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拔牙有影响吗(糖尿病拔牙有危险吗)

家庭医生杂志 0
文章目录:

医生提醒:有糖尿病,切忌随便拔牙,有些后果你可能承担不来

正所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不少人一旦遇到“作恶”的龋齿,都恨不得一拔了之。

但是,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拔牙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为啥呢?

血糖高,感染风险大

为啥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拔牙后,体内的高血糖会使其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发生感染的概率高于正常人,严重的感染会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而且此时创口愈合能力下降,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手术部位炎症反应(如水肿、疼痛)也将明显加重。

所以一些血糖未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绝不能简单地将牙齿一拔了之。

拔牙前,控好血糖

但这也并非说糖尿病患者不能拔牙。

如果糖友的牙齿已经严重松动,或者丧失了咀嚼功能,就必须到专业牙科去拔牙。

但拔牙前,一定要先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7.0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毫摩尔/升以下为宜。

如果使用口服降糖药者血糖未达到此标准的话,需要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而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胰岛素作用最佳,血糖较平稳。

另外,拔牙前,血压也要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以下;拔牙前后应使用抗菌药物,通常术前和术后用药3天;拔牙当天不能空腹,早餐应保证足够的热量,以免局麻时发生低血糖。

打好口腔保卫战

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忽略对口腔疾病的预防。

但其实,口腔疾病也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它会让糖友的血糖变得难以控制,还可能对心血管、消化等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

那糖友到底该如何打好口腔保卫战呢?

除了控制好血糖,还应:

1、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洗一次牙,以清除牙石、牙垢,不给细菌任何“作乱”的机会。

2、平时要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建议用稀释的小苏打水或清水漱口。弱碱性水能纠正口腔内偏酸的环境,抑制细菌生长。

3、去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时,多用牙线,少用牙签,避免牙签尖锐部位不小心刺伤牙肉,导致出血感染。

“糖友”拔牙很可怕?注意这些也能避免伤害

2014年11月16日,在四川省广安区肖溪镇,一名乡村“镶牙匠”在给老人拔牙。(邱海鹰/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拔牙是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小手术,但糖尿病患者因拔牙而出现出血不止、严重感染等紧急状况却屡见不鲜。这使得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拔牙望而生畏,产生抗拒心理。那么,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拔牙?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后需要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拔牙?据中国江苏网报道,糖尿病患者因抵抗力降低,所以拔牙术后容易发生感染。因此,病情严重者应暂缓拔牙。虽然糖尿病患者不能太轻易拔牙,但是据《健康时报》报道,对于无法保留的牙齿,因为害怕感染而拖着不处理的话,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与糖尿病互相影响,促使糖尿病恶化。此外,牙龈疾病会造成不小的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胃口。

大众网报道,空腹血糖在8.0mmol/L以下可以考虑拔牙,对于严重未控制的特别是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应暂缓拔牙。但这一血糖标准也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糖尿病患者拔牙一定要谨慎。中国江苏网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在拔牙前要及时准确地向医生说明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及过敏史,由医生做出是否可以拔牙的建议。

对于不得不拔牙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拔牙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健康时报》提醒:

1.糖尿病患者应在拔牙手术前预防性给予抗菌的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菌血症造成病灶感染。

2.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药物的作用最佳。

3.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拔牙应在两小时内完成,以防禁食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反应。

4.空腹不宜拔牙,但要注意保证早餐提供足够的热量,以避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

5.术前牙周用3%双氧水冲洗,口泰等漱口,避免术后感染。

那么糖尿病患者拔牙后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据大众网报道,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大于正常人,拔牙创口的愈合也可能迟缓。所以,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可考虑使用抗生素防止拔牙创面感染,拔牙后应注意进食情况,继续控制血糖。此外,《海南日报》补充道,糖尿病患者因为牙齿比较松,容易感染,平时最好戴护齿套,因为护齿套内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放药物和药物性牙膏,在固定牙齿的同时,也可以防止感染。糖尿病患者的口腔黏膜也很容易感染,因此,不要吃太热、太冷和煎炸的食物,以免带来损伤。(雷雪梅)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编:魏思敏(实习生)、姚欣雨)

