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早孕口渴是糖尿病吗(初孕口渴)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孕期患上糖尿病?可能是这4个原因导致的,教你简单4招调理

糖尿病是现在的富贵病,但是这种病也是有生理性的,例如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女性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而在怀孕期间出现血糖含量异常的现象。一般分泌后这种症状就会逐渐消退。

而妊娠期糖尿病却容易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严重危害,而且还可能会造成羊水过多和增加巨大儿的概率。另外,还会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和产伤,造成分娩时间延长,从而引起宫缩乏力性出血。所以,孕妇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至关重要。

一、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糖尿病?

1、身体需糖量增加

本身怀孕后,胎儿就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母体就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取足够的葡萄糖,以满足身体和胎儿发育的需要。

2、肾脏的排泄增加

在怀孕期间,肾脏的滤过率会有所增加,所以肾小球的滤过率也被迫增加,但是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利用没有相应的增加,因此会导致过多的糖类从尿液中排出,达到糖尿病的标准。

3、激素作用

妊娠后,母体内的雌激素以及孕激素都会有所增加,而这领个激素都会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进一步刺激葡萄糖的生成,这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

4、食量增加

怀孕之后,为了保证孕妇的营养,会盲目的进食补充营养,导致摄入的能量过多,而过多的葡萄糖除了会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二、患上妊娠糖尿病怎么办?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在了解发病原因后,可以进行对症治疗。

1、定期孕检

过高的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好, 所以需要定期孕检,发现异常可以及时处理。

2、控制饮食

孕妇应该严谨遵守饮食规律,每天摄入足够定量的营养素。摄入过多,易导致血糖升高,摄入过少,也会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发育。所以饮食管理的要求与其他类型糖尿病不同,均衡饮食,并且保证有效控制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的关键。

(1) 最好以蔬菜、谷物(尤其是全麦)及豆类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在早餐中获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2) 吃瘦肉、脱脂乳及低脂酸奶、干酪补充蛋白质,避免高脂饮食。

(3) 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全谷物、水果、豆类及蔬菜),有助于维持血糖平衡。

(4) 少吃含有较多糖类添加剂的食品 。

(5) 口渴喝水,尽量少喝果汁及碳酸饮料。

(6) 少食多餐(如每天6小餐,间隔均匀)。

3、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健康妊娠的重要组成部分,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适量运动还可以帮助自身的胰岛素更好地工作,是帮助控制血糖的有效途径。

4、药物治疗

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师的指导下接受胰岛素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怀孕期间出现这6个症状?你可能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要做糖筛了,听说要是过不了,就得控制饮食……医生说我的血糖有点高,不控制的话,宝宝出生都有危险……

  分娩日期临近,却发现血糖超出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到孕妇的健康,也威胁胎儿的生长,容易分娩出巨大儿。因此,若是宝妈出现了以下这些表现是需要警惕的,说明血糖该控制了:

  莫名其妙口渴,喝再多的水也无法缓解

这是典型妊娠糖尿病的症状之一,血液中血糖含量过高,血糖高影响了血液渗透压,渗透压明显增高,尿液增多,体内水分流失过快就需要水分来稀释,所以孕期血糖过高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口渴不已。

  孕期出现了妇科疾病

在怀孕期间被妇科疾病所困扰,特别是念珠菌性阴道炎或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出现,而孕早期也出现了空腹尿糖阳性、或者是伴随羊水过多等等的情况,这都需要提高警惕。

  尿液增多、皮肤干燥

这也是孕期糖尿病比较明显的两个异常,血糖升高超过了标准数值,而多余的糖就需要通过尿液排出,从而增加了尿量。

同时由于口渴的原因,孕妇也会大量饮水,这也增加了尿量,但要和孕期正常尿频分开,通常孕期尿频出现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如果在孕中期出现则属于异常情况。尿频不已、口渴、皮肤干燥甚至有脱水的表现,这都是身体异常信号。

觉得自己总是吃不饱

孕期血糖持续升高,往往就会有吃不饱的感觉,即使是现在吃饱了,用不了一会饥饿感会出现。

这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食物虽然被消化,但葡萄糖却不能被充分氧化为人所用,所以导致了饥饿感爆棚。

同时葡萄糖无法被人体利用,所以身体会大量消耗脂肪以及蛋白质,导致饥饿出现。

高龄孕妇,有妊娠糖尿病史

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再次怀孕就属于高龄孕妇的范围,这时体内胰岛素代偿能力往往会持续减弱,如果没有控制饮食,患糖尿病几率就会持续上升。如果在第一胎时就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二次怀孕仍然可能会出现血糖过高情况。

孕前肥胖,孕期体重迅速增长

如果在怀孕之前就存在超重情况,就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出现。由于超重本身就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随着怀孕身体代偿能力逐步的减弱,糖尿病更容易找上自己。

孕期血糖“失控”,不但会使孕妈妈血压增高,还会让宝宝过度发育,成为“巨大胎儿”,一不小心就会面临胎儿畸形、早产、流产的风险。

所以为了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在整个孕期一定要合理摄入饮食,如果有以上几个异常,及时对血糖进行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明确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增长,对孕妈妈来说尤为重要!

