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跑步机糖尿病(糖尿病用跑步机运动管用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学会用这6种器械锻炼,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效果都很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不仅降血糖、调血脂、降血压,还要塑形,就办理了健身卡。对于初次去健身房的糖尿病患者,又不想请私教练习,应如何做呢,本文就告诉您方法。

有氧运动:跑步机 椭圆机

1.跑步机

如果您喜欢走路或跑步,可以选择跑步机做有氧运动。初学者可以选择5左右的配速,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配速。

如果选择走路,速度又不能太快,可以增加跑步机的坡度,增加难度,这样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更多。注意使心率保持在中等强度(170—年龄)范围内。

如果您的膝关节不好,或者身体比较胖,可以选择椭圆机做有氧运动。

因为膝盖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跑步>椭圆仪>自行车。

2.椭圆机

正确的椭圆机使用方法:

双手轻握器械上方的扶手;手随着脚依次向前进行蹬踏运动;注意脚后跟不要离开踏板,膝关节不要超过脚尖的位置;等手脚的运动达到比较协调的程度后,再逐渐增加手的推力和拉力。

每次运动前要有5分钟热身运动,运动后有5分钟的整理运动,中间运动时间保持30分钟为宜。

抗阻运动:腹 胸 背 臀

除了有氧运动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力量锻炼。很多糖尿病患者看到健身器材无从下手,其实可以通过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方式使用健身器材。

1.腹肌训练器

这个组合器械叫腹肌训练器,就是消除大肚腩,打造马甲线、小蛮腰的器械。如果不会用,可以按一看二调三试四练的模式开始运动。

一看:每一个组合器械都在醒目位置标明几个信息:一是什么器械,比如上面这个就标明“腹肌训练器”;二是标有人体肌肉的目标肌群图示,比如这个腹肌训练器就在腹肌处涂红,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训练的位置;三是有简单的动作说明。

二调:由于每个人的训练负重不同,所以组合器械都有配重片 ,可以通过一个插栓,快捷、方便地调节负荷大小。

比如“腹肌训练器”就从12.5千克开始、35 千克、42千克等等依次递增,锻炼时先从小重量开始,以一组能完成8~12次力竭为宜;另外一些器械,还需要调整座椅或训练凳的高低、前后等。

三试:每一次做动作时,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非常重要,新手有时在器械上,为了完成大重量的动作,弯腰弓背,躯干前后左右晃动,不稳定既造成其他肌肉替代发力,又容易受伤。比如卷腹这个动作就需要保持骨盆及下肢稳定。

在动作还原时,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特别提醒的是,新手往往放松过快,配重片被冲击得咣当作响。

需要注意,动作节奏为2-4秒地缓慢放松,保持肌肉张力不放松,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练: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手放于头部两侧,向前至腹直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

向前2-4秒,向后2-4秒,呼气发力,吸气还原。每组8~12次,中间休息30~60秒,每次做5组。

2.练胸——器械坐姿夹胸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于训练凳上,双脚自然分开脚尖向前,膝盖朝向脚尖的方向,收腹骨盆保持中立位,挺胸肩胛骨后缩下降,脊柱保持正直,背部、臀部紧贴于训练凳上,躯干保持稳定,双手正握闭握训练把手。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前至双臂自然伸直,胸大肌充分收缩,向后还原至初始位置,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肩胛骨保持稳定,躯干保持稳定。

3.练背——器械坐姿划船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先调节器械)坐姿,大腿靠紧训练垫,使下肢固定,双手窄握距,正握闭握训练把手,双臂自然伸直。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后时肘关节略超过身体,背阔肌充分收缩,向前还原至双臂自然伸直,器械配重片不发生碰撞,肌张力不消失。向前双臂伸直时,肘关节不超伸不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肩胛骨保持稳定, 腰背挺直不弯腰弓背,躯干保持稳定,不可前后晃动。向后2-4秒,向前2-4秒

4.练腿练臀——史密斯器深蹲

身体位置、姿态与稳定:站姿,双脚略宽于肩,双手宽握距正握闭握杠铃,放于颈后斜方肌上部,屈膝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臀部略低于膝关节。

动作幅度与安全提示:向上至身体直立,膝关节自然伸直,股四头肌充分收缩,向下还原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向上时膝关节不超伸不锁死,向下时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运动过程中膝关节不外翻不内扣,脊柱保持挺直,不弯腰弓背。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健身房,建议先从这些固定器械开始。一看二调三试四练,因为它们的轨道是固定的,图示清晰、相对安全,能更好地帮助你找到肌肉的发力感觉,是糖友健身房初学者最适合的训练方式。

备注:动作图示照片选自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健身教练》一书,在此致谢!

作者:牟利宁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

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

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

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糖尿病之友》杂志社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糖尿病怎么运动血糖好还更安全?跑步机适合糖友吗?

