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有低血糖吗(糖尿病会出现低血糖吗?低血糖有什么情况)
糖尿病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这4种情况应警惕!
相信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人都出现过低血糖的症状,而当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时候都会感觉到不适,有些会出现头晕无力、四肢发抖等症状,甚至一些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休克,由于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加危险。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时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特别是要注意在以下这四种情况的时候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要格外警惕。
哪四种情况容易发生低血糖?
一、药物使用不当的时候
一般来说,很多糖尿病人会通过服用降糖药或者是注射胰岛素来让血糖下降,而有些患者为了让自己的血糖快速下降而使用过量的药,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低血糖,特别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没有把握好胰岛素的使用量,就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出现。
二、过量运动的时候
由于运动是帮助糖尿病人血糖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有很多糖尿病人会在平时通过运动来让自己的血糖下降,而有些患者以为自己只要加大运动量,就可以让血糖更加稳定,却不知道运动量过大会让自己消耗的能量过多,也就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出现。
三、饮食不合理的时候
有一些糖尿病人以为自己要控制血糖,就要控制自己的饮食量,甚至有一些会为了让自己的血糖下降而不吃主食,却不知道不吃主食会让自己身体的能量不足而引发低血糖的出现,或者是摄入的食物不够导致自己的能量被消耗而出现营养不良,也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发生。
四、喝酒的时候
糖尿病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过量的喝酒也是导致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之一,由于酒精会影响到身体血糖的代谢,特别是一些糖尿病人喜欢空腹喝酒,而在空腹喝酒的时候更容易引发低血糖,另外有些患者在喝酒的时候,就会因为喝酒过多而让自己有饱腹感,也就会减少食物的摄入量,这样也会让身体的能量不足而发生低血糖。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在以上这四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要特别的注意,在自己发生这些低血糖症状的时候要及时监测血糖并且及时补充高糖食物,这样能够缓解自己低血糖的症状,从而防止低血糖让自己出现意外或者有生命危险。
糖尿病患者也会低血糖?是的,危害还很大!丨健康总动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
控制血糖
是每天都需要关注的任务
但是不少人却忽视了一个健康隐患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处于何种状态时属于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该如何应对?
本期《健康总动员》节目邀请
带您关注需要患者警惕的低血糖
非糖尿病的健康人血糖<2.8mmol/L
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焦虑、突然发生的情绪性格的改变;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抽搐、嗜睡、昏迷;一般认为低血糖昏迷6小时以上,会发生痴呆甚至死亡。
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监测血糖,如果血糖≤3.9mmol/L,立即口服15g—20g含糖食品(以葡萄糖为佳),等待15分钟,复测血糖,如果复测血糖数值仍≤3.9mmol/L,再重复操作,口服15—20g含糖食品,再等待15分钟,再复测血糖,直至血糖大于3.9,并能在记录本上予以记录,后续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反复频发低血糖的,宜及时就医;发生严重低血糖出现神志障碍的,应及时就医。
记者:汪婷婷
视频:高姗姗 孙晓鸣 陈一波
编辑:方佳璐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糖尿病患者昏迷都是因为低血糖?这些知识要掌握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调理不当、血糖控制不佳(太高或太低)可能会出现昏迷现象,如血糖过高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和血糖过低并发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和诱因都有哪些?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高血糖、高血酮、脱水、酮尿、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综合征,严重代谢紊乱导致患者体内有大量酮体蓄积。
诱因:急性感染、治疗不当、饮食失控、胃肠道疾病等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发因素。
症状:患者会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如多尿、口渴),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呼吸频率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休克、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
2、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由于机体的应激情况导致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反调节激素(如胰高血糖素)不适当分泌增多及肝糖释放增加导致严重高血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在 60 岁以上,夏季多发。
诱因:
①应激与感染:如脑血管意外、急性胰腺炎、手术等应激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最容易导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透性昏迷发生。
②饮水不足: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在夏季人体出汗较多,但由于老年人口渴中枢不敏感,饮水量不足,因而容易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浆渗透压升高。此外,生活不能自理或昏迷的患者也常常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
③失水过多:如高热、严重呕吐、腹泻或不适当应用利尿剂、脱水剂等。
④摄糖过多:病人由于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饮用大量甜饮料或进食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显著升高。
⑤药物因素: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及部分利尿剂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素泵使用者因胰岛素泵出现故障(如导管堵塞)而未被及时发现,亦可导致本病。
症状:多尿、多饮、失水,无明显酮症,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加重,各种精神神经症状相继出现,患者会迅速进入昏迷和半昏迷的状态。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严重低血糖会发生昏迷。
诱因:胰岛素用量过大或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而进食少;运动量增加了,但没有相应增加食量;食量减少了降糖药物没有适量减少。
症状:饥饿乏力,头昏头痛,冷汗淋漓,心慌气短,心动过速,视物模糊,周身发抖,甚至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嗜睡昏迷。
糖尿病导致昏迷该如何预防?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糖。确诊有糖尿病的病人,应正规服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控制各种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各种感染,对血透、腹透、应用甘露醇脱水等治疗时,应注意是否有脱水现象,及时监测血糖、尿糖。
注意诱发药物应用,如利尿剂、糖皮质醇、普萘洛尔(心得安)等。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吸烟、酗酒。
平时定时监测血糖,如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症等前期表现时,及时测下血糖。
若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及随诊,如果患者意识尚清醒,并能吞咽的话,那么对于低血糖性昏迷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患者喝甜水或吃糖块、甜糕点之类。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昏迷,除了低血糖的原因外,血糖显著升高还可引起昏迷,所以在昏迷原因不清楚时不要随便给病人喂食糖水,以免加重病情。而且给意识不清的病人喂糖水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若患者意识已经丧失,应将病人放平,平卧头侧向一边,解开衣领,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引起窒息。
糖尿病患者发生昏迷时,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应及时呼叫“120”就医。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敏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