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土豆片(糖尿病用土豆做主食)
糖尿病患者能吃土豆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土豆(马铃薯)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有人说能吃,有人说不能吃,说不能吃的人认为土豆(马铃薯)含淀粉高,对控制血糖不利;其实从营养的角度讲土豆是糖尿病患者很好的食物来源之一,关键在于量上,如果糖尿病患者能够计算出自己每天食用的总能量的前提下,控制总能量不超标,利用好食物交换份,土豆是很好的主食。因为土豆的营养价值丰富,淀粉含量在20%左右(碳水化合物16.5克左右)、蛋白质2%左右、脂肪1%左右,还富含钾(342毫克)、钙、磷、铁、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其中钾对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土豆还对保护肠胃有一定的帮助,土豆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含有的抗菌成分可预防胃溃汤。土豆的营养好处还有以下几种:
【土豆与谷类混合吃蛋白质互补】土豆是一种以淀粉为主要成分含有丰富维生素c和钙、钾的优质食品。其中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耐热,土豆蛋白质中含有大量谷类所缺少的赖氨酸,因此,土豆与谷类混合吃可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土豆对痛风的好处】土豆属于低热量的食物,富含钾和维生素c,有利尿的作用,而且土豆营养非常丰富,加之其嘌呤含量非常低,因此痛风患者很适宜经常食用。
【土豆与减肥】土豆是很好的代替主食的食物,肥胖的朋友每天吃80克的蒸土豆,代替一部分谷类主食,能起到减肥瘦身。土豆还富含钾,钾和钙的平衡对于心肌收缩有着显著作用,能防止高血压和保持心肌的健康。另外土豆纤维素的量也很丰富,对直肠癌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土豆性平味甘、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消炎、活血消肿等功效。可辅助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皮肤湿疹等症。土豆最好是蒸、煮、炖的方法食用,一天在50克左右为宜。
土豆也可以吵着吃和炖着吃。
【红薯炖土豆】材料:红薯、土豆各100克,红薯洗净,切块;土豆去皮,洗净,切块。炒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七成热,炒香葱花,放入红薯块和土豆块翻炒均匀,淋入适量的清水烧沸,转小火炖至红薯块熟透,用盐和味精调味即可。
【醋溜土豆丝】材料:土豆1个;调料:葱、盐、醋、鸡精、花椒粒、植物油各适量。土豆去皮,洗净,切丝;葱洗净,切丝。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待油温烧至五成热,下花椒粒炸出香味,盛出,下葱丝煸香。放入土豆丝翻炒,待土豆丝稍变软后,用盐、醋和鸡精调味即可。
【土豆鸡肉粥】鸡肉50克,大米100克、土豆50克;大米淘洗干净;鸡肉洗净焯水,土豆洗净切丁。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入鸡肉,用小火煮熟,捞出沥干。把洗好的大米,土豆丁倒入鸡汤锅内,煮沸后用小火煮至黏稠,加适量的盐调味,把鸡肉切片,撒在粥面上即可。痛风患者饮食。
【牛尾炖土豆】牛尾中段400克,土豆条100克,大萝卜条130克,芹菜、葱头、胡萝卜40克。香叶、植物油、盐、味精、咖喱粉、白糖、花椒水各适量。牛尾剁成段开水焯透,其余的菜洗净。油烧六成热放葱头咖喱粉炒香,放入牛尾炖八成熟后,放入调料,放入其余蔬菜炖6分钟即可。补肾益气,养血滋阴。
【洋葱土豆片】土豆400克,洋葱200克。盐、植物油各适量。洋葱剥皮洗净切成碎末;土豆洗净上过煮至嫩熟,捞出晾凉,去皮切成薄片。锅置火上,倒油烧热,下土豆片炒至两面金黄,加洋葱,再调入盐即可。不要小看这很普通的菜,它有益气温中,补肾壮阳,促进血液循环之效。
【土豆烧肉】土豆300克、猪五花肉200克;五花肉洗净切块;土豆洗净去皮切块。植物油烧至四成热,放入葱段、姜丝、大料、猪肉块煸炒至肉变色,加入料酒、豆瓣酱炒出香味;然后加入盐、白糖以及适量清水,转中小火30分钟,最后加入土豆块,小火烧至土豆变软,调入香油即可。益肾滋阴,补血润燥。
孕妈妈控制血糖没那么难
怀孕前已患有糖尿病的妈妈通常会格外注意饮食与营养,但在出现糖代谢异常的孕妈妈中,有80%—90%是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即妊娠期糖尿病。孕妈饮食量大、精致、营养,运动量减少,容易摄入糖过多导致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如每周增长1公斤,这些都将提升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数据显示,它的发病率为1.31%~3.75%,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的孕妈妈不必恐慌,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把血搪控制在理想范围。
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 可饮食调整
