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得糖尿病(24岁得糖尿病是不是完了)
“我才24岁,怎么会得糖尿病呢?”专家:错!糖尿病患者正在年轻化
今天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数据显示在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人,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今天记者从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嘉定糖尿病患者达3.4万人,低于国家糖尿病发病比例,但却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
家住嘉定新城(马陆镇)的水先生
一周前因血糖控制得不好,
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脚部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前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北院住院治疗。
回想起自己的糖尿病病史,
他始终大呼是一场梦,
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
“十几年前单位体检,测出来早上空腹血糖比较高,后来反复地查,确诊是糖尿病。当时我才24岁,对糖尿病也没什么概念,也不知道血糖高的表现,我一直以为这个是老年病,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身上。”
而在医生看来,这一切都不是意外,
水先生因有糖尿病家族史,
因此是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另外他喜欢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甜度的食物,
运动也较少,这些都是糖尿病发病因素。
“饮食上我喜欢吃甜食、烧烤、火锅、炸鸡等,工作上需要应酬的时候,还会喝酒。平时也很少做饭,平均一周会叫5、6次外卖,运动也不太多。”水先生没想到,平时的饮食习惯为糖尿病埋下的“地雷”。
目前医生已经严格控制水先生的饮食,
奶茶、油炸类食物、辛辣食品是禁忌,
同时米饭、面条等淀粉类主食也严格控制。
经过一周的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水先生目前病情稳定。
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呈年轻化的趋势,
这和饮食、运动等有较大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陈宇红
医生建议,年轻人要多喝水多喝茶,
但饮料要少喝,特别是奶茶。
另外,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也要少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内分泌科医师 林琳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1亿人,约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虽然嘉定糖尿病病发率低于全国水平,但患者群体依旧高达3.4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比例超过80%,50岁以下人群比例逐年上升。医生提醒,年轻人要从日常饮食、生活作息入手,预防糖尿病。
可以简称为“三多一少”,
“三多”即多饮、多食、多尿,
“一少”则是体重下降,
比如在一到三个月内突然下降10斤,
一定要警惕起来,去医院检查下血糖。
有的患者强化减肥,比如自己增加运动,
他觉得体重下降可能是生理性的,不是病理性,
但这可能就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另外,糖尿病早期症状饥饿感特别明显,
还比如有出冷汗、心慌、手抖等。
这是因为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时间不对,
低血糖的可能性也很大。
糖尿病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却有100多种并发症,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而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定期筛查,尽早预防糖尿病。但目前,我国依旧有超3成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高发人群:
1、中老年人群体。位于45-60岁之间,随着身体机能的日渐老化,导致血糖值不稳定,从而造成高血糖,引发糖尿病。
2、年轻人群体。年轻人经常过着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夜宵零食不消停的生活,吃得多,动得少,导致体内新陈代谢速度缓慢,热量有进无出,导致脂肪堆积从而引起高血糖。
3、遗传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之类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的几率较大。
4、体型肥胖的人群。体内脂肪代谢出现紊乱,胰岛素分泌出现不足的状况,这类人群不仅容易高血糖,还可能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俗称“三高”)。
5、药物因素。因疾病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影响到体内糖代谢药物之类的人群,也容易高血糖。
1、经常感到口渴、饥饿
2、夜尿增多
3、不明原因的体制减轻
4、伤口难以愈合
5、白天容易疲惫、犯困
小嘉再次提醒大家,
奶茶虽好喝,但千万别多喝!
长期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的年轻一族们,
小心糖尿病找上你!
如果有上述习惯就赶紧去医院做个筛查,
早日防范于未然~
24岁小伙日饮10升饮料 每晚起夜10次,糖尿病找上门
扬子晚报讯 (通讯员 杜蘅 记者 张斌)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常州市新北区一24岁的小伙子,每天要喝20多瓶各类饮料,如冰红茶、可乐等,随之而来的是夜间频繁如厕,每晚要起夜10次左右。最近几天,小伙子发现自己小便里有泡沫,同时伴有视物模糊、全身乏力、体重下降,并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便到常州市肿瘤医院急诊就诊,当时医护人员为其测血糖,发现其血糖已经爆表了!
