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控制好了血糖(糖尿病控制好了影响寿命吗)

明心药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经过饮食控制和锻炼后血糖正常了,是不是痊愈了?

糖尿病蜜月期不知道你是否听过?

有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第一次发现自己患糖尿病时,自己的胰岛功能还是可以的,血糖只是稍微偏高一点,这时候我们有很多患者吃几天降糖药就停了,但是他们却惊奇的发现血糖处于正常水平了,给他们一种“治愈”的假象,但其实这是糖尿病的蜜月期,这时候不吃药血糖也能保持一至数月的正常,但是时间一过,血糖就会飙升。所以,我们建议糖尿病初发的患者可以打一到三个月的胰岛素,让胰岛休息一段时间,胰岛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会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如果您本身血糖值不高,通过运动饮食控制,血糖水平一直达标,那么您只要坚持您的生活方式,注意监测血糖就好了,如果您血糖并不能一直处于正常水平,那么建议您按照以下五点来生活!

一、正确饮食!

我们可以参考上图选择食材,避免富含单糖、双糖的食物,如蜂蜜、糕点、红糖、白糖,避免喝稀饭等富含淀粉且消化快的食物,宜多吃白菜、菠菜、黄瓜这些含糖低、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至少进餐三次,每餐最好主副食搭配,精粗粮搭配,精粗粮搭配的比例为6:4,提倡多干少稀,少吃油炸食品,在血糖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适当吃水果,而且要放在两餐中间吃,可以避免血糖大幅度的波动。

二、适量规律运动!

尽量运动上应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到感觉身体发热、出汗但非大汗淋漓,推荐在餐后1-2小时开始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运动时,应备有可立即进食的糖类/淀粉类食物,预防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三、糖尿病患者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病,不管在饮食、运动亦或是药物治疗方面,我们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松!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识,更新疾病的治疗观念,还能提醒我们不要放松对自己的管理!只有坚持,才能得到最大的获益!

四、规律的血糖监测!

治疗糖尿病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血糖达标,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评估出血糖水平?那只能是血糖监测,规律的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治疗方案,才能选择出最适合我们的药物和合适剂量!

五、药物治疗!

如果您以后诊断为糖尿病,就应该尽早治疗。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比如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格列美脲、瑞格列奈,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利格列汀,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以及各种胰岛素等等!所以说,可供选择的降糖药物有很多,而哪种是最适合你的?这就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个人病情进行评估后选择!

我是韩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关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存在相似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糖尿病人停药后,血糖也正常是为什么?医生从2方面为你讲出原因

很多糖尿病患者有这样的一种疑惑:本来吃药控制血糖,有时候把药了停了一阵子了,血糖也没有升的太高,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是糖尿病被治愈了吗?

还是那句话,糖尿病的血糖调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都是很正常的。说停药后血糖也不升高,要看血糖原本的情况,生活调理的具体情况,以及血糖控制的情况,也要看这种所谓的“不升高”,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斗胆猜测一下,出现这样的情况,多数朋友都是糖尿病病程时间不长,血糖升高也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这类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细胞分泌功能还不错,身体条件各方面也不错,这样才有可能出现停用降糖药,血糖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再度升高。

服药后又加强了生活调理,停药后仍然可以稳控血糖的情况

有的朋友一发现有糖尿病问题,也不评估血糖升高的程度和进行风险评估,就赶紧吃降糖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一定正确的,在吃上降糖药以后,如果也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积极的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住血糖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而有些朋友甚至服用较低剂量的降糖药,仍然能够保持血糖平稳达标的情况,如果服用低剂量的降糖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然能够保持在6.5%以下的水平,这种时候如果停用药物,仅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控制血糖,血糖继续保持平稳达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如一位确诊2型糖尿病的年轻朋友,空腹血糖刚刚超过7.0mmol/L,升高并不严重,餐后血糖水平还未超过11.1,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如果能够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在生活上注意生活调理和加强运动来加强血糖控制,对血糖控制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饮食和运动调理血糖,与服药控制血糖,并没有孰轻孰重,而是同样重要的三个方面,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认识这个问题,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是调控血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饮食 运动调理血糖,无法有效控制血糖达标时,才开始考虑用药物来加强血糖调控。

