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弥勒佛糖尿病(弥勒佛降世人间的寓言)

旅行中的兔子 0
文章目录:

十个和尚九个胖,背后的缘由让人哭笑不得

众所周知,佛教是泰国代代相传的宗教,也是泰国人最信仰的宗教。在泰国五千万的人口中,佛教信徒占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无论是建筑艺术、风俗习俗还是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与佛教有着紧密的关联。据说,泰国全国上下大约有3万多座寺庙,来泰国旅游的游客或或少的都去过几座寺庙。

佛教能在泰国发展的如此昌盛,当然是因为泰国历代国王都很拥护佛教,使佛教成为泰国的国教,僧侣也备受尊重。而且泰国规定,凡是信仰佛教的男生,到达一定的年纪都要削发为僧,连皇亲贵族也不例外。所以在泰国旅游,除了金碧辉煌的寺庙,还有随处可见的黄袍袈裟僧人。每天早上泰国的街头还会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行黄袍僧人手捧化缘钵赤脚行走在青石板上。这就是我们所说了化缘,也是泰国的布施文化,这也是一切“罪恶”的来源。

因为据《纽约时报》报道,泰国已经成为了亚洲排名前几的肥胖国家。泰国当地的公安卫生部经过全民健康大调查发现,在泰国每三个男人中就有一个肥胖的。而且调查机构还发现泰国僧人的身材也慢慢向大肚子弥勒佛靠拢。随着泰国僧人的肥胖问题日渐严重,“三高”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公布了一个非常吓人的调查结果,发现将近一半的肥胖僧人有高胆固醇的问题,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有高血压,百分之十的僧人患有糖尿病。

为什么僧人会那么胖呢?这就和刚刚说到的泰国布施文化有逃不开的关系。因为一般情况下佛教信徒给僧人布施的都是一些食物或者是日用品,当然钱是绝对不能给的因为这算是破戒。僧人接受施主的布施后就念诵一段经文进行答谢,而施主们也认为布施会给他们这辈子或者是下辈子都带来好远,还能给已经过世的亲人祈福。所以很多施主布施的食物都是已故亲人生前最喜欢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很多都是甜品之类。

而且佛教信徒们布施的食物都不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很多都是从商店买的,其中会有很多的汽水、甜品、膨化食品等,还有一些高油、高盐、高味精的食物。泰国的布施又讲究随缘,施主布施什么僧人就吃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不浪费施主们的食物他们还会把食物吃完,因为这是对施主最大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僧人们天天吃着这样的食物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才使十个僧人五个胖,还有几个在路上。

泰国的卫生部出于对僧人身体状况的考虑,为了僧人们量身定制了一份健康指南。一方面建议信徒们在给僧人们准备布施食物的时候,不要准备危害健康的垃圾食品,改为一些更为健康的食物。例如:蔬菜、草、糙米之类的食品,改变僧人的饮食习惯,还会告诉僧人们怎么吃最健康。还会督促僧人们进行运动,不要每天都在打坐或者是冥想,可以适当的跑跑步,不想跑步就打扫庭院。

另一方面是有人发现僧人宽松的僧袍完美的把肥胖的身躯遮挡了,而且因为僧袍过于宽松所以很多僧人无形中胖了很多都感觉不到。所以为了让僧人们能认识到自己在变胖,有个设计团队就设计了一种特殊的腰带。腰带上有健康的腰围在什么地方,僧人穿的时候也会知道自己的尺码在哪。如果有天这个尺码变紧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又胖了,当尺码变松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瘦了,这样自己心里对自己的胖瘦也有个数。总之大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体重、健康饮食,因为肥胖是现代很多疾病的根源。

化缘吃太好?泰国过半和尚超重 官方吁慎选布施食品

中新网8月15日电 据泰国《世界日报》报道,作为佛教大国,全泰国有95%的民众信奉佛教。但一份针对泰国和尚健康状况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将近50%的僧人体重过胖,也就是说,每2名和尚就有1人超重。公共卫生部对此提出警告,呼吁民众慎选布施的食品,也要和尚多多运动。

