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糖尿病专家(北医三院糖尿病诊疗中心成立)
- 1、关于糖尿病诊治,海淀区专科联盟启动!北医三院“一站式”诊疗中心成立!
- 2、北医三院“一站式”糖尿病诊疗中心成立 糖尿病患者不用各科室来回跑了
- 3、糖尿病遇上肥胖,如何摆脱甜蜜的负担?(附11月14日义诊预告)
关于糖尿病诊治,海淀区专科联盟启动!北医三院“一站式”诊疗中心成立!
三月的北京
阳光灿烂,春意盎然
2024年3月28日上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
北方院区会议室内
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
启动仪式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糖尿病“一站式”诊疗中心
揭牌仪式
在这里举行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副处长王敬媛,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郑洋,海淀区财政局调研员赵静,北医三院院长付卫、副院长李蓉、北医三院北方院区院长王青山、党总支书记李文凯及海淀区相关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北医三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北医三院李蓉副院长主持。
“北医三院已启动全院血糖智慧管理中心,实现了院内血糖相关信息全面联通。这一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将应用到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
北医三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表示,“一站式”诊疗中心将整合优质医疗资源,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糖尿病诊疗服务,使其既是多学科诊疗场所,也是连接医院本部、分院区和各个社区的中间枢纽。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我们共同见证‘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建设工作启动,暨北医三院糖尿病‘一站式’诊疗中心成立。”
北医三院付卫院长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沉重,防控的任务艰巨。希望能通过建设专科医联体,优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评估体系和诊疗体系,建设转诊和慢病管理信息互联互通的网络体系,切实提高区域内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管理效能,打造可在海淀区,乃至全市、全国可推广的慢病管理典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医疗服务。
海淀区财政局赵静调研员代表区财政局表达了对此次项目的高度重视,将全力支持本项目做好做实,为海淀区卫生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副处长王敬媛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区,成功申报了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其中,北医三院领航的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建设,以糖尿病为切入点,探索基于医联体的医防融合慢病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希望北医三院及各医疗机构,不断探索和创新,打造以糖尿病为核心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北京样板”。
“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的建设,将是一次全新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模式的探索。”
海淀区卫健委副主任郑洋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本项目在海淀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里程碑作用,期待诊疗中心和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融入健康海淀建设,建立基于医联体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管理平台,形成海淀区“社区——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糖尿病三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形成具有推广复制意义的“海淀路径”。
北医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杨进报告了北医三院一站式血糖中心和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建设的具体相关工作,并带领全体与会者参观了“一站式”诊疗区域和智慧血糖传输系统,帮助深切体会糖尿病患在诊治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并具体展示了患者血糖智慧化监测等细节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
最后
各位领导共同推下铭牌拉杆
标志着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
与北医三院糖尿病“一站式”诊疗中心
正式启动!
文 | 宣传中心 陈笑悦(实习)、仰东萍
图 | 宣传中心 魏威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北医三院“一站式”糖尿病诊疗中心成立 糖尿病患者不用各科室来回跑了
北京晚报讯(记者王瑶琦 柴嵘)今天(3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站式”糖尿病诊疗中心揭牌成立,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建设工作同步启动,将在全区范围内提升糖尿病综合管理能力,改善就医体验。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涉及多个科室,患者在传统诊疗模式中常需要在医院不同科室重复挂号。而“一站式”诊疗中心由内分泌科牵头,联合眼科、伤口治疗中心、肾内科、神经内科等多个科室,共同打造了“一个中心、一站服务、一体管理”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
分区清晰的评估区、诊疗区、检查区,来自不同科室的专家诊室,实时监测血糖的智慧平台……在同一处空间,患者就可以完成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全过程,节省在各科室之间来回跑的时间。
北医三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杨进介绍,本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12%,糖尿病高危人群约占38%。目前,北医三院能对患者血糖进行智慧化监测与管理。在“一站式”诊疗中心评估区内,一面屏幕动态记录着来自本院、周边社区及医联体内下级医院的51位患者24小时血糖变化情况。杨进表示,“一站式”诊疗中心将逐步扩大辐射范围,为未来的海淀区糖尿病专科联盟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糖尿病遇上肥胖,如何摆脱甜蜜的负担?(附11月14日义诊预告)
谈及糖尿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您听说过“糖胖病”吗?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甜蜜”,但实际上却让人头疼的问题。
别紧张,糖胖病不是一个新奇的疾病,而是糖尿病和肥胖这两个老朋友“联手”作怪后的结果。
什么是糖胖病?
