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频是什么感受(糖尿病尿频什么时候才好转)
多尿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导致糖尿病多尿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属于一种典型的内分泌科疾病,主要特征是尿液当中含糖量过高,而且会有尿多的现象。当检测到尿液当中含糖量过高时,一定要引起注意,看是否已经患上了糖尿,如果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多尿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吗?
多尿属于众多糖尿病症状当中的一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中枢神经衰弱,非常容易引起尿崩的症状,患者小便的次数增多,饮水量也会加大,时间一长,如果病情没有的到及时的治疗,就可能导致饮水过大排尿次数增多现象的恶性循环。其实,导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还有很多,只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理,是可以有效缓解多尿的症状的。
导致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有哪些?
1、饮水过多。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就会出现口渴的现象,在正常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一天的饮水量是正常人的一点五倍,如果患者大量的饮水而不加以克制,尿液也是会增多的,排尿过多,又会将体内的水分毫无保留的全部排出,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尿崩的现象。
2、精神刺激。精神受到刺激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的症状,面对这方面的原因,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之后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理期间,一定不要刺激患者的情绪,让患者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病情的恶化。
3、炎症刺激。糖尿病患者如果患有某种炎症,也是会导致多尿的现象的,常见的有结核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外阴炎等,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先对这些炎症进行相对应的治疗,待炎症痊愈之后,多尿的现象自然会得到缓解。
4、尿道结石。如果糖尿病患者的尿道出现了结石。或者是由于尿道出现异物等非炎症疾病刺激下所造成的多尿现象,可以通过手术或者药物的治疗办法,将体内的结石和异物排到体外即可,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多尿的症状就会慢慢的消失。
5、饮食因素。糖尿病患者多尿的现象与平时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很多人都绝对在患病期间,应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补充营养,或者是多吃一些像粥一样清淡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效果却不那么明显,可能还会导致患者多尿的症状加深。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尽可能的少吃一些富含水分的食物,平日里的一日三餐可以用干粮替代。
以上是一些导致糖尿病患者多尿症状的主要原因,对于饮食因素和平时的生活因素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习惯来抑制病情的恶化,对于一些疾病因素来说,我们可以先将疾病只好,只要我们找到导致症状的原因,通过治疗,是可以有所缓解的。
糖友尿频是件大事,做好这6点,轻松健康起来~
指导专家
李全民 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魏瑞峰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 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严秋哲 北京老年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
张耀光 北京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有糖友留言询问小编关于尿频的问题,“尿频”虽然羞于言语,却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棘手问题,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真是件大事
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高达16%~35%。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源膀胱及抵抗力下降,常并发泌尿系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
同时可能使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尿频原来是这5点惹的祸:
1、血糖高
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糖尿病症状中的多尿,和多饮是联系在一起的。多喝水,必然会引起多尿。
2、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
由于存在代谢紊乱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糖友不仅体液免疫功能受损,细胞介导免疫功能也低下,因此,糖友在尿频的同时往往合并尿急、尿痛、小腹不适及尿液混浊等表现。
部分反复感染的糖友还可出现单侧腰胀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3、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
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DCP)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一种,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占糖尿病患者的25%~85%。
这类糖友的特征是无法将尿液排干净,余尿增多,膀胱可利用的容积变小,自然就出现尿频现象。
糖友尤其是病史较长的糖友,在出现尿频同时伴随排尿不尽,或每次排尿量过多时,应警惕是否合并了DCP。
4、泌尿生殖系结核或结石
糖友因抵抗力下降易合并结核,发生在泌尿系统的结核可突出表现为无痛性尿频。
这个症状出现最早,持续的时间也最长,初期表现为夜尿增多,以后逐渐转变为全天性排尿次数增多,呈进行性加重,用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
还有部分2型糖尿病可合并高尿酸血症,尿中过高的尿酸易形成结石损伤尿路,阻塞输尿管并可引起继发性尿路感染和尿频。
5、糖尿病肾病前期信号
糖尿病出现了肾脏病变可能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与人们熟知的“尿频、尿急、尿不净”的前列腺症状相混淆,但起床后眼睑或下肢浮肿,小便泡沫增多,夜尿次数增加等,都可以是肾脏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解决尿频做好6件事:
1、做做定时排尿训练
定时排尿是膀胱训练的一种,糖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每小时排尿一次的习惯,此后可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直至能憋尿2~4小时。
如果在到固定排尿时间之前感觉尿急,应将注意力转移,可缓慢地做5~10次深呼吸,可以减弱大脑传递尿急的“信息”。
此外,还要做盆底肌肉训练,收缩肌肉3秒,然后放松3秒,重复10次。
2、写写排尿日记
许多患者向医生诉说尿频的烦恼,却又说不清楚一天到底解了多少次小便,每次的排尿量有多少,要知道这是医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确定至关重要。
所以,排尿日记能是你了解你自己尿频真实情况的一个好助手,可以可以做一个类似下图的表格记录:
排尿量可以用量杯来测量,一般医药商店有卖的,如果没有,可用矿泉水瓶代替,一般一满瓶水大约500~600ml,排尿后测量。
记录期间要求尽量在一个固定场所,如家里,不要外出,每一次排尿都要记录。
如表格所示,通过两三天的记录,可以详细了解排尿情况,甚至可以发现隐藏在尿失禁背后的一些其他问题。
3、养成良好习惯
睡前少喝茶、喝咖啡或饮水;
需服用利尿剂的糖友可以在晨起时一次性服用,而不要在下午或晚上服用;
治疗便秘的药物应在睡前服,使患者保持晨起大便;
静脉输液应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进行;
注意个人卫生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此外,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或中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起夜次数多的习惯。
4、及时就医、做检查
糖友定期做做尿常规的检查医师可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二是可以解决尿频问题的发生,对自身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而且,尿检并没有那么复杂,尿常规之前可以正常饮食,宵夜并不会影响尿检的结果。
虽然食物不会有影响,但药物却会影响尿常规的结果,所以,糖友去泌尿外科做尿检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是糖尿病患者,最近在吃什么药物,医生会嘱咐你做尿常规之前如何准备的。
5、减轻体重
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超重或患有肥胖症的女性如果能减轻约10%的体重,她们尿失禁的发作次数就会明显减少。
研究者发现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从减轻体重中获得的效益最大。
6、运动起来
如果有压力性尿失禁,为了防止尿液渗透应该避免锻炼,但是增强核心肌肉群力量的锻炼(如瑜伽)却能增加骨盆肌肉的力量,可以最好地控制膀胱,控制尿失禁。
小编提示
糖友应该将控糖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在控好糖的基础上再用上面的措施,效果会更好。
如果糖友出现尿液比平时突然增多或者夜尿频繁,还是建议糖友去医院检查之后,再对症治疗,不可盲目增加药物。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糖来糖往”(jksb2016)
本期编辑:毛圆圆
惊!从小便次数洞察糖尿病,尿频口渴者需警惕
惊!从小便次数洞察糖尿病,尿频口渴者需警惕。
众所周知,正常的饮水和排尿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一般而言,正常人一天饮水 1 到 2 升,小便次数在 4 到 6 次。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小便次数均在 5 次以上。频繁的小便次数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之一。
就像今天上午,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他每隔一小时左右就得去一次小便,一天小便达到 20 多次,这样就非常的影响正常的生活了。
如果你也有尿频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兼有口渴、多饮、肥胖等问题,那你就要抓紧查一查血糖,和我见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