孕期控制好血糖的方法了解下:

1、怀孕前记得先查查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前已得糖尿病,一种是怀孕后得的糖尿病。很多准妈妈怀孕的时候血糖已经高了,查出时已经对胎儿产生危害。所以,每个准妈妈孕前必须对血糖引起重视,否则合并妊娠之后更不容易控制。

  2、每天保持7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

  3、饮食方面:管住嘴,一个养成与三个控制

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晚上最后一餐最好不要和第二天的第一餐相隔太久,因为一次进食过多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而空腹太久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杜绝糖分过多摄入淀粉高的食物,如蚕豆,土豆、粉皮、烤麸、油面筋等食物;坚决回避巧克力、白砂糖、蜜饯、甜面包、蛋糕等食物。

严格控制脂类的摄入,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油炸、油煎及油酥食物,最好不吃肉皮和肥肉。

适当控制水果的食用量,孕妈总觉得怀孕多吃水果不是坏事。但是食用含糖量过高的水果或大量的西瓜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尽量要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黄瓜、番茄或者猕猴桃。

  4、运动方面:迈开腿,适度的有氧运动

散步,散步在整个怀孕期间都是安全的,轻松的步行不会刺激膝盖和脚踝,每天步行至少20~30分钟,呼吸新鲜空气,可以改善疲倦状况。

游泳,游泳是一种理想、安全的运动,孕妇体温较高,游泳可以消除燥热,还能舒缓下背部疼痛和膝盖关节、怀孕后期脚踝水肿等的负担。

控制孕期血糖最主要的就是饮食和运动,若是宝妈已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治疗。

喝水血糖都会升!准妈妈可长点心

今年出生的“猪宝宝”肯定不少。然而,营养专家却提醒准妈妈,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给孕妇带来很多“甜蜜的负担”。如果您年龄超过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等,应该在孕期注重均衡饮食,即便喝水、饮汤也要注重时段,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切勿以为“一人吃两人补”,不幸患上糖尿病。

吃双份餐,胎儿健康受威胁

怀孕前,没有患糖尿病的孕妇,早期血糖通常都是正常的,血糖增高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因此会导致胎儿在8、9、10月胎龄过度发育,胰岛素过度分泌,增加巨大儿、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流产、早产风险。如果孩子体重过大,将来成年后肥胖和患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所以,怀孕后应科学饮食,切勿觉得应该吃“双份餐”,要很好地控制血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营养科田爽医师说,孕期,孕妇体重增加12公斤为适宜,从中期开始,要以每周体重增加400克不超过1斤,孩子出生体重6斤左右为目标。

九分饱,少吃甜食

绝不是婆婆妈妈说的那样,怀孕后是两个人的分量,应该多吃,要吃双份。田爽医师说,孕妇进食原则应该适量均衡。适量就是不要吃十分饱,九分就差不多了。饿了咋办?可以吃黄瓜、番茄、胡萝卜这些既有营养、含糖分又很少蔬果。

其次,要少吃甜点心、饮料和水果,因为这些东西含有大量的糖分,吃了以后很容易被吸收、转化,体重会明显上升。当然,水果也不能吃太多。现在有一些水果的含糖量也很高,多吃也会让体重增加很快。

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运动。孕期最简单有效的运动方式就是快步走,最好每走半小时,走完有出汗、心跳明显加快为准。

饭水分离,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除了合理饮食,正确喝水也很重要。可能有人会问,水又不含糖,怎么会影响血糖数值?田爽医师说,水本身确实不会升糖,孕妇每天的饮水量一般有1700-1900ml,要想足量饮水又能控制血糖,一定要注意饭水分离。

这是什么意思呢?饭水分离是指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喝汤,也不要吃粥、汤粉等,这些汤汤水水进到胃里,食物会特别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自然就会升得很快。而牛奶、豆浆这些液态食物,同样要跟饭分开喝。

如何正确喝水?田爽医师说,要大量的喝水一定要注意时间,餐前一小时,餐后两小时才可以大量喝水,如果饭后口渴,喝一两口润润喉咙就可以,千万不要大量喝!大家学会了吗?

Tips

孕妇在怀孕24周以后要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如果三次中的任何一次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值,就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值:

(1)空腹血糖5.1-7.0mmol/l(含5.1mmol/l);

(2)1小时血糖10-11mol/l(含10mmol/l);

(3)2小时血糖8.5-11.1mmol/l(含8.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