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孕妇吃乳果糖(妊娠期糖尿病可以喝含乳糖的牛奶吗)
乳果糖会升高血糖,便秘的糖尿病患者不能使用,是真的吗?
老刘,糖尿病 10 年,是糖尿病老朋友,这两天又住了进来,不过这次他可不是因为调血糖,而是由于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 —— 便秘。
仔细算算时间,老刘这个便秘的毛病已经 2 年了,但是近 3 个月来,就算血糖已经控制得很理想的情况下,便秘症状一直也没见得缓解。既往用过的开塞露、通便灵,都没有什么效果,因此我们跟老刘商量了一下,决定给他用乳果糖试一试。
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饮食控制,在目前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每天晚饭前,口服乳果糖口服液 15 mL「1 袋」,同时要求他在服用乳果糖 1 个小时内饮水 1L 左右。
这时候,很多人就疑惑了,糖尿病患者,也能喝乳果糖?不会影响血糖吗?要解答这些疑惑,我们一步一步来。
乳果糖为什么可以治疗便秘?
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化合物,由于在人的胃肠道内没有分解乳果糖的酶,喝进去的乳果糖通常以原型的形式到达结肠,而结肠内有分解乳果糖的细菌群,可以将乳果糖分解为小的、低分子量的有机酸 —— 乳酸和乙酸。
这些小分子的化合物在结肠内通常不被吸收;而大量的、高浓度的有机酸在结肠内可以产生较高的渗透压,能把肠腔外的大量水分通过结肠壁吸进结肠肠腔,极大的增加结肠内容物的水分和容量,进而刺激结肠肠道的蠕动,促进大便的排泄。
乳果糖的代谢产物对结肠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有助于调节结肠的生理功能,进而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乳果糖对血糖有影响吗?
临床上使用的乳果糖口服液目前有两种包装,200 mL/瓶,15 mL/袋。100 mL 乳果糖口服液中含乳果糖 67 g,半乳糖 < 10 g,乳糖 < 6 g。15 mL 的乳果糖口服液中含乳果糖 10.05 g,半乳糖 < 1.5 g,乳糖 < 0.9 g。
▪ 乳果糖
在胃和小肠内是以润滑剂的形式涂布在消化道的内表面的,完全不被吸收,因此喝进去乳果糖后,人的血糖并不升高。
▪ 乳糖
一分子乳糖在人的肠道中可分解为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正常情况下,乳糖进入肠道后即被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入血的葡萄糖直接升高血糖,而半乳糖则在肝细胞内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再参与代谢。
但应当注意,乳果糖口服液中的乳糖含量太小,甚至不足以弥补排便过程所消耗的能量,因此在治疗便秘的常规剂量下对血糖没有任何影响。
「回到案例」服用乳果糖 1 周左右,老刘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继续服用乳果糖治疗 1 个月后,便秘症状完全缓解;1 月后,我们停用了患者治疗便秘的其它药物 —— 开塞露等,在继续口服乳果糖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便秘未再复发。期间老刘的血糖监测如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便秘前 1 周,多次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在 5.6 mmol/L ~ 6.9 mmol/L 之间,多次检查患者的晚餐前血糖,在 5.1 mmol/L ~ 6.0 mmol/L 之间。服用乳果糖治疗的最初 1 周内,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 2 次,分别为 5.1 mmol/L、6.6 mmol/L,晚餐前血糖 2 次,分别为 5.0 mmol/L、5.9 mmol/L。服用乳果糖治疗的 1 月内,多次观察患者的空腹血糖在 5.1 mmol/L ~ 6.8 mmol/L 的范围内,多次检测患者晚餐前的血糖,在 4.9 mmol/L ~ 6.0 mmol/L 之间。
乳果糖的用法用量
▪ 治疗病情较轻的糖尿病便秘
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空腹或餐前口服乳果糖 15 mL 到 30 mL(1 到 2 袋),通常每日 1 次,保证每日饮水 1 L ~ 2 L,一般 1 天到 2 天就可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治疗糖尿病慢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在坚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空腹或餐前口服乳果糖 30 mL(2 袋),每日 2 次,每日饮水 1 L ~ 2 L。治疗 2 天左右,再根据患者粪便性状软硬的变化以及排便次数的变化,再做治疗剂量的调整。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适度增加服药的次数和服用的剂量,使粪便变软,排便次数增多,逐渐达到治疗目标。达到治疗目标后,逐渐减少服用的剂量,调整剂量,每日 1 次维持治疗 1 月至数月。
▪ 特殊人群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也是便秘的一大人群,如何为她们选择治疗便秘的药物,往往也是医生比较纠结的事情。
乳果糖是一种缓泻药,常规治疗剂量不会引起血糖波动,现有的关于孕妇患者的数据表明无畸形,也无胎儿 / 新生儿毒性。因此,糖尿病孕妇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乳果糖治疗。
使用乳果糖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每天口服乳果糖 25 g ~ 75 g(37 ~ 112 mL 口服液),乳果糖可被结肠内的细菌完全代谢,不会对血糖造成很大影响,但超过该剂量,一方面乳果糖可能会在结肠内代谢不全,部分以原型从肠道排出,另一方面口服液中的乳糖吸收过多,对血糖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2、多数糖尿病便秘患者服用乳果糖后无明显不适,但有少数糖尿病便秘患者口服乳果糖后有腹胀的感觉,腹胀症状往往在继续使用乳果糖的治疗过程中消失,且在治疗便秘的常规剂量下,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腹泻,若腹胀、腹泻症状比较严重停药后往往就能缓解。
但也应当注意,长期大剂量服用或滥用乳果糖,导致反复腹泻、呕吐等,进而引起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倘若遇到这种罕见情况,应立即制止滥用乳果糖,给予对症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
小结
