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试纸血糖仪(糖尿病试纸血糖多少正常)
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免去每天扎手指的痛苦,动态血糖仪了解一下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身体带来的痛苦之外,便是每次测量血糖时扎手指的痛了。
老姚今年58岁,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相比一般人而言,老姚对疼痛的感觉会更加灵敏,生活中一些小伤小痛别人都能不当回事,但到了老姚这里就不行了,所以每次一想到测量血糖时要扎手指,老姚就难受。
一次两次就算了,糖尿病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经常都需要扎手指测量血糖,这谁顶得住?
眼看着老姚又一个多月没测量血糖了,家里人想跟以往一样骗着哄着把老姚带去测量,偏偏这次老姚总结到了经验,任家里人怎么说也无动于衷,家里人不得已求助了医生。
医生告诉老姚家人,现在动态血糖仪出来了,以后测量血糖可以不用扎手指了,让家里人赶紧带着老姚来测量。
在老姚家人跟老姚说时,老姚还不信,家里人又打了一通电话,让医生跟老姚解释,老姚这才相信。
那么,什么是动态血糖仪呢?要想了解动态血糖仪,我们要先知道现在医学生测量血糖的方法有哪些!
一、糖尿病测量血糖的方法有哪些目前来说,测量血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指尖采血测量、静脉血管采血测量和我们今天主要说的动脉血糖仪测量。
1. 指尖采血测量
指尖采血测量是目前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因为它的操作过程非常简单快捷:只需把手指扎破,让血自然流出,再用血糖试纸条来测量血糖即可。缺点是:用指尖采血测量出来的血糖结果并不能百分之百准确,而且很疼。
2. 静脉血管采血测量
静脉血管采血指的是用针管在静脉中抽取一定量的血,然后用生化仪器来测量。相比指尖采血,动脉血管采血会更疼,而且病人不能独立自主的操作,需要去医院让医生进行操作,但是它的测量结果相对来说会更准确。
以上两个,就是我们现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血糖测量方法,但不管是使用哪一种,都很痛,而且这种痛不是短期的,是长期的。
因为刚检查出来的糖尿病患者,为了能更好的监测血糖,几乎每周都要测量一次,就算是血糖已经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一个月测量一次。
于是,为了减轻糖尿病患者采血的痛苦,动脉血糖仪诞生了。
二、什么是动态血糖仪动脉血糖仪(CGMS)的原理跟传统血糖仪的原理不一样,不需要通过指尖或者动脉血管采血,只需在手臂或者腹部埋入一个葡萄糖传感器(很小,有点像细针,无痛)就能实时监控患者24小时的血糖记录,有些动脉血糖仪甚至能监控到2~3天的数据。
动态血糖仪可以让医生清晰地获取患者在监测期间的血糖变化值,发现很多指尖采血和动脉血管采血中不能发现的问题,为后续治疗能提供很多的帮助。
动态血糖仪既然这么好用,那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使用动态血糖仪吗?
并不是的,目前临床上主要建议以下人群使用动态血糖仪:
1.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通过动态血糖仪时刻监测血糖,找到血糖的规律变化值,从而更好地帮助控制血糖。为了更好的治疗糖尿病患者,医生需要根据他们准确的血糖谱来制定、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时,也可以让这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仪来监测血糖。
2.需要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的人群:
什么是隐匿性低血糖和高血糖呢?
就是指患者在发生低血糖和高血糖时毫无知觉,压根不知道自己血糖是高还是低,导致这部分患者得不到及时地治疗,就会出现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的危险。
而这部分人群,用指尖、静脉血管采血的方法一般是监测不出来的,所以需要用上动态血糖仪!因为动态血糖仪能监测出24小时的血糖变化,如果中间发现有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现象,也能很好地反馈给患者和医生,帮助医生排除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
3.怀疑有“黎明现象”(清晨血糖升高)的人群:
凌晨,一般都是大家睡觉的时候,但有部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会专门在凌晨升高,这种现象被叫做“黎明现象”,而动态血糖仪可以很好地帮助医生监测出患者本人是否患有“黎明现象”。
同样,如果怀疑患者患有Somogyi现象(夜间低血糖,清晨血糖反应性升高)的话,医生也可以用动态血糖仪来帮助确诊。还有新发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患者都能用动态血糖仪来帮助监测。
说了这么多,动态血糖仪到底有哪些优点呢?
