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999感冒灵糖尿病(999感冒灵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39健康网 0
文章目录:

999感冒灵提醒:冬季谨防流感 保护家人健康

进入冬季后,流感病人明显增多。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今年美国流感病人是去年同期的2倍之多,此外,加拿大流感疫情也加剧,流感相关死亡病例和住院病例显著增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关注国内,时值大寒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风势强劲,流感病毒进入活跃期,流感高发季节已经来临。

999感冒灵医学专家针对目前流感高发提醒广大市民,流感季节应严加预防,以免“一人感冒全家中招”。另外,在药物预防方面,一定要对症选药、正确用药,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预防效果。

流感来袭 加强预防是关键

前几日,刚入大寒,家住朝阳区的李女士就突然感觉浑身不适,头痛、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相继袭来。不用怀疑,这是流感中招了。

999感冒灵提醒,流感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症状非常典型,如李女士这种头痛、肌肉酸痛、咽痛、乏力、寒战等都是流感发病的典型症状。然而目前,对于流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同时容易引发并发症,因此,流感的预防十分重要。

999感冒灵进一步提醒,身体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或肿瘤等慢性病患者,由于抵抗力更弱,尤其应注意预防流感。

999感冒灵加强预防 助你远离流感

流感重在预防。专家针对目前流感现象提醒市民,除接种流感疫苗、注重生活起居、多通风、多休息外,进行药物预防也是必要手段。专家告诉记者,预防流感一定要清楚如何对症选药、正确用药,流感期间服用999感冒灵颗粒,有利于增强免疫,治疗感冒并预防流感。

999感冒灵颗粒在采用解热镇痛、抗过敏等西药的基础上,加入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的中药合理配伍而成,如野菊花、金盏银盘、三叉苦等。一方面迅速能够缓解感冒症状,另一方面对病毒感染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扑热息痛和扑尔敏能够迅速缓解发热、头痛流涕、咽痛等表面症状,控制继发细菌感染的同时防止并发症。特别对流感威胁最大的儿童来讲,999小儿感冒颗粒药效,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儿童流感。

质量过硬,用户信赖之源

记者了解到,在竞争激烈的感冒药品市场,凭借着品质与信赖,999感冒灵先后赢得了“百姓放心药”、“消费者首选第一品牌”、“全国第一品牌感冒药”等10余项殊荣,成为中国老百姓预防流感、防治感冒的首选药物。

999感冒灵始终严把质量关,在解决感冒困扰的同时为患者带去了温暖、贴心的用药体验,严格恪守“全国第一品牌感冒药”的标准,成为老百姓的放心药,广大消费者的安心产品。

除了产品质量本身外,999感冒灵在品牌赞助等商业行为上的抢眼表现也让用户增强了熟知度与好感度。继大火的《爸爸去哪儿》后,999感冒灵在正在江苏、东方卫视热播的青春剧《何以笙箫默》中更有亮眼露出,引发青少年人群关注。更有人大呼:“同样是流感,赵默笙都在喝999感冒灵了,我当然也要常备了!”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得了感冒千万别乱服药

日前,广东江门一名18岁女孩同吃两种感冒药后离奇死亡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是怎么回事?得了感冒,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会致意外死亡吗?对此,187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李荣平提醒广大读者,感冒后服用药物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能盲目用药。

乱吃药可致意外死亡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遇到自己或家人感冒发烧,只是当个小病处理一下,经常会好几种药一起吃。服药后未见好转或出现其他症状后,才会到医院就诊,询问医生意见。

药物搭配服用,是大部分人都有过的经历。为什么新闻中的女孩会离奇死亡呢?李荣平解释,女孩所服用的药物为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与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这两种药物会导致人体茶碱中毒。

很多患者认为得个感冒不算大病,吃点非处方类常用感冒药就可以痊愈。一些患者为了追求效果,常常凭经验将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或者冲剂类药物一起服用。

针对这种现象,李荣平表示,这些做法存在很大的危险隐患的不仅会达不到患者期待的治疗效果,反而会有损健康。市面上很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成分中都有扑热息痛。如果同时服用两种感冒药,或者同时服用感冒药和退烧药或者止痛药,容易造成扑热息痛摄入过量,导致急性肝损伤,严重者会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私自乱搭配服用药物,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

