破,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上积累了较多的经验。针对这种情况,糖尿病肾病学组给予患者如下治疗方案:
1、一是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黄葵胶囊改善微循环;
2、二是口服氯沙坦钾片减少肾小球压力;
3、三是给予专业的糖尿病肾病饮食,目的是减少蛋白尿。
经过太糖多管齐下的治疗,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得到明显好转,指标改善情况如下: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73.10 mg/L,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74.2 mg/g,24小时蛋白定量为258.4mg/24h。
糖尿病治疗,三步到位:
01
一是药物治疗。
包括:降糖药物的选择,无禁忌情况下,首选SGLT2,在降血糖的同时减少肾小球压力;降压药物的选择,首选A C E I/A R B类药物,在降压同时减少肾小球压力;同时要联合降血脂,降尿酸等各项指标。
02
二是饮食治疗。
在饮食上除限制钠的摄入外,对蛋白质摄入宜采取少而精的原则(0.8g/k g/d)的原则,严格遵循肾病饮食指南,给予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
03
三是联合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专科医院的特色之一,医院中医科会根据患者个人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法给予中医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