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糖尿病喝的饮料(适合糖尿病喝的粥)
这些健康饮品适合糖友饮用
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暑,除了白开水以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邵海琳为糖友推荐以下几种饮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健康饮品。
糖尿病患者可以饮茶,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功效;对于不同的茶叶,沏泡的温度也有讲究。绿茶建议冲泡水温在80℃-85℃,这样可以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浸泡出来,也不会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c;新鲜的白茶、红茶、普洱冲泡温度建议在90℃-95℃,能使茶中的果胶、茶多酚迅速浸出。市面上购买茶水饮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但饮茶过多、过浓,也会影响睡眠或者药物疗效。
糖友可以适量饮用咖啡,但冲饮咖啡时不要加入奶类、脂类。建议饮用黑咖啡,帮助促进糖类代谢,提高机体代谢率。牛奶和豆浆作为提供蛋白质的来源,可以适量食用,但是应当计入一天的总热量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饮用新鲜蔬菜汁,但建议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既能增强饱腹感,也能避免血糖升得过高。
绿豆汤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的功效,糖友们可以饮用,但绿豆属于高糖类食物,不宜喝过浓的绿豆汤;不要把绿豆煮烂,只喝汤,不吃豆,尽量减少糖的摄入;且绿豆汤不能代替白开水。(记者狄慧)
来源: 今晚报
糖尿病患者选饮料有诀窍
春节将至,家庭聚餐时除了美味佳肴,也免不了各色饮料。糖尿病患者能喝饮料吗?饮料对血糖有影响吗?哪些饮料是可以喝的?针对这些困扰糖尿病患者的问题,下面作一一解答。
可以喝的饮料
糖尿病患者有些饮料可以喝,有些饮料不能喝。有些饮料不但不影响血糖,而且有益于身体健康。
1、自己泡制的茶饮料可以喝。
建议饮用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菊花茶等用水泡制的茶饮料。这些茶叶一般为天然植物,没有添加其他成分,尤其不含糖分,不会影响血糖。此外,绿茶和普洱茶还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是糖尿病患者饮用的佳品。
2、纯乳制品和豆制品饮料可以喝。
纯牛奶或豆浆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有利于补钙。要注意的是,很多乳酸饮料,比如花生牛奶汁、奶茶等混合型饮料都会添加糖分,很容易引起血糖上升,也会促进骨钙流失。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谨慎选择饮品,切勿混淆。
3、不添加糖的绿豆汤可适量饮用。
适量绿豆汤可以缓解烦渴、多尿的症状,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适症状。但是,刚服过药的人,特别是在服用中草药的患者不宜喝绿豆汤,以免影响药效。
4、不添加奶和糖的黑咖啡(“清咖”)可以喝。
咖啡里含有咖啡因、烟碱酸等对人体有利的多种成分,可以改善情绪,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小。不过,卡布奇诺、焦糖玛奇朵等添加了牛奶和糖的咖啡对血糖有一定影响,需要计算就餐时的总热量,请糖尿病患者酌情饮用。
不可以喝的饮料
市面上大部分饮料为了提高口感舒适度,会添加糖分、香精等一些食品添加剂,这些都容易升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危害。
比如每500毫升可乐含糖53克,每500毫升雪碧含糖56.5克,1000毫升100%纯果汁含糖89克,每380毫升乳酸菌乳饮料含糖57.76克。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居民每天摄入的糖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止是糖尿病患者,健康人群平时生活中正常饮食,再饮用上述饮料时很容易超过合理的每日糖摄入量,对人体危害极大。
此外,当人体摄入过多糖分,会增加龋齿的发生,增加胰岛的负担诱发肥胖,也会降低保护心脏、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甚至增加肾脏的负担。
“无糖饮料”可以大胆喝?