对乙酰氨基酚中毒

可致肝衰竭和死亡

目前,常见的感冒药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作为解热镇痛药,其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镇痛等,相关药品包括不少人常用应对感冒、发热的药如感康、999感冒灵、白加黑等。

专家表示,在规范用药的情况下,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药是安全的,但不能大剂量、长时间服用。解热类非处方药,服用最好不要超过3天;镇痛类非处方药,服用不要超过5天。

一般药物均会清楚标注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但并无“过量服用可致人急性肝衰竭或死亡”的风险警示,大部分仅有如“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模糊用语。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只是小概率事件,不要过度惊慌,看好用药说明或按医生指导都可避免,同时要注意,服用感冒药两小时内不要饮酒、茶、咖啡等饮料,避免药性降低或者造成身体损伤。

老人、孩子

感冒用药误区多

进入冬季,感冒成了常见病,老人、小孩以及体质偏弱者尤其容易“中招”。

专家提醒,人们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服药需注意以下方面情况:首先应知道现在市面上所售的感冒药一般都为复方制剂,复方制剂的意思也就是说一种感冒药里同时含有几种针对不同感冒症状的成分。因此,在药店选购感冒药时,一定要仔细看说明书,选购针对自己所出现的感冒症状的药。

其次,给儿童用药不可凭自己的理解,将成人药直接减半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的含量用在儿童身上,容易引起儿童身体各部的损伤,选择儿童感冒药或者咨询医生。

此外,给老人用药也要注意。老年人患有其他疾病或慢性病者,服用其他药物前最好事先到社区门诊或者入院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如针对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等不同症状的患者需服用不同消炎药,私自用药易引起药物冲突耽误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医生提醒,服药要严格按照医嘱或用药说明书,注意家中储备药物的保质期、用药时间,以及合理饮食,避免降低药效或者造成身体损伤。(记者 马珂 通讯员 王思 杨秋梅)

那些阳性感染者与用药禁忌

虽然自疫情发生至现在已有三年,但很多人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仍显不足,随着“新十条”发布,各地相继出台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后,多地出现了抢购药品或哄抬药价的现象。

天目新闻记者发现,一些来源不明的“新冠吃药顺序”“新冠囤药清单”等文章在网络中流传,造成很多感染者不知该如何吃药。那么,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在用药时又要注意什么?

那些新冠感染者

12月6日,发了一晚上高烧的郑桃一直在床上躺到接近中午,她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抗原检测却还是阴性。“在有症状的第一天,我用抗原试剂检测了一下,显示阴性,直到第二天再检测时才是阳性。”

图据受访者

生活在河北保定的郑桃,今年14岁,感染之后一直居家隔离,目前仍在病程之中。“感染前两天的症状就是反复发烧,嗓子发干直至开始咳嗽。到第三四天的时候,就是嗓子疼得厉害,味觉和嗅觉也会暂时丧失,像是流感的症状但感觉比流感稍微严重些,整个人都有些不舒服。”

但不同的人或许因为免疫力不同,也会出现感染症状的个体差异。

12月10日,生活在武汉的上班族谢朵告诉天目新闻记者,“今天是自己感染的第六天,感觉已经快好了。第一天的时候,就是身体发冷,浑身疼,加上喉咙疼,量了体温之后发现烧到38.5摄氏度,也出现反复发烧退烧的情况。”

“第二天到第三天,有一个咽部不适加重到减轻的过程,伴有胃部抽痛。后面几天这些症状都慢慢减轻,期间都在居家隔离与正常饮食。”谢朵称。

“我发烧的时候就估计是中了,因为以前发烧基本会伴随疯狂呕吐,基本不可能正常饮食,但是这次没有任何呕吐。就目前看来,我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基本接近,甚至比我以前感冒到发烧时还更轻微。”谢朵称。

