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有什么运动(糖尿病能些什么)
糖尿病人的运动有要求
1.最好有氧运动:推荐晚餐后1小时进行,切不可在早晨空腹。
2.要穿舒适合脚的鞋。
3.避免将胰岛素注射到运动部位,运动前后仔细检查双脚,如发现破溃停止运动时就诊。
4.随身携带糖果:检测运动前后血糖的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
5.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避免负重或过度伸展。
6.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避免高强度运动及在寒冷或暑热的室外运动。
7.运动频率:最好每天1次,每周3-5次以上。
8.防止跌倒等运动损伤。
9.与家人和朋友结伴运动。
10.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必要时去医院检查。(via 朝阳区卫生健康委)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疫”期来锻炼|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请查收
“疫”期来锻炼
近期,上海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学校正处于准封闭管理状态,足不出门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呢?官微“‘疫’期来锻炼”栏目整合各二级学院“社区运动健康师”的运动指导建议,包括居家体能锻炼、全身整合训练、非遗健身方法等内容,让我们一起用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放松心态,减缓压力!本期为您带来运动科学学院推荐的“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的居家运动建议
运动具有较好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葡萄糖代谢;同时,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脂代谢,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但如今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居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那么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在家中运动?运动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一、居家运动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遵循简单、安全的原则。合并高血压,严重的外周神经病变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所选择的运动方式要与年龄,病情以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量力而行。
2.尽可能在饭后1小时运动,此时血糖较为稳定。
3.运动前后都需要检测血糖,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不适合运动。
4.运动中如果出现头晕,胸闷,心前区疼痛,应立刻停止运动,选择就医。
二、居家运动方式
我们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易筋经结合弹力带抗阻运动。
1.易筋经:易筋经是我国传统健身气功之一,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证实,新编易筋经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适合中老年人群练习。易筋经主要通过一定的姿势和固定动作,调节呼吸,刺激特定的穴位,加快气血的流动,进而加强筋脉和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糖代谢。每次可进行3次易筋经练习,每遍易筋经包括十二式(约13分钟)。
2.抗阻运动:抗阻运动是指肌肉克服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这种阻力的来源包括自身重量(如蹲起)和借助器械的外部阻力(如弹力带,哑铃)。抗阻训练能够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的组合练习。借助弹力带,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如下锻炼:
(1)弹力带反向飞鸟
(2)弹力带弓步挺身
(3)弹力带绕膝蹲起
(4)弹力带侧拉
(5)弹力带负重蹲起
三、运动强度和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格外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劳累。适宜的运动强度应为运动后轻微出汗,身体有发热感,肌肉微酸,稍有乏力但心情愉快,休息后即恢复。每次锻炼可在60分钟左右,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5-10分钟,运动后的恢复整理和拉伸活动5-10分钟。尽量确保每周活动时间能够达到150分钟。此外,对于运动能力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也应尽可能减少静坐,卧床时间,比如每隔1小时就走动一下。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控制饮食,主食定量,粗细搭配。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餐次规律,定时定量,才能取得较好的控糖效果。
内容转自:“上体运科研”公众号
图文:蔡妍玮、李婧媛、黄运达
来源: 上海体育学院
糖尿病人适宜做这些运动!增强幸福感,也可控血糖?
来源:【夕阳红】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潘琦解读糖尿病人的运动方法。
本文来自【夕阳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