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耳胀(糖尿病人出现耳鸣耳闷)
这个糖尿病并发症很多人不知道:糖尿病耳病的预防及治疗(上)
文章来源:《糖尿病之友》杂志2022年第9刊
作者简介:河南省许昌红月糖尿病医院(原许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陈荣月
糖友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耳聋等症状时,通常会去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但临床证明,很多情况下,耳部症状与糖尿病有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愈来愈多。大家都知道糖尿病可以致盲、导致糖尿病足等,很少有人注意到糖尿病对听力的影响。
其实,糖尿病耳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的听力下降比同龄人更严重,有的患者甚至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听力。耳部的神经血管对缺血、缺氧比眼部更敏感,但由于耳神经血管位置较深,检查不易发现。
近日在我们病房里屡屡可见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患者,糖尿病伴有耳鸣或者外耳炎的患者也时常见到。因此,很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糖尿病耳病的相关知识,以便早防早治,远离伤害。
糖尿病耳病的常见类型及原因(1)耳鸣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导致耳蜗血管、毛细血管壁增厚,使血流减少,引起耳蜗的血管病变而出现缺血与缺氧,耳鸣、眩晕、耳胀满感。
糖尿病耳鸣属于主观性耳鸣,常表现为高音调、双侧性,常合并耳聋、眩晕等症。很多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后,耳鸣症状会减轻,但不会消失,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耳鸣或耳聋导致听力下降。
(2)耳聋
耳蜗血管病变导致缺血与缺氧的基础上,病变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会发生听神经退行性病变(听力早衰),在早期耳鸣的基础上,会进一步加重继而发生听力下降甚至于耳聋,具体原因如下:
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耳聋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可以累及到周围的自主神经及中枢神经,可以直接导致耳聋。一般先是听力减退,而且多为双侧对称性,并伴有耳鸣;也可以突聋的形式出现,伴眩晕、前庭功能减退,病情严重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糖尿病血管病变造成的耳聋
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并发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内膜上皮的肥大增生及脂质沉着,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的狭窄或闭塞。当微血管病变发生在耳内的耳蜗、前庭等部位时,就会出现耳鸣、耳聋、眩晕等症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发生耳聋常见于线粒体糖尿病,多在45岁以前发病,糖友如果伴有耳聋,一定要排除线粒体糖尿病。糖友一旦发现听力有下降,一定要及早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来说,患者在早期接受正规治疗后,尚可保留部分听力。若是错过了治疗时机,发展成耳聋后,逆转的可能性会大幅下降。
(3)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对于大众来说并不陌生,糖尿病也会引发外耳道炎,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高血糖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可致外耳道炎甚至于恶性外耳道炎。病变不仅累及外耳道,还可致中耳乳突炎,甚至导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死亡率20%)。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时也要注意定期检查有没有外耳炎,一旦发现蛛丝马迹,一定要及时就医。
糖尿病引起的外耳道炎多为坏死性外耳道炎,多发生于老人。专家指出,对进行性发展的外耳道炎,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或经积极抗炎治疗无效者,应提高警惕,送脓液培养,绿脓杆菌阳性者可疑本病;对55岁以上中老年人过去无化脓性中耳炎和糖尿病病史,突发耳痛和耳内流脓者应检查血糖、尿糖及血象等。
若外耳道峡部底壁出现肉芽组织,血沉加快,亦可疑为本病。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以更快明确诊断,最大可能性地挽救听力甚至生命。
糖尿病耳病的临床信号(1)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
耳鸣是指糖友在无任何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产生声音的感觉,即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为“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或尖叫铃声”。
糖尿病耳鸣主要指在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了上述耳鸣症状,在排除其他引起耳鸣的原因后,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耳鸣。
有报道显示,中国耳鼻喉科门诊以耳鸣来就诊的病人大约有10%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因此,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糖尿病耳鸣患者也将越来越多。
(2)让别人不断重复同样的话
平时与人对话的时候,检查一下自己是否经常让别人重复同样的话,是否经常错听别人的话或者是否经常嫌别人说话小声。如果答案是“是”,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3)听不清尖细的高音
由于女性的声音是尖细的,而听力减退的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对高而细的声音不敏感,他们常常会听不清女性说的话。
(4)环境嘈杂的地方听不到想要的信息
在商场、火车站、飞机场等嘈杂的环境里,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脑子老是闷闷的,而且听不到想要的信息,就应该到医院检查一下了。
(5)普通音量嫌太低
糖尿病耳病患者在听收音机或看电视时,通常会把声音开得很大,别人感觉舒适的音量他们通常会听不清。
耳朵又闷又胀,警惕耳聋
你经常疲劳睡眠不足吗?你经常长时间贴着耳朵接打手机吗?你经常情绪紧张压力大吗?最近感觉耳朵又闷又胀吗?你要注意,可能离这种耳聋不远了!
突然听力下降又耳鸣
张女士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这个月初发现自己的左耳突然听力下降得比较厉害,还有耳鸣的症状,连续3天不见好转。她十年前左耳曾患过突发性耳聋,难道这次又犯病了?
“感觉最近左耳朵的听力下降得比较明显,接电话的时候音量调到最大了,还是觉得听不清,有时候人多比较嘈杂的环境中也感觉听力大不如前。”张女士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的主治医师伏飞达描述着自己的症状,“我十年前这个耳朵患过突发性耳聋,这次会是复发吗?”
