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体重运动(糖尿病运动量大体重会下降吗)
十种运动最适合糖友
萧忠彦 编译
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解决疾病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必须改变饮食方案和采用可行的锻炼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该有大约150分钟的锻炼时间。如果把它分解成日常目标,大约每天20分钟。医生和运动生理学家总结了最适合糖尿病人的10种运动。
1.游泳。2型糖尿病人大多体重超重或肥胖,这会造成运动过程中关节受损。游泳能锻炼到整个身体, 且对关节友好。
2.散步。对糖友来说,散步对关节的伤害比跑步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速度和里程。
3.跳舞。不论哪种类型的舞蹈,都能帮助患者实现控糖目标。跳舞1个小时能燃烧多达300~800千卡的热量。
4.瑜伽。这种身心合一的锻炼使用温和的姿势和动作,无需大汗淋漓,也能起到锻炼的效果,从而增强糖友继续锻炼的决心。
5.太极拳。打太极拳或舞太极剑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这种渐进、有效的身体运动既能够放松关节和肌肉,同时也能舒缓心灵。
6.骑车。几乎一半的糖友,尤其是超重者,患有关节炎。骑车的冲击力低,对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小。
7.举重。通过增加肌肉来燃烧更多的热量和控制血糖是一种好方法。糖友可采用自由重量(如哑铃、壶铃和杠铃)、器械或自重训练的方式来实现增肌目标。患者甚至不需要外出和购买昂贵的器械,用矿泉水瓶就能进行简单的举重训练。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最好在教练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安全地举重,如果姿势不正确,就会对关节造成损伤。
8.弹力带。如果患者用器械进行锻炼困难,也可以用弹力带。它的冲击力低,效果不亚于器械锻炼。
9.体操。这类运动中最常见的动作是深蹲、箭步蹲、俯卧撑和卷腹。由于这种增强肌肉力量的运动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因此每次锻炼之间要休息一天,以便让身体得到恢复和调整。
10.普拉提。这种运动能增强核心肌肉群力量,改善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的运动科学家发现,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练习了12周的普拉提后,其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来源:生命时报
“疫”期来锻炼|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请查收
“疫”期来锻炼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学校正处于准封闭管理状态,足不出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呢?官微“‘疫’期来锻炼”栏目整合各二级学院“社区运动健康师”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居家体能锻炼、全身整合训练、非遗健身方法等内容,让我们一起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放松心态,减缓压力!本期为您带来运动科学学院推荐的“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
运动具有较好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同时,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但如今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居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那么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在家中运动?运动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居家运动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遵循简单、安全的原则。合并高血压,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要与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
2.尽可能在饭后1小时运动,此时血糖较为稳定。
3.运动前后都需要检测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合运动。
4.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应立刻停止运动,选择就医。
二、居家运动方式
我们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易筋经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
1.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健身气功之一,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实,新编易筋经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适合中老年人群练习。易筋经主要通过一定的姿势和固定动作,调节呼吸,刺激特定的穴位,加快气血的流动,进而加强筋脉和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糖代谢。每次可进行3次易筋经练习,每遍易筋经包括十二式(约13分钟)。
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克服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这种阻力的来源包括自身重量(如蹲起)和借助器械的外部阻力(如弹力带,哑铃)。抗阻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组合练习。借助弹力带,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如下锻炼:
(1)弹力带反向飞鸟
(2)弹力带弓步挺身
(3)弹力带绕膝蹲起
(4)弹力带侧拉
(5)弹力带负重蹲起
三、运动强度和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劳累。适宜的运动强度应为运动后轻微出汗,身体有发热感,肌肉微酸,稍有乏力但心情愉快,休息后即恢复。每次锻炼可在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运动后的恢复整理和拉伸活动5-10分钟。尽量确保每周活动时间能够达到150分钟。此外,对于运动能力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尽可能减少静坐,卧床时间,比如每隔1小时就走动一下。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控制饮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餐次规律,定时定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糖效果。
内容转自:“上体运科研”公众号
图文:蔡妍玮、李婧媛、黄运达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糖友如何运动才科学?试试这几种方式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 通讯员张灿城)缺乏运动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与爱好运动的人群相比,缺乏运动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要高出50%~8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华表示,对于有糖尿病前期或者代谢综合征的患者来说,有氧和阻抗运动可以防止其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同时,有氧运动和阻抗训练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减重、最大运动能力以及血脂异常都很有效。
糖尿病可以
通过运动训练来改善
陆华介绍,有氧运动不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改善胰岛素抵抗,还可以改善血压和血脂、温和地降低体重。研究发现,运动的强度与运动的容量相比,强度更重要;采取中高强度运动的人比采取低强度消耗同样能量的人,出现代谢损害的风险要低很多。
久坐的人通过相对低的运动容量(400kcal/周)可以提高肌肉胰岛素敏感性,且随着运动容量的增加可以进一步地改善。虽然目前对于持续和强度的运动结合方式还没完全确立,但是高强度、短间歇的训练方式在获得代谢影响以及运动能力的提升上,比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要好。
不过,运动后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会提高,运动后骨骼肌摄入葡萄糖会持续到48小时,这个和运动的强度以及容量呈剂量依赖关系。所以糖尿病患者进行高强度运动或者竞赛型运动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因素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且1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坚持阻抗训练或者间歇训练可以减少运动导致的低血糖效果。
运动推荐三部分
高强度运动前要评估
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最理想的运动建议是:
1.每天至少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每周3~5次的15分钟阻抗训练;
2.每30分钟需要间隔进行小强度的体力活动(如站立、行走等);
3.增加柔韧性和平衡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老年或者是由于糖尿病已经出现微血管损害的人群。
陆华提醒说,所有糖尿病人群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都应该进行心血管评估和血糖评估,包括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低血糖发作的历史、存在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症状的糖尿病人群,如果心血管评估正常,极量运动试验也正常,就可以参加所有的运动。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警惕运动中出现的胸部不适或不正常的呼吸困难,这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表现。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停下运动,前往医院查清原因。
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通过坚持长期运动可以明显减低死亡率,但运动也无法完全代偿糖尿病带来的危害,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通过药物控制住血糖水平,切忌自行停药造成身体的损害。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