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荞麦米(糖尿病能吃荞麦面条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经常吃粗粮,血糖为什么还不稳定?因为你犯了这几个错!

相信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的期间医生会建议患者多吃一些粗粮,但是有很多糖尿病人也会听从医生的吩咐经常进食粗粮,而有一些糖尿病人在经常进食粗粮后发现自己的血糖不能够稳定,这让他们特别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经常吃粗粮而血糖不稳定,可能是跟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经常吃粗粮血糖为什么还不能够稳定?

一、进食过多

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很多糖尿病人在平时就会将粗粮当作三餐来食用,却不知道粗粮摄入过多也是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定的,虽然粗粮中所含的粗纤维比较高,但是有些粗粮也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在平时吃得过多也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另外有些人将粗粮当做主食来食用,就会让身体其他能量不足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样就容易让血糖发生波动。

二、选错粗粮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粗粮有燕麦、荞麦以及大麦等,这些粗粮对血糖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粗粮对血糖都没有影响,如小米、黄米等粗粮,而这些粗粮对血糖的影响比吃精细米的影响还要大,如果食用不当就容易导致血糖值上升。

三、烹饪的方式错误

有一些糖尿病人认为粗粮直接烹饪后食用比较难以下咽,就喜欢降粗粮研成粉末后用开水来冲服食用,却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食用方法,因为粗粮在经过加工后里面的物质会被大量的破坏,另外再加工后进入身体就容易被肠胃所吸收,就容易导致血糖上升。而有一些糖尿病人在烹饪粗粮的时候喜欢粗粮烹饪的过烂过稠,感觉这样粗粮的口感能被提起高,也能够让自己容易吃一些,但是这样烹饪虽然能够提高粗粮的口感,但是如果粗粮煮得过烂或粘稠,就容易让身体消化吸收,也是会导致血糖出现上升的现象。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不要单纯的以为自己有经常吃粗粮,血糖就一定能够稳定,有时候选择烹饪的方式不对或者是选错粗粮的种类都是会导致血糖出现不稳定,因此糖尿病人在选择粗粮的时候要注意,要选择一些对血糖没有影响的粗粮,并且采取正确的烹饪方式,这样才能够让粗粮帮助降低自己的血糖。

糖尿病患者 如何科学吃主食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基础性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糖尿病“找上门”,其中不乏年轻人。事实上,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给人带来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人的心脑血管、眼、肾、神经等造成慢性损害,引起功能障碍。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很多饮食习惯跟糖尿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想控制好自己的血糖,必须严格对待主食。那么,如何做到科学吃主食?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什么是主食

据内分泌专家介绍,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主食的概念不太清楚,认为就是平时吃的米、面。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全面。主食是指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还包括土豆、山药等块茎类食物。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如果已经吃了土豆,是不能多吃米、面等主食的。

吃主食要定量

所谓的主食定量是指糖尿病患者每天所吃的主食必须控制在一定量的范围内,不能超过300克,偏胖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饭量。将这300克主食平均分布在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某一餐少吃甚至不吃,也不能多吃。另外,粗粮、细粮要搭配食用。

主食中全谷物、豆类要占1/3

糖尿病患者应做到主食中全谷物、豆类占1/3。这主要是为了控制患者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有可能,患者可以全部吃全谷物、豆类、薯类。那么,什么是全谷物?玉米、稻米、小麦等经过适当加工,都是全谷物食物,大麦、燕麦、高粱、青稞、荞麦、薏米等,经过适当加工也是全谷物食物。豆类则是指赤小豆、绿豆、豌豆、芸豆、蚕豆、豌豆等豆类。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要忌口,能吃的东西很少。其实,只要血糖控制得好,一些常见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只不过比起正常人,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摄入量。从上文提到的主食来说,糖尿病患者能食用的主食还是很丰富的,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能吃少数几种。

除此之外,红薯、紫薯等薯类食物以及含淀粉多的南瓜、板栗、红枣等,也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把什么食物作为主食,都要控制摄入量。

“干饭人”注意!这四种饭要少吃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田爽 林惠芳

红烧肉、酸辣肉丁……就着下饭菜,两碗米饭下肚,满足干饭人的口腹之欲。然而,关注饮食健康的朋友可能都发现,吃太多的白米饭不好,尤其是当下我们爱吃的“精白”米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主任夏燕琼表示,精白加工是商家为了米的口感好,样貌佳,对大米进行的一系列处理,这样的加工过程把稻米外层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去除掉了。余下的部分是仅含小部分非优质蛋白和大量碳水化合物的胚乳部分。

这样的精白米,相较于荞麦、燕麦、糙米等粗粮,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比较低,排除营养因素,精白米对于血糖也是不友好的。精白米富含淀粉,又比较容易消化吸收,升糖能力强,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是预防慢性疾病都不是有利的。

“干饭人”要健康便要注意吃饭技巧了。夏燕琼主任指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每天摄入谷薯类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杂粮杂豆与米饭一起煮混合米饭。

这四种饭要少吃!

夏燕琼表示,这四种饭要少吃:

一、精白米饭要少吃,最好添加荞麦、燕麦、红米、黑米等杂粮与精白米一起煮,粗粮占1/3。这些粗粮的添加可以弥补精白米中流失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二、不要吃烂饭、软饭。这样的米饭消化速度快,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

三、不要吃炒饭。炒饭中的油增加了能量的摄入,而且容易吃多。再者有研究显示米饭中加盐会加速消化淀粉含量增加,消化速度加快。

四、不要吃剩饭。米饭最好当天吃完,反复加热的米饭容易变软变烂更容易消化吸收,也会使餐后血糖明显上升。当然还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作者:张华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