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是空腹血糖偏低、餐后高血糖明显、易出现肾性糖尿。特别是孕妈年龄高于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过糖耐量异常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过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羊水过多史;或本次妊娠期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多等,都是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妈健康、胎儿发育、分娩与婴儿发育皆有不良影响,部分孕妈妈格外关心血糖,一天7至10测成为常态。如果测到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血糖小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1级;如果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5.8mmol/L,餐后血糖大于或等于6.7mmol/L,则属于妊娠期糖尿病A2级。
原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营养科 , 现苏州市立医院围产营养专科主任陈沁指出,A2级孕妈需饮食治疗,加胰岛素治疗才能把血搪控制在正常范围,而A1级的孕妈只需单纯用饮食治疗即可。如饮食治疗一两周后仍无法达到控制标准,则按血糖控制不良入院,进行药物治疗。
三大营养素比例要安排明白
据介绍,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是个性化的,不可一概而论。医生会根据孕妈妈个人生活习惯,结合病情、年龄、身高、体重、孕前的BMI值、体重增长情况、活动强度、季节、胎儿大小等因素,确定总热量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既能达到理想的孕妇及胎儿体重增长,也能避免热能过低导致低血糖、酮症或体重下降。
通常情况下,每天、每公斤体重控制总热能为30Kcal—38Kcal。其中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45%-55%,蛋白质占总热能15%-20%,脂肪占总热能30%以下;增加膳食纤维能降低过高的餐后血糖。但陈沁强调,如果饮食控制失败,要尽早就医使用胰岛素。
科学制作食物也能降GI
血糖生成指数(GI)对于糖代谢异常的患者并不陌生,它能反映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情况,因此根据它选择和制备食物有利于保持血糖稳定。
除了食物种类和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数量影响GI,食物的加工与制作同样影响GI。比如烹调使食物易消化,熟食GI通常比生食物高;土豆泥GI高于土豆丝,土豆丝GI高于土豆片。因此可以通过更科学的制作食物方式达到降低GI的目的。
首先是粗粮不要细作。如白面包GI为70,混入75%-80%的大麦粒的面包GI为34,孕妈妈可以用粗制粉、带碎谷粒制成的面包代替白面包。
其次是简单做,急火煮,少加水。食物的软硬、生熟、稀稠、颗粒大小对GI值都有影响,通常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水分越多,食物的糊化越好,GI也越高。因此孕妈妈食物尽量简单加工,蔬菜和谷粒减少切、磨,并在餐前15分钟补充水分,餐时和餐后两小时无需额外摄入液体。
第三是注意高低搭配。高、中GI的食物与低GI的食物搭配会有中等GI,高GI食物叠加则GI更高。混合膳食是中、低GI的食物,比如饺子、包子、馄饨、猪肉炖粉条、馒头配鸡蛋炒木耳、米饭配鱼等。
此外,食用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也有利于血糖控制,如芹菜、竹笋、魔芋、木耳、菌菇类等,是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来源。
除了看GI,还要看GL
但仅关注GI是不够的,陈沁建议孕妈注意血糖生成负荷,即GL,由食物的GI乘以所摄入食物的实际碳水化合物的量,再除以100得出。低GL有利于血糖控制,GL大于20为高、GL为11-19是中等、GL小于10为低。
比如西瓜GI为72,孕妈食用一块净重120g的西瓜,通过查询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g西瓜的碳水化合物为5.5g,得出食用的120g西瓜含碳水化合物6.6g。72乘以6.6,再除以100得出4.75,属于低GL食物,因此吃一块西瓜,可以认为对血糖影响不大。
但陈沁表示,不同的人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孕周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不一样,不同的病情对于食物的血糖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医学营养治疗的个体化饮食方案之外,健康教育、运动、监测与药物治疗也要同步关注。
TIPS
合理设定餐次时间也利于控制血糖
少量多餐,定时定点定量也是孕期糖代谢异常的营养治疗的关键之一。
早餐可在7时—8时食用,食物占全天总热能的10%—15%;中餐可在12时—13时进行,热能占比约30%;午点可在15时—16时进餐,热能占比5%—10%,晚餐在18时—19时食用,热能占比30%; 晚点可在21时—22时或者睡前30分—1小时食用,热能占比5%-10%。
有了糖尿病,不能吃土豆?土豆做成的土豆粉条能吃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土豆这么无辜,怎么就成了糖尿病患者的‘眼中钉’?” 这几年,关于土豆的“黑料”可不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饭桌上,土豆几乎成了“禁品”。
有人一看到土豆就皱眉头:“这玩意儿不就是淀粉嘛,吃了不就等于吃糖?”更别提土豆粉条了,光听名字,怕是比土豆还“罪大恶极”。
可问题是,土豆真有那么“恐怖”吗?糖尿病患者真的得对它敬而远之,连粉条都不能碰?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锅“糖尿病克星”的黑锅,土豆到底该不该背。
土豆到底是个啥?比米饭还“坏”吗?
