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灰区(糖尿病足cli)
糖尿病患者易患灰指(趾)甲,做到这几点早预防
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组织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其末梢神经受损,手指、脚趾末端血液循环障碍,都会使身体表皮防御功能低下,极易感染真菌从而发生灰指(趾)甲。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预防灰指(趾)甲要从细节方面做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勤换鞋子的习惯,保持鞋内的干爽清洁。选购鞋子时,男士不要选择鞋底较窄、不透气的鞋子,而女士则应尽量避免尖头的、将脚趾裹得很紧的鞋子。
2、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要彻底地洗手、洗脚。
3、洗脚后要用棉布擦干脚,尤其是趾缝之间。
4、平时仔细修剪指(趾)甲,保持干净以预防感染,同时避免指/趾甲周围的皮肤损伤。
5、找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足部护理或修剪。
6、修剪指(趾)甲时使用自己的工具。
7、避免在公共场所赤脚以及公共澡堂洗浴。
8、尽量不用人造指/趾甲或涂抹指/趾甲油。
灰指/趾甲从何而来?注意这些细节,灰指甲“不再传染俩”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这一经典广告词,简洁明了地突出了灰指/ 趾甲会传染这一特点。
灰指/ 趾甲在治疗上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心灰意冷,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灰指/ 趾甲成了“磨人的小妖精”。
灰指/趾甲从何而来?
灰指/趾甲又称甲癣,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病因是真菌感染,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家庭成员间会相互传染。
真菌是一种常与细菌共同存在的病原体,温暖、潮湿环境非常适合繁殖,可存在于身体任何部位。而脚趾总是在温暖潮湿的鞋内,更易被真菌感染,因此灰“趾”甲远多于灰“指”甲。此外,经常受外伤的指/趾甲也容易被真菌感染,而健康的指/趾甲不易被感染。
指/ 趾甲感染真菌还与遗传、糖尿病患者局部动静脉循环和淋巴回流障碍、周围神经性疾病等因素有关。股癣、脚癣等癣菌病也能引起灰趾甲。真菌感染往往从一个或数个指/ 趾甲末端的甲襞下开始,出现白点或黄点。随着时间推移,迁延到指/趾甲下,指/ 趾甲变黄或变褐色,还会出现增厚、畸形以及边缘毛糙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影响整个指/ 趾甲。常见的病情表现:甲下角化过度、甲癣、远端甲真菌病、甲脱落、甲处有气味、甲表面有坑。
灰指/ 趾甲青睐这些人
临床发现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下肢血液循环差、戴人造指/ 趾甲的人、有指/ 趾甲受伤或甲周皮肤损伤的人等都是灰指/ 趾甲的高发人群。
人们去卫生条件较差的公共澡堂或泳池也有较高的感染风险。灰指/ 趾甲看似是小病,其实它还存在感染复发、感染永久存在、感染指/ 趾甲变色、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甚至血液)、合并皮肤感染(蜂窝织炎)等疑难问题。
为何糖尿病患者难逃灰指/ 趾甲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由于机体组织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其末梢神经受损,手指、脚趾末端血液循环障碍,都会使身体表皮防御功能低下,极易感染真菌从而发生灰指/ 趾甲。
同时,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较为脆弱,更容易被真菌钻“空子”。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感染灰指/ 趾甲的概率为26.2%,与相同年龄、性别的无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其灰指/ 趾甲发病率高出2.77倍,还发现1/3的糖尿病患者灰趾甲发生在脚的趾,且容易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灰指/ 趾甲事不小,遇上早治疗
灰指/ 趾甲看上去是小问题,可一旦患病也应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切不可大意耽误了病情。
在常规治疗上,通常不建议使用非处方药,临床上常见患者使用各种药膏疗效欠佳,而且容易迁延不愈。此外糖尿病患者的真菌感染常深入甲根、甲床,甚至可能局部进入血液,仅选择局部涂抹药物或药物浸泡方法治疗灰指/ 趾甲,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
其他抗真菌治疗,如抗真菌指甲油或外用溶液的治疗方法通常也都无效。相反,医生可能会开口服抗真菌药物,为了提高灰指/ 趾甲的治愈率,糖尿病患者一般比正常人需要多治疗一个疗程,严重的患者需要直接拔除指/ 趾甲,直到新指/ 趾甲长出且无感染存在。