既然含糖饮料不能喝,那么“无糖饮料”是不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喝了?有些糖尿病患者会有这样的想法,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些“无糖”饮料里面的确没有添加“蔗糖”,但为了保留糖的甜味,商家一般会利用“代糖” (俗称糖精)代替调味。
科学研究发现, “代糖”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致癌风险和促使大脑老化。体重正常、代谢系统正常的健康人群服用了无热量的人工代糖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升高。
一项近20万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含人工代糖饮料的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高于喝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
另一项针对新加坡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喝带有“无糖”标签(无添加蔗糖)但含人工代糖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了58%,高于选择含糖饮料的青少年。
此外,当人体摄入大量代糖物质,机体感知到甜味信号后过量分泌胰岛素,长期刺激导致胰岛素受体敏感度下降,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导致肥胖或代谢综合征等。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喝饮料的前提是,喝不影响血糖的健康饮料,不要被“无糖”饮料所蒙蔽,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监测和控制血糖。即使作为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快乐地享受生活中的美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钱春花)
来源: 文汇报
得了糖尿病,喝什么饮料更健康?
研究已知,糖尿病的危害不在于升高的血糖本身,而在于会增加成年人患心血管疾病(CVD)、其他代谢相关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饮食干预在成年人二型糖尿病的血糖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糖尿病病人应该吃什么,即食物和营养的研究已经非常充分;但有关糖尿病病人应该喝什么的研究还很不够。
以往的大量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大量摄入低能量密度的饮料,如白水、低脂牛奶和咖啡等与肥胖、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原因和特定原因的低死亡率相关;相反, 喝含糖饮料(SSBs)与二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相关。
那么,糖尿病病人喝什么更健康呢?
哈佛大学公卫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美国注册护士和卫生专业人员两个前瞻性队列近20万人的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
分析中,首先排除了基线时患有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癌症;以及随访期间在2型糖尿病获得诊断前报告的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人。
随访期间,每2到4年进行一次摄入饮料的问卷调查,饮料的种类被分为含糖饮料(SSBs),人工代糖饮料(ASBs),果汁,咖啡,茶,低脂牛奶,全脂牛奶,或白水。
含糖饮料包括含咖啡因的可乐、不含咖啡因的可乐、其他碳酸SSBs和非碳酸SSBs(果汁饮料、柠檬水或其他水果饮料)。
人工代糖饮料包括含咖啡因的低卡路里可乐、不含咖啡因的低卡路里可乐和其他低卡路里饮料。
果汁包括橙汁、苹果汁、葡萄柚汁或其他果汁。
咖啡包括含咖啡因和不含咖啡因的品种。
结果显示,在随访期间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
与喝含糖饮料最少的人相比,喝含糖饮料最多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20%。
多喝以下几种饮料与全因死亡率降低有关,咖啡降低26%,茶21%,白水23%,低脂牛奶12%。
没有发现包括人工代糖饮料,果汁或全脂牛奶在内的其他饮料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总体上,每天每多喝一份含糖饮料,全因死亡率增加约8%。
喝含糖饮料多的人也与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喝含糖饮料最多的人比喝最少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5%;相反,多喝咖啡和低脂牛奶分别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8%和12%相关。
如果在诊断糖尿病诊断后有意多喝咖啡,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18%;诊断糖尿病后有意多喝茶和低脂牛奶也与死亡风险降低有关。
每天每多用一份咖啡替代1份含糖饮料,死亡风险可以降低18%;用茶或白水替代都降低16%,低脂牛奶替代降低12%;上述相应的饮料替代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分别为20%、24%、20%和19%。
用人工代糖饮料每替代1份含糖饮料,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分别降低8%和15%。
综合来看,患上了糖尿病还继续大量喝含糖饮料,即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也知道是在找死。而这项研究也验证了人们的这一常识,诊断糖尿病后还喝含糖饮料,可以全面地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以及心血管病发生和死亡风险。
那么,糖尿病病人喝什么饮料最健康呢?
答案是:
咖啡、
茶、
白水和
低脂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