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适合糖尿病运动方式(适合糖尿病运动戴的手表)

中国青年报 0
文章目录:

十种运动最适合糖友

萧忠彦 编译

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解决疾病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改变饮食方案和采用可行的锻炼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该有大约150分钟的锻炼时间。如果把它分解成日常目标,大约每天20分钟。医生和运动生理学家总结了最适合糖尿病人的10种运动。

1.游泳。2型糖尿病人大多体重超重或肥胖,这会造成运动过程中关节受损。游泳能锻炼到整个身体, 且对关节友好。

2.散步。对糖友来说,散步对关节的伤害比跑步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和里程。

3.跳舞。不论哪种类型的舞蹈,都能帮助患者实现控糖目标。跳舞1个小时能燃烧多达300~800千卡的热量。

4.瑜伽。这种身心合一的锻炼使用温和的姿势和动作,无需大汗淋漓,也能起到锻炼的效果,从而增强糖友继续锻炼的决心。

5.太极拳。打太极拳或舞太极剑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这种渐进、有效的身体运动既能够放松关节和肌肉,同时也能舒缓心灵。

6.骑车。几乎一半的糖友,尤其是超重者,患有关节炎。骑车的冲击力低,对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小。

7.举重。通过增加肌肉来燃烧更多的热量和控制血糖是一种好方法。糖友可采用自由重量(如哑铃、壶铃和杠铃)、器械或自重训练的方式来实现增肌目标。患者甚至不需要外出和购买昂贵的器械,用矿泉水瓶就能进行简单的举重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最好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安全地举重,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对关节造成损伤。

8.弹力带。如果患者用器械进行锻炼困难,也可以用弹力带。它的冲击力低,效果不亚于器械锻炼。

9.体操。这类运动中最常见的动作是深蹲、箭步蹲、俯卧撑和卷腹。由于这种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因此每次锻炼之间要休息一天,以便让身体得到恢复和调整。

10.普拉提。这种运动能增强核心肌肉群力量,改善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运动科学家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练习了12周的普拉提后,其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来源:生命时报

著名糖尿病专家送大家2个降糖运动处方,平稳血糖,安全有效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温柔”的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的“第三号杀手”,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在我国有“三高”、“三低”之说,“三高”指患病率高,并发症高,医疗费用高;“三低”是糖尿病确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的达标率低。

那么,得了糖尿病怎么办,没有得的人应该如何预防呢?

众所周知,糖友在临床中的治疗框架是“五驾马车”,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病情检测、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

从可控因素方面来说,饮食和运动对糖友来说占有重要地位,上周本君讲了饮食,今天就给大家讲讲糖尿病合理运动的那些事。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首先,运动可以促进热量消耗,增加脂肪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控制;可以促进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恢复细胞对糖的吸收,使血糖水平下降。

其次,运动后,肌肉、肝脏还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够维持12-17小时;还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所以,科学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天然处方。著名糖尿病学家向红丁教授,推荐过很多安全有效的降糖运动处方,养生君在此分享2个,供大家参考。

踢毽子:平稳血糖

小时候大家都玩过踢毽子吧,但长大后很多人都不玩了,其实踢毽子运动量不大,却能使全身得到活动,有益身心健康,特别适合糖友。

踢毽子以腿部、脚部运动为主,主要以下肢做盘、磕、拐、蹦、落等动作来完成。

这样不仅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锻炼,充分活动腰部,带动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对于糖友来说大有裨益,可减少脚部病变的发生。

动作要领:

  1. 背部稍微弯曲,眼睛看着毽子;
  2. 手臂上摆,在踢毽子时身体要保持松弛;确切地说,腿部之外的其他部位,都要放松,不要过于僵直;
  3. 将脚抬起,用脚的内侧去踢毽子;
  4. 时间不超过15分钟,感到冒汗了即可。

注意事项:

糖友刚开始踢毽子时,动作幅度应该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这样肌肉才会柔而不软、韧而不僵,不至于拉伤退或腰部肌肉。

八段锦: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八段锦是传统的健身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

八段锦中其中两个动作:“两手擎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单举手”,非常适合糖友练习,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舒缓情绪,改善胰岛素抵抗;尤其能很好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运动期间,血糖可得到良好控制。

“两手擎天理三焦”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含胸收腹,腰部、脊椎放松。
  • 头正平视,口齿紧闭,用鼻子做深呼吸,宁神调息1-2秒,气沉丹田。

第2步:

  • 两手从体侧缓缓举到头顶,转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举,同时两脚的脚跟随着双手的托举而起落。
  • 托举6次以后,双手掌心向下,沿着身体前方缓缓按自腹部,之后再回到最初的站姿,重复做10次。

“调理脾胃单举手”具体操作步骤:

第1步:

身体自然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第2步:

左手从左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右手掌下按,指尖向前。

第3步:

左手从左侧落下,掌心下按,指尖向前,右手从右侧翻掌上举,手臂挺直,手指并紧,手心向上,指尖向左,如此反复练习10次。

糖友运动时,需注意5点

当然,糖友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平时可以适当做操、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练剑等。

不过,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以下5点:

1、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为宜,饭前运动容易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2、不要在空腹情况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最好在运动前后注意加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3、运动前后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否则过多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粘稠,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4、老年糖尿病患者为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注意运动时脚必须穿着合适鞋袜。

5、老年、有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不宜勉强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孟孟

一套给糖友的专属运动指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长期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石,在饮食、运动合适的情况下,药物治疗才会发挥最大的效果,少部分糖尿病患者仅通过饮食治疗和合适的运动就可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而不需要使用降糖药物。但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运动量都是很有讲究的,了解这些可以帮助病友进行更好的自我管理,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笔者推荐糖友试试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的锻炼方法。

坚持运动可减少发病风险

肥胖是糖尿病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在我国人群中,当体重指数(BMI)≥24kg/m2时,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2倍~3倍。如果每天都进行规律的体育运动,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性下降15%~60%。

目前关于运动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方案为,有氧运动为主,适当结合抗阻训练。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项目以中低强度、有节奏的节律性运动为好,可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以及全身肌肉都参与活动的中等强度的有氧体操(如医疗体操、健身操、木兰拳、太极拳)等,还可适当选择娱乐性球类活动,如乒乓球、保龄球、羽毛球等。我们最为推荐的有氧运动是有一定运动强度的步行。

根据心跳次数判断运动量

在生活中如何确定有氧运动量确实较为困难,一般我们希望糖尿病病人步行达到的心跳次数=(220-年龄)×60%~80%,并且坚持20分钟以上。举例来说,一个60岁的人运动后达到的目标心跳次数为(220-60)×60%~80%=96次/分钟~128次/分钟,也就是说希望这位60岁的人运动后的心跳次数在100次/分钟~120次/分钟,维持20分钟,会具有较好的运动作用。

有一种更为简单的算法是,中老年或慢性病人群,心跳次数控制在(170-年龄),以运动后心跳次数较运动前增加30%~50%为宜。此外,自我感觉对判断运动强度也较为准确和方便。一般而言,步行时呼吸频率稍加快,但呼吸流畅、微微出汗、面色红润比较合理,如果感觉透气困难、胸闷,甚而胸痛、眩晕等,常提示运动强度过大,应该歇一歇了。

运动应该持之以恒。研究提示,如果运动间歇超过3天,其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减少。糖尿病患者运动频率一般以1周5天为宜,具体视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但不要超过3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患者身体允许,则每天坚持运动1次最为理想。要注意的是,每次运动前应有5分钟~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至少应有5分钟的放松时间。

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内分泌科 鹿斌 胡仁明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