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喝桑叶(糖尿病能吃桑葚干嘛)

健康报 0
文章目录:

霜降过后,泡杯“神仙叶”吧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后的桑叶,不仅色彩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这些“坚强”的叶子,经过初霜之后,药用功效也增强了,不仅原有的药用成分没有被破坏,反而提高了,所以药效更佳。中老年人可以在霜降后采集一些经霜的叶子,洗净阴干,收集在密封瓶中,可以用来食疗养生。

桑叶又称“神仙叶”

《本草纲目》中记载,秋后经霜打的桑叶为“神仙叶”。“桑叶,以老而经霜者为佳,欲其气之全、力之厚也,故入药用冬桑叶,亦曰霜桑叶。”

桑叶味苦、性寒,入肺、肝经。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经常饮用桑叶茶,有利于预防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咽喉肿痛、血虚头痛、眼部疲劳、习惯性便秘、风湿性关节痛、并有助于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预防脑血栓、减肥、保健等。

现代科学研究,桑叶中含有17种氨基酸,还有脂肪、糖类及维生素B1、维生素C、叶酸、胡萝卜素和钙、磷、铁、锰、钠等营养成分。据测定,人类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在初冬霜期的桑叶中含量很高。

六类人宜常饮桑叶茶

  • 糖尿病患者

    桑叶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用干桑叶每日10~20克泡茶饮用。


  • 手足麻木者

    桑叶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用它来治疗经络不畅所致的手足麻木病症具有较好疗效。将桑叶用水煎,浸泡手足,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


  • 面部痤疮者

    桑叶有活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面部痤疮。用桑叶煎水洗脸,每日早晚各1次。


  • 燥热伤肺者

    桑叶能清热润肺,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病症作用明显,可用桑叶和麦冬(比例2∶1),泡水代茶饮用。


  • 掉发者

    经常使用桑叶泡水代茶饮,外加用桑叶洗头,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用桑叶10~20克,茯苓15克,开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洗头时用桑叶20克水煎,每周2~3次。


  • 双目干涩者

    桑叶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眼底病变,或是近视及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模糊等,均可将桑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糖尿病患者喝什么茶比较好

我们国人多数都有喝茶的习惯,而不同的茶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不同帮助。那么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喝什么茶比较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喝什么茶比较好,供大家参考。

牛蒡茶

牛蒡茶中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素和菊糖,可阻断胆固醇的肝肠循环,吸收胆汁酸,增加胆盐的排出和胆固醇的排泄,减少人体脂肪的吸入,因此常喝牛蒡茶确实能降脂减肥、防治结石。含有高纤维的牛蒡茶十分有利于糖尿病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消渴的药理作用,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饮用。

绿茶

绿茶中所含的儿茶素,能延迟小肠对糖分的吸收,从而抑制餐后血糖的上升。其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还能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的韧牲。

玉米须茶

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中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此外,中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粗茶

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如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炮制后作为茶饮。虽然外观不漂亮,但其中含有较多的茶多糖,有助改善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但茶多糖不耐热,建议用5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冲泡,吸收率更高。

苦丁茶

苦丁茶性凉,味苦、甘,有消炎解暑、生津解渴、消食化痰、清脾肺、活血脉之功效。特别对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促进全身代谢功能有独特功效。另外它能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利便、降火、清咽利喉、治牙龈、牙齿发炎等。

红茶

红茶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具有促进人体产生胰岛素的功效,可以辅助控制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保持血糖的稳定。

桑叶茶

在古代,桑叶就被用来制成治疗“消渴”的中药。桑叶茶中特有的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能抑制小肠中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的α-糖,从而抑制血糖的上升。建议最好餐前喝,降糖效果更好。

番石榴茶

将热带水果番石榴的叶干燥后,用热水浸泡而成。它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并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日本琉球大学的调查发现,冲绳地区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就与当地人爱喝这种茶有关。

4件小事,会把人推向糖尿病,身体出现4个表现,抓紧查下血糖

如果您关注健康信息,如果您留意身边的亲朋,不难发现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底,还是生活习惯导致的。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却会让血糖悄悄飙升,糖尿病当然就不请自来了。

