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伤口结黑痂(糖尿病伤口愈合后黑色)
糖尿病患者伤口结痂以及处理和治疗方法?
前几天从安徽淮南市转来一个患者,伤口在右小腿部,主要的问题是结了一层比较硬的黑痂。用手轻轻按压,有一些部位有液体渗出。这就是典型的痂皮下伤口感染不愈合,袁敏琴糖足中心这样的病人特别多。
首先,糖尿病人的伤口不能结痂。
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特点比较复杂,既有厌氧菌又有需氧菌。如果伤口结痂了,就会在痂皮下形成一个小的密闭环境,痂皮下缺氧,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但是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以至于发生很严重的感染,痂皮下的骨质也坏死都是有可能的。
第二,糖尿病人的伤口本身就难愈合。
因为伤口局部细胞的血糖浓度高,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丢失大量的养分,细胞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弱,影响到伤口的愈合。局部酸碱度变化也被证实易引起感染,伤口感染了自然也会阻碍愈合。这种情况,我们更不能用让它结痂的方式对待。
第三,伤口结痂了要怎么办?
这个时候肯定不能“坐以待毙”,否则痂皮下的感染会更加厉害。这时,在做了必要的检查之后,需要先用药水对痂皮进行软化,太硬的痂皮不能动,以免会伤及健康组织。软化后,就可以按照常规的慢创治疗思路处理就行了。
记住,对于糖尿病患者伤口感染不愈合的治疗,凡是有效的方法,一般都会包含清创、控制感染、改善循环、营养创面和去腐生肌等环节。如果大家盲目的治疗,忽略糖尿病人的特点,只会给伤口雪上加霜。
病患管理老年糖尿病皮肤破损的无痂愈合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要长期的有效护理,其中创面护理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皮肤破损的伤口分类
根据伤口颜色可将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破损伤口分为黑色伤口、黄色伤口、红色伤口及粉色伤口。
黑色伤口:含有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组织,可软可硬,常伴有结痂,渗出液通常较少或无;
黄色伤口:含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
红色伤口:含有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清洁,提示正在愈合中;粉色伤口含有娇嫩的新生上皮组织,处于爬皮阶段,常有粉红色的上皮化组织。
影响皮肤破损伤口愈合的因素
正常伤口的愈合需要经历炎症期、修复期(增生期)及成熟期三大过程,分别实现伤口收缩与止血加清除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形成 上皮化、毛细血管逐渐减少和新生纤维组织转型(图1)。
图1. 正常伤口愈合过程
全身性因素及局部性因素均可影响伤口的愈合。前者主要包括年龄、营养不良、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状态、疾病、肥胖及吸烟、用药情况(如化疗药物、抗炎药物)、放射治疗及心理状态等;
后者主要包括不当的局部处理措施、伤口温度及湿度、微生物污染、不当的活动/压力、血流量及氧张力、异物等。
促进无痂愈合的合理伤口处理方法
创面处理时,应首先进行伤口评估确定伤口需求,选择合适敷料;然后辅助治疗原发病,并进行持续跟踪与继续教育(图2)。
伤口评估时既要进行全身性评估了解原发病和确定患者的关注;又要进行创面局部评估,判定其到底属于普通创面还是复杂创面,预测其愈合情况及影响愈合的因素,为选择合适的敷料提供依据。
对复杂创面则在坚持TIME(清创、控制感染、湿润平衡及伤口边缘处理)原则的情况下需通过软组织处理、抗感染处理、渗液管理及创缘处理等过程完成伤口床的准备,将其转变为普通创面。
图2. 创面处理过程
总的来说,就创面处理而言,客观准确的伤口评估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恰当地把握清创时机、方法、程度和频率是治疗顺利的重点;合适、动态的敷料选择是治疗的核心。
此外,对多发压疮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合适的体位及换药时间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护士长 闫雅凤
糖尿病,身上有伤疤老是好不了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就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但血糖指数波动过大或升高,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所以一直有句说话:糖尿病不可怕,最怕糖尿病并发症。
其中最常出现的就是皮肤类疾病,例如疤痕异常增生、皮肤坏死、黑棘皮病等
疤痕异常增生
糖尿病患者皮肤受伤后容易留疤,而且疤痕很难修至平复,这是由于患者免疫力的底下,皮肤容易受到感染;还有血管的微循环障碍明显,不能好好的提供充足养分到皮肤层,延迟愈合。这时疤痕会爆发式增厚增宽,那怕坚持服药或用硅酮类祛疤膏也没什么效果。
皮肤坏死
糖尿病患者皮肤坏死具体叫类脂质渐进性皮肤坏死,和微细血管病变有关。在初期会有红色斑丘疹,生长范围广并多,还会融合成硬皮样斑块。
黑棘皮病
会在腋窝、手脚关节、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患病,病处呈现黑色,触摸感觉较厚。
水疱病
水疱病一般发生在四肢上,很像烫伤后的水泡,但是周边没有红晕,时间长会干燥结痂。患病期间不能挑破,要把液体抽出再包扎,没条件的情况下要立刻去医院了!
以上因糖尿病易患上的疤痕增生,皮肤坏死等,总结来说就是血糖控制好的时候疤痕消退快,血糖升高时疤痕一直不会消退。
无论什么情况,平衡好血糖才是最本质的方法,然后就是注意抗感染,服用维生素B族,B12、B6、B1、B2等也是不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