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脚趾(糖尿病足脚趾发黑了需要截肢吗)
糖尿病足春季高发,别等悲剧发生了才后悔!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开始回升,糖友们除了日常的血糖控制之外,还应谨惕糖尿病足(DF)的发生。
糖尿病足最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糖尿病足并不是破溃或者是已经要面临截肢了才称为糖尿病足,其实脚趾头发黑也是糖尿病足病变的发病迹象,也应该引起注意。
糖尿病足是一种致残、致死性强的疾病,且发病率很高,每年都有增长。目前中国大约每10个人就有一个患有糖尿病,其中30%左右有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大多病发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身上,特别是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平时又不注意血糖的监控,发生过糖尿病病足再次发生或者截肢的可能性也是极高的。
什么样的糖友最易惹来糖尿病足呢?
喜欢跷二郎腿的糖友
生活中,不少人喜欢跷二郎腿,认为这样坐着比较舒服。然而糖尿病人常跷二郎腿,不但会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还有截肢的风险。这是因为,糖尿病足的发生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下肢动脉硬化缺血,另一个则是神经病变。长期跷二郎腿使得糖尿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速下肢动脉硬化缺血,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
吸烟的糖友
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吸烟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资料显示,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几率比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高15倍。
合并血管病变的糖友
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可引起严重的下肢血管狭窄,使足部的供血、供氧量相对减少。此病患者的足部一旦出现创伤,伤口就会因营养和氧气供给不足而迁延难愈,从而引起糖尿病足。
合并肾病和眼病的糖友
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严重下降。此类患者在走路时,双脚容易受伤,故易患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肾病会严重影响肾功能,使其体内大量的有毒物质无法及时排出。这些有毒物质会损害人的血管,尤其是下肢血管,从而易诱发糖尿病足。
足部有伤口的糖友
做过下肢截肢手术、足部有溃疡、老茧、鸡眼或足部畸形的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即使伤口和溃疡面已经完全愈合,其患糖尿病足的几率仍高达80%以上。
一旦患糖尿病足,除须支付高额医疗费,还可能致残,严重者甚至会致死。当足部知觉逐渐会麻木丧失,或无故疼痛,出现各种疼痛的异常感觉,比如针刺感、灼热感、双足发凉冰冷时,赶快到内分泌专科就诊。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脚部护理】
想要降低糖尿病足的患病几率,除了定期做足部检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一双合脚的鞋,可以避免很多关节和肌肉疾病。春季来临,糖友们宜穿软皮皮鞋或运动鞋,保证其透气性,鞋型最好选择方头,女性尽量少穿尖头鞋和高跟鞋。袜子以棉、羊毛质地为最佳,吸汗且透气。
2. 保持良好的足部卫生,正确洗脚
天气渐暖,糖友们应勤洗脚、勤换袜,及时清理鞋内异物,不与患足癣的人共用洗脚盆,以免受到感染,发展成溃疡。洗脚前一定要用手或温度计试温,以37℃~40℃为最佳,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洗脚后用棉毛巾将脚部擦干。
3. 做好足部保健与护理
平时可经常拍打下肢、做按摩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对于脚部易出汗的糖友,可洗脚后适当涂抹无刺激性的干粉;脚部皮肤干燥者,可适当涂抹橄榄油或维生素E霜,但切忌将其涂抹在脚趾缝里。
此外,许多蔬菜在春季开始上市,在适量的主食之外,糖友们可选择吃一些含糖、脂肪较少的绿色蔬菜,如白菜、黄瓜、西葫芦、卷心菜等。
(编辑:雷锋)
关注微信订阅号:妙手健康,了解更多科学且易懂的养生及健康类科普文章,这里的科普文,不再沉闷,却更加专业。
微信号:Drmiaoshou
一旦双足发生这3种改变,十有八九是糖尿病足,建议你尽快去检查
68岁的老王怎么也没有想到,修了个鸡眼竟然差点把截肢。
老王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一开始他每天都按时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是后来他就渐渐放松了,降糖药偶尔吃一下,也懒得监测血糖了,饮食方面也开始放松。
在半年前,他的右脚一个脚趾上长了一个“鸡眼”,于是他就去外面的店里修了一下。没想到之后伤口一直无法愈合,而且还出现了溃烂,持续了半年,这个溃烂的伤口越来越大,疼痛难忍。
于是老王来到医院检查,发现下肢的血管已经严重闭塞,最终不得不将溃烂严重的脚趾截掉,幸运的是避免了截肢的风险。
很多人认为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了糖尿病足,说明病情严重了,生命也快走到了终点。
诚然,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说明糖尿病的确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这时候如果不严格控制好糖尿病,很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只要好好控制,还是可以好好生活的。
糖尿病足的产生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处于过高状态,就会出现长期的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下肢和足部的血管就会狭窄和阻塞,从而影响了足部的血液运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伤口很难愈合,包括足骨被破坏,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此外,在高糖状态下,由于下肢和足部的感觉神经受损,就会出现疼痛、麻木和迟钝感。
但是这并不代表不能治疗。
当出现糖尿病足的时候,我们的脚上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症状,主要有以下3种:
1、浮肿麻木
患者的足部会有麻木、疼痛感,或者感觉缺失和减退,主要表现为肢端麻木、灼热感,好像有蚂蚁在爬行一样,这是一种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示糖尿病的病情已经加重。此外,由于肢端供血不足,会出现局部浮肿的症状。
2、肢肌肉酸胀