三、动态血糖仪有哪些优点跟传统血糖仪相比,动态血糖仪的优点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不用扎手指,怕痛人士福音
动态血糖仪不需要扎手指,也不需要静脉抽血,对于像老姚这样的怕疼人士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2.24小时全天候监测,数据更精准
动态血糖仪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24小时全天候监测,不管是凌晨还是早上,都能监测到完整的数据,而且相比传统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会更准确,能很好地帮助医生治疗。
3.实时检测,能自动触发“报警”
动态血糖仪除了能全天候监测血糖之外,还能在血糖太低或太高时,及时地触发“报警”模式,把数据反馈给患者,让患者及时注意到异常。
4.携带方便,不会忘记测量
动态血糖仪的体积很小,不管是上班还是出差都很方便携带,也不占地方,随身携带的话也不会忘记测量血糖,反而能很好的做到提醒作用。
同时,动态血糖仪在使用时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运动健身都能携带!
知道这么多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日常要如何护理呢?
四、糖尿病患者日常如何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四点:
1.控制饮食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好好控制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高油脂高甜的食物最好都不要吃,因为吃这些食物很容易让人发胖,而糖尿病患者最忌讳的就是肥胖,所以饮食方面千万要注意,还是要少油少盐。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2.坚持运动
坚持运动不仅能让人快乐,还能帮助提高免疫力和维持体重,尤其是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更是要坚持运动。运动量可以不用那么多,一直3-4次就行,再搭配饮食,效果更好。
3.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都是要定期监测血糖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到血糖变化,如果有问题,还能让医生及时地调整用药。患病期间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要熬夜。
4.放松情绪
虽然糖尿病是一个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但只要控制得好,对我们日常生活是不会造成很大影响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放松情绪,只要定期吃药和复查,控制好饮食和运动,基本是没有什么大碍的。
总结:科技一直在发展,有了动态血糖仪之后,跟老姚一样怕疼的糖尿病患者以后再也不用怕了,而且动态血糖仪的监测时间更长、更具体,对后续医生治疗糖尿病也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糖尿病人依赖的家用血糖仪,准确度到底如何?我们实测了10款
老爸评测联合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官方权威媒体杭州网,一道进行了一次家用血糖仪评测。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数字传媒中心与浙江经视合办的《市场周刊》栏目也对本次评测进行了跟踪报道。
通过和粉丝朋友们征集,我们共选择了 10 款市面上常见、销量高的便携式血糖仪,样品信息如下:
这篇文章将从产品原理、评测环节、实验结果、注意事项、选购建议五个方面来展开,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一、 产品原理
尽管市面上有着各式各样的血糖仪,但根据我们和浙江经视《市场周刊》栏目的走访调查发现,不少患者对它的准确性存在着质疑。
不同品牌的血糖仪之间的检测结果不同,血糖仪和医院的检测结果也不一样,那么这其中的差距是从何而来的呢?
