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糖尿病(中成药治糖尿病可以长期吃吗)
9种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可稳定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95年的2%到2009年的9.7%,2013年的10.4%,2020年的12.8%,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说明糖尿病在我国俨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身体胰岛素生成不足或不敏感,导致血糖调节失衡,造成患者血糖偏高(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或可伴有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症。严重时可并发其他器官损害,如血管、神经、心脏、肾、眼睛等。
- 怎么就得了糖尿病呢?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不同类型的病因也不尽相同,同时环境对发病有重要的影响。糖尿病按病因分I型和II型。I型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化学毒物和饮食)共同参与其发病;II型也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其中环境因素包括年龄增长(≥45岁)、生活方式、体力活动不足/营养过剩(肥胖)以及应激、化学毒物等。
- 糖尿病会怎么样发展呢?
糖尿病一经发病,在饮食和运动不能控制血糖达标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物治疗。经规范的标准治疗可控制血糖的增高,极大程度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如若放罢不理,可加速引发严重的并发症:1)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2)感染性疾病,如肾炎膀胱炎,皮肤真菌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3)慢性病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等其他器官损害。
- 有哪些中成药可以调理糖尿病,预防并发症?
枸杞消渴胶囊,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本方由山药、山楂、麦芽、黄芪、鲜枸杞子、鲜沙棘、地骨皮、组成。用于气阴两虚所致消渴,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津力达颗粒,本方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的功效。由人参、黄精、麸炒苍术、苦参、麦冬、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黄、何首乌(制)、山茱萸、茯苓、地骨皮组成。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8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具有益肾固精、利尿的功效。本方由藏茜草、余甘子、姜黄、小檗皮、蒺藜、金礞石、刺柏膏、诃子(去核)、红花、豆蔻、渣驯膏、山矾叶、紫草茸、小伞虎耳草、巴夏嘎、刀豆、熊胆、人工牛黄组成。用于肾病,腰肾疼痛,尿频,小便混浊,糖尿病,遗精。
用法用量:一次2-3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三十六味消渴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本方由夏枯草、蒺藜、天花粉、葛根、青黛、蛤壳、丹参、泽兰、西洋参、黄芪、五味子、枸杞子、玉竹、地黄、熟地黄、制何首乌、阿胶、玄参、石斛、麦冬、天冬、红参、白芍、黄精、龙眼肉、白术、苍术、薏苡仁(炒)、山药、山茱萸、牛膝、狗脊、黄连、黄柏、地骨皮、白薇36味药组成。用于气阴两虚症糖尿病的治疗,可改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多食易饥,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连续服一个月。或遵医嘱。
降糖通脉胶囊,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本方由天冬、麦冬、玄参、天花粉、苍术、知母、太子参、黄芪、黄精、葛根、黄连、丹参等21味组成。用于气阴不足,瘀血阻络所致消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以及II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临床用药经验汇总:
1、王双柱、王帅、许明东等通过研究降糖通脉胶囊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抑郁的影响,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对2型糖尿病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安全,能有效降血糖,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运动情况、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1):160-162 169.)
2、罗永梅通过研究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理想,可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合理推广使用。(中医临床研究,2017,9(26):1-3.)
3、王思涵、赵金强、周昌炎通过进行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降糖通脉胶囊联合优降糖治疗可在不降低降糖血糖及不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有效的改善T2DM的血液流变学及糖尿病微血管损失情况。(陕西中医,2016,37(05):555-557.)
用法用量:口服用药,一次服用3-4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七味地骨胶囊,具有滋阴润燥,化瘀通络的功效。本方由地龙、水蛭、冬虫夏草、郁金、地骨皮、紫苏子、龟甲(制)组成。用于阴虚血瘀所引起的消渴,Ⅱ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4次。或遵医嘱。
十六味消渴胶囊,本方具有益气滋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由黄芪、地黄、人参、北沙参、山茱萸、山药、石膏、黄连、天花粉、葛根、知母、茯苓、泽泻、苍术、丹参、枸杞子组成。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可改善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量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五心烦热,溲赤便干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遵医嘱。
芪丹通络颗粒,具有活血温阳,通络止痛的功效。本方由黄芪、丹参、赤芍、川芎、川牛膝、细辛、土茯苓、当归、附子(制)、桂枝知母、麻黄组成。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血瘀、寒凝脉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肢端麻木、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异常或减退;或见舌质紫暗或暗淡、脉细或涩。
用法用量:饭前半小时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8周一疗程。
木丹颗粒,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本方由黄芪、延胡索(醋制)、赤芍、苏木、丹参、三七、川芎、红花、鸡血藤组成。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临床用药经验汇总:
姚丽琴通过木丹颗粒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的应用,得出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中治疗中应用木丹颗粒,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水平。(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5):104-106.)
