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是糖尿病吗(腿抽筋与血糖高有关系吗)
糖尿病患者注意:出现这3个症状说明糖尿病足找上你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很多的并发症,比如糖足,据相关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为10%,糖足的危害性很大,严重者有可能公导致截肢,因此这种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糖足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糖尿病足的初期症状
1、足部知觉变弱:糖足的初期症状会表现为足部感觉变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明显症状。糖友会感觉双脚麻木,像隔着一层袜子走路一样。触地感觉像是踩在棉被上一般,足部擦伤后无痛觉或是低痛觉‘这是糖友糖足初期的明显症状表现’应及时预防;就医问诊。
2、小腿时常抽筋颤抖:多数糖尿病患者走路时间过久,小腿就会产生抽筋现象,但是这种症状稍作休息症状便会明显改善。这是通常是由于糖友下肢出现了循环障碍导致的原因,而且这是一种下肢到脚的供血严重缺乏的表现。所以说,当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小腿抽筋,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它有可能是足部病变的一个早期信号。
3、小腿变细变瘦明显: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小腿变细明显,脚部变扁、瘦,就应注意是否是下肢循环障碍发生了。小腿、脚是靠下肢循环供血,供营养,如果肌肉缺乏营养供给,就会表现为小腿逐渐变细,预示着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是全球下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不可以让自己太胖,建议多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此外,还需要做好足部的保养,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爽。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抽筋不一定缺钙,可能是糖尿病
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腿痛性痉挛,主要表现是腿部肌肉一阵一阵剧烈地收缩,引发疼痛。一般人发现晚上抽筋就会认为是缺钙,其实不然。肌肉病、外周神经病、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低镁、低钙、低钾等都有可能出现腿抽筋的症状。另外,如果服用某些药物也会出现。那么,糖尿病人哪些情况下会出现抽筋呢?
1、血糖过高
血糖过高干扰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内流,引起抽搐。而容易犯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发生病变时,肌肉不能听话地收缩,糖尿病患者的四肢会出现针刺、蚁爬般的感觉,严重时行走也会出现疼痛。如果不进行治疗,最终会形成下肢血管斑块,导致血管闭塞、血流不畅。
2、缺钙
钙离子能够维持肌肉正常的兴奋程度,一旦身体缺钙,肌肉就会变得不安分,一点轻微的刺激就会发生痉挛。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缺钙,也可以引起腿抽筋,如果因缺钙出现抽筋现象,也不能单纯的补钙还需要补充维生素D,平时也要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对于糖尿病的脚麻和腿抽筋的治疗第一步就是良好的控制血糖,可适当的口服或静脉用疏通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减轻症状。
3、长期的劳累
由于长期劳累引起随着下肢缺血症状逐渐加重,患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即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休息一会儿可缓解。长此以往,缺血会继续加重,就连休息时也会出现下肢持续性疼痛,夜间尤其明显,常常整晚抱膝而坐,疼痛难眠。
4、糖尿病足的前期征兆
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出现四肢尤其是肢端麻痹、痹痛、抽筋时,考虑合并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影响,极易侵犯血管和神经,出现肢端麻痹、感觉异常,如针刺感、蚁爬感,严重时行走时出现疼痛。糖尿病还容易破坏血管内皮,引起下肢血管斑块形成、甚至闭塞,血管闭塞后由于血流不畅,可引起下肢疼痛、足部溃疡和坏疽。糖尿病患者出现脚抽筋是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患者应及时治疗,这样才能避免病情恶化,导致截肢发生。
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腿抽筋,可以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侧的大脚拇趾,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伸腿,或用双手使劲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见效。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血糖的控制,如果出现低血糖抽筋的症状要及时吃糖来缓解。如果出现下肢疼痛还伴有双下肢浮肿,您应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如肾功能、尿蛋白、血钙、血磷等,根据检查结果方可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预防1:半侧卧睡眠
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不应过薄或将腿脚露到被外,要注意保暖;睡眠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要改变不正确睡眠姿势,应采用半侧卧的姿势。
预防2:伸展运动防抽筋
热爱运动的老人在运动前应做些热身操,比如拉筋的动作。运动当中,补充水分的同时,适当地补充钠(盐分)以及电解水,使体内钾钠平衡。应做适当渐进的运动,如果运动中发生抽筋,就是身体在警告,现在的运动量已超过我们的负荷能力。运动中发生抽筋时,应先休息,再以反方向轻轻拉开肌肉。回家后请记得至少要持续数日热敷及涂药按摩,用手向四侧按摩,有必要的再热敷,让肌肉放松。
微信公众号:血糖管理poctor
APP:血糖管理
腿抽筋不一定是缺钙!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大意……
今日话题:#腿抽筋#
睡到半夜一阵痛意袭来……
小腿抽!筋!了!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是不是该补补钙了
专家提示
小腿抽筋未必就是缺钙引起的
其中,有一种抽筋
可能提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需要引起重视
“抽筋”一定是缺钙吗?
“抽筋”学名为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的现象。表现为肌肉突然变得很硬,疼痛难忍,可以持续几秒到数十秒,多在游泳、睡觉或剧烈运动时出现。
很多人都知道,缺钙会导致抽筋。
这是因为,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就容易兴奋而痉挛。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很容易缺钙,因此就常发生腿部抽筋。老年女性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都会使血钙水平过低,肌肉应激性增加,而常发生痉挛。
但是
“抽筋”不全都是缺钙引起的
常见的引起小腿抽筋的原因可能还有
寒冷刺激、肌肉代谢产物堆积、
肌肉疲劳、
局部肌肉短暂供血不足等
别大意!有种腿抽筋是血管“堵了”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早期也容易出现腿抽筋,多在活动中发作。老人血管动脉硬化后,腿部供血减少,血流不畅,代谢产物不能被血液带走。当代谢物积累到一定浓度时,会刺激肌肉收缩,从而引起疼痛抽筋。
这类疾病会引发患肢缺血、缺氧性改变,如发冷、麻木,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休息后有所缓解。随着动脉硬化及血管堵塞加重,发作次数明显增多,发作时间也逐渐延长。
患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当出现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
小腿抽筋三招快速止痛
1、拉伸小腿
把脚大拇指往上翘,把腿往直伸。或者马上坐起来,伸直抽筋的小腿,躯干前屈,用双手扳住前脚掌,缓慢、持续向躯干侧牵拉,直至痉挛缓解。
2、按揉刺激
用双手快速搓擦小腿,或用手按揉或轻叩小腿肌肉,可帮助缓解肌肉痉挛。
3、热敷缓解
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状,可改用热毛巾、热水袋敷于腿肚处,能有效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缓解痉挛。
资料综合:人卫健康、健康时报、新华网等 制图&封面:马晶晶
来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