先说说这个“土里刨食”的小家伙。土豆,学名马铃薯,虽然长在地下,但它可不是地里的“小白馒头”。
它的身份有点特殊,既不是纯主食,也不是纯蔬菜,而是个“亦正亦邪”的存在——富含淀粉,但也有不少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关键问题来了:它的升糖指数(GI)到底有多高? 先科普一下,GI值用来衡量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一般来说,GI值超过70的食物,才算“升糖快”。
纯葡萄糖的GI值是100,白米饭的GI值大约在80左右,而土豆的GI值一般在60-90之间,具体取决于烹饪方式。
啥意思?就是土豆的“脾气”挺复杂的,怎么做,决定了它“是不是好人”!
· 蒸土豆,GI值大约在65-70,跟米饭差不多。
· 煮土豆,比蒸土豆稍微低点,但也不算低GI食物。
· 炸薯条、炸薯片?别提了,GI飙升不说,油脂含量也吓人,确实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 最离谱的是土豆泥,GI值能冲到90 ,比白米饭还狠! 因为土豆泥的质地太细腻了,消化吸收特别快,血糖刷一下就上去了。
这么看,土豆的确不是个“省油的灯”,但它也没罪大恶极到必须被拉黑的程度。关键是吃法,选对了,它不但不“作妖”,还能帮上忙。
土豆粉条,比米饭还安全?这里藏着一个冷知识!
说到土豆粉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那不比土豆更危险?粉条不都是淀粉做的嘛?” 这个逻辑听着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土豆粉条的GI值反而比土豆本身还低。
这就涉及一个“物理变化”问题了。 土豆变成粉条,经过了反复的搅拌、沉淀、晾晒,其中的淀粉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抗性淀粉”。
这种淀粉,人体消化吸收得比较慢,不会像白米饭那样让血糖迅速升高。
所以,土豆变成粉条,反而“变乖”了,GI值下降,一般在35-50之间,远低于蒸土豆和米饭。 这就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如果想吃点土豆,吃点土豆粉条反而比直接吃土豆更稳妥!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别贪嘴! 土豆粉条虽然GI值较低,但它仍然是淀粉类食物,吃多了一样会影响血糖。尤其是市面上有些土豆粉条掺杂了红薯、木薯淀粉,GI值可能会上升,买的时候得留意配料表。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土豆?关键在于“搭配”!
既然土豆本身并不“十恶不赦”,那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答案是——可以吃,但要聪明吃! 这里有几个小窍门,掌握了,就能既享受美味,又不怕血糖大起大落。
单吃土豆,血糖容易蹿,但如果和蛋白质(比如鸡蛋、豆腐、瘦肉)一起吃,就能减缓胃排空速度,降低餐后血糖波动。
比如,做土豆炖牛肉,或者炒土豆丝时加点鸡蛋,就是更健康的吃法。
2. “冷土豆”比“热土豆”更安全一个有趣的冷知识:煮熟的土豆,冷藏后再吃,GI值会降低。这是因为冷藏后,土豆里的淀粉会部分转化为抗性淀粉,消化吸收慢了,血糖上升就不那么快了。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想吃土豆,可以试试凉拌土豆片,比热乎乎的土豆泥要“温和”得多。
前面说过,土豆粉条的GI值比米饭低,如果你实在想吃点主食,偶尔用土豆粉条代替米饭,反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做粉条的时候别加太多调味料,尤其是糖、辣椒油、过多的盐,否则就“赔了健康又伤肾”了。
4. 避免油炸、精加工的土豆制品炸薯条、薯片、土豆泥,糖尿病患者最好敬而远之。油炸食品不仅GI值高,还会让血脂飙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至于市面上那些“速溶土豆泥”、“土豆膨化食品”,一律不推荐,毕竟土豆一旦被加工得“太彻底”,就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优势。
结语:别冤枉土豆,聪明吃才是王道!
土豆,的确是一种容易让血糖波动的食物,但它的“罪行”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真正的问题不是“吃不吃”,而是“怎么吃”! 只要掌握正确的搭配和烹饪方式,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享受土豆的美味,而不用担心血糖失控。
“世上没有坏食物,只有不合适的吃法。” 土豆和糖尿病患者的关系,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水火不容”。
所以,别一棒子打死它,偶尔吃点,聪明搭配,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稳住血糖,这才是健康饮食的真正智慧!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国营养学会
2. 何裕民.《糖尿病饮食新思维》.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3. J王陇德.《慢病防治与健康管理》. 科学出版社, 2020.
(以上资料均为权威文献,确保科学性与准确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