糖尿病控制的重要靶点之一,就是控制身体的能量过剩问题,而对于控制能力过剩的生活干预,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通过控制饮食,在保证身体营养均衡的前提下,积极的控制能量摄入,从来源方面减少身体的能量过剩;而合理的进行运动锻炼,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肌肉细胞葡萄糖的利用,从增强消耗,加强血糖代谢能力方面促进身体的能量过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于血糖轻度升高的新发糖尿病患者,通过这样的积极调理,不吃药也控制血糖不超标,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如何停药后发现血糖也不高了,建议仍然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自己的血糖水平,如果能够把空腹血糖长期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到10.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到7.0%以下,那么继续保持生活调理控制血糖就好,如果血糖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超标,而生活上也已经严格控制了,那么该重新用药,还是重新用药控制血糖。

停药后一段时间血糖不高的另一个原因——人体细胞的记忆效应

研究发现,人体细胞对于血糖代谢具有记忆效应。对于严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人,停药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血糖没有升高的情况,但这种情况的维持时间有多长,还需要合理的血糖监测来进一步验证。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通过合理的生活干预和服用降糖药来控制血糖的过程中,我们的细胞已经逐渐“习惯”了这样的一种血糖代谢方式,而在停药后,往往会有一定的“惯性”,会让细胞继续用服药时的代谢方式来代谢葡萄糖,因此,可能有的朋友,因为偶然的机会,有一天或几天没有服用降糖药,检查血糖发现血糖并没有升高。

但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我们的血糖代谢异常问题被解决了,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细胞功能的退化,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目前为止都没有药物能够彻底的解决,因此,这种细胞记忆效应往往也是有一定限度和一定时间的,通常说来,越早进行高血糖的控制干预,对于血糖的控制越严格,细胞的记忆效应就越持久,而这种记忆效应,更大的作用是延缓糖尿病的发展进程,使得高血糖的控制更容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小,而非真的能够长期保持在停药状态下的血糖达标。

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应该持续的进行血糖的监测是很有必要的,不能光看空腹血糖水平,还要注意餐后血糖是否仍然超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否超标,不能测个3天5天就认为血糖恢复正常了,而是应该积极的进行定期的监测,一旦血糖超标,就还是要加用降糖药来加强血糖的调节控制。

糖尿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出现短期的血糖平稳并不代表血糖被彻底控制或糖尿病被治愈,只有长期的做好血糖监测,做好血糖调理,才是对待糖尿病的正确方式。

有糖尿病的人把血糖控制好了,体重没有增加还在不断消瘦是为啥?

有糖尿病的人把血糖控制好了,体重没有增加还在不断消瘦是为啥?

很多医生告诉糖尿病患者,只要你平时注意,把血糖控住好了,就不会有大问题,但事实上,很多血糖控制的比较好的糖尿病患者,不但不断消瘦,还可能出现烂足,肾衰竭这些可怕的,致残致命的并发症。

如果一个比较重的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以后,了解了一些糖尿病的知识和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听医生介绍,说不控制血糖的严重性,不注意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听了就很紧张,从此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从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方面执行。每天饮食特别注意,尽量不吃含糖高的食物,管住自己的嘴,加大运动量,甚至剧烈运动,回来以后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很高兴,觉得自己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即便不能恢复到没有糖尿病时的水平,也不会出大问题,更不会有并发症。

但事与愿违,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都慢慢显现出来,慢慢消瘦,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变多,眼睛开始模糊,破点口不容易愈合,等等。这种表面的稳定血糖,实际上造成身体的缺糖更加严重,身体细胞里没有糖,拿来了力气?无论怎么样,人都会消耗,不像汽车,不开就不用油,人不动,也要呼吸,也有消耗能量,没有糖,只能用体内的蛋白质代替,时间长了,蛋白质越来越少,人就变瘦。没有蛋白质,伤口就没有原料愈合,肾脏蛋白质少了,肾功能障碍就会出现,逐步发展成为肾衰竭。

现在很多疾病都是停留在表面,造成很多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