不同真菌感染类型、感染程度导致患者用药和治疗时间都不同,治疗不能保证彻底清除真菌感染,几乎一半人会复发,真菌感染并发症也可能会发生,所以患者自身必须要重视治疗后的防护工作。
在治疗灰指/ 趾甲的同时,应注意控制血糖,尽量将血糖控制在良好的范围内。同时应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末梢神经,改善末梢循环,提高手指、脚趾的抗菌能力。日常应注意手、足的护理,避免指/ 趾甲的损坏。
生活细节之处防灰指/ 趾甲
灰指/ 趾甲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足高危人群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预防灰指/ 趾甲要从细节方面做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勤换鞋子的习惯,保持鞋内的干爽清洁。选购鞋子时,男士不要选择鞋底较窄、不透气的鞋子,而女士则应尽量避免尖头的、将脚趾裹得很紧的鞋子。
2. 平时仔细修剪指/ 趾甲,保持干净以预防感染,同时避免指/ 趾甲周围的皮肤损伤。
3. 接触到被污染的物品要彻底地洗手、洗脚。
4. 洗脚后要用棉布擦干脚,尤其是趾缝之间。
5. 找规范的医疗机构进行足部护理或修剪。
6. 修剪指/ 趾甲时使用自己的工具。
7. 避免在公共场所赤脚以及公共澡堂洗浴。
8. 尽量不用人造指/趾甲或涂抹指/趾甲油。
健康提示
如果您去修脚店或美容店修剪指/ 趾甲或做足部护理,一定要预先问那里的职员,护理工具是如何进行消毒的?多长时间消毒一次?不消毒或者消毒不够的锉刀和指甲钳会引起真菌传染!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请大家务必要选择正规的场所。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别来折磨我,糖尿病足》
益阳市中心医院:糖尿病足你知道多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磕磕碰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皮肤处的小伤口很快就能愈合,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就大大不同了。特别是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血糖控制不好,患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畸形、吸烟、高龄独居的患者,可能一个小小的水泡,很快就发展为糖尿病足,甚至败血症,危及生命!
那什么是糖尿病足呢?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
神经病变:表现为肢端刺痛、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
下肢缺血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皮肤干燥,弹性差,皮温下降,色素沉着,肢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糖尿病足发病率高,治疗花费大,截肢率高,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糖尿病足重在预防。
怎样预防糖尿病足呢?
1. 控制血糖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基础,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一般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8.0mmol/l
2. 保持足部卫生,每晚用37℃左右的温水洗脚,洗干净后用柔软、浅色毛巾擦干,足部皮肤干燥的患者,可以涂抹润肤霜。
3. 检查足部:请家人或用镜子检査足底和趾缝,看看有没有破皮、水疱、胼胝、鸡眼等。
4. 修剪指甲时,平剪成“一”字型,不要去修脚店修脚。
5. 选择大小合适、质地柔软的鞋。不要穿外露脚趾的凉鞋、不打赤脚。
6.选择合适的袜子,选用浅色棉袜或羊毛袜,袜口不要过紧。
7.防止烫伤,切忌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施。
8、选择一些不负重的运动,比如游泳、太极拳等,卧床的患者可以在床上做“蹬自行车”的运动。
9、戒烟,吸烟会加重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所以戒烟极为必要。
10、及时就医:皮肤出现伤口、水泡,灰趾甲、鸡眼,胼胝这些情况时,肢体制动并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创面修复治疗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autologous platelet rich gel,APG)系取自患者自身外周新鲜全血,经离心、分离、浓缩制得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将其与凝血酶-钙剂混合而形成的凝胶状物。APG能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目前已成为糖尿病足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治疗各类慢性创面,窦道、瘘道;难愈合伤口,如糖尿病伤口、压力性损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