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的药的药(糖尿病药的药效时间)

三诺讲糖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口服药只知道二甲双胍?还有这几种药糖友们一定得知道

提到糖尿病口服药,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二甲双胍!作为经典降糖药,它的确稳居“一线地位”,但你知道吗?随着医学发展,糖尿病治疗领域已涌现出多种新型药物,不仅控糖效果更精准,还能保护心脏、肾脏,甚至帮助减重! 从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护心卫士”SGLT2抑制剂,到兼顾血糖和体重的DPP-4抑制剂,……不同的药物各显神通,为糖友提供个性化选择。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值得关注的“控糖新星”,看看哪一款更适合你! 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通过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和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优点:改善胰岛素抵抗,降糖效果明确,轻度减重,心血管保护作用,价格低廉。
  • 缺点:胃肠道反应(恶心、腹泻),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维生素B12缺乏。
  • 适用人群: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尤其肥胖或胰岛素抵抗明显者。
  • 注意事项:肾小球过滤率(eGFR)<30禁用,严重肝病、酗酒者慎用,需监测肾功能和维生素B12水平。
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 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降低血糖,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时使用。
  • 优点:降糖效果强,起效快,价格低。
  • 缺点:低血糖风险高,体重增加,可能加速β细胞功能衰退。
  • 适用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
  •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慎用,肾功能不全需调整剂量,避免与酒精同服。
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DPP-4抑制剂是一类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们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一种叫做“DPP-4”的酶,帮助延长胰岛素分泌促进因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作用时间。这样,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 优点:低血糖风险低,对体重中性,心血管安全性较好。
  • 缺点:价格较高,可能诱发关节痛或胰腺炎(罕见)。
  • 适用人群:老年患者、早期糖尿病或需联合治疗者。
  • 注意事项:胰腺炎病史者慎用,沙格列汀避免用于心衰患者。

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帮助将多余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减轻体重和降低血压。

  • 优点:减重,降压,降低心衰和肾病风险,独立于胰岛素作用。
  • 缺点:泌尿生殖感染风险(如尿路感染、真菌感染),可能致低血容量。
  • 适用人群: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衰、慢性肾病或肥胖者。
  • 注意事项:多饮水防感染,监测酮症酸中毒(尤其1型糖尿病)。

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减少体内脂肪积累,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 优点:改善胰岛素抵抗,效果持久,保护β细胞功能。
  • 缺点:体重增加、水肿、骨折风险升高,潜在心衰风险。
  • 适用人群:胰岛素抵抗显著或需长期稳定控糖者。
  • 注意事项:禁用于心衰患者,监测肝功能及骨密度。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餐后血糖的快速升高,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优点:降低餐后血糖,单独使用无低血糖风险。
  • 缺点: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需随餐服用。
  • 适用人群: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餐后血糖高者。
  • 注意事项:慢性肠病或肝硬化患者禁用,需咀嚼服用。

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格列奈类药物能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适合饮食规律的2型糖尿病患者。

  • 优点:快速降餐后血糖,用药灵活,低血糖风险低于磺脲类。
  • 缺点:需多次服药,可能轻度增重。
  • 适用人群:饮食不规律或餐后血糖波动大的患者。
  • 注意事项: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则停药,肝肾双通道代谢。

策划:小果

作者:小果

审核:三诺医学科学事务部

配图:研究文献配图 三诺讲糖自拍

发病率近10%,一文读懂辅助治疗糖尿病的8种中成药,您知道几种?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WDD),它由国际糖尿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1991 年创立,以应对人们对糖尿病带来的不断升级的健康威胁日益增长的担忧。据统计,全球已拥有5.5亿糖尿病患者, 2022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2021年20-79岁的糖尿病人数已达1.41亿人。截止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依赖胰岛素、

2022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教授牵头编制的《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正式发布。《指南》是在2018年版指南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的更新。

《指南》明确了中医药对防治糖尿病的功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中医药能协同控糖、改善症状。

