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糖尿病低血糖的处理)
糖尿病低血糖危害大,发生低血糖时怎么吃?
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降血糖,要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观点。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血糖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即使血糖水平高3.9mmol/L,也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心慌、出汗、饥饿感,甚至引起昏迷。严格控制血糖虽然有益处,但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而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相当危险,其引起的心、脑、肾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低血糖发生时,轻则心慌、冒冷汗,重则昏迷或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抵消患者终生维持血糖正常带来的益处。
低血糖通常分两种,一是药物性低血糖,主要是超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导致的,也有的是患者没有按时进餐或加餐造成的。二是自发性低血糖,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中都会发生,常有体质性因素,也与饮食纤维含量少,碳水化合物过精和油脂含量偏多有关(能量密度过高),比如早餐两三个小时后,出现明显的饥饿感,或伴有心慌、头晕等症状,可能与早餐饮食结构欠合理有关。此外,运动过度也可导致低血糖。
病程过长(10年至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品种多、数量大的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尤其是70岁至75岁以上的人)等三类人群对低血糖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发生低血糖意外。
低血糖时该如何“吃”?首先说说低血糖时该选择什么样的食物,简而言之,低血糖时要选择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糖水、果汁、蜂蜜、糖块、饼干、米饭或馒头等。尤其是葡萄糖,能够迅速被胃肠道所吸收,使血糖能在短时间内升高,纠正低血糖状态。目前市场上有专门的葡萄糖片出售。不同食品引起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为:葡萄糖>蜂蜜>白糖水>可乐>果汁>葡萄干>牛奶>冰淇淋>巧克力。
值得注意的是,当出现低血糖时,不要吃一些含有很多脂肪或者蛋白质的食物(如冰激凌)。因为脂肪会使胃的排空减慢并且延缓碳水化合物的作用,使血糖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而低血糖的刺激会促使患者继续食用更多的食物,导致接下来的血糖难以控制。另外,如果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淀粉或者蔗糖将不能很快地纠正低血糖(这类药物会抑制碳水化合物断裂形成葡萄糖),因此最好选择葡萄糖。
其次说说该吃多少。一般来说,一杯含食糖或葡萄糖15-20g的糖水,一杯果汁或可乐(约300ml),1-2汤匙蜂蜜,6颗糖块或2块饼干(约重30g)。如果把握不好食物的度,目前国际上推荐15~15原则,供读者参考:如怀疑低血糖,应立即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当血糖2.8~3.9mmol/L时, 服用15克碳水化合物;当血糖2.2~2.8mmol/L时, 服用20克碳水化合物。等待15分钟后测血糖。
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1.医生和护士应该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所采用胰岛素的释放特点,注射时间。
2.视力不佳、文化程度差、智能障碍的患者,必须由受过培训的监护人为其注射胰岛素。
3.要牢固树立“低血糖致命”的风险意识,控制血糖应有计划、有步骤,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步迈进。
4.在胃纳改变、活动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胰岛素;运动时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胰岛素和饼干、糖水等。
5.应监测家庭监测血糖,并养成记录、随访的好习惯。
6.应记住自己低血糖时候的预警反应如“心慌、出冷汗、哆嗦、饥饿感”等,一旦发生这种反应,即使身边没有血糖仪来证实低血糖,也应该立即喝糖水及进食。注意仅仅喝糖水虽然能较快提高血糖缓解症状,但往往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必须根据下一餐进食时间等补充进食。
7.服用倍他乐克、特别虚弱或老龄的患者可能缺乏低血糖反应,应更频繁监测血糖情况。
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岭翎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危害更大,血糖过低并不是好事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现在不少二十多三十岁的人群也加入了糖尿病的队伍,成为抗糖大军。
一般糖尿病患者多认为这是由于血糖升高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只要血糖降低就行,并不担心会存在低血糖的问题。
而且有些患者因为担心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自己擅自加大药量或加服一些保健品来降血糖,却不知道这样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糖尿病发生轻度低血糖的危害
虽然对于普通人,只要血糖不低于2.8mmol/L都是正常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就会出现轻度低血糖的症状。
一般来说,发生轻度低血糖时多只会出现心慌、手抖、无力、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等不适症状,这时及早补充一些糖分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糖尿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危害
糖尿病患者最怕的就是发生严重低血糖,因为这会直接损害大脑,不但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的发生,而且还会因为大脑缺氧,导致昏迷休克,从而危及生命。
而且在严重低血糖时,心脏也会出现缺血缺氧的风险,诱发心梗,从而增加猝死的风险。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1. 意识清醒的患者
虽然平时都要求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糖,但一般都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口袋里装颗糖,这是为了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因为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只需要及早吃颗糖,补充一下糖分即可有效缓解。
不过如果发现距离下次吃饭还有很少时间,除了吃糖,最好再进食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尤其是可以喝些纯牛奶。
不过有时候血糖飙升时也会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所以如果是在家里的话,最好是先检测一下血糖水平,明确是血糖低导致的再进食,如果是血糖高导致的那建议多喝水,增加一下运动量。
2. 意识丧失的患者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出现了昏迷的情况,那就要注意了,这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大脑缺氧从而导致脑死亡。
当然,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多注意一下,出现轻度低血糖时就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发展到严重低血糖。
或者糖尿病人家里也可以备一些葡萄糖水,只要不是直接昏迷,还有一点点意识,不会发生呛咳时都可以喂些葡萄糖水,可快速升高血糖。
虽然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如果将血糖降得过低,导致低血糖的话,那危害会更大。
所以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不要一味追求血糖越低越好,而是要求平稳,波动小,那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昊锦花,卜春霞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J】. 中国民康医学 . 2022-07-25
2. 董原 .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J】. 保健医苑 . 2021-11-05
3. 张洪军 . 低血糖危害大 积极预防是上策【J】. 家庭医学 . 2022-05-01
糖尿病患者也会低血糖?是的,危害还很大!丨健康总动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控制血糖
是每天都需要关注的任务
但是不少人却忽视了一个健康隐患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于何种状态时属于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该如何应对?
本期《健康总动员》节目邀请
带您关注需要患者警惕的低血糖
非糖尿病的健康人血糖<2.8mmol/L
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焦虑、突然发生的情绪性格的改变;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抽搐、嗜睡、昏迷;一般认为低血糖昏迷6小时以上,会发生痴呆甚至死亡。
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监测血糖,如果血糖≤3.9mmol/L,立即口服15g—20g含糖食品(以葡萄糖为佳),等待15分钟,复测血糖,如果复测血糖数值仍≤3.9mmol/L,再重复操作,口服15—20g含糖食品,再等待15分钟,再复测血糖,直至血糖大于3.9,并能在记录本上予以记录,后续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反复频发低血糖的,宜及时就医;发生严重低血糖出现神志障碍的,应及时就医。
记者:汪婷婷
视频:高姗姗 孙晓鸣 陈一波
编辑:方佳璐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