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停药停针(糖尿病停药停针多久)

红网·红视频 0
文章目录:

2型糖尿病可停针停药 关键是早干预、进行综合管控

红网时刻3月29日讯(通讯员 刘惠)“我现在手上管了社区700多个2型糖尿病病人。当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方式,不用吃降糖药,他们不信。很多糖友就算知道要改善生活方式,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宁愿大把大把地吃降糖药、打胰岛素针。这让人常常感到很无奈。”岳麓区桔子洲三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管理专家、副主任护师陈立祥说,给糖尿病患者反复做健康教育、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是她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的糖友说,去大医院看病,医生没告知可以减药、停药。2型糖尿病患者真的能实现病情“逆转”,长期不打针、不服药,血糖也能控制在合理水平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获益是长期的。

两份专家共识,明确2型糖尿病可逆转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21年11月公开发表的《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牵头,来自16家国内顶尖医院的22名知名内分泌专家共同敲定的我国首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中,都对“2型糖尿病是否真的能实现逆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根据《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逆转病情,可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血糖暴露时间,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远期慢性并发症风险。对于新诊断以及病程短的患者,采用1—2个月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年临床缓解率达到50%;对于病程5—15年的患者,1年临床缓解率只有20%;而病程16年以上的患者,很难完全缓解。不过,即便一部分病人强化治疗无法完全缓解,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比如能有效控制高血糖,从而使后续的治疗简化,服用降糖药的数量大大减少等。

政协委员:糖尿病或不要终生服药

在今年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教授呼吁:“高血压、糖尿病可逆转,不是得了病就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他表示,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明确,避免危险因素就可有效预防,去除危险因素就可长期缓解,不需服药。去除危险因素是最理想、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治疗,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入手,在疾病早期就把病阻断。

这是姚树坤每年全国两会都要关注的话题,也是他反复向患者传达的理念。只是现状仍不乐观: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错过了逆转期,面临终生服药、经济负担重、生活质量低等结局。

糖尿病的综合管控很重要

“糖尿病一定是要早期去逆转的,早期不逆转,以后很难脱离药物。我经常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如果早期不逆转,你可能接下来要用几十年都要好好吃药,我们可以估算一下,30-40年时间吃进去的口服药,应该会有好几盆的吧?你是愿意用现在任性的生活方式去换这几盆的药或七八年的卧床生活,还是用好好吃饭和运动将那几盆药扔掉?有些病人被说服了,改变了生活方式。”陈立祥介绍,现在三真医院针对社区有两个糖尿病管理服务包:一个是针对新发糖尿病的逆转服务包;一个是针对病程15年内的糖尿病人的缓解服务包。三真会有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运动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形成的 “五师共管”团队对参与服务包管理的人员进行全方面的治疗、指导。糖尿病的逆转,修复胰岛功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逆转,因为糖尿病的根源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以糖尿病的综合管控是很重要的。

2型糖尿病可停针停药 关键是早干预、进行综合管控

“我现在手上管了社区700多个2型糖尿病病人。当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方式,不用吃降糖药,他们不信。很多糖友就算知道要改善生活方式,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宁愿大把大把地吃降糖药、打胰岛素针。这让人常常感到很无奈。”岳麓区桔子洲三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管理专家、副主任护师陈立祥说,给糖尿病患者反复做健康教育、改变他们的错误认知,是她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的糖友说,去大医院看病,医生没告知可以减药、停药。2型糖尿病患者真的能实现病情“逆转”,长期不打针、不服药,血糖也能控制在合理水平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获益是长期的。

两份专家共识,明确2型糖尿病可逆转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21年11月公开发表的《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牵头,来自16家国内顶尖医院的22名知名内分泌专家共同敲定的我国首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中,都对“2型糖尿病是否真的能实现逆转”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根据《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逆转病情,可最大程度地减少高血糖暴露时间,进而减少与之相关的远期慢性并发症风险。对于新诊断以及病程短的患者,采用1—2个月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1年临床缓解率达到50%;对于病程5—15年的患者,1年临床缓解率只有20%;而病程16年以上的患者,很难完全缓解。不过,即便一部分病人强化治疗无法完全缓解,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益处,比如能有效控制高血糖,从而使后续的治疗简化,服用降糖药的数量大大减少等。

政协委员:糖尿病或不要终生服药

在今年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原副院长姚树坤教授呼吁:“高血压、糖尿病可逆转,不是得了病就要长期甚至终身用药。”他表示,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病因)明确,避免危险因素就可有效预防,去除危险因素就可长期缓解,不需服药。去除危险因素是最理想、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治疗,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入手,在疾病早期就把病阻断。

这是姚树坤每年全国两会都要关注的话题,也是他反复向患者传达的理念。只是现状仍不乐观: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错过了逆转期,面临终生服药、经济负担重、生活质量低等结局。

糖尿病的综合管控很重要

“糖尿病一定是要早期去逆转的,早期不逆转,以后很难脱离药物。我经常会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如果早期不逆转,你可能接下来要用几十年都要好好吃药,我们可以估算一下,30-40年时间吃进去的口服药,应该会有好几盆的吧?你是愿意用现在任性的生活方式去换这几盆的药或七八年的卧床生活,还是用好好吃饭和运动将那几盆药扔掉?有些病人被说服了,改变了生活方式。”陈立祥介绍,现在三真医院针对社区有两个糖尿病管理服务包:一个是针对新发糖尿病的逆转服务包;一个是针对病程15年内的糖尿病人的缓解服务包。三真会有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运动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形成的 “五师共管”团队对参与服务包管理的人员进行全方面的治疗、指导。糖尿病的逆转,修复胰岛功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逆转,因为糖尿病的根源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所以糖尿病的综合管控是很重要的。

通讯员:刘惠

糖尿病可“停药”缓解?16种方法告诉您怎么做?