许多民众想到佛教僧人,都会联想到弥勒佛和蔼的笑脸、浑圆的肚子,但过宽的腰围对健康却不是好事。朱拉隆功大学日前公布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全国有将近一半的僧人严重过胖(obesity)、40%有高胆固醇问题、25%有高血压,且每10名僧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

当地时间3月1日,泰国庆祝万佛节活动在巴吞他尼府举行,佛教僧侣在最大佛寺之一法身寺参加“布施”仪式。

泰国公共卫生部(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于6月进行的全民健康大调查也发现,泰国是亚洲第二肥胖国家,仅次于马来西亚,平均每3名男性就有1人超重,近4成女性同样面临严重肥胖问题。

公共卫生部副部长安蓬(Amporn Bejapolpitak)建议,民众布施给僧人时一定要挑选更健康的食物。此外,僧人们除了每日清晨外出化缘,其余时间也要多做一点体力活动,例如打扫庙宇,不能只是静坐、冥想。

朱拉隆功大学食物及营养学教授钟吉(Jongjit Angkatavanich)更直言,“过胖的僧人根本是一颗定时炸弹。”他认为,和尚们因过重所承受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令研究人员意外的是,和尚每日摄取的热量其实比你我都还少,为何肥胖的比例却高出一般人?钟吉说,问题出在“含糖饮料。”因为僧人过午不食,但为了维持一整天修行的体力,他们只好大量摄取含糖饮料和能量饮品(energy drinks)。

佛教徒深信,布施会为他们在这辈子、甚至下辈子带来好运,还能赐福给过世的亲人,但他们却不了解自己的布施已经对僧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钟吉说,信众提供的食品多不是自己做的,而是从商店大量购得,那些汽水、果汁、甜品的共同特色就是含有大量味精,且少蛋白质、少纤维。

一名每日布施的林姓教徒说,还有和尚会向布施的信众暗示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尽管这种情形不被佛教戒律允许。她说,每天上午6点经过她家的那位和尚喜欢吃由辣酱、大蒜和虾酱调味过的蔬菜。当手抱的钵被塞满后,他会将食物取出交给助理,继续用空钵化缘,只要大概10分钟钵就会又被装满。

政府相关单位注意到此状况后,委由钟吉主持“僧人健康营养计划”,并与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Thai Health Promotion Foundation)合作,通过教育改变僧人饮食方式,协助他们活的更健康。

“僧人健康营养计划”内含食谱,告诉和尚怎么吃最健康;还提醒他们记录体能活动,每天可以绕着寺庙走路40分钟。有僧人说,因每天穿着宽松长袍所以没发觉自己变胖了,所以该计划也提供特殊皮带,上面标记出健康腰围的长度,还有4色皮尺让和尚知道合理腰围是多少。

清迈佛教学院前住持彭丘威(Boonchuay Doojai)表示,僧人们应该谨守佛教戒律,唯有个人身体健康才能善尽服务信众之责。

弥勒市专家团把健康送进少数民族贫困村

义诊现场医务人员正在为老乡解答健康问题。供图

8月23日,弥勒市政协组织专家团队,到新哨镇火木龙社区开展为社区贫困居民免费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服务活动。

义诊现场,一个中医医生正在帮老乡施针。供图

据了解,火木龙社区是一个汉、彝、苗等多族聚居社区,同时该村也是弥勒市一个贫困村之一,是市政协挂钩联系贫困村。

工作人员正在向村民发放药品。供图

抽调群众健康素养水平,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弥勒第一医院抽调糖尿病、五官科、骨伤科、皮肤科、康复医学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药房等10名医生,与市健康教育所2名工作人员组成本次义诊的志愿者服务团,免费为当地的群众查病情、量血压、测心率、开处方和针灸治疗,为他们提的健康问题答疑解惑,向当地百姓发放疾病预防等健康知识的宣传手册。

五官科的医生正在给老乡们解释病情。供图

据统计,本次义诊服务火木龙社区130余人次,发放价值3200多元的药品和600份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云南网通讯员 李维荣 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