使用乳果糖来治疗糖尿病便秘,比较方便,一般不会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血糖带来影响,此外乳果糖还可用于糖尿病孕妇便秘的治疗。由于个体所能耐受乳果糖的剂量差异较大,喝乳果糖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由于乳果糖口服液中含有乳糖、半乳糖,因此果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半乳糖血症或葡萄糖 / 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症患者禁用。
乳果糖,会不会影响血糖?医生来为你,详细剖析真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乳果糖,这个名字乍一听,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糖”字,于是便不由得心生疑虑:乳果糖会不会影响血糖?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或血糖偏高的人,面对这种带“糖”字的药物,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其实,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控制血糖是很多慢性病患者的长期任务。今天,医生将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为你详细剖析乳果糖的真相——它到底会不会影响血糖?
乳果糖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乳果糖的本质。乳果糖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糖”。它是由乳糖经过酶解产生的一种合成双糖,广泛用于治疗便秘和肝性脑病等病症。
乳果糖本质上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糖,它通过促进肠道蠕动和增加水分在结肠的滞留,帮助软化粪便。正因为它不被小肠吸收,它不会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自然也不会像葡萄糖那样迅速升高血糖。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乳果糖在进入人体后大部分停留在肠道中,由肠道细菌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这一过程虽然能产生少量的能量,但其对血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乳果糖对血糖的影响
根据权威医学研究,乳果糖作为一种低能量的双糖,其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普通糖类有很大不同。我们通常所担心的葡萄糖、果糖等糖类会直接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
而乳果糖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几乎不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这意味着它并不会像葡萄糖一样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服用乳果糖并不会造成血糖的显著波动。
当然,任何药物都有个体差异,极少数病例报告显示,某些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大剂量使用乳果糖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血糖波动。这并不是乳果糖本身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肠道菌群的复杂代谢活动产生了一些其他代谢物质,间接影响了血糖。
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且不会对整体血糖控制产生明显影响。权威机构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的指南中,也没有将乳果糖列为影响血糖控制的禁忌药物。
中西医结合的视角
从中医角度来看,便秘与脾胃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有关,中医常将乳果糖视为一种温和的润肠通便之物。
在中医理论中,乳果糖有助于调和肠道气机,润肠通便,适合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因脾胃功能衰退,容易出现便秘,而乳果糖的作用温和,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则。
西医则从肠道功能的角度解释乳果糖的作用机制。乳果糖通过增加肠道内容物的水分和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达到通便效果。此外,乳果糖在治疗肝性脑病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它能够通过降低肠道内氨的产生,减少肝性脑病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积累。
因此,乳果糖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尤其适用于那些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由于其温和的作用机制和对血糖影响极小的特性,乳果糖成为了便秘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之一。
乳果糖的适用人群与禁忌症
乳果糖的适用人群十分广泛,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孕妇、儿童以及肝性脑病患者。值得注意的是,乳果糖并非人人适用。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由于其身体无法分解乳糖,服用乳果糖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虽然乳果糖与乳糖的代谢途径不同,但极少数对乳糖高度敏感的患者在使用乳果糖时,仍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乳果糖作为一种肠道调节剂,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急性便秘患者,可能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手段来缓解症状。
临床研究与科学依据
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乳果糖对血糖的影响微乎其微。如,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服用乳果糖并未引起血糖的显著变化。这些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证实了乳果糖在治疗便秘的同时,几乎不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更有权威机构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乳果糖的安全性给予了高度肯定。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便秘患者中,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控制血糖的特殊人群。