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辨证联用津力达颗粒、参芪降糖颗粒、天麦消渴片、消渴丸[为含格列本脲(0.25mg/粒)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葛根芩连汤、大柴胡汤加减等。

津力达颗粒

【成份】

人参、黄精、苍术(炒)、苦参、麦冬、地黄、制何首乌、山茱萸、茯苓、佩兰、黄连、知母、淫羊藿(炙)、丹参、粉葛、荔枝核、地骨皮。

【适应症】

益气养阴,健脾运津。用于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症见: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形体渐瘦,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五心烦热,便秘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对已经使用西药患者,可合并使用本品,并根据血糖情况,酌情调整西药用量。

【禁忌】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食物。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定期复查血糖。

参芪降糖颗粒

【成份】

人参(茎叶)皂苷、五味子、黄芪、山药、地黄、覆盆子、麦冬、茯苓、天花粉、泽泻、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主治消渴症,用于Ⅱ型糖尿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 克,一日 3 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或治疗前症状较重者,每次用量可达 3 克,一日 3 次。

【注意事项】

有实热症者禁用, 待实热症退后可以用。

天麦消渴片

【成份】

五味子、麦冬、天花粉、吡考啉酸铬。

【适应症】

滋阴,清热、生津。用于消渴病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症,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及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

口服,第一周一次 2 片,一日 2 次,以后一次 1-2 片,一日 2 次。

消渴丸

【成份】

消渴灵成方

葛根、地黄、黄芪、天花粉、玉米须、南五味子、山药、格列本脲。

【适应症】

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10 丸,一日 2~3 次。饭前用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嘱。

【禁忌】

  1.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2. Ⅰ型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严重外伤和重大手术者禁用。
  3. 肝、肾功能不全者,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含格列本脲, 严格按处方药使用, 并注意监测血糖。

每日服用 2 次时,应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 1 次,晚餐前尽量不服用。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量控制。

葛根芩连片

【成份】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辅料为淀粉。

【适应症】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3~4 片,一日 3 次。

【禁忌】

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

二是中医药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肾脏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黄葵胶囊、渴络欣胶囊等;

黄葵胶囊

【成份】

黄蜀葵花。

【适应症】

清利湿热,解毒消肿。用于慢性肾炎之湿热证,症见: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舌苔黄腻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5 粒,一日 3 次;8 周为一疗程。

【禁忌】

孕妇忌服。

【注意事项】

本品宜饭后服用。

【成份】

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

【适应症】

益气养阴、活血化淤。用于糖尿病肾病属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症见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气短懒言,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尿混或浑浊。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3 次,疗程 8 周。

【禁忌】

慢性腹泻者慎用。

【注意事项】

本品是在血糖、血压控制比较理想(空腹血糖在(7.8 mmol/L.餐后 2 h 血糖在(13.0mmoVL HbAlc(8%:血压(16095 mmHg)的状况下使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芪明颗粒、复方丹参滴丸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可应用木丹颗粒等。

芪明颗粒

【成份】

黄芪、葛根、地黄、枸杞子、决明子、茺蔚子、蒲黄、水蛭。

【适应症】

益气生津、滋养肝肾、通络明目。用于2 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中医辩证属气阴亏虚、肝肾不足、目络瘀滞证,症见视物昏花、目睛干涩、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渴喜饮、便秘、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疗程为 3~6 个月。

【注意事项】
1. 服用本药期间仍需服用基础降糖药物, 以便有效的控制血糖。2. 服用本品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食物。3. 脾胃虚寒者, 出现湿阴胸闷、胃肠胀满、食少便溏者, 或痰多者不宜使用。4. 个别患者服药后出现 ALT 的轻度升高,尚不能完全排除与本品有关。5. 服药期间出现胃脘不适、大便稀糖者,可停药观察。6. 与大剂量养阴生津、活血化瘀中药合用,或与大剂量扩张血管药物合用,应咨询有关医师。

