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补血喝什么(糖尿病人补血吃什么好)
糖尿病患者容易贫血,哪些补血食品,适合糖友吃呢?
糖尿病,并发症多而严重,提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数人比较了解的有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但其实,糖尿病还有一种隐藏的病症,容易被忽视,那就是贫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合并贫血的患病率大约为20%~45%,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贫血的情况。
贫血,因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下降,会让人出现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低下等种种问题。糖尿病患者贫血,还在增加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是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普通人发生贫血的原因主要铁元素摄入不足、丢失过多、消化吸收障碍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以与以下原因有关。
1、药物影响
二甲双胍的是临床降糖一线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应用很广泛。但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引起维生素B12水平的下降,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除了二甲双胍外,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患者,常用的有阿卡波糖,这类药物会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
还有一些降糖药会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贫血。
2、饮食控制不当
部分糖友饮食控制过度,纯吃素,缺乏蛋白质和肉类摄入,导致贫血。
3、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贫血
糖尿病患者如合并有肝肾疾病,也会引发贫血。
应对贫血,糖尿病患者怎么做?1、更换药物或加用其他药物
如降糖药物引起的贫血,严重的可更换药物。服用二甲双胍患者可以加用维生素B12。
2、饮食上,适量增加补血食品的摄入
首先,糖友日常的饮食安排,切不可矫枉过正。虽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是如果控制过度了反而增加伤害。
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应在控制好总热量基础上,增加食品种类,力争营养均衡。富含优质蛋白的蛋奶、瘦肉、鱼虾类也要适量摄入。
动物性食品是铁的优质来源,动物性食品中的铁也更容易吸收,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瘦肉是铁的良好来源,不建议糖友吃动物肝脏类,但是可以偶尔吃点鸭血、猪血和瘦肉。尤其是鸭血、热量很低但是含铁丰富。
其他富含铁的食物有蛋、奶、海带、紫菜、黑木耳、香菇、豆类等。
富含维生素B12的食品是谷物类及蔬菜,可适量增加蛋奶、绿叶蔬菜的摄入。
3、药物治疗
贫血情况严重,靠饮食无法及时弥补,可遵医嘱给予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
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叶酸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哆咖医生超能团##慢性病那些事#
糖尿病多年,多数是气阴两虚,当归六黄汤,养阴清热,来了解一下
我国糖尿病目前发病率不低,该病也被称为富贵病,因为这个病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国界越来越富裕之后多起来的。
先看看西医怎么认识和治疗,只想了解中医部分的朋友可以下拉忽略!
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代谢疾病,跟遗传有关,糖尿病主要是胰岛功能出现了异常,胰岛是干啥的呢?胰岛可以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又是干啥的呢?胰岛素就是降血糖的,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体内血糖降不到正常范围了,就容易得糖尿病了。
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一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不了足够的胰岛素。
二型糖尿病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要人为的干预。咋办呢?
一型糖尿病只能体外补充胰岛素了,因为自己不能产生了!
二型糖尿病可以自己产生胰岛素,但不能有效利用,所以研制出了好几种增强利用的口服药物,(如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衍生物、DPP-4酶抑制剂等)大家只要知道是增强胰岛素的利用既可以!
注射胰岛素的病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胰岛素和降糖药的作用是降血糖,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但是每天按时吃药,严重时还要每天挨至少一针是比较痛苦的,如果降糖药应用过量,还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大家注意!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容易造成人体晕厥,大脑缺氧等严重问题,所以降糖药都是逐渐加量的。
更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泡在高渗糖水中就像温水煮青蛙,时间长了,神经,血管都会出问题,神经会出现损伤,表现出现麻木、疼痛等,血管会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这些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发因素。有的严重还会出现烂脚丫(溃烂)严重甚至需要截肢,看到这了,大家知道为何医生总是强调要规律用降糖药了吧!
糖尿病人伤口破溃不容易愈合,日久容易溃烂
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的并发症才可怕。
怎么预防并发症?怎么减少并发症?这里交给大家两个中医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第一个是解决糖尿病麻木的问题,糖尿病麻木中医是什么认识的呢?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中医认为麻木跟气血经络不通关系密切,经络受阻,气血不通,导致出现麻木,常见的阻滞经络导致淤堵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导致的经络不通会出现胀痛,刺痛,疼痛夜间加重,看舌苔,舌质紫暗,瘀斑,嘴唇也是紫暗的,这种疼痛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像针扎一样,这种需要活血祛瘀止痛,打搅可以了解一下血府逐瘀汤颗粒,之前有介绍过,大家可在自行查一下。
2、痰瘀阻滞,这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主要是麻木的表现!
一句话形容就是平时就麻木,四肢末梢明显,干活是更严重!这种也有办法,之前给大家分享过,大家打开链接了解一下。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一个通经活络,解除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打粉,舒经活络,去麻木 文章
这两味是主药,其他表现要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减,不能机械的生搬硬套。
接下来说一下今天的正题,糖尿病后期出现阴虚内热,气阴两虚的问题!