家住新疆的斯先生今年45岁,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可今年刚过完年,爱说爱笑的斯先生就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的脚烂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一台跑步机说起。

一年前,斯先生被诊断患上了2型糖尿病,听医生说要坚持运动,于是买了一台跑步机,开始在家锻炼。斯先生非常有毅力,每天坚持跑2万步,跑坏了几双鞋,脚上还磨出了胼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茧子)。可就在斯先生修剪胼胝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弄破了,斯先生也没太在意,贴了个创口贴。没想到,这个伤口不但迟迟不愈合,创面还越来越大,甚至有液体从伤口处慢慢流出来。这下斯先生急了,该不会得了糖尿病足吧?于是他急忙到医院去。在当地医院经过治疗后始终不见明显好转,于是斯先生专程从新疆来到成都,住进了糖尿病医院。

斯先生入院后,我们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及体检,发现患者足部有变形,足部皮肤干燥,左足底第一跖趾关节腹面见一溃疡,面积约0.5*3.0cm,溃烂面深0.5cm,周围胼胝体包围。医生为斯先生进行局部清创换药,随后卫教师进行足部护理指导,运动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清创换药,溃疡面一天天的缩小,创面逐渐愈合。

看着自己日渐康复的足部,斯先生的心情逐渐变好,还做起了攻略,打算趁此次来成都就医的机会,顺便饱览蓉城美景,给自己留下一个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斯先生的溃疡从春节到现在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对他来说这段时间是难熬的,在这里,我要再次向广大糖友讲解一下。

糖尿病患者究竟应如何运动?

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运动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前要进行必要的评估,特别是心肺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医学评估(如运动负荷试验等)。

2. 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50%~70%最大心率,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

3. 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较大强度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足球、篮球等。上面故事中的斯先生选择跑步机也是可以的,但建议将速度和运动时间降低一些,可以增加一些上肢运动和力量的训练。而且在跑步时一定要穿着合适的鞋袜,避免脚部皮肤受伤。

4. 每周可以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小时),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5. 运动项目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6. 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DKA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下禁忌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何处理胼胝?

1. 首先清洁足部:以温水清洗,水温不要超过37℃,可让他人帮助测试水温,或者用手腕测试水温,避免烫伤,用水盆洗脚时,不要超过30分钟,可适当多用柔软干毛巾把脚及趾缝间擦拭干净,避免用力擦拭伤及皮肤。

2. 除老茧方法: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可用温水浸泡足部40分钟,以柔软的刷子或磨脚石轻轻擦拭,水平地修剪趾甲,涂抹润肤霜或由专业人员修除胼胝或过度角化的组织。

3. 皮肤保养:若平时足部干燥、可以轻轻涂抹不含酒精的乳液,但切记:趾缝间不可涂

4. 注意:年纪偏大、视力不佳的患者一定不要自行修剪足部胼胝,以免打算皮肤损伤,最好去正规医院治疗。

文/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 卫教师 费朝霞

10年来天天做这个运动,夫妻双双手术换掉膝盖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新闻晨报”(ID:shxwcb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有一对夫妻十年以来每天坚持运动锻炼10公里。但爱运动的他们,却双双要换膝盖?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10年前,64岁的路女士患糖尿病,爱妻情深的丈夫华先生陪糖尿病妻子暴走,并且夫妻双方都密切关心彼此的身体,详细记录各项指标。

10年后,,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两人关节逐渐出现疼痛、肿胀的情况,且反复发作,路女士还伴有半月板撕裂。

特别是晨起刚走路以及长时间行走之后更为剧烈,疼痛评分高达10分,相当于女性生孩子时的分娩痛。

病痛阻碍了两人的旅游梦,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检查,夫妻俩的膝关节均严重变形。

经过精心准备,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骨科、脊柱关节外科病房主任田野教授在同一天内为夫妻俩成功实施了膝关节置换手术。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呢?

中晚期的患者,由于疼痛难忍,保守治疗效果也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膝关节置换。

其实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最终的治疗,创伤也比较大。

因为关节置换的假体是人工材料,这些材料通常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早期就做好膝关节保护。

怎么样防止膝关节疼痛?

1.改变活动方式

在考虑手术之前,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药,少爬山、少爬楼梯等及扶拐行走等。

田野提醒老夫妻和更多开春锻炼的百姓,膝关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退变,长期暴走、爬山、过度肥胖等都容易加快关节的磨损。

想要锻炼身体的同时保护膝关节,要注意三件事:

1.健身前充分热身;

2.健身后做些拉伸运动,放松膝盖;

3.谨慎选择运动项目,游泳、慢走的冲击力较小;

4.篮球、羽毛球、爬楼梯、爬山、骑车等不适合长期不锻炼或体重过大的人。

2.改变快走运动姿势

大原则

速度:每分钟 120~140 步/跑步机速度约 6 左右。

强度:呼吸和心跳加快,有点喘但仍可说话。

时间: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累计约150分钟。

上半身

眼睛自然地直视正前方,上半身挺直,不要前倾或驼背,肩膀自然放松,收小腹。双手轻轻握拳,手臂弯曲、配合步伐向后摆动。摆动手臂除了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也能有效地带动整个身体的节奏。

下半身

尽可能跨大步伐(但也不用太刻意),感觉臀部的肌肉也被牵动到。踏出时脚跟先着地,再把重心移到脚掌处。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剧烈运动

潜在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快步走后甚至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当你走路后发现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就该马上停下来休息。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者持续几天都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是否有心脏问题。

另外,一些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老慢支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参加计步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先做评估。

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开始运动前最好做伸拉等准备动作,运动过程中应循序渐进,不要突然开始又突然停止,有序增加或减少运动量。尽量不要饭后立即出门锻炼,一般最好隔1小时左右。

小编经常看到,很多上了年龄的人,跟着暴走团或者过度运动。这显然是错误的!有名医生曾经说过:“别看现在走的没事,过两年症状就出来了!”

做运动,

切记,量力而行!

来源|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