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优思明吗(糖尿病吃优思悦有影响吗)

健康世界 0
文章目录:

短效避孕药到底有没有副作用?

我在《【世界避孕日】妇产科医生教你如何避孕》中向大家介绍了很多种靠谱的避孕方法,其中隆重推出了口服短效避孕药,称这是避孕门派中的丐帮,义薄云天却又广受误解。

这里的误解来源有二:一是搞混了短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避孕药的种类太多,作用目的都是一样,但是用法却相差很大。紧急避孕药就是事后避孕药,短期内副作用大,而且避孕失败率较高,所以是不提倡使用的;而短效避孕药每天吃一片,连续用21天,整个用药期间都有避孕效果,而且副作用很小。

另一个误解来源于“激素”。因为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雌孕激素,而只要一提到激素两个字,国人就吓得要命,生怕把自己搞的内分泌失调了。我本来就是想避孕的,还要吃些药,再给吃出个好歹来怎么办!

所以总的来说,大家对于短效避孕药的担心,主要就是纠结在这个副作用上。那么这里就给大家好好说说这个副作用。

目前认为,长期服用(指连续服用5-10年或以上)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安全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其实是雌孕激素的混合制剂。看到这个“激素”先别着急紧张,因为以现在的雌孕激素的含量,对健康是没什么影响的。

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这么几个:

一个是妇科相关肿瘤的发生率。目前认为,长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属于保护因素,就是说会降低这两种癌的发生率;和宫颈癌发生关系不大;对乳腺癌的发生,目前是争议的,但是比较公认的是和服用期限、年龄关系不大。

一个是对代谢的影响。目前认为,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增加高血糖的风险,但是停药后会马上恢复。对脂类代谢,不会影响血脂水平。可能出现的体重增加,主要是轻度水钠储留的作用,一般服用3-6个月后会自行缓解。就是说你增加的这个体重不是肉,不是脂肪,而是水,而且等你适应几个月之后自己就会好转了。当然了,如果你因为性生活和谐,心情舒畅,吃嘛嘛香,开始发胖了,那就不是避孕药的副作用了。

一个是对下一代的致畸问题。目前认为,口服短效避孕药不增加致畸风险,如有妊娠要求,停药后即可怀孕

一个是关于血栓形成的问题。目前还是存在争议的,有文献报道,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患者出现血栓栓塞,但都是个例报道,循证医学权重不大。目前更倾向于认为,对有凝血功能异常高危因素或有家族史的可能增加风险,而对排除各种危险因素的正常人,关系可能不大。而且,这个血栓风险还和人种相关,我们黄种人和白种人相比,形成血栓的倾向更低些。

而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宫外孕问题,肯定是没有相关性的,而且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确切,宫外孕几率极低。还有人担心会月经不调,估计是和紧急避孕药搞混了。事实上,对于一些月经不调的患者,我们常用的药物就是短效口服避孕药,而且还可以缓解一部分痛经病人的症状。至于脸上长斑就更没有什么相关性了。

所以你看,口服短效避孕药不管近远期的安全性都很高,而且避孕效果确切,是西方女性使用最多的一种避孕方式。如果还是心里放不下,那么可以先短时间尝试,比如用个半年一年,到医生那里做个检查,这样总会放心了吧。

田吉顺,新书《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上市

关于短效口服避孕药,我在另外一个问题里回答过一部分了。这里重点回答一下短效口服避孕药的可能潜在风险。

目前认为,长期服用(指连续服用5-10年或以上)短效口服避孕药是安全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其实是雌孕激素的混合制剂。很多病人听说避孕药是激素,就很紧张,以为会影响自己内分泌。事实上,目前认为,以现在的雌孕激素的含量,对健康是没什么影响的。现在比较感兴趣的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这么几个:

一个是妇科相关肿瘤的发生率。目前认为,长期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对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属于保护因素,就是说会降低这两种癌的发生率;和宫颈癌发生关系似乎不大;对乳腺癌的发生,目前是争议的,但是比较公认的是和服用期限、年龄关系不大。

一个是对代谢的影响。目前认为,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可能增加高血糖的风险,但是停药后会马上恢复。对脂类代谢,不会影响血脂水平。之前几代可能出现的体重增加,主要是轻度水钠储留的作用,一般服用3-6个月后会自行缓解。现在最新的优思明,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说不会增加体重了。

一个是对下一代的致畸问题。目前认为,口服短效避孕药不增加致畸风险,如有妊娠要求,停药后即可怀孕。

一个是关于血栓形成的问题。目前还是存在争议的,有文献报道,口服短效避孕药的患者出现血栓栓塞,但都是个例报道,循证医学权重不大。目前更倾向于认为,对有凝血功能异常高危因素或有家族史的可能增加风险,而对排除各种危险因素的正常人,关系可能不大。今天刚听了个讲座,谈到好像白种人相比黄种人更容易有血栓形成的倾向。

lz提到的宫外孕问题,肯定是没有相关性的,而且短效口服避孕药的避孕效果确切,宫外孕几率极低。而经期不准的问题,恰恰相反,对于一些月经不调的患者,我们常用的药物就是短效口服避孕药,而且还可以缓解一部分痛经病人的症状。脸上长斑就更没有什么相关性了。

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包括妈富隆、敏定偶、达英-35、优思明,其中优思明是最进一两年刚刚国内上市(欧洲上市4-5年了吧)的最新型的,雌激素含量最低,各种副反应更少。

来源:健康世界微信(jian-120)

避孕药,不是人人都能吃?