糖友要避免牙感染

牙好,才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对糖友来说,高血糖常常让他们面临各种口腔问题,从而在吃东西上受到影响。所以,糖友护牙非常重要,科学护牙更是必不可少。

血糖降到8.88以下再拔牙

临床上常有糖友因牙周炎严重需要拔牙,但碍于糖尿病和感染,迟迟不敢拔,不仅痛苦,还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其实只要将血糖控制在 8.88毫摩尔/升以内,且无尿酮症和明显酸中毒症状时,糖友是可以拔牙的,但要注意以下事项:

1.不要空腹拔牙,以免局麻时出现低血糖昏迷。接受胰岛素治疗者,拔牙最好在早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药物作用最佳。

2.拔牙前应减少体力消耗,以缩短拔牙时间。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拔牙时间应在两小时内完成,以防禁食时间过长,出现低血糖反应。

3.拔牙前后应使用抗感染药物。糖友抗感染能力较差,拔牙后易出现愈合时间延长、疼痛及炎症等,所以拔牙前后可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以及干槽症的发生。

4.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可在拔牙前给予镇静剂。血糖控制的不好或伴有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在拔牙前与内科医师会诊,确定是否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病灶感染。

糖友种牙更不能大意。因为他们凝血功能下降,伤口复原缓慢,而种植牙修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即便是微创,如果没能有效护理,还是会出现感染。此外,高血糖对种植体骨结合具有反作用,所以使用种植体有一定风险,与健康个体相比,糖友牙槽嵴顶骨更易流失。

因此建议,没有控制好血糖的糖友不要急着去种牙,等病情稳定后再进行,不仅能够保证个人安全,也有助于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之后还应定期复诊维护。

洗牙应到正规场所,不宜过度

洗牙对糖友来说绝对是应对牙周病的有效方法,但很多糖友担心洗牙会发生感染,影响血糖。因为糖友机体抵抗力减弱,白细胞吞噬能力差,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微循环障碍,洗牙时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并发感染。此外,洗牙时机械振动或疼痛的刺激,会使糖尿病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类固醇激素等分泌增加,血浆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波动。如果洗牙过度,还会让牙龈出血不止,感染加重或扩散,加重并发症,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

因此建议,糖友洗牙不要贪便宜去街边没有严格消毒管理的小诊所,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医师洗牙。洗牙前要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糖尿病病史,并将近期的血糖值报告给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洗牙,谨遵医嘱进行。

使用软毛刷护牙,三个月定期检查

糖友护牙,除了借助医疗手段,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勤刷牙。尽量做到睡前、早起后、每次餐后都要刷牙、漱口。

刷牙不要太用力。选择软毛牙刷可以保护牙釉质,避免造成牙周袋,使得细菌进入。刷牙时不要过于用力,每3~4个月最好更换一次牙刷。

做牙保健操。每天早上,可以进行牙齿的空咬运动30次,前20次进行快速冲击咬合,后10次进行强力持续咬合,以改善咀嚼肌,刺激牙根及牙槽骨,增加牙齿的骨密度。

定期检查牙齿。建议糖友每三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牙齿,预防糖尿病牙周炎的发生。

适当按摩牙龈。洗漱后,用拇指、食指轻度按摩牙龈内外两侧,内侧用拇指,外侧用食指,每次按摩30下,以促进牙周微循环,增强黏膜抵抗力。

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唾液能防止斑块的堆积,冲刷细菌和保护牙釉质。但高血糖和某些口服降糖药会造成口干。为刺激唾液的产生,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专为防止口干而设计的含氟牙膏,平时多喝水,避免食用过咸、过甜和酸性强的食物,做到饮食清淡。

(航空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赵 强)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