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有糖尿病前兆(有糖尿病前兆是什么症状)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这几个症状说明血糖在报警!糖尿病该如何防治?

不知从何时开始,糖尿病不再被叫做富贵病,它开始变成一种世界流行病。不知从何时开始,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现代社会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让糖尿病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你是否还觉得糖尿病离你很遥远?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等,病程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引起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失明、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初期有哪些症状?

1

口腔问题

常见的糖尿病引起的口腔问题就是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牙龈炎等等,如果不适是因为口腔疾病导致的,那么就考虑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范畴。

2

四肢麻痹

如果平时出现了手腿麻痹或者阵痛的情况,那么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它们都属于糖尿病初期症状。此外还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

3

时常饥饿

饥饿感可以说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一大特色,并且这个症状很有可能会一直伴随糖尿病患者。如果说一个正常人突然表现出食欲大增,并且非常喜欢吃甜食的时候,那么此时就需要特别留意了,可能是身体出现糖尿病引起的症状。

4

体重减轻

当你没有运动,没有吃减肥药,体重却突然减轻的时候,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因为在糖尿病初期,血液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使得体重突然减轻。

5

口干舌燥

口渴,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典型表现。一般平时不怎么喝水的人,现在突然间水杯不离手,这时就要当心了。

6

便秘腹泻

糖尿病初期症状有个特点,那就是腹泻之后便秘,便秘之后又腹泻,如此循环往复。倘若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最好能够及时去医院确诊。

如何控制血糖

罪魁祸首

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健康教育,每一个糖尿病人包括他的家属,都应该去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充分认识这个疾病。

医学营养治疗

主要指的是饮食上的管理,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理想体重。

运动治疗

运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病情监测

一是要养成在家自己测量血糖的习惯,评估血糖管理是否良好。不仅要控制,更要控制达标,空腹血糖值小于7,餐后血糖值小于10是比较合理的血糖水平。

二是要注意定期筛查心、肾、眼等各个器官有无糖尿病引起的病变。

药物治疗

对于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早期需要口服药物,晚期则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

来源: 约见名医

这些可能是糖尿病的发病“信号”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很多糖尿病人在发病前都出现过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最后发展成了糖尿病。今天我们请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任瞿博聊聊糖尿病问题,看看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诱发因素和发病前的身体“信号”。

义诊活动现场,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任瞿博给老人看病。供图

糖尿病会引发哪些健康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错综复杂,通常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紧密相关。依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这四大类型。

瞿博主任表示:“一般说起糖尿病症状,大家都知道‘三多一少’,即饮水多、饮食多、小便多和体重减轻。然而,糖尿病也可能表现为一些非典型症状,如易疲劳乏力、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反复感染、泡沫尿、四肢麻木或刺痛以及餐前低血糖等。”

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乳酸中毒,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慢性并发症则包括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风险增加等。

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信号”

除了肥胖和遗传这些广为人知的因素外,瞿博主任特别提醒,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生理信号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糖尿病发病,需要大家格外留意:

1、餐前低血糖:出现餐前低血糖,很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发出的预警信号。胰岛素抵抗会干扰身体正常的血糖调节机制,长此以往,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2、皮肤感染伤口不愈合:糖尿病会使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力,导致皮肤感染后伤口愈合变得困难。如果发现皮肤伤口总是迟迟不愈,一定要提高警惕。

3、腋窝和腹股沟黑棘皮改变: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出现黑棘皮改变,很可能意味着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这也是糖尿病发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4、泡沫尿:正常尿液中很少会有泡沫,如果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这可能是肾脏功能受到影响的表现。糖尿病容易引发肾脏病变,所以泡沫尿可能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信号。

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要点

瞿博主任强调,预防糖尿病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定期体检必不可少,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或高危人群,每年都要检查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选择低GI(葡萄糖指数)饮食,用全谷物、豆类代替精制米面,同时注意控制进食顺序,先吃蔬菜、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运动方面,每周保证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2次抗阻训练,避免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活动。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诱发因素多样且隐匿。深入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能够更敏锐地察觉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瞿博主任呼吁大家务必重视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牢牢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云南网记者 习元喜 实习记者 申太琴

来源: 云南网

警惕!出现这些症状 糖尿病的“魔爪”正在伸向你

说到糖尿病

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老年病、大吃大喝、肥胖……

其实

糖尿病远比我们想象的

更加狡猾和多面!

糖尿病是一种“数字病”,它在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只能通过监测血糖的数值变化来了解疾病状态。而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损伤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严重的会导致失明、下肢截肢等!

因此

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就变得至关重要!

这里为您总结了几个小窍门

帮您装好血糖“小雷达”!

“游泳圈”带你“游”向糖尿病

四肢纤细,肚子有点肉肉,男士们叫它“啤酒肚”,女士们称这种身材为“苹果体型”。如果您也是这样,可得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血糖了!拥有这类身材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更高,知道为什么吗?听听专家的解释~

糖尿病“尊老”也“爱幼”

提到“三高”,您是不是觉得只有老年人才会有?其实不然!其中,高血糖导致的糖尿病,就并非老人专属。儿童、青少年也不能逃脱它的“魔爪”!如果小朋友出现以下症状,就需要多加小心喽!

脾气火爆、焦虑烦躁

小心变成“小糖人”!

心情还能影响血糖水平?是的,您没听错!医生提示:长期负面情绪可能引起体内应激,激发高血糖和高血压,导致胰岛素抵抗。抑郁情绪带来的不良生活习惯又会进一步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所以,糖尿病有可能是“烦”出来的,并不是危言耸听!心情波动对人体中的血糖影响到底有多大?听完以下专家的分析,可别再抑郁、焦虑、生闷气啦!

身体自带的“血糖仪”

您看懂了吗?

我们的身体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自备了一台“血糖仪”,您知道是哪个部位吗?其实就是我们的!如果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当您的下肢又出现以下问题时,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可怕的并发症!

你是不是糖尿病易感人群?

很不幸,糖尿病似乎更加青睐国人!除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差异外,亚洲人的体质比欧美人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更高!除了家族遗传因素,还有这么几类人群更值得关注!戳视频,看看有没有您?

多年来,糖尿病一直被当作老年病看待,又因其在前期发病时无明显的不适症状,造成了人们对该疾病的忽视。有些人甚至已经血糖超标,自己却不知道。长期高血糖蛰伏在我们的身体里,悄然摧毁着我们的健康。每个人都需要重新认识、了解、预防糖尿病。

责任编辑:康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