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期糖尿病严重吗(2期糖尿病症状)
2型糖尿病一定不可治愈吗,其实有缓解黄金期,千万别错过!
在大多数人既往的观念中认为,2型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只能通过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而一些宣传糖尿病可治愈的观点,都被认为是虚假宣传。
然而随着各种研究推进,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
《缓解 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实现2型糖尿病的缓解,让患者在不服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血糖仍处于正常的水平。
糖尿病逆转黄金期有哪些?第一个黄金时期,是在2型糖尿病前期。
此时患者血糖还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此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阶段,也是实现糖尿病逆转的最佳时期。
第二个黄金时期,是糖尿病最初确诊的时候。
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获得糖尿病缓解。
因此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应积极干预,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应在保证营养均衡基础上合理控制饮食总热量,坚持足量运动,积极控制体重,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
希望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把握好糖尿病缓解的黄金时期,早发现、早治疗,成功实现糖尿病缓解!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哪个更严重?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糖尿病更是重中之重。当下,三四十岁的年轻糖尿病患者也已经大有人在,所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从了解糖尿病做起!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哪种更严重,我们应该先从二者的区别开始了解!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较早;而2型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时期,发病较晚。
第二,症状表现!虽然,不管哪种糖尿病患者,他们都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的表现,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症状更重一些,而1型糖尿病患者体重基数本身不大,看起来就很瘦弱,而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是肥胖或适中,而最近一段时间身体暴瘦一二十斤或三四十斤,去医院检查后得知已患糖尿病!
不管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他们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和严重,一般小孩患有2型糖尿病,而他的父母一方一般都会患有,遗传概率较高,而1型糖尿病可能会受父母的遗传影响,也有可能会受祖父母的影响,遗传概率较低。
第四,生化指标!糖尿病患者确诊时一般会检测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和相关抗体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他的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很低,或者是根本检测不到,代表了他的胰岛功能基本丧失,胰岛素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多株胰岛细胞抗体(ICA)等抗体浓度较高,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他的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低于正常值,但是偏低,代表他们尚保有一部分胰岛功能,糖尿病相关抗体浓度较低。
通过相关医院或医生的帮助,我们会准确地判断出我们属于哪种糖尿病,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但是一定要遵医嘱!遵医嘱!遵医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般来说是1型糖尿病更严重一些,因为1型糖尿病起病早,相对来说病程长,我们说影响糖尿病患者寿命的不是血糖本身,而是并发症,一般糖尿病10年以后,各种并发症就开始显现;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丢失更严重,几乎丧失了全部胰岛功能,只能靠外源性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就算是用胰岛素泵,血糖波动还是比较大,血糖波动大会对血管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从这两点来看,1型糖尿病更严重一些!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遵医嘱,不吃药不打针不限制饮食,他们就可能比1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得更快!
约35%的发病率,超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被这个疾病威胁!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主要的
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患者中
最为常见的肾脏疾病
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
90%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
而临床研究发现
大约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
一定程度的肾脏疾病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在糖尿病病友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为34.7%。
而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就有可能发生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发展进程较为缓慢。
早期为微量蛋白尿,随后发展为持续性蛋白尿,但此时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中泡沫多。
随着肾脏损害进一步加重,将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肾性高血压、水肿等症状。
最后病情进展至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
糖尿病肾病早期具体有哪些症状呢?
1
泡沫尿
正常新鲜尿液为清澈透明、淡黄色的,这是因为尿液的表面张力很低,较少形成泡沫。
而尿中糖分、蛋白的增加,会使得液体表面张力升高,尿液张力升高,从而出现泡沫尿。
糖友们一旦排出经久不散的泡沫尿,应尽快到医院检查尿常规,排除泌尿系感染后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2
水肿
当发生糖尿病肾病时,由于通过双肾的血流较少,肾脏缺血、缺氧,使肾素增加,导致肾小管对水和钠的吸收增加,使组织间隙的水增加,从而引起水肿。
随着病情的发展,由于尿中蛋白增加,导致血中的蛋白减少,也会引起浮肿。
3
血压不易控制
当糖尿病病友出现高血压或在口服多种降压药后血压还不容易控制时,要警惕糖尿病肾病。
因为并发肾病时,由于水钠潴留及一些激素的分泌,会引起血压升高。
血压高不容小觑,血压控制不好,也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
糖尿病肾病需要控制血糖吗
血糖是引起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根本原因。
糖尿病肾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不仅可使增高的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至正常,而且还可使轻度增高的微量白蛋白尿逆转至正常范围,阻止部分早期肾病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即使在临床蛋白尿期和肾功能不全期,严格的血糖控制也有利于减慢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因此,积极地血糖控制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措施。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应遵循个体化。
一般糖化血红蛋白≦7%,中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标准建议为7%-9%。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可能不准确,因为慢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会被低估。
需要做哪些检查
要想预防或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变,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每年都要进行筛查,检查项目如下:
病程大于5年的1型糖尿病以及所有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每年一次筛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CAR)。
所有成年糖尿病患者不管UCAR如何,每年需要至少检查一次血清肌酐,并用血肌酐估算GFR(肾小球滤过率)。
如发现UCAR异常,需要在3-6个月内再重复检查2次,如果3次中UCAR有2次升高,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便可做出诊断。
更多的糖尿病科普、线下讲座活动
尽在糖友家
这些肉类,糖尿病人务必避而远之!
糖尿病人的噩梦(糖尿病足)的预防
那些日常小习惯却是控糖大忌!
♥戳以上链接直接浏览♥
本文来源:糖尿病之友、健康时报
编辑:江瑾然 图片来源:123RF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