最近接连有朋友找我咨询糖尿病的问题,一个是10多年病情,另一个是30多年的病情,二者症状不尽相同,但表现出的都是一派热像:
燥热,睡不着觉,口渴,口干,口苦,颜面潮红,喜欢喝凉水,睡觉出汗,小便黄,总没力气,乏,容易发脾气,舌头很红。
以上的表现是糖尿病后期,出现了一种阴虚内热的状态,糖尿病我们中医叫消渴,因为糖尿病的人饿得快,消化快,总感觉口渴,所以中医称之为消渴。
怎么产生的呢?中医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者后天饮食没有节制,出现了脾胃受损,脾胃是管消化和代谢的,脾胃为中焦,是人体转化运输的轴,胃为水谷之海,食物经过胃的腐熟,消化,还要运送到脾,脾对水谷转运和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和气血,脾能升清,把水谷精微和气血送到脏腑、头面等部位去发挥作用,胃降浊把糟粕垃圾送到大小肠再排出体外。
脾胃是人体的轴,有生化和转输作用
脾胃损伤会产生一种脾虚湿盛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舌胖大,苔白腻,人比较能吃,大便稀的,大家会有疑问,怎么讲到脾虚湿盛了,不是阴虚内热吗?不要急,脾虚湿盛是糖尿病的前中期情况。
如果失治误治,湿在体内待久了就像沼气池一样,会发酵,发酵产生热量,生成湿热,湿热比较缠绵,不容易好,会逐渐伤及阴液,阴液受损太严重,就出现阴虚内热了。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盗汗、乏力、燥热等阴虚内热的表现。
要怎么办呢?
给大家分享一个养阴清热,清虚热、除湿热、止汗的方子,叫做当归六黄汤,看一下组成,我们来分析下它的作用。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当归
(为啥叫当归六黄汤?因是由为一个当归,加上留个带黄字的重要组成。)
这个方子出自李东垣的《兰室秘藏》。为便于理解,我们给它分类一下。
第一组:生地、熟地、当归。
生地、熟地、当归可以入肝肾来滋阴养血,阴血充盛水能制火,三个共同组成了君药。
我们看,这里面生地清热凉血滋阴,熟地滋补肾精,当归养血活血,三者都有滋补肝肾的作用,两寒一热,寒热并用,而清热力量更胜温热,这样就能清热不伤阳,肝肾同源,肝血和肾阴属于都属于偏凉润的物质,肝肾同补,滋阴降火,虚火不光要用凉药清火,还得把火潜下来,肝阳上扰动加重了火热,滋补肝肾还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的作用。
熟地黄滋补作用强于生地黄
生地黄凉血作用更强
第二组:黄芩、黄连、黄柏
汗为心之液,盗汗属于阴虚火旺,心属火,肾属于水,由于水火不能共济,心火太过旺盛,热迫使津液外泄导致,所以用黄连清心泻火,黄芩、黄连、黄柏均属于苦寒之品,苦能坚阴,就是把阴液留在体内的意思。黄芩入上焦,又能清上焦火,黄柏入下焦,能泻下焦热,这三者配合能把人体整个三焦的火都给压下去了。三者是臣药。
黄芩入上焦,清肺火去湿热,还能安胎
黄连入中焦,可以清心火,胃火,还能泻中焦湿热
黄柏入下焦,能清肝肾之火,还能去下焦湿热
最后交上了一味黄芪,黄芪味甘,甘具有补的作用,能够补中焦,补脾胃之气,(参见:补中益气汤)黄芪还有益气固表的作用,能够用于卫表气虚的自汗盗汗,(参见:牡蛎散),糖尿病后期,阴虚内热,卫气不固,不仅自汗,还盗汗,这时候用黄芪益气实卫固表,表气一强盛,汗自然就少了。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作用
以上就是一个当归六黄汤的介绍了,既可以滋阴清热, 去除阴虚燥热,口眼干燥,口苦尿黄等热盛的问题,还可以固表止汗,解决阴虚内热出现的自汗盗汗问题,大家学会没有呢?
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出现,减少并发症危害。
糖尿病友补气也重要,中医推荐您几款经典食物
中医认为,人体正气充盛,就不会遭受邪气侵袭而致病,食补是一种重要的补气方法。下面是中医推荐的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补气食物。
山药
人称“神仙之食”,能补肺、脾、肾,适合各类体质的人。《本草纲目》记载:“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山药含有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山药还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控制饭后血糖升高的速度。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70克为宜。 韭菜 韭菜又名“起阳草”,含糖量很低。熟韭菜味甘,能补中气、益肝散淤。研究表明,韭菜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能改善糖尿病症状。韭菜含有的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对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80-100克为宜。
香菇 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的美称,对于气血亏虚、经常乏力的人有调理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 每100克干香菇含钾量高达464毫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如能经常食用香菇,不仅能很好地降低血糖,还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4朵为宜。 鲫鱼 鲫鱼所含的蛋白质质优齐全,且容易消化吸收,是糖尿病患者良好的蛋白质来源。此外,鲫鱼有健脾利湿、温中下气的功效,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80克为宜。 鳝鱼 鳝鱼是一种低脂肪的食物,性温,有补气养血、温阳健脾、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鳝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其抗氧化能力很强,有保护胰腺B细胞的作用。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150克为宜。
小米 小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维生素B1、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粥有保护胃黏膜和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其还含有丰富的铁、钙、锌、硒、磷、镁等元素,可调节血糖水平。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70克为宜。 板栗 板栗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等功效。板栗中的钙含量很高,是优良的补钙食品,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效。另外,板栗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葡萄糖的吸收,减轻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5个为宜。 兔肉 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食,被称为“荤中之素”,有“保健肉”、“美容肉”的美称,能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人很适用。此外,兔肉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能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适合冠心病、高血压及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食用。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80克为宜。 鸽肉 鸽肉是糖尿病患者补充优质蛋白的主要肉食之一。鸽肉有益气补血、补肝壮肾、解毒生津等功效,对消瘦型糖尿病患者尤宜。另外,鸽骨内含有丰富的软骨素等成分,能改善皮肤细胞活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让面色变得红润。 每天食用量:建议每天60克为宜。
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