服用避孕药之前,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做选择,以规避未知的风险:例如胖人服用紧急避孕药效果差,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避孕药可能会得血栓,而吸烟后服用避孕药可能会猝死……

避孕药一般是由不同类型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组成的复方制剂,按作用时间一般可分为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速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优点是一月服用一次即可,避孕效果可达98%以上,但是由于一次摄入激素量较大,不良反应也较多,目前已不提倡使用。

短效避孕药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一类避孕药,复方制剂能显着地抑制排卵,避孕效果达99%,由于该药雌激素含量较低(因此几乎每天都需要服用),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目前应用比较普遍。

而紧急避孕药不作为常规避孕方式推荐,因为其副作用最大。在选用各种避孕药之前,应该先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服用。

胖人吃紧急避孕药无效

在一项关于紧急避孕药中的活性成分左炔诺孕酮的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法国避孕药生产商HRA制药公司发表声明,称其紧急避孕药对体重超过80公斤的女性无效。

HRA制药公司所产的避孕药中左炔诺孕酮的剂量为1.5毫克,毓婷的活性成分也是左炔诺孕酮。HRA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咨询法国的监管部门,希望改变其药品标签,称其紧急避孕药对体重大于75公斤的女性有效性减少,体重大于80公斤的则无效。

有生殖专家解释,对于那些超重和肥胖女性,紧急避孕药物可能会迅速被其脂肪吸收,而没有足够时间在其体内生效。这样一来,药物推迟排卵的机会更小,血液里存在的有效药物水平更低。

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信息证明如果加大肥胖女性的用药量,会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肥胖女性也不要私自增加服用剂量。

不过,许多紧急避孕药本来就含有大量的激素,所以副作用也非常明显,许多生殖专家都建议女性不要服用紧急避孕药。紧急避孕药只能作为一种临时补救措施使用,一年不能使用超过三次,多次使用会造成月经紊乱。

服用紧急避孕药失败仍然怀孕了,药物会不会影响胎儿健康,胎儿是否能保住,一定要咨询医生,听取医生的意见。

心血管不好的人慎用避孕药

达英35是拜耳公司的一种老牌的短效避孕药,除了避孕外,它被国内一些女性视为去痘“良药”。但近一两年来,达英35却在欧洲遭到调查,被指存在增加血管性栓塞风险,并且相继在法国和荷兰停售。

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时间服用雌激素确实会增加血管栓塞的风险,这在很多年前就已经确认了。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提示,口服避孕药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曾患心血管病的患者。

后来,口服避孕药的成分也一再改进,雌激素含量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个显着的危险因素。达英35含炔雌醇0.035mg,虽然含量较低,但也有可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其说明书特别指出,如果有血栓形成的病史或前驱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累及血管的糖尿病,具有多种导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高龄、长时间不动等,应禁止或慎重使用该药。

除了达英35,拜耳旗下的优思明也在美国遭到导致血栓、心脏病和中风的诉讼。目前其面临的诉讼已超过1万起。因此,在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询问妇科医生,看自己是否有禁忌症,是否需要选择宫内节育器等其他避孕方式。

戒了烟再服用避孕药

牛津大学曾有一项为期30余年的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对于不吸烟的女性是安全的,但对于吸烟的女性来说可能是致命的。该研究于1968~1972年间纳入了17032名使用口服避孕药、阴道隔膜和宫内节育器的25~39岁女性。截至2000年底,共有889例死亡。

结果显示,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服用过避孕药的女性相比,死亡率并没有增加。实际上,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死亡率较低。但是,服用避孕药的吸烟妇女死亡率增加。轻度吸烟者(吸烟1~14支/日)的死亡率增加了24%,重度吸烟(≥15支/日)且服用避孕药的妇女死亡率增加了1.14倍。

口服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使血管内的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使服药女性身体水肿的同时,循环血量减少,血流速度变慢,血液凝固性增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升高。

药物中的孕激素会引起血脂升高。就抽烟这个单一因素来看,它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视。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使促凝血系统活性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大。若加上雌激素的作用,那发生血栓和心脑血管梗死的风险就更高了。

除了服药时不吸烟,还应严格遵守时间、剂量服药,另外,需要避开一些特定药物,否则可能影响效果,例如,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生素(如青霉素)、抗结核药(如利福平)等。

避孕药,不该回避的话题

黄山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汪祝青药师 审核:朱忠华副主任药师

避孕是一个不该回避的话题。但由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避孕羞于启齿,对避孕药视如“洪水猛兽”,以致有多少懵懂成长的女孩因意外怀孕而遭受流产带来的痛苦折磨。为了女性的健康,科普避孕知识是多么重要,今天药师来说说避孕药。