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严重了,在走路的时候会出现下肢肌肉酸胀、疼痛和沉重的症状,走一段路就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接着走,这也叫做间歇性跛行,表示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或狭窄,是糖尿病足坏疽的前兆。血管狭窄程度越重,步行的距离就会越来越短。
3、紫红色皮肤
如果足部的皮肤颜色变为紫红色,这是足部缺血的信号,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发展为足部坏疽,务必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如果发现患了糖尿病足,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发展到截肢的地步,治疗和护理糖尿病足可以分三步走。
首先,要减压和清创,局部压力过高是形成足部溃疡的重要原因,所以治疗糖尿病足首先就要减轻足部的压力,可以使用特制的矫形器和鞋袜等,最有效的减压方法就是使用全接触性支具。然后对坏死的组织、纤维硬结和胼胝要做好局部清创,包括超声清创、手工清创、蛆清创和负压创面治疗等。
其次,绝大部分糖尿病足的伤口都有感染的情况,包括脓肿、坏疽、浅表皮肤感染、骨髓炎等,所以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由于伤口表面和深部的细菌往往有区别,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厌氧菌和需氧菌,一般不主张局部外用抗生素,而是采用静脉点滴抗生素,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
最后,要进行周围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治疗,如果是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采用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前列腺素F、西洛他唑等,此外,血管腔内的超声消融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术等也被广泛运用。由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氧化应激增强,会通过微血管对神经微循环造成损害,就会影响神经微循环,因此,要注意神经病变的治疗,甲基维生素B12能够有效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可以保护神经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
1、预防足部损伤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护足部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足部检查工作,预防足部损伤,每天都要细心检查足部是否有损伤,比如水疱、擦伤和裂伤等,尤其要注意检查脚底和脚趾缝。
2、鞋袜穿对
糖尿病患者的鞋袜也要穿对,选择宽、松、软的透气运动鞋或布鞋,还要注意保持鞋袜干燥,可以准备多几双鞋轮流穿,避免一双鞋穿太久。
3、注意洗脚温度
每天用温水泡脚,但是要注意洗脚水的温度,不能超过38℃,绝对不能用热水烫脚。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是非常脆弱的,高温可以导致足部创伤,从而诱发糖尿病足。
4、预防脚气
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透气,预防脚气的发生,一旦发生脚气或脚癣,要及时进行治疗,平时不要去没有资质的场所修脚,以免发生感染。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足部损伤,就要尽早就医,及时处理。
参考资料:
[1]《糖尿病足,伤不起的狠“脚”色!》.西安交大二附院.2021-08-18
[2]《4大征兆暗示“糖尿病足”》.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09-03
[3]李少霞,沈为民,张恒术.糖尿病足治疗进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糖尿病足的症状是什么?脚上出现这几个异常,请直面事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很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糖尿病足出现,那么对于患者的足部健康是造成很大威胁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因为糖尿病足都截肢了。那么糖尿病足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会让我们提前发现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表现:
第一隐形阶段:这个时候糖尿病足患者的症状主要就是因为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 皮肤浮肿,腿脚麻木的感觉,同时还有可能会痛,特别是到晚上的时候,会痛的更加厉害。
第二初期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会出现脚底还有脚背出现水泡,患者会出现 烫伤还有鸡眼等症状,同时患者还很有可能发生浅表性损伤等。
第三中期阶段:这个阶段的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同时,感染的情况会加深,这个时候的患者皮下组织会损伤,同时还会发生炎症,如果没有办法及时把症状控制住,感染会继续蔓延,伤口会变的更加的严重。
第四重度阶段:这个时候的患者感染已经是非常严重了,已经有脓性物质了,坏死的组织变多,最后有可能导致大脓腔的形成。脚指出现坏死。
糖尿病足的症状以上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想要预防糖尿病足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那我们要怎样预防呢?
1、控制好糖尿病的病情:要控制患者的血糖,使得血糖的值稳定,同时也要控制血压、血脂等正常。
2、注意下肢的血压循环:注意脚的保暖性,下肢的血压要充足。要注意的是,抽烟是会导致血管收缩的,导致下肢坏死。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积极戒烟才是关键。
3、脚受伤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生的溃疡比较严重,要做好清创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疗,帮助伤口愈合。
4、不要使用热水袋:因为糖尿病的人患病的时间比较长,身体的感知能力是下降的,没有办法感知到水的温度,很有可能被烫伤到的。
5、要注意足部的卫生工作:要保护好自己的脚,要干净,可以经常用温水泡一下脚,洗脚了之后,可以用植物油按摩一下。不要穿不合脚的鞋子,鞋里面也要注意干净,以免把皮肤磨破了。
6、及时把脚指甲修剪掉:要及时修剪自己的脚指甲,时刻观察自己的脚有没有病变,如果发生病变,就要及时去看医生。
7、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天,要注意脚的保暖。
8、不要用烈性的消毒水:有损皮肤的胶布不要贴在自己的脚上,在平时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脚有损伤。有脚癣的人一定要彻底的把病菌消灭掉。
9、选择合适的鞋袜:要穿舒服的鞋袜,鞋子的透气性摇号。最好不要穿高跟鞋、尖头鞋等,不要光脚或者是穿拖鞋出门。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