“先帮您做个检查,明确一下诊断。”
“经过检查,您的左耳已经是重度耳聋,结合你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可以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但是别太担心,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还是可以的。”伏飞达在张女士入院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9天的时间张女士的症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符合出院条件。
出院后,张女士非常感谢伏飞达医生的诊治,特别送上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
精英阶层易患突发性耳聋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突发性耳聋的诱因有很多。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经常失眠等等都是突发性耳聋的常见诱因。突发性耳聋原本多发于中老年人,但是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压力的增大,这种病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年龄在35—45岁之间的发病者占大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几乎都是精英人士,是压力最大的人群之一。这部分人群的睡眠质量很多也不好、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需要提醒广大读者的是,耳鸣通常是突发性耳聋最主要的一个前期征兆,有的还会同时出现耳内闷胀感、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但大家通常都不会把这些症状跟突发性耳聋联系到一起。
三种耳鸣声发出的信号要特别重视
杨明介绍说,不同的耳鸣声往往提示不同部位病变的信号。内耳出问题往往发出的声音是马达声;神经系统出现问题,耳鸣通常是尖叫的声音;中枢系统出现问题的耳鸣声,一般是颅鸣。这三种耳鸣症状出现,必须马上去医院的耳鼻喉科详细检查。特别是早期感觉耳朵闷胀的时候需要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突发性耳聋越早治疗,愈后越好!
伏飞达介绍说,大家平时呵护听力要坚持三个6原则:在噪声大的环境下不要待超过60分钟;使用耳机时环境要安静,应尽量避免坐地铁、公交车时戴耳机听东西,以免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建议听耳机时音量不要超过总体音量的60%,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尽量用耳罩式耳机;与人交流时声音别太大,不要超过60分贝,打手机时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用免提接听。
坐班族平时要注意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身体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烟、酒、咖啡等带来的刺激。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按医嘱控制。如果发现有听力突然下降等症状,应该尽快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长期高血糖,专门祸害这12个器官!表现各不同,你得会识别!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高血糖对身体各器官的损害。
长期高血糖最容易祸害人体的这12个器官,这些器官并没有“坐以待毙”,向我们发出了明显的求救信号:
1.眼睛:3个常见信号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着1/3的糖尿病患者,其导致的失明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
求救信号:
- 视力下降
- 看东西模糊、眼前出现黑影
- 眼睛疼痛等
2.耳朵:3个常见信号
长期高血糖,容易使内耳前庭部分或前庭神经核受损,导致听力下降或耳聋。
求救信号:
- 听力下降
- 耳鸣、耳闷、耳胀
- 发急性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
3.牙齿:3个常见信号
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唾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容易诱发龋齿、牙周炎等。
求救信号:
- 牙龈萎缩、肿痛
- 牙周感染
- 牙齿松动或脱落等
4.大脑(脑血管):4个常见信号
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急性脑梗死病死率比无糖尿病者增高2倍或2倍以上。
求救信号:
- 起床时出现晕厥,突然感到头晕、头痛
- 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短暂性偏瘫、记忆力减退、耳鸣和视神经障碍
- 面部一侧发紧对侧麻木,肢体麻木
- 运动、语言、感觉障碍和偏盲等
5.心脏:3个常见信号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4倍。除此之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心脏病的发生风险也更高。
求救信号:
- 休息状态下心跳过快
- 反复胸闷、憋气、心悸
- 直立性低血压,头晕,或感觉明显乏力等
6.肝脏:2个常见信号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倍还多。肝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早期病变通常没有明显表现,需要注意观察异常指标。
求救信号:
- 少数患者会感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尿黄等
- 异常指标: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胆红素升高(↑)等
7.胃肠:2个常见信号
约50%的糖尿病患者有胃肠病变,有报道其中胃部病变占10%左右,腹泻和便秘各约占20%。
求救信号:
- 腹胀、呃逆
- 顽固性便秘或腹泻(腹泻多见于下半夜,俗称“五更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
8.肾脏:2个常见信号
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包括肾脏继发感染、肾小动脉硬化、肾乳头坏死、肾衰竭等。糖尿病患者中,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患病率要高出10倍。
求救信号:
- 尿中泡沫增多或夜尿增加,或有特殊气味
- 尿常规:尿蛋白出现 号
9.性器官:2个常见信号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周围血管和末梢神经病变,造成性欲减退、勃起障碍等。勃起功能障碍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求救信号:
- 性欲减退
- 勃起障碍等
10.双脚:3个常见信号
严重的糖尿病足会导致截肢,每30秒就有人因糖尿病而被截肢,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的首位原因。调查显示,我国三甲医院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约有1/3为糖尿病所致。
求救信号:
- 双脚麻木,感觉异常,痛觉、触觉及温度觉减退或丧失
- 双脚疼痛,间歇性跛行
- 脚趾变形,足底胼胝(老茧)厚度增加、颜色变深等
11.皮肤:4个常见信号
糖尿病会引起多种皮肤疾病,包括各种感染,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造成的继发损害。
求救信号:
- 皮肤瘙痒、外阴部瘙痒
- 皮肤真菌感染、毛囊炎、糖尿病性水疱、疖痈等久治不愈
- 皮肤颜色异常,如苍白发凉或变暗紫色
- 出汗异常等
12.骨骼:2个常见信号
1型糖尿病患者女性骨折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女性的12.25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是长期严重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求救信号:
- 腰酸、背疼
- 驼背等
以上这些求救信号,是糖尿病并发症来临的征兆,你一定重视起来,及时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