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人有糖尿病(贫血的人有糖尿病吗)
糖尿病人为什么容易贫血?一篇文章,给您说明白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期检查自己是否贫血,因为这在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一般情况下,贫血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红细胞。这可以让你更有可能出现某些糖尿病并发症,如眼睛和神经损伤。而且长期贫血可以使肾脏、心脏和动脉疾病恶化,临床上这一点都不罕见。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贫血的原因可能更复杂。因为糖尿病经常导致肾脏损伤,而肾脏衰竭可以引起贫血。健康的肾脏知道你的身体需要新的红细胞,于是它们释放一种被称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激素,这说明你的骨髓功能正常。但受损伤的肾脏,没办法分泌足够的EPO来跟上你的需要,于是你也会表现出贫血。
通常人们都不知道自己有肾脏疾病,直到它已经非常严重。但如果你出现贫血以后马上进行测试,可能有助于及早发现肾脏问题。
如果你有肾透析,可能会失血过多,也可能导致贫血。
另一个原因是,糖尿病患者更有可能出现血管发炎,这样一来,骨髓接收身体发出的需要更多红细胞的信号,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也有可能出现贫血。
另外,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些药物,可能会降低蛋白质血红蛋白的水平。这些药物包括ACE抑制剂、贝特类,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如果你使用了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最好问问你的医生,自己是否有贫血的风险。
和其他任何病症一样,如果你能在贫血早期就发现,可以更好地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那么,贫血有哪些症状呢?由于血液携带氧气,把营养运送到全身。所以,当我们贫血时,大脑和其他器官没有足够的氧气,你会感到疲惫和虚弱。所以,可能出现的贫血迹象包括:呼吸急促;头晕;头痛;皮肤苍白;胸痛;手脚冰冷;体温低;心跳加快。
如果有上述症状,大家不妨做一个贫血测试。检查一下红细胞和白血球数量,并检查红细胞大小是否正常,还要检查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和血容量。如果你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也可能会贫血。男性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是14至17.5岁,女性是12.3至15.3岁。如果你的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较低,你也可能贫血。
如果你真的贫血,下一步是找出原因,可能的原因包括缺铁;肾功能衰竭;维生素缺乏症;体内出血;骨髓健康出问题。
如果因为缺铁而贫血,可以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并服用补充剂。对于肾透析患者,最好将铁直接注入静脉。
如果肾脏不能产生足够的EPO,治疗方案可能是注射人工合成的激素。需要每周或两天注射一次,它能为大多数人提供血红蛋白,但也可能增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机会。医生需要仔细观察你的反应才可以。
如果贫血太严重,可能需要输血。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贫血是小事,任何小问题都有可能演变成大麻烦。而我们最应该做的,当然是做好预防工作。
为了预防贫血,你需要确保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铁。大多数成年女性每天需要大约18毫克,男人需要8毫克左右。良好的铁来源食物包括:铁强化面包和谷物、大豆和扁豆、生蚝、肝脏、绿叶蔬菜,特别是菠菜、豆腐、红肉、鱼、干果,如梅子,葡萄干和杏子。需要注意的是,咖啡、茶和钙含量太高,会减少铁的吸收。
【别错过】如何战胜糖尿病?下面这份专栏已经说得明明白白!点击领取:糖尿病和贫血有关系吗?
什么是贫血?简单的说就是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人数众多。
可是,贫血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
“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贫血的患病率为20%~45%,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而且贫血对糖尿病有诸多不利影响,是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也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合并贫血的糖友更易伴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慢性肾病。”
贫血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皮肤黏膜、结膜等部位苍白
· 心悸,严重贫血既往有冠心病史者,可引起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 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 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神志模糊甚至晕厥
· 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 月经失调、闭经(针对女性而言)
当然啦,贫血也可无症状,这主要与贫血程度及其发生速度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年龄、有无其他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的代偿功能等情况。
饮食不当
糖友过度节食偏食,尤其是富含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发生贫血。
降糖药物
长期服用某种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可引发贫血,尽管不常见,但也应引起重视。
慢性肾病
并发肾病的糖友由于肾脏病变,体内无法生成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致使红细胞缺乏而贫血。
一旦发生贫血,应尽早识别并明确病因,结合医生建议选择恰当的纠正贫血的治疗方案。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 积极治疗引起贫血的原发疾病,如抗感染、抗结核等。
· 调整饮食结构及降糖药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摄入。
· 根据贫血的不同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最后,需要提醒糖友的是,即便是轻度贫血,也会对全身各器官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定要定期检查,同时调理好血糖,平时多加监测。如果有任何不适请咨询医生,结合医生建议进行调理。
糖尿病患者易贫血?研究显示可能有6种原因!早发现早防治可改善
慢性贫血是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贫血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家族史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1] , 贫血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2] 。
目前研究显示糖尿病引起贫血的可能机制有:
1)糖尿病慢性消耗,长期饮食控制、糖尿病药物减少营养食物吸收,可能导致贫血。
2)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胃肠道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减少,可影响造血材料的吸收,而且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受肾脏内脏神经调节;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内脏神经支配障碍,导致机体对因贫血刺激EPO合成增加这一反应迟钝 [ 3 ] 。
3)机体代谢状态、炎症反应及药物影响。如糖尿病肾病患者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均可引起血红蛋白的浓度降低而加重贫血,且两者联合使用将会更大幅度的降低血红蛋白的浓度 [ 4 ] ;服用磺脲类药物发生的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报道较少,易被忽视,所以对于服用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测血像;噻唑烷二酮类引起的贫血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被稀释有关。
4)90%的EPO由肾皮质和外层髓质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使肾小管周围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导致EPO产生细胞减少,从而使肾脏合成EPO能力受损 。
5) 红细胞膜蛋白糖基化致使细胞寿命下降。
6) 高糖或高渗状态使红细胞破坏增加等可出现贫血。
糖尿病伴贫血不但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程的独立因素,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加重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的病情。认清贫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做到及早发现、积极防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泽宇等.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0):2325 -2328.
[2] Hosseini MS , Rostami Z , et a1 . Anemia and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 Nephrourol Mon , 2014, 6(4) : e19976 .
[3]王波.糖尿病的贫血问题.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7,16:553-557 .
[4] Dikom R, Schwenger V, et al. How should we man age anaemi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ephrnl Dial Transplant, 2002, 17: 67-72.
作者 | 曹馨 苏州科技城医院
药事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药事健康——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药事网"官方账号,中国药师头条号媒体矩阵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