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低血糖危害(糖尿病低血糖危急值病例讨论)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低血糖危害大,发生低血糖时怎么吃?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降血糖,要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点。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即使血糖水平高3.9mmol/L,也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感,甚至引起昏迷。严格控制血糖虽然有益处,但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而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另一杀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相当危险,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低血糖发生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通常分两种,一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常有体质性因素,也与饮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和油脂含量偏多有关(能量密度过高),比如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早餐饮食结构欠合理有关。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病程过长(10年至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至75岁以上的人)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意外。

低血糖时该如何“吃”?

首先说说低血糖时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简而言之,低血糖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尤其是葡萄糖,能够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使血糖能在短时间内升高,纠正低血糖状态。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葡萄糖片出售。不同食品引起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葡萄干>牛奶>冰淇淋>巧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出现低血糖时,不要吃一些含有很多脂肪或者蛋白质的食物(如冰激凌)。因为脂肪会使胃的排空减慢并且延缓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使血糖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刺激会促使患者继续食用更多的食物,导致接下来的血糖难以控制。另外,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淀粉或者蔗糖将不能很快地纠正低血糖(这类药物会抑制碳水化合物断裂形成葡萄糖),因此最好选择葡萄糖。

其次说说该吃多少。一般来说,一杯含食糖或葡萄糖15-20g的糖水,一杯果汁或可乐(约300ml),1-2汤匙蜂蜜,6颗糖块或2块饼干(约重30g)。如果把握不好食物的度,目前国际上推荐15~15原则,供读者参考:如怀疑低血糖,应立即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当血糖2.8~3.9mmol/L时, 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当血糖2.2~2.8mmol/L时, 服用20克碳水化合物。等待15分钟后测血糖。

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

1.医生和护士应该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所采用胰岛素的释放特点,注射时间。

2.视力不佳、文化程度差、智能障碍的患者,必须由受过培训的监护人为其注射胰岛素。

3.要牢固树立“低血糖致命”的风险意识,控制血糖应有计划、有步骤,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步迈进。

4.在胃纳改变、活动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胰岛素;运动时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胰岛素和饼干、糖水等。

5.应监测家庭监测血糖,并养成记录、随访的好习惯。

6.应记住自己低血糖时候的预警反应如“心慌、出冷汗、哆嗦、饥饿感”等,一旦发生这种反应,即使身边没有血糖仪来证实低血糖,也应该立即喝糖水及进食。注意仅仅喝糖水虽然能较快提高血糖缓解症状,但往往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必须根据下一餐进食时间等补充进食。

7.服用倍他乐克、特别虚弱或老龄的患者可能缺乏低血糖反应,应更频繁监测血糖情况。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危害更大,血糖过低并不是好事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现在不少二十多三十岁的人群也加入了糖尿病的队伍,成为抗糖大军。

一般糖尿病患者多认为这是由于血糖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只要血糖降低就行,并不担心会存在低血糖的问题。

而且有些患者因为担心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自己擅自加大药量或加服一些保健品来降血糖,却不知道这样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糖尿病发生轻度低血糖的危害

虽然对于普通人,只要血糖不低于2.8mmol/L都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就会出现轻度低血糖的症状。

一般来说,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多只会出现心慌、手抖、无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症状,这时及早补充一些糖分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糖尿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发生严重低血糖,因为这会直接损害大脑,不但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而且还会因为大脑缺氧,导致昏迷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而且在严重低血糖时,心脏也会出现缺血缺氧的风险,诱发心梗,从而增加猝死的风险。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1. 意识清醒的患者

虽然平时都要求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糖,但一般都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口袋里装颗糖,这是为了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因为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只需要及早吃颗糖,补充一下糖分即可有效缓解。

不过如果发现距离下次吃饭还有很少时间,除了吃糖,最好再进食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尤其是可以喝些纯牛奶。

不过有时候血糖飙升时也会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所以如果是在家里的话,最好是先检测一下血糖水平,明确是血糖低导致的再进食,如果是血糖高导致的那建议多喝水,增加一下运动量。

2. 意识丧失的患者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出现了昏迷的情况,那就要注意了,这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大脑缺氧从而导致脑死亡。

当然,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多注意一下,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就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展到严重低血糖。

或者糖尿病人家里也可以备一些葡萄糖水,只要不是直接昏迷,还有一点点意识,不会发生呛咳时都可以喂些葡萄糖水,可快速升高血糖。

虽然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将血糖降得过低,导致低血糖的话,那危害会更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要一味追求血糖越低越好,而是要求平稳,波动小,那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昊锦花,卜春霞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J】. 中国民康医学 . 2022-07-25

2. 董原 .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J】. 保健医苑 . 2021-11-05

3. 张洪军 . 低血糖危害大 积极预防是上策【J】. 家庭医学 . 2022-05-01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后,带来的5个危害,不亚于并发症,需了解清楚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若是血糖未得到控制,很容易诱发相关的并发症,危及健康与生命。

因此,患者糖尿病之后,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生活中不少患者为了降低血糖,会盲目增加降糖药的使用量,这种做法对病情十分不利,这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而糖尿病低血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低血糖都会引起哪些危害呢?

1、影响血糖的控制

许多糖尿病患者由于盲目增加用药剂量,或是不注意生活习惯,可造成低血糖,当低血糖发生时,会出现饥饿、头晕、心慌等症状,患者为了改善这一症状,会直接摄入大量的糖分,又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血糖忽高忽低,可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对糖尿病控制十分不利,可加重病情,诱发并发症的发生。

2、损害心脏功能

低血糖对心脏健康也会造成损害。低血糖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人体产生大量的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造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时可危及到生命。

3、影响大脑健康

糖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一旦发生低血糖,身体的其他组织还可以利用体内的脂肪、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但大脑组织只能依靠糖提供能量,低血糖可导致大脑能量不足,引起一系列的损害,比如可导致反应迟钝、意识丧失,昏迷等;

严重时可造成癫痫发作、脑梗,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在夜间发生低血糖,发生昏迷后未被及时发现而死亡的。

4、影响肾脏健康

发生低血糖可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从而加重肾脏损害。严重的低血糖会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增加患者死亡的几率。

5、影响视力

血糖突然下降可导致玻璃体内葡萄糖水平低下,加重视网膜缺血损害,使眼压急剧下降,动脉破裂,引起出血,从而影响到视力。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低血糖呢?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低血糖,应严格遵循医嘱服用降压药或是注射胰岛素,不可擅自增加用药量,否则容易造成低血糖。

除此之外,患者在生活中也要避免过于极端的节食,应注意营养补充,主食、肉类、蔬菜均应摄入,在运动方面则要注意控制好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过大,同时要做到经常监测血糖,如果血糖有降低的趋势,要及时作出调理,或是求助于医生。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固然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高,但同时也要防止血糖过低,否则一样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血糖过低,此外建议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一些小零食,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以及时补充,改善低血糖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