用法用量: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4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通过玥亮说药今天对糖尿病及其应用中药调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糖尿病有更多的理解了。糖尿病治疗的环节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患者自我管理。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代谢紊乱,防控各类并发症的同时严格规范使用药物,需要终身治疗,严密监测血糖。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个体差异性,治疗方案也不可能一样的,所以谨防患者听信谣言/偏方,擅自用药,偏离规范治疗,延误病情。如需了解更多健康与用药问题,可@玥亮说药加关注,查看更多疾病用药有具体文章介绍,如阅读,学习对你有帮助,请转发,评论,让更多的朋友受益。
7种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降血糖,滋阴补肾,生津止渴
和高血压一样,在古代,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病,但是,中医有一个病和糖尿病的症状非常像,就是“消渴症“。消渴症的名字就反映了这个病的表现——消耗得多,又容易渴。不论是糖尿病还是消渴,都存在“三多一少”,即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体重在减少,人会逐渐消瘦。
糖尿病的西医治疗,以胰岛素(1型)、降血糖药物(2型)及饮食疗法为主。特点是降血糖快,但需终生用药,且病人血糖虽降,但多饮、多尿等伴随症状也长期得不到改善。
中医是针对“消渴症”进行治疗,用中药后,既可降血糖,又能有效缓解伴随症状。对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对2型糖尿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进而停止服药(约占5%~10%)。
有条件的,还是建议到本地医院找医生辨证治疗,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也有一部分糖尿病病人“三多一少”不明显),用药也有区别。今天黄药师说说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
一、玉泉丸(胶囊、颗粒)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甘草。
用于因胰岛功能减退而引起的物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消渴症),肺胃肾阴亏损,热病后期,症状偏于口渴喝水多,尿频量多,但仍口干舌燥,舌边红、苔黄的患者。
二、消渴丸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失眠,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属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
使用注意:
1、本药中含有西药成分,服用本药时严禁加服其他的降血糖化学类药物,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
2、服用本药时,容易因为进餐延迟、剧烈体力活动,引起低血糖,进食后可缓解。
3、孕妇、哺乳期、肝炎、肝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老年糖尿病(超过65岁)、酮体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性昏迷患者不宜服用。
三、降糖甲片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降糖甲片是国内第一个用于糖尿病的新中药制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2型糖尿病),症状为除“三多一少”之外,倦怠乏力、心慌气短比较明显。
四、渴乐宁胶囊组成:黄芪、酒黄精、地黄、太子参、天花粉。
益气养阴生津。适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病(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多饮,五心烦热,乏力多汗,心慌气短等。
五、参芪降糖胶囊(片、颗粒)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要用于消渴症、2型糖尿病偏于心悸、颜面潮红、乏力、口干等症状者。
六、消渴灵片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黄芪、黄连、茯苓、红参、石膏、天花粉、枸杞子。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2型轻型、中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七、消渴平片图片仅供参考,已隐去厂家品牌
组成:人参、黄连、天花粉、天冬、黄芪、丹参、枸杞子、沙苑子、葛根、知母、五倍子、五味子。
用于气阴两虚同时还有阴虚燥热消渴症,症见口渴喜饮、多食、多尿、消瘦、气短、乏力,尤其还有手足心热等阴虚症状的患者,2型糖尿病见上述症状者。
黄药师小贴士1、以上药物请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2、如以上药物与西药降糖药联合用药时,要及时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反应发生。
3、用于糖尿病的中成药多数性凉滋腻,因此脾胃虚弱、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者慎用。
本文为黄药师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来自头条号黄药师手记。
文中涉及药物,均已隐去厂家品牌,仅供学习、参考,不作商用。
黄药师每日更新大家最关注的中药、中成药以及健康知识,有问题欢迎与我探讨,祝诸君身体健康,诸事顺心。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