顾名思义,糖胖病是糖尿病加上肥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现,肥胖会导致人体唯一的降糖激素——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肝脏和肌肉等对胰岛素的利用率大幅降低,逐渐出现血糖升高,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非肥胖人群的2倍以上。当肥胖遇上糖尿病,糖胖病一词就此诞生。
当时肥胖人群较少,这个词也就没有引起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肥胖人群数量快速增长,糖胖病患者不断增多。在我国,10个糖尿病患者中有6个是糖胖病或是接近糖胖病的状态。
糖尿病 肥胖对身体的危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1 1=2,它会大大增加患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糖尿病肾病的风险。
如果糖尿病患者摆脱肥胖这一绊脚石,可以带来血糖改善、降糖药使用减少,甚至是糖尿病缓解,可谓是益处多多。
如何判断是不是得了糖胖病?
糖胖病的诊断主要有2个条件,首先,是否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次,测量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
BMI
BMI=体重(kg)/身高(m)2
BMI≥24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腰围
正常站立,双脚分开25~30cm,测量第12肋骨下缘与髂骨上缘的中点,通常是腰最细的地方。
男性
腰围≥85cm为超重,≥90cm为肥胖
女性
腰围≥80cm为超重,≥85cm为肥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BMI或腰围有一项达到肥胖的标准(BMI≥28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就可以诊断为糖胖病。
得了糖胖病该怎么办?
吃得聪明
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要记住,不是不吃肉,而是要适量,建议选择瘦肉和鱼类。
动起来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跑步、游泳或者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让你的身体动起来,燃烧多余的卡路里。
监测血糖和体重
定期测血糖,看看自己的血糖水平是不是在正常范围内。同时,也要保持对体重的关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的综合管理。
科学治疗
如果确诊了糖胖病,应到医院专业的减重门诊和糖尿病门诊就诊,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近年来,各类减重药物问世,不少降糖药物因具备良好的减重效果,而被当成“减肥药”“健美药”抢购。既然糖胖病是“糖尿病 肥胖”,是否可以使用药物辅助减肥呢?要提醒大家,切忌自行用药,一定要遵医嘱,按时吃药,定期检查。
心态要好,生活要美
最后,别忘了保持好心情。虽然糖胖病是个挑战,但积极面对糖胖病,通过科学的治疗,患者可以回归健康、美好的生活。
每年11月14日
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主题是
“糖尿病与幸福感”
11月14日
北医三院内分泌科
将通过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
“北医三院”APP
开展线上义诊
线上义诊时间
2024年11月14日(星期四)
8:00-17:00
线上义诊使用说明
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下载,完成注册后即可开始使用。
1.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北医三院”
iOS用户:App Store下载APP
Android用户:应用宝、华为、小米、OPPO应用市场下载
2.二维码扫描
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注:免费义诊截止时间为11月14日17:00。由于医生将利用正常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进行线上义诊服务,可能无法实时回复患者,医生将在48小时内进行回复。
参考文献
1. Michaelidou M, Pappachan JM, Jeeyavudeen MS. Management of diabesity: Current concepts. World J Diabetes. 2023 Apr 15;14(4):396-411.
2. 杨雁,陈颖,张惠杰,等.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09):959-971.
3. Dining out, Diabetes Canada, https://www.diabetes.ca/nutrition-fitness/dining-out.
4. 国家卫健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410/ae3948b3fc9444feb2ecd26fb2daa111.shtml
文字 |内分泌科 唐溶崧(主管护师) 乐云逸(主治医师)
审核 | 内分泌科 杨进(副主任医师)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