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少钱(糖尿病多少钱一盒)
患上糖尿病,治疗要花多少钱?看完就全明白了
糖尿病的现状让人揪心。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8%,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298亿,居世界第一。
此外,糖尿病前期比例35.2%,也就是说有近一半成人血糖异常。
患上糖尿病,不仅会给精神和心理上带来负担,也会在经济上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压力。
因为糖尿病乃慢性病之王,如果不加以管理,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超过61%,10年以上高达98%。
每年都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因此失明、截肢、或者必须依赖透析才能生活。在中国,有约30%的肾衰竭、50%的失明、60%的截肢,都是由糖尿病导致的。
那么糖尿病治疗究竟要花多少钱呢?数据显示,中国医疗支出13%用于糖尿病,糖尿病支出近85%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总支出超过7582亿人民币。一位糖尿病人,每年的总花费大概是1.7万到6万元。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的相关支出情况有这些组成:糖尿病并发症84.5%;口服降糖药8.1%;胰岛素费用6.7%;中成药费用0.7%。
我们具体来看看糖尿病的主要花销情况:
糖尿病用药花费
一个糖尿病人一般会用到以下这些药物:
当然, 一个糖尿病人不可能同时用到以上这些药物,而且因为每个人的病情、身体条件等等都是有差异的,治疗上也就不一样。
整体来看,每年用药检查花费要上万元。
这里,我们以降糖药和胰岛素费用和新型降糖药物的费用来做说明:
除此之外,每年仍需要定期检查,包括家用检测材料,比如说血糖试纸、血糖仪、针头、医用棉签等等,还有定期的医院检查,每年也需要花费两三千元以上。
糖尿病并发症开销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上面的花费还只是小钱,如果出现并发症,随随便便一个症状,也是让一个普通工薪家族难以承受的。
我们从市场上了解到的情况,比如说出现糖尿病足,导致足坏疽,需要做手术,费用一次12万元左右,后期需要住院换药一个月三万到四万左右,平均住院6个月左右才可以痊愈。
再比如说糖尿病导致的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话,不光是费用的问题,一周透析3次,一次透析需要6到8个小时,每次透析需要花费500元以上,不仅费用方面很高,人也非常痛苦。
现实中,这些人群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比如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病史”、 超重或肥胖人群、静坐生活方式者等等。
不过,遗憾的是不仅他们不重视,即便是一些人得了糖尿病,仍然不闻不问,大吃大喝,哪怕身体发出了警报,也照样置若罔闻。等到发展成严重的并发症,进入重症病室,才后悔莫及,让人扼腕叹息!
最重要的是,花钱还只是一个方面。可是花了大钱,又没有治好病,甚至落到卧病在床需要人护理的地步,不仅自己的身体饱受摧折,也会让家人倍感心碎,长此以往,只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能及早重视糖尿病,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乃至找到逆转的方法,一切可能还不算晚。
文献参考:
[1]WeipingTeng, BMJ. 2020; 369: m997
[2]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第9版的《全球糖尿病地图 (IDF Diabetes Atlas)》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请谨慎阅读。未经本平台和相关权利人书面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或引用。若本内容存在任何疏漏,请尽快与本平台联系,可发送信息至【causahealth-content@causacloud.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治疗糖尿病要花多少费用?先看看京、穗、汉三地!