注意:4件小事,会把人推向糖尿病

1、睡眠不好

瑞典的研究,在长达十年的跟踪时间里,8000个无糖尿病的人,在10年里有500人不知不觉的患上糖尿病,而据调查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睡眠不足。

美国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一个星期之内,每夜只睡眠4个小时,患有糖尿病的几率达到80%。

2、水果当饭

现代的年轻人为了减肥不吃饭,只吃水果。

现在的老年人,认为胖了就会生病怕高血压,怕高血脂,所以就不吃饭,只吃水果。

我们的水果中有大量的糖分,再者我们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影响我们集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以及降糖的能力,从而引发糖尿病的发生。

3、吃得过饱

如果我们每天吃的过饱,肝脏的一个调节蛋白会增加,而它会导致胰岛素的功能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长期进食过饱,导致我们的胰岛长期的处于“工作负担”中,所以长期的会使我们的胰岛素的分泌产生障碍。

4、烟不离手

吸烟不仅损伤肺部,也会给血糖带来影响。

烟中的有毒物质,会损伤我们的胰岛素的分泌,而我们身体唯一可以降糖的就是胰岛素,同时吸烟加快肾脏和血管的病变几率。

提醒:身体出现4个表现,抓紧查下血糖

1、口渴

当人体血糖过高时,出现的最为常见的一个症状就是口渴了。

如果之前的时候不爱喝水,突然之间特别能喝水,即使喝完水之后,也没有缓解口干口渴的症状,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

2、吃饱就困

如果经常吃饱就犯困,可能是因为血糖突然升高,导致细胞胰岛素受体停止接收胰岛素,过量的葡萄糖堆积在血液中。

另外,胰腺则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人体的器官就会负担过重,得不到休息,从而出现疲劳,昏昏欲睡的感觉。

3、饭量没减,体重却在下降

当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现象,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高血糖。

因为高血糖患者体内中胰岛素含量较低,这样,身体中的蛋白质就无法得到利用,身体不得不消耗蛋白质以及脂肪来获得能量,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

4、视物模糊

很多血糖升高的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

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葡萄汁含量异常上升导致的,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时,就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发生曲折,从而导致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调控血糖,预防糖尿病,谨记“二多、三少”

二多:

1、多饮茶

饮茶,是延年益寿的好习惯。

经常喝一点代茶饮,对于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十分有益。

华花苗桑叶茶,泡水代茶饮,可帮助调节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华花苗,含有广谱消炎成分,可以帮助糖尿病者消除炎症,并且其含有的多糖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桑叶,一直被中医用于糖尿病,并且,医书上有相关的记载,有效的调节糖尿病“三多一少”,以及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有效成分物质,可间接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细胞对糖的利用和代谢。

二者搭配,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十分有益,是日常不错的代茶饮。

2、多走路

走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每天坚持走路,可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更好地控制血糖。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步行上班可将糖尿病风险降低40%。

所以,生活中,多走走路,对于调控血糖,十分有益。

三少:

1、少糯米类食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就不建议过多食用精白米面。主食当中还有一种食品格外不建议食用,它就是“糯米类食品”。

糯米在进入身体后会造成较大的血糖波动,它的升糖指数较大,不建议食用。

对于主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该粗细搭配,细杂搭配,偏向食用粗杂粮食品。

2、少米粥类食品

米粥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虽然它可能比馒头、米饭消化吸收的快一些,但是熬粥的时间较长,粥会特别黏稠,这样一来进入身体后血糖上升速度会特别快。

言说于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患者来说,最好可以不喝粥;

如果非要饮用,请缩短熬粥时间,另外要增加杂豆类食品、粗粮食品的摄入量。

3、少果汁

果汁相比于水果来说,其中丧失掉很大一部分膳食纤维,这样一来饱腹感下降,大家一次性饮用果汁的量必然会增加,从而就会给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增加负担,影响血糖。

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不建议饮用果汁。

同样,和饮料一样,奶茶、奶昔等甜饮料也是不建议食用的。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