避孕药是全世界最为流行,最为普遍的避孕法之一,一般分为短效、紧急、长效避孕药及外用避孕药。

1.短效、紧急、长效避孕药区别

短效口服避孕药,就是常规避孕药,大多是由人工合成孕激素和雌激素配伍而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短效避孕药21片装,有妈富隆、优思明、达英-35、美欣乐等,不同品牌短效避孕药的孕激素不同,避孕效果差不多,只是副作用和价格略有不同,各有利弊。建议服用前看医生,找医生开具处方服用。服

用方法:从月经周期的第一天起每天约同一时间服一片,连服21片,随后停7日,从停药第8日再次服用。开始服用会出现轻度的反应如恶心、头痛、乳房胀痛等。一般不影响继续使用。正确使用有效率>99%。短效避孕药还可以治疗多种妇科疾病,比如某些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等等。

紧急避孕药也叫事后避孕药,常用毓婷,其成分是孕激素左炔诺孕酮(1.5mg),用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之后的补救措施。事后72小时内尽早服用一片,服药后2小时内发生呕吐,必须立即补服一片。需注意:不能提供100%的保护,有效率80%左右。紧急避孕药剂量大,易造成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周期改变,如果失败,还需警惕宫外孕的可能。建议每年不超过3次,每月不超过一次,不宜作为常规避孕药使用。

长效避孕药市面已不多见,常用月悦安(左炔诺孕酮炔雌醚片)第一个月要掐手指算服用时间,于月经的当天算起,第 5 天午饭后服药一次,间隔 20 天服第二次或月经第 5 天及第 10 天各服 1 片,以后均以第二次服药日期,每月服 1 片,虽吃一片就能在一段时间能持续有效避孕,但长效避孕药的孕激素剂量是短效避孕药的几十倍,雌激素剂量是短效避孕药的近百倍,副作用大,停药后有一定的蓄积。所以医生不建议服用,尤其不建议未婚女性服用。不可突然停药,必须该服短效三个月后再停,使体内激素缓慢下降。避免大出血。停药半年才能考虑怀孕,因此较适合于已生育且有长期避孕需求的育龄女性。正确服用有效性98%,建议使用前先咨询医生。

2.避孕药服后如果还是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短效、长效避孕药正确服用有效率都是98%以上,这种概很小。除非漏服造成避孕失败。大量证据证明:在怀孕前、怀孕期间服用避孕药不会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风险,也不会增加胎儿死亡风险。对胎儿影响是全或无效应,但也不建议保胎,顺其自然,注意定期产检。

但假如已经知道或怀疑自己怀孕了,就不要继续服用了,具体情况咨询医生。

3.哺乳期可以服避孕药吗

不能服用。短效避孕药都含有雌性激素,会影响乳汁分泌量及质量,可使乳汁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可在产后6个月或断乳后开始服用。紧急避孕药应暂停哺乳至少3天,在此期间定时将乳汁挤出。推荐外用避孕:上环或避孕套.

4.避孕药漏服怎么办

原则是一旦发现漏服了马上补服一片,同时继续服用当天的一片,这一日可能在同一时间服2片药,以后继续每日按时服药,在一个周期中如果漏服1-2片药问题不大,及时补上,无需加用其他方法,如连续漏服较多次,可能导致失败。漏服2天以上,应该要结合其它避孕方法以降低失败率。

5.为什么短效避孕药可作为常规避孕药?

如果是健康女性,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还是很安全的。它是非常可靠的避孕方法。适用的人群比较广泛,凡是健康育龄妇女均可选用,包括新婚期、生育后。WHO指南:从月经初潮至40岁以前妇女、不吸烟、血压正常、血糖正常、不肥胖(体表指数正常),无静脉血栓史及家族史均可使用。

在正确使用情况下,有效性高达99%以上,代谢很快,1-2天就能代谢过半,在身体无蓄积。对生育的影响是可逆的,既服药期间可避免妊娠,停用后可恢复生理周期和生育能力。停药过一个月经周期即可怀孕。

6.避孕药服了会长胖吗

此避孕药所含激素非彼“激素”,但少数女性体重有小幅波动,可能是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水钠潴留作用,也可能是孕激素增加了食欲原因,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健康。而且新型避孕药(优思明)中的孕激素具抗水钠潴留作用,避孕同时能很好控制体重。

7.哪些人避免服避孕药

以下人群不可以口服避孕药避孕: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年龄在35岁以上的吸烟者;产后6周内母乳喂养;已妊娠或怀疑妊娠的孕妇;患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病史、深静脉血栓、长期不能活动、心脑血管疾病、偏头痛、糖尿病、乳腺癌、肝脏疾病、肾脏疾病、高血脂等;对避孕药成分过敏者。当正服用一些药物如利福平、苯巴比妥、安眠药、抗菌药物等会导致避孕药失效,应避免合用或需加用其他避孕法。

选择避孕的方法具体要根据年龄、疾病情况,有无近期生育要求来综合考虑,涉及个体化用药,建议服用前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