4月24日凌晨,家住常州新北的刘先生因上腹部不适伴有泛酸嗳气、恶心呕吐来到常州市肿瘤医院急诊就诊。经询问得知,刘先生平时爱喝各类碳酸饮料。大约2周前,天气刚刚有点热,他就每天要喝20多瓶饮料,以冰红茶、可乐为主。“只要口渴了,就想喝饮料,当时感觉特别解渴,但是很快又口干了!”“白天饮料喝多了,晚上就要上厕所!有的时候,一夜要起来10来次!”
“当时,急诊给他测了一个指尖血糖,血糖仪显示为‘high’,同时其他指标也显示异常,考虑他已经发生酮症酸中毒了,就将其收住入院进一步治疗。”常州市肿瘤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江波介绍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因为胰岛素严重缺乏和升糖激素不适当的分泌增多,引发糖、蛋白质、脂肪,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刘先生得知自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很震惊,认为糖尿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自己这么年轻,平素身体健康,还一直锻炼的,怎么就得糖尿病了呢?而且发病前一点征兆也没有?
据医生介绍,一般大家嘴里所说的糖尿病其实是医学上的2型糖尿病,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导致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并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还有一种糖尿病临床上叫做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功能被破坏而引起的,这类常见于儿童、青少年等。
“目前,我们怀疑刘先生属于1型糖尿病,现在他的病情还没有稳定,我们在降糖治疗的同时进一步检查,以确定其糖尿病分型,然后制定长期治疗方案。”赵江波介绍说。最后他总结一句话分享给大家,糖尿病不是老年人专有病,儿童青少年也会得,出现“三多一少”要警惕,发现小便有泡沫且长时间不散要当心,还有狂吃不胖不一定是好事,及时就医查血糖;血糖高不紧张,科学降糖第一条,管住嘴迈开腿,按时服药,定期监测就可以。
来源: 扬子晚报
两位24岁女孩节食减肥引发「糖尿病」,吃什么吐什么
节食一向是减肥人士最为爱好的选择之一。
不过,有研究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减肥者而言,节食后体重很容易反弹,患中风、心肌梗塞和糖尿病的风险也随之激增,健康受到很大威胁。节食导致体重在短时间内反复上升和下降,会使减肥者因为心脏病发作,包括心肌梗塞,而死亡或过早死亡的几率激增一倍。
看起来,挺吓人的,但最近节食引发糖尿病真的让身边同事“眼见为实”了。
也就前几天,同事带着老母亲去做检查,在病房小住了几天,临床的两位女孩子,年纪都不大,看起来也就20出头的样子,聊起来才知道,俩人都是糖尿病,起因都是节食减肥,还都不满24岁,程度远比同事母亲严重的多,右床的女孩子,已经发病了一段时间才就医,吃什么吐什么,很多人都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肥胖病”,哪想到过会跟20出头,瘦小的女生有关。
肥胖虽然是糖尿病的祸首,但女性即使还没达到过重或肥胖标准,也得警惕体重增加的危险性,平时就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别总是胖了就节食,瘦点再多吃,使体重上下振荡。而且平时工作不要那么拼命,要“悠着点”。
万事讲究适量,适量少吃,适量运动,适量补充营养,就连吸脂量都有“适量范围”
为安全考虑,一次脂肪抽吸量不能过多。目前国内比较认可的一次脂肪抽吸安全量为3000ml以下,而对于体重较重的求美者,脂肪抽吸量可以放宽到4000ml,而5000ml是一次脂肪抽吸量的极限(国内也有专家认为3000ml是上限)。
而且吸脂量过大,没有合理保留浅层脂肪的女性在35岁以后臀部、腹部都衰老很快,下榻,但现在很多女性却不自知,一味要求抽多狠抽。
合理的皮下浅层脂肪的保留对塑造女性柔美形象和形体美感至关重要。所以,变美时一定不要盲目追求吸脂量,健康匀称的体态美更符合人体美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