医生的个人观点
乳果糖作为一种非处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大多数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必过于担心乳果糖会影响血糖。只要按照建议剂量服用,乳果糖对血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乳果糖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副作用也很少,适合长期使用。
不过,医生认为,虽然乳果糖不会直接影响血糖,但任何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意味着某些患者可能会对乳果糖有不同的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在服用乳果糖期间发现血糖有异常波动,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总结
乳果糖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肠道调节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微乎其微,适合便秘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使用。它不被小肠吸收,因此不会直接升高血糖水平。同时,乳果糖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既能调节肠道功能,又对整体健康有益。
总之,乳果糖的作用机制决定了它不会显著影响血糖,适合各类便秘患者使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乳果糖可以成为日常便秘管理的好帮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乳果糖是治疗慢性便秘常用药,糖尿病患者能用吗?医生告诉你答案
60多岁的张叔叔患有糖尿病10多年,平时规律口服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并且非常注意糖尿病饮食,配合适量运动,所以他的血糖水平控制的还可以。
最近几个月张叔叔感觉自己排便一点困难,每3-4天才排一次大便,并且每次都需要蹲很长时间,大便质地比较干,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运动量不够或者饮食不当导致,但是后来便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每次都需要花上近30分钟才能排出来,平时腹胀、腹痛也比较严重,严重影响生活,所以来到医院进行就诊。医生询问过张叔叔的病情后,判断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便秘,于是给他开了一种通便药,叫做乳果糖,嘱咐他按照医嘱规律服用一段时间。
张叔叔看到药物的名字有乳糖两个字,当时就急了,说自己明明是糖尿病患者,好不容易把血糖控制好了,怎么能让自己喝糖水呢?医生解释道乳果糖并不是乳糖,其仅仅是味道比较甜,但是不能被人体分解和吸收,所以不会对血糖有影响,让其放心服用。张叔叔听从医生意见后规律服用了一段时间,结果便秘的情况明显改善,并且血糖也没有明显波动。
一、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容易出现便秘?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又称为糖尿病便秘,根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出现不同程度便秘的比例达到60%以上,多数患者需要通过口服通便药物才能解决,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诱发糖尿病便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所导致,其中以下3种机制的作用最为明显。
首先,高血糖状态导致自主神经病变,诱发胃肠道蠕动功能减慢。高血糖状态容易导致神经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其中对于胃肠道上的自主神经损伤尤为明显,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慢,进而导致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故容易出现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便秘等多种胃肠道的并发症。
其次,糖尿病排尿过多,容易导致肠道内水分减少。人体内的水分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排出体外,而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饮多尿的情况,这会对导致机体中更多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进而导致肠道内的水分减少,导致肠道内的粪便出现过度干燥,诱发便秘。
最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菌群功能紊乱,导致食物消化和吸收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口服降糖药物,这会导致肠道菌群数量大大减少,诱发肠道菌群的结构失调,这会严重影响肠道对于食物的分解和吸收,故容易诱发便秘等胃肠道疾病。
二、乳果糖的作用机制和特点乳果糖的本质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糖,在天然界中并不存在,其主要是由半乳糖和果糖所组成,由于人体中没有可以分解乳果糖的酶,因此其无法被分解为单糖,从而也无法被人体的肠道吸收,故可以长时间保留在肠道,这也是其可以发挥通便作用的主要原因。
乳果糖主要通过以下3种机制达到润便、通便的治疗效果。
首先,乳果糖具有有双糖的渗透活性,可以在肠道内保留大量的水和电解质。糖尿病患者小便过多,导致肠道中水分不足,而乳果糖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渗透活性,是一种渗透性泻药,可以竞争性的在肠道中保留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进而达到润滑肠道,稀释大便的作用,故可以促进大便的排泄。
其次,乳果糖可以提高肠道内的压力,增强患者的排便感。由于乳果糖无法被分解和吸收,因此其长期保留在肠道中可以对肠道形成一定的压力作用,使得患者的便意增强,促进人体的排便反应。
最后,乳果糖具有调整菌群功能的作用。肠道菌群失调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便秘的重要原因,而乳果糖可以作用于肠道菌群,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益生菌的增殖,调整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减轻便秘。
