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腿抽筋怎么办(糖尿病腿抽筋怎回事)
为什么会腿抽筋?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来源标题: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女病人,她说自己得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晚上腿抽筋,夜里睡觉也不能缓解。她看了很多医院,很多科室。骨伤科医生认为是更年期需要补钙,妇科医生认为是更年期引起的各种症状不适,而患者的家属怀疑她是“癔症”。一次偶然的糖尿病复诊,她和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聊到这个问题,专家说出了原因,并通过中药给予治疗,三服药服用完后,症状得到缓解。
为什么会腿抽筋
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说,患者来的时候,血糖控制得不好,加上睡眠不好,整个人看起来气色都不行;仔细询问后发现患者还有半夜双腿抽搐的困扰,且一直在治疗这个抽搐的毛病,却起色不明显。
患者抽搐的原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看来是阴血亏虚引发。中医有辨证论治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某个阶段,身体体质也会发生变化。根据患者这个阶段整个身体状态,选择了中药的四物汤、芍药甘草汤两味经典名方。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极高,临床常见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表现,严重时可以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目前的临床效果来看,现代化的医学手段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认为DPN的发生与机体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西医对这种病也没有特效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DPN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没有特别的记载。但从经典《伤寒杂病论》里面就有不同的记载,特别针对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主要症状,治疗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妙用。
避免代谢紊乱或内分泌失调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累得慌,浑身乏力,觉得是春天要来了。虽然人有“春困”,但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很有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很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早期表现。
冉主任说,过节期间暴饮暴食,胃肠暴涨,代谢系统出现紊乱,会导致很多人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但很多人往往不把内分泌失调当成一种疾病,甚至认为这对身体也没有影响。事实上,这种身体平衡的打破,会随着一些症状的出现而变得不可逆。因为人体的自稳功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在这个重建过程只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恢复体内的平衡,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珊莫禹凡
小腿抽筋原因多 快速缓解有妙招
腿抽筋就是小腿部位的肌肉不由自主地发生收缩。这种肌肉痉挛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如果持续时间长,会给人带来非常强烈的不舒适感。抽筋时肌肉明显紧绷、收缩,有的疼痛难忍,持续数秒或数十秒之后才逐渐缓解,有的抽完之后还有痛感。
厦门光亮骨科医院院长郑光亮说,常见的腿抽筋与以下疾病有关:
1.低钙血症。指血清中的钙离子水平过低,从而导致组织功能或结构发生异常引发的一系列代谢性疾病,一般与体内缺乏大量的维生素D或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因素有关。一旦患有低钙血症,患者会出现面部、腿部或背部等肌肉痉挛,没有任何的规律可言,突然发作也会自行缓解。该病还会伴随嘴唇、舌头及手脚等部位麻木或刺痛,有些患者出现皮肤干燥、指甲发脆、头发粗糙等,精神方面出现情绪焦虑、抑郁等现象。
2.神经系统疾病。肌肉异常活动,可能是神经系统引起,包括大脑的问题(如脑炎、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亨廷顿舞蹈症)、运动神经的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及糖尿病等。
3.肝脏疾病。肝脏疾病会导致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过多毒素在血液中积累,引发肝性脑病,就会出现反复的肌肉痉挛,包括腿抽筋。
腿抽筋的其它常见情况还有:寒冷刺激;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出汗过多;疲劳过度;睡姿不当;怀孕因素等。
郑光亮介绍,腿抽筋有快速缓解的方法:
1.脚趾抽筋。要反其道而行之,即朝抽筋的反方向扳脚趾,坚持1-2分钟方可见效。
2.小腿抽筋。可坐位或靠墙,双手扳脚尖使脚趾上翘,接着尽量伸直膝关节,热敷或轻度按摩放松紧张的肌肉。
3.游泳抽筋。先深吸一口气憋住,身体仰浮,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抓住脚趾向身体方向拉。用另一手向下压膝盖,使腿后部伸展,缓解后上岸继续按摩休息。
郑光亮说,腿抽筋的危害较小,只要做对抗牵引加局部按摩即可缓解。如果发作频繁,必须请专科医生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记者 白丽)
来源: 厦门晚报
糖尿病患者,经常抽筋,或与这5个因素有关,需重视
抽筋,想必一定有很多人都曾体会过,对于健康人而言,偶尔一次的抽筋并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但除健康人偶尔会有抽筋发生外,相信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上也经常会有抽筋的情况发生,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所出现抽筋,则应及时找到引发抽筋的原因所在,并对其加以有效解决,否则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那么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抽筋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入睡时受凉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在晚上睡眠的过程中发生抽筋,之所以会如此,其实往往都是因患者不注意保暖所导致。
如今气温已然开始越来越凉,若是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有寒气侵入身体,肌肉、神经受到低温的刺激后便会导致腿脚抽筋发生。
因受凉而引发的抽筋,其实除会在睡眠的过程发生外,若患者在白天不注意保暖,也同样会有抽筋的情况出现。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若不想睡眠被抽筋影响,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缺钙
说到抽筋,其实有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缺钙的问题,普通人群发生抽筋的确大多都是因缺钙所引发,但除普通人群外,其实糖尿病患者往往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若想将自身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平稳状态,则一定要严格控制自身的饮食;
但若是患者对于饮食控制的过于苛刻,无论是能吃的或不能吃的都不吃,长期如此之下,便很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同时缺钙问题便也会就此出现。
3、运动过度
对于控制血糖这件事,运动可谓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因为通过运动可以大大提高胰岛细胞的活性。
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使自身的血糖能够尽快平稳,便会加大运动的强度,殊不知如此之下,却很可能会引发抽筋出现。
这是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加速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而在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若患者运动过度,则会大大增加身体对乳酸的生成,导致大量的乳酸被堆积在肌肉之中,如此之下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同时也会致使抽筋发生。
4、出汗量大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汗过多,则会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如此则会使大量的代谢垃圾被堆积在体内,导致局部肌肉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抽筋。
尽管如今气温已逐渐转凉,但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仍会出很多汗,此时若不及时补水,便很容易会有抽筋的情况发生。
5、并发症
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对血糖的控制不佳,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并发症出现,而若是出现了神经病变,便很可能会导致抽筋发生。
这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肌肉神经传导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痉挛。
通过以上阅读,相信大家已经对导致糖尿病患者经常抽筋的5个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包括:入睡时受凉、缺钙、运动过度、出汗量大以及并发症。
其中,对于入睡受凉、运动过度以及出汗量大这3个因素,患者一般只要经过适当调整就可使抽筋症状得到缓解;
对于缺钙引发的抽筋,则可补充钙质,以及多晒太阳补充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而对于最后的并发症,则需患者能够对其提高警惕,积极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