同样生活在武汉的20多岁的小黑目前已经走过了阳转阴的过程,一共历时8天。

“我的感染是从11月28日到12月5日,期间的症状跟网上大家分享的大致相似,有反复发烧、拉肚子以及咳嗽、咽喉疼、流鼻涕等症状。第三天是病情最重的一天,高烧到39度以上,浑身酸疼乏力。之后就症状减轻,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

小黑称,整个过程其实跟重感冒类似,但是因为很多人的不了解,仍然充满恐惧,其实注意用药,大可不必惊慌。

切勿同服多种感冒药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并附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依据发热、咽干咽痛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布洛芬、阿司匹林均被列入参考表。

但很多人仍对于药品的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时机与禁忌等不甚了解,甚至出现有人多种感冒药同时服用而造成肝损伤的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茅益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囤药的居民越来越多,来医院就诊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数量陡然增加,“还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先把自己‘吃’进医院了。”

郑桃向天目新闻记者展示了自己正在吃的药,有头孢、连花清瘟、999感冒灵颗粒、热炎宁颗粒、疏风解毒胶囊、感康等近十种药物。“自己也不太会吃,吃得比较乱,有时候担心一种药没效果,也会再吃一种类似的药。”

图据受访者

“事实上,每年医院里因为药物中毒而送来抢救的人都很多,一些人在用药之前并不会仔细查看药品的说明书,对于药品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与禁忌等都不了解,多种感冒药同时吃,最直接的伤害便是会有肝损伤的风险。”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医生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广州七喜圣德集团亳州宝璋医院主管药师胡娟娟告诉天目新闻记者,药物和药物之间会有相互作用。有时候这些作用是协同相加的,有时候这些作用是相减的,更多的时候则是会增加毒副作用。药物使用的种类越多,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越大。

胡娟娟称,比如说如果对乙酰氨基酚和复方感冒药一起使用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复方感冒药当中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可能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而损害肝脏,甚至可能发生致命的肝坏死或者肾小管坏死和低血糖昏迷。

知名药师、原北京和睦家医院药房主任冀连梅以感康片和感冒灵颗粒为例,向天目新闻记者解释,“打开药品说明书,你会发现它们含有两种相同的药物成分,分别是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市面上差不多80%的感冒药里都含有这两种西药成分,部分中药的感冒药里也有,就连常用的中药维C银翘片里也含有这两种西药成分。”

图据受访者

冀连梅表示,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单独服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感冒药,一般不会出现严重副作用,但是如果因为一种感冒药的效果不好而同时服用多种,则可能因为同一种药物成分剂量叠加而过量中毒。

“新冠虽然不是感冒,但它表现出来的症状和感冒类似,同样也属于自限性疾病,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人来说,也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冀连梅表示。

备药而不囤药

在疫情防控优化措施之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抢购药品而导致线上线下药品紧缺的情况。

诸多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的医学专家均表示,没必要多种类大量的囤药。

以公众购买最多的布洛芬与连花清瘟为例,均有一定的用法用量与有效期。布洛芬的有限期为36个月,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两次,每次一粒。连花清瘟的有效期为30个月,一日三次,一次4粒。

冀连梅介绍,布洛芬是一种非麻醉的止痛药,有着很强的镇痛效果,属于非处方药,虽然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心脏病患者禁用,也不建议孕妇和肾功能不全、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布洛芬还能起到解热作用,尤其是对于持久高热的疗效较好,但过量使用布洛芬可提升急性肾损伤的患病风险,严重时可造成肾功能衰竭。

而且大量囤积药品可能导致过期,过期的药品可能不稳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会产生一些有毒的副产物,服用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无论是抗生素还是抗病毒药,它们都属于处方药,不应该自己在家自行用药。”冀连梅表示,另外,关于药品的保存,一定选择一个合适环境。一般药品要常温、避光、阴凉保存。药品长期在阳光直晒下保存,保质期是很短的。具体每种药品的储存方法,药品说明书上也会标注,这方面也是大家要注意的。

关于老年人、儿童及特殊体质的用药注意事项,冀连梅给出了专业意见:6岁以下儿童服用复方感冒药的风险较高,尽量不要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老人和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尽量避免使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郑桃、谢朵、小黑、小郑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