前段时间,《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系统介绍了中国2型糖尿病的缓解的定义,提出了16条缓解2型糖尿病的方法。今天借此时机带大家解读一下这份共识的核心内容。

中国2型糖尿病的

缓解的定义

首先明确一个定义:2型糖尿病缓解。

《共识》推荐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发布的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既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2型糖尿病缓解标准是指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状态或正常状态。需要注意的是,缓解并非治愈,目前没有任何药物或者方法被证实可以治愈2型糖尿病。《共识》推荐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作为所有T2DM缓解的基本方案,并推荐一些相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核心思想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如何缓解?

一、食欲管理:

(1)减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每进食一口食物咀嚼20~40 次;餐间停顿,减小每一口食物的体积,用非优势手持筷或用叉。

(2)餐前饮水加餐前吃少量坚果,如10 个杏仁、20 粒花生:坚果含不饱和脂肪酸,进食后能刺激胆囊收缩素的分泌,通过迷走神经和非迷走神经途径降低食欲。

(3)合理安排进餐顺序:①餐前喝汤,容易产生饱腹感。②蔬菜、低糖水果,体积大,能量低,减慢吸收速度,诱导饱腹感。③荤菜与肉类能量偏高,放在第三位吃,进一步增加饱腹感。④进餐最后吃少量主食和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4)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内排空速度慢,易产生饱腹感。可增加燕麦、去除80% 淀粉的代餐粉制成的全麦面包、绿叶蔬菜、低糖水果等食物的摄入。

二、运动干预

(1)评价健康:

①了解病史: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程度及心血管疾病情况和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

②评估运动能力的方法:a 耐力:选择一条固定的线路,记录自己每次走完需要多长时间?b上肢力量:2 min 内能做几次推举?c 下肢力量:坐在椅子上站起再坐下,2 min 内能完成几次?d 平衡能力:单脚站立(建议有扶手处练习)坚持几分钟?e 柔韧性:坐在稳固的椅子上,伸出一条腿放在对面的椅子上,脚跟朝地,用手够伸展的腿部,看能伸多远?

③评估运动安全性和心肺耐力:通常采用运动负荷试验即可,评估运动中最严重的心血管缺血性危害,避免猝死的发生。在进行负荷运动试验的同时,可以计算有氧运动强度对应的适宜心率范围,指导运动处方的制定。

(2)制定目标:周一至周五及周末的运动计划安排,多长时间做运动?想做哪种运动?

(3)选择运动项目:选择喜欢的、合适的项目最好,可以考虑散步、慢跑、游泳、园艺、球类、跳舞、健身、哑铃等。

(4)设定强度:尽量坚持每天至少30 min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果每天抽不出整段的30 min,可以每次做10 min,每天锻炼3 次。每周做2 次以上的力量训练,每次持续30 min。运动过程中需避免受伤、适时调整,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适的强度、适宜的运动环境和装备,及时监测效果,可避免运动损伤。当体质量下降过快,身体疲劳和机能下降时,应适当减少运动负荷,体质量变化不明显时,应增加运动负荷,加速减脂。

以下为《共识》中推荐的临床治疗方式,我们建议所有的手术和药物的治疗方案必须在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后,由主治医生进行判断。

三、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短暂应用(12~24 周)作为BMI ≥ 27 kg/m2合并T2DM 缓解的辅助方法。奥利司他为脂肪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胃肠道的脂肪酶,阻止三酰甘油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单酰基甘油酯,减少肠腔黏膜对膳食中脂肪(三酰甘油)的吸收,促使脂肪排除体外。奥利司他是我国唯一被批准用于体质量管理的减重药物。

奥利司他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脂肪泻、大便次数增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变成“喷射战士”。此外,1 年以上长期服用会减少脂溶性维生素及β 胡萝卜素的吸收,罕见有肝功能损伤的报告。推荐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体质量改善不理想的肥胖伴T2DM患者中短期(半年)应用奥利司他。

四、代谢手术

对于BMI ≥ 32.5 kg/m2的T2DM 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质量和代谢紊乱,可考虑采用代谢手术缓解T2DM。手术内容包括:腹腔镜Rouxen-Y 胃旁路术(LRYGB)、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胆胰转流术(BPD)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代谢手术相对极端,不推荐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其他不适合进行手术疾病的病人。

《共识》最后总结说道: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的疾病,本共识推荐的缓解方案不可能将每一位早期T2DM 患者的药物治疗停掉,但通过缓解方案的实施可以让更多的T2DM 患者重获健康生活,提高其生命质量。帮助患者缓解T2DM,不仅是减药、停药、平稳控制血糖,更是教会患者健康长寿的科学生活方式,并终身获益,也使患者的家庭受益,使国家受益。

来源: 扬子名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