三、乳果糖临床上可以治疗以下2种疾病乳果糖作为临床常用的通便药,其主要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便秘,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作用机制,临床也可以用于治疗肝性脑病,但是在治疗这两种疾病时的使用方法是明显不同的,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1、慢性便秘
临床研究表明乳果糖对于非梗阻类的便秘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且不会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老年性便秘、慢性便秘、糖尿病便秘等疾病的一线药物。临床推荐便秘的患者从起始量每日30ml开始,然后维持每日剂量在10-25ml,便秘症状好转后再逐渐减少药量。
2、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氨等含氮物质被肠道大量吸收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乳果糖是治疗肝昏迷及昏迷前期的药物之一,其可以促进肠道嗜酸菌的生长,抑制蛋白分解菌,并且开业促进肠内容物的酸化从而使氨转变成离子状态,从而减少含氮物质的吸收,缓解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和抑制,改善疾病预后,临床推荐的用法为每次30-50ml,一日3次,并且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四、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乳果糖吗?许多糖尿病患者看到乳果糖几个字就感到非常紧张,再加上乳果糖是甜的,所以非常排斥,那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乳果糖呢?答案是可以,乳果糖是治疗糖尿病便秘的首选药物,口味好,副作用小,同时不会对血糖造成影响。
许多人认为甜味食物都会影响血糖,其实这是不对的,甜味仅仅是一种味道,许多二糖、多糖都有甜味,但是如果不能被人体分解为单糖,就不能被肠道吸收,因此不会影响人体血糖水平,如山梨醇、乳果糖都是这种多糖。乳果糖是一种人工合成糖,人体不存在可以分解的酶,因此不能被人体分解和吸收,也不会被吸收入血,因此不会影响血糖水平,所以常规剂量下的乳果糖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乳果糖中有半乳糖的成分,因此有半乳糖血症、乳糖不耐等疾病的患者要慎用,容易加重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因此存在以上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五、科学服用乳果糖注意4点临床上有许多便秘患者表示使用乳果糖的效果不佳,这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想要发挥乳果糖的排便效果,剂量和服用方法都非常重要,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科学服用乳果糖注意以下4点。
第一、注意乳果糖的服用剂量
临床上可以 看到许多患者由于害怕喝多了腹泻,因此每次喝的量较少,导致无法发挥明显效果。根据乳果糖的说明书而言,不同人群中乳果糖的服用剂量不同
成年人服用服用乳果糖时,其起始剂量为每日30ml,每日1次,服用1-2天后,将维持剂量调整为每日10-25ml,然后在根据便秘的改善情况逐渐减少药量。
对于7-14岁儿童而言,乳果糖的起始剂量为每日15ml,每日1次,服用1-2天,然后维持剂量每日10-15ml,然后在根据便秘的改善情况逐渐减少药量。
对于1-6岁儿童,乳果糖的起始剂量为每日5-10ml,每日1次,服用1-2天,维持剂量每日5-10ml,然后在根据便秘的改善情况逐渐减少药量。
第二、注意乳果糖的服用时间
根据乳果糖的说明书,建议便秘患者在早餐时一次服用,根据临床研究的观察发现便秘患者在早晨空腹服用后可以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并且可以促进清晨排便,所以建议便秘患者在清晨空腹服用。其次,便秘患者最好不要夜间服用乳果糖,容易导致夜间大便次数增多,影响睡眠质量。
第三、注意乳果糖的不良反应
便秘的患者在服用乳果糖的初期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的症状,但不需要调整药量,继续服用可以缓解;其次,当服用剂量较大时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这时一定要调整药物剂量,及时减少服用量或者暂时停药;最后,长期服用乳果糖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导致低钾、低钠等多种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期口服,如果服用时间较长则一定要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发现异常立刻对症处理。
第四、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肠梗阻、急腹痛、急腹症等疾病的患者禁用,容易加重病情;对乳果糖过敏的患者禁用;乳糖不耐、乳糖酶缺乏症患者禁用;孕妇可以适量服用,但是要减少药物剂量;哺乳期女性可以服用,但是使用剂量要少,时间不宜过长;儿童和老年人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减少起始剂量,同时注意不良反应。
六、总结综上所述,乳果糖是临床常用的通便药,可以有效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慢性便秘,并且不会影响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可以服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乳果糖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方法,同时注意乳果糖的不良反应;其次,乳果糖不能长期服用,否则容易导致腹泻、电解质紊乱等多种不良反应,服用一段时间后一定要逐渐减量;最后,仅仅依靠药物是不够的,便秘患者一定要改善自身的生活习惯,从饮食和运动上调整,从而从根本上防治便秘。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麻烦点个赞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关问题,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谢谢。想要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关注小五的头条号——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关注、不迷路呦
#好内容我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