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年轻人得糖尿病的征兆(年轻人得糖尿病影响寿命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8个早期信号,此类人群高危!速自查

早上奶茶、中午火锅、晚上宵夜

高油高糖的饮食习惯

不健康的生活作息

多重社会因素带来“甜蜜负担”

慢性疾病“盯”上年轻人!

目前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

患病总人数超过1.41亿人

患病率高达10.6%

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

我国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糖尿病发病正年轻化!

糖尿病年轻化加剧,甚至儿童也不能幸免。

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18至29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0%

30至39岁为6.5%

40至49岁则高达11.1%

我国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

2型糖尿病发病率每年增高26.6%

没有患上糖尿病

并不意味着就绝对安全

更多的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据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数据统计

大约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前期

小医提示

糖尿病不仅引发血糖升高,更容易引发并发症,损害心血管、肾脏、神经等,导致四肢麻木或疼痛,严重时可致足部溃疡甚至截肢,并可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筛查,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预防糖尿病?

1

合理膳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高纤维食物能有效帮助血糖保持稳定,规律进食。

2

积极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3

规律作息

戒烟限酒,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按时吃早餐,多喝水,劳逸结合等。

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糖尿病重要危险因素。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9kg/㎡之间,同时避免腹型肥胖,男性腰围要小于90厘米,女性腰围要小于85厘米。

5

定期检查

早期筛查,提前预防。每年体检,就像是定期排雷,能尽早发现异常,积极应对。

03

警惕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一旦确诊糖尿病后

人生是否就是灰色?

其实,不需要过度恐慌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

必要的药物以及持续的血糖监测

你可以像朋友一样,与它和谐共处!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糖尿病早期八大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年轻人频遭糖尿病侵扰 7个早期信号别忽视

(上游新闻记者 周晋羽)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却越来越差。大家都觉得糖尿病离自己很远,但却有不少人年纪轻轻就受到糖尿病的侵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王看然表示,该病发病隐匿,我们应留意身体出现的糖尿病“信号”,及早就医。

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年轻糖友增多

“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且呈年轻化趋势”,王看然指出,依赖果汁、饮料;看电视时,不停地吃零食;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光吃沙拉……这些都是让糖尿病发病日趋年轻化的坏习惯。

白领、年轻人有喜欢用零食“加餐”的习惯,其实是患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的一个很大隐患。这些食物过量多吃、只吃不动,其高热量、高盐分等,都可能成为糖尿病的诱因。

“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这是最适合胰岛素曲线的饮食规律。”王看然表示,然而,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往往与之背道而驰,吃夜宵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偶尔吃夜宵加餐是没有问题的,但长期如此就会大大加重胰岛负担,影响胰岛素分泌。

关注身体信号 警惕糖尿病来敲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不控制好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一旦患上糖尿病,应该立马控制血糖,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王看然指出,当我们身体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

1.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加、夜尿增多;

2.容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日渐消瘦、体重下降;

3.肥胖者食欲较前明显增加,或出现餐前低血糖表现(心慌、出冷汗、饥饿感等);

4.反复出现皮肤脓疱或下肢溃疡,不易治愈;

5.伤口不易愈合;

6.反复发生肾盂肾炎及尿路感染,不易治愈者;

7.年轻人患有白内障或牙周炎、甚至牙齿松动脱落者。

预防糖尿病,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

年轻人预防糖尿病,应从改变生活方式开始。王看然建议:首先要改变饮食习惯,管住嘴,少吃高热量、高能量的食物,但也许保证营养均衡。运动方面,年轻人还要坚持定期锻炼,可从最低强度的运动做起,如散步、做家务等,然后循序渐进到骑车、爬山、慢跑、游泳等,注意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当然,每年一次的体检非常重要,一旦血糖偏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只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好血糖,可以避免或延缓糖尿病及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早期的几大症状 早发现早预防

说到糖尿病,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疾病,但根据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患上了糖尿病,因此即使再年轻,我们也要需要引起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出现哪些症状预示着糖尿病的发生?别着急,接下来就为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哪些症状可以预示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的病因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素分泌下降,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症状。

而糖尿病在前期时常没有症状出现,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些症状有很大概率是糖尿病造成的。

01

尿多

尿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尿多的情况,是因为患者的体内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导致身体的组织器官无法有效使用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增高。

而血糖浓度增高会使尿中的糖含量也升高,尿液渗透压也因此变高,人体的水分就会被吸入到尿液之中,引起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

02

喝得多

由于尿多的症状,患者体内的水分会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内发生脱水,进而刺激渴觉中枢,令患者产生口渴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饮水量和饮水次数。

因此,喝得多和尿多是互相关联的,喝得多也会促进排尿增多,反之亦然。

03

吃得多

如果得了糖尿病,患者会很容易感到饥饿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患者体内的糖分利用过快,引起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的状况,从而引起患者的饥饿感。

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细胞无法有效使用糖分,进而刺激了大脑的饥饿中枢,引起患者出现饥饿感,但是进食后往往没有饱腹感,导致患者会不断进食。

04

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一旦糖尿病经合理的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体重下降可控制,甚至有所回升,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重持续下降或明显消瘦,提示可能代谢控制不佳或合并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05

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06

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如何预防糖尿病

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而预防糖尿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控制高糖类物质的摄入

想要避免患上糖尿病,我们在饮食上就需要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避免造成血糖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高糖食物有蛋糕、饼干、雪糕、冰淇淋、山楂片、糖果、果味饮料等,这些食物要严格控制食用量。

☆适当进行锻炼

很多人喜欢一直待在椅子上、沙发上或是床上,而不花点时间进行锻炼,而缺乏锻炼会增大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想要预防糖尿病,就需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锻炼,帮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如果有以上症状发生,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

而预防糖尿病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做到控制糖量的摄入和多加锻炼,就能起到不错的预防作用,同时还可定期体检,从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来源: 吉林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