与普通疾病不同,糖尿病作为典型的慢性病,打的是“持久战”,花的“弹药”——治疗费用自然就多。有数据显示,1993年以来,中国糖尿病的经济负担逐年增加,2007年已经达到2000亿元,占医疗总费用的18.2%,2030年预期达到3600亿元。那么,到底每个糖尿病患者需要花多少钱来治疗糖尿病?暨南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夏苏建做了一个关于北京、广州、武汉参保医疗费用就医管理与糖尿病患者调查。
参保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比例为35%
餐前、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 餐前超标率达83%
2011年,全球死于糖尿病相关疾病的人数达到460万人,消耗了4650亿美元的医疗资源。而糖尿病这一“甜蜜”的负担导致我国2008年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达677.52亿元(估算)。
近年来,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医保经办机构都将糖尿病纳入了统筹基金的支付范围,但各地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存在基本资料不全、缺乏社区诊断等问题,使糖尿病管理有一定的盲目性。夏苏建教授的《2008年京、穗、汉参保糖尿病患者就医管理与医疗费用调查》应运而生。据了解,该调查共覆盖1819例参保糖尿病患者,城镇职工参保类型占80%以上。
夏苏建指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三地参保的糖尿病患者94%分布在50岁以上,且随年龄的增高患病比例也增高,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是35%。此外,调查人群的血糖控制水平让人担忧,餐前血糖均值为12.8mmol/L,超标率达83%,餐后血糖控制也不理想,均值为16.7mmol/L。
各地医保政策有所差异
广州政策倾斜最明显 患者自付费用最低
因各地医保政策有所差异,三地参保糖尿病患者门诊自付费用也有明显不同。调查显示,北京、广州、武汉三地中,广州糖尿病患者门诊自付费用最低,均值3314元,北京最高,均值为8396元。
据了解,目前广州参保的糖尿病患者在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专科门诊药费,医疗保险基金按80%的比例支付;参保人患每一种指定慢性病的门诊专科药费,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月100元;糖尿病患者每月还可以从医保联网中获得100元的糖尿病指定药物费用补贴。
住院治疗方面,三地90%以上住院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呈现“年龄越大患者比例越高”特征。无并发症糖尿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均值为8743元,中位数为7095元,而有并发症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均值为12323元,中位数为8608元。虽然广州地区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57%)低于一级医院(66%)和二级医院(60%),但73%的患者依然选择三级医院就医,三级医院住院费用无论统筹支付还是自付都是最高,分别为7167.9元和4246.18元。
夏苏建指出,统计后发现三地糖尿病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平均占个人年纪均收入的71%,个人负担占全年收入的35%,这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重的负担。
1 / 1
如枫日记【1.15】糖尿病人每月花费有多少
#来头条商城囤年货过大年#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农历腊月十六 晴 气温0— -4℃
不知不觉,被查出血糖高已经一年有余了,这一年来,真的是经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压力和摧残。
也是怪自己没有在意,其实头一年体检的时候空腹血糖就已经偏高了,只是自己当时不太懂,也一直没当一回事儿。
去年九月份,丫头说要去给我做个体检,我去了,第二天,体检中心就打电话让我去复查,在医院里我看着空腹血糖数值是15.6,医生很严肃地建议我住院治疗。
经过一周的调整,医生给我一支胰岛素笔带回家,并告诉我每次餐前要注射8个单位的胰岛素,这如同晴天霹雳一样,把我炸的外焦里嫩。
刚开始不太会用,医生教我两次,每次吃饭前就打一针,这感觉真tm的不好。
刚开始我还幻想着会恢复,可是天不遂人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餐前血糖控制住了,可是餐后血糖却一直居高不下。
我又去医院找医生,他给我换了一种药,可这种药还是要一天注射三次,但效果也是不好。
后来,药用完了,我换了一家医院去开药,这个医院的曹医生给我换了长效药,就是一天只需要打一次的,换了这个药后,感觉血糖稳定了很多,虽然有时候餐后还是超标,但都在我预期的范围之内,餐前血糖已经正常了,这让我很开心。
我听说现在有长效药了,半个月吃一次的那种,但药很贵,一个月要800多,其实,也有一周打一次的针,只是这种针有减肥的功效,有些没有病的人用做减肥,所以医保不给报销,这药也是八百多,能用多长时间我没问过。
再说一说我每月的花费吧,先说针头吧,一盒针头七支,23.6元,4盒能用一个月,23.6*4=94.4,血糖仪我买的时候300多,当时有四盒试纸和针,用完后再去买,50个试纸,50个针,62元,我不是每天都测血糖,感觉不太舒服的时候测一下。
胰岛素我不记得多少钱了,大概也是五六十元吧,一瓶用28天,打开之后只能用28天,剩下的也只能扔掉。
抛开这些花费,给身体和精神方面带来的伤害更大。
再说吃的,现在米饭不敢吃,馒头不敢吃,面条不敢吃,每天早上一个煮鸡蛋,雷打不动,每天吃玉米面饼子,生菜叶子,就是觉得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