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前三期糖尿病(三期糖尿病是什么意思)

健康时报糖友会 0
文章目录:

赵东来局长得了糖尿病三期?其实说的是这个病!预防,要做好这步

指导专家

毛永辉 北京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魏连波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张化冰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赵进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前一段时间,有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不知道你看没?反腐、反贪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过瘾~

看电视剧时,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段对话:

糖尿病还有三期?我咋没听过......

别急,我们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进喜表示,

糖尿病三期的说法并不准确,而有准确“三期”说法的疾病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三期是指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糖肾很隐蔽,发现时已受伤

糖尿病肾病是无声的杀手,早期表现十分隐蔽,虽然共有五期,但一经发现,多数患者已进入三期,肾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伤害!

其实,糖尿病肾病前三期均属于可逆转期,若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肾脏功能并不会走向终点,并且有康复的机会

若不重视,肾脏一旦损伤严重,病情很难再逆转,此时很多工作都成为徒劳!

因此,糖尿病一旦确诊,除了关注血糖的变化外,也要定期做肾功能方面的检查。


预防这一步:做好检查筛查

1、B超等查肾脏大小

通过B型超声、X线摄片以及CT检查,可以发现肾脏与正常同龄人相比是否大小异常。

2、尿微量白蛋白查出早期病变

尿中白蛋白增多,是糖尿病肾脏开始损伤的一大标志,只有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够发现早期肾脏病变。

因此,建议糖友每年都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注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若过高则需警惕尿中白蛋白排泄异常

3、尿常规检查不可少

虽然,尿常规检查在尿蛋白水平的判断上不如尿微量白蛋白敏感,但是,尿常规检查不仅能判断尿中有没有蛋白,还能判断有没有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情况。

像糖友比较容易出现的泌尿系感染,就需要通过尿常规中有没有白细胞来协助诊断

而且,尿常规检查非常便宜,检查也很方便,所以还是应该常规进行检测的。


4、进一步做血肌酐、尿素氮检查

如果尿常规和尿液蛋白出现不正常,则需要进一步做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检查。

一旦在体检抽血发现“血肌酐”升高时,表明肾小球的滤过率丢失已超过50%,即肾功能已损失过半了

血肌酐、尿素氮的大幅度上升,间接会出现:晨起颜面部、双下肢浮肿;小便中出现泡沫;食欲不振,恶心、厌食呕吐;皮肤不明原因瘙痒;抽筋或口中有氨气味;夜尿增多等。这些症状都是应该引起糖友注意的。


小编提示

对于老年糖友来说,糖尿病肾病还常常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情况非常复杂,治疗起来也有很多难处。

因此,1型糖友在确诊5年后,每年都应该进行常规的糖尿病肾病筛查,2型糖尿病病人一经确诊,每年都要进行常规的糖尿病肾病筛查。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健康时报2017年05月05日《赵东来局长糖尿病三期》2016年10月25日 《糖尿病是个并发症大王》2016年9月27日《糖友护肾基本原则》2016年5月13日《查糖肾这些项目一个不能少》2013年7月18日 《阻击糖尿病肾病——这些检查少不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健康时报-糖友会微信公号:“糖来糖往”(jksb2016)

本期编辑:毛圆圆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

科普【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一: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仍正常。阶段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阶段三:最后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患者多通过体检、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via 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

糖尿病新药Ⅲ期临床完成,有望“标本兼治”

上海企业华领医药昨天宣布,首创新药dorzagliatin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束,其52周核心数据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个新药不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而且能改善胰岛功能指标,有望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目前,dorzagliatin用于二甲双胍足量治疗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完成这项研究后,华领医药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华领医药首席执行官、创始人陈力博士介绍,dorzagliatin是一种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葡萄糖激酶是人体内的血糖“传感器”,血糖高了,它会发出指令,促进胰岛素分泌;血糖低了,它也会发出指令,促进胰高糖素分泌,起到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是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血糖升高。患者体内的葡萄糖激酶,往往表达量或功能下降,无法灵敏地“感知”到血糖的升高或降低。

如果能开发出一种靶点为葡萄糖激酶的药物,修复其功能,不就能治疗2型糖尿病吗?过去20多年来,国外多家大药企就循着这一思路,投入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研发,然而都宣告失败。截至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款以葡萄糖激酶为靶点的药物上市。“吸取了这些失败教训后,dorzagliatin研发团队精心设计了药物与葡萄糖激酶的结合位点,而且让药物一靶多点,即以葡萄糖激酶为靶点,同时作用于胰岛、肝脏、肠道等器官。”陈力说,“从Ⅱ期、Ⅲ期临床试验的现有数据来看,这款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开发取得了成功。”

据介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朱大龙教授领衔的dorzagliatin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Ⅲ期临床研究,在我国40家临床中心开展。这项研究共有463名受试者,皆为从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

临床试验的前24周,受试者随机入组,接受一天两次口服75毫克dorzagliatin 或安慰剂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基线水平相比安慰剂组显著降低,达标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经过24周治疗,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从基线8.35%降低了1.07%,安慰剂组从基线8.37%降低了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治疗达标标准,治疗组中45.5%的患者达标,对比安慰剂组21.5%达标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血糖稳态控制率复合终点,即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且无低血糖事件发生的比例,在治疗组中达到45%,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1.5%达标率。

后28周是开放性治疗期,每名受试者都接受了dorzagliatin治疗,持续显示出新药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52周治疗期内,低血糖发生率低于1%。

在陈力博士看来,这款新药具有“标本兼治”的潜力。血糖指标是“标”,胰岛功能指标是“本”。今年6月14日,在第80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陈力向国内外同行报告了24周双盲安慰剂对照期的数据。这些数据显示,除了降低血糖,治疗组的β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安慰剂组的β细胞功能则有所下降。据介绍,β细胞功能是通过生物标志物HOMA2-β进行评估的,HOMA2-β也是反映胰岛功能的关键指标。这个指标的改善,意味着dorzagliatin有望成为对糖尿病病根具有改善作用的创新型药物。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华领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