木丹颗粒

【成份】

黄芪、延胡索(醋制)、三七、赤芍、丹参、川芎、红花、苏木、鸡血藤。

【适应症】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气虚络阻证,临床表现为四肢末梢及躯干部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或见肌肤甲错、面色晦暗、倦怠乏力、神疲懒言、自汗等。

【用法用量】

  • 饭后半小时服用,用温开水冲服。一次 1 袋,一日 3 次。4 周为一疗程,可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禁忌】

过敏体质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 8 mmol/L、餐后 2 小时血糖 ≤ 11 mmol/L)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三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刺疗法

有一定的降糖、改善脂代谢和减重作用。

常见方法包括手针、电针、耳针、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病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等中药熏洗足浴和足部穴位按摩,可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疼痛评分。

糖尿病患者的常备药,二甲双胍如何用才对?医生总结:3要3不要

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典的口服降糖药物,已经成为了众多糖尿病患者的常备药物。

作为医生和患者都十分熟悉的药物,二甲双胍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使用时又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二甲双胍,探讨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分享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

@康复Therapy

一、二甲双胍的作用原理: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它的作用原理相对简单,但也极其有效。二甲双胍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1. 减少肝脏糖输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地减少肝脏的葡萄糖生成。我们知道,肝脏是人体的“糖库”,会根据需要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而二甲双胍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过度释放,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2.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二甲双胍还能够提高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更容易进入肌肉细胞,供给身体使用,减少了血糖的积聚。
  3. 改善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尽管胰腺分泌了足够的胰岛素,但体内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迟钝。二甲双胍能够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从这些作用机制来看,二甲双胍的确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降糖药物,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够帮助减轻体重,这对于一些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二甲双胍的适应症和常见副作用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那些体重过重或有高血糖的患者。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患者通过减少肝脏的糖输出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来控制血糖。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并不是首选药物。

尽管二甲双胍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通常,患者在刚开始使用二甲双胍时,胃肠道症状较为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会逐渐减轻。

此外,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乳酸中毒。乳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情况,通常会引起体力衰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症状。幸运的是,乳酸中毒发生的几率较低,但它仍然是二甲双胍使用中的一个潜在风险。为此,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乳酸水平。

三、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

在日常临床治疗中,医生发现,很多患者虽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但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十分清楚,往往存在误用现象。因此,了解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方法尤为重要。以下是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建议,帮助患者合理使用二甲双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 三要: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

(1)要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通过长期、规律的使用来逐渐发挥作用。很多患者在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后,可能会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这样容易导致血糖再次升高,甚至引发并发症。因此,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量或停药。

(2)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运动

虽然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要想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二甲双胍并不能完全代替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应该作为生活方式管理的补充。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膳食调配和适度运动。

(3)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和乳酸水平

二甲双胍通过肾脏排泄,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药物积累,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因此,患者在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时,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和乳酸水平的检测,确保安全使用。

2. 三不要:避免常见的使用误区

(1)不要空腹服药

很多患者习惯性地将二甲双胍当作常规药物随便服用,甚至空腹服药。事实上,二甲双胍最好是在饭后服用,这样能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轻不适症状。同时,饭后服药还能帮助药物更好地吸收,避免对血糖波动产生过大的影响。

(2)不要与酒精同时使用

酒精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最好避免饮酒,尤其是在服药期间。

(3)不要盲目调整药量

有些患者在感觉血糖过低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会自己减少二甲双胍的剂量或停止服药。实际上,二甲双胍本身不会直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患者的饮食或运动不规律。因此,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改变药量。

四、总结:二甲双胍的未来展望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典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几十年,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和疗效。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不仅在血糖控制上表现优异,还可能对减肥、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

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科学指导。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二甲双胍,并结合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管理糖尿病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科学的监测和早期干预也是保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药物,但如何使用才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谨慎对待。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方式,从而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升生活质量。

@头条健康#健康##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