便携式血糖仪测量的是“指尖末梢全血血糖”,而医院检测的是“静脉血浆血糖”。
前者(全血)含有红细胞,而后者(血浆)则是去除了红细胞,而红细胞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其中差异由此可见。另外指尖末梢和静脉血的红细胞压积和氧含量不同,也会影响血糖值。
为了大家能够挑选到优质血糖仪,有效地进行疾病管理,我们先给大家科普一下血糖仪的工作原理:
因此,转化过程的准确程度也将会影响血糖仪读数的准确度。
根据国家标准GB/T 19634-2005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规定,血糖仪允许偏差在±20%。
那么即使两个品牌的血糖仪测量的结果相差 40%,也有可能两个结果都是“对的”。
二、评测环节浙江省计量院参考医院常用的校准方法,为本次评测设计了以下方案:引入参考分析仪,解决了用血清表物直接核查血糖仪的不适用问题;
计量院工程师 解卓丽 对参考分析仪的解读
考虑到消费者日常使用血糖仪测量时,采用的是指尖末梢血。所以,本次对每位志愿者取一定量指尖末梢全血进行比较。
01 参照标准本次参照的标准如下:
目前便携式血糖仪对应的国家标准为GB/T 19634-2005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 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该标准是由2003年版的国际标准ISO 15197《体外诊断检测系统-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转化而来。
而从文章开头的样品信息图中,我们可以得知部分样品执行的是ISO 15197:2013,后两者的区别是在最新版的国际标准中,准确度要求更高,缩小了允许的误差范围。
所以本次血糖仪的评测,我们参照最新版本标准ISO15197:2013的要求。
02 实验环节实验地点:浙江省医学计量与质控联合实验室
实验对象:10名志愿者(实验小组征集而来,包含血糖正常和高血糖患者)
操作人员: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确保采血方法的准确性)
事前准备:
根据10款血糖仪要求的红细胞压积范围,事先在医院对志愿者进行了血常规测试,确保志愿者红细胞压积都在 35%-50% 范围内。
参考分析仪核查:
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血清葡萄糖标准物质核查参考分析仪,结果表明准确度良好,可以作为血糖标准值。
操作过程:
1. 对每位志愿者取一定量指尖末梢全血,一部分用参考分析仪进行测试,重复3次平行取平均值,经过每位志愿者红细胞压积校正后,得到血糖标准值。
2. 剩余血样按照血糖仪说明书,依次用 10 台血糖仪进行测试,每位志愿者的血样各测量 3 次,分别取其平均值,得到血糖仪测量值。
3. 另外,采集 5 位志愿者饭后 1 小时重复进行测试,以获得不同浓度范围的血糖结果。
用血糖仪测量值与血糖标准值比较得到误差,可知该血糖仪的偏差情形(准确度)。
将不同志愿者的测试结果,按照血糖浓度高低,分为低血糖浓度(低于5.55mmol/L)和高血糖浓度(高于5.55mmol/L)两组。
低血糖浓度的参考允许误差为 ±0.83mmol/L,高血糖浓度的参考允许误差为 ±15%。
根据 10 位志愿者反馈出的 15 组检测数据,我们给每款血糖仪样品均绘制了误差点分布图。
图中两条曲线代表的是误差限制,而每个点代表每一次测量的误差值。
如果点在两条线中间,就代表这次测量结果符合要求;这个点如果在两条线外面,就代表这一次的测量超差。
根据检测结果,我们邀请计量院的陈灿博士进行了分析解读:
实验结果表明,10 款血糖仪的总体测量结果表现良好,其中 4 款血糖仪出现了一定的超差(超过标准限定值)。
由此可见,血糖仪仅可用于患者空腹血糖的监测及记录一段时间内的血糖变化。不能代替实验室、医院的血糖检测结果,作为调整用药的标准以及确诊依据。
三、为什么要做这次评测?从 1980 年至 2017 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 0.67% 飙升到 11.2%。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概要(第九版)》中指出:
截止到2019 年,在 20 岁到 79 岁的人群中,中国糖尿病患者约为 1.164 亿人,位居全球第一。
也就是说,我国约每 13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之高,确诊人数之多,可见一斑。
对于糖尿病、高血糖和妊娠期糖尿病人群来说,“测血糖”同吃饭、睡觉一样,早已成为日常。
因便携式血糖仪具有操作简单、检测迅速、采血量少且痛苦小等优势,成为了许多“糖友”的家中必备。
一款“好用”的便携式血糖仪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似乎成了“保命符”一般的存在。
而对于网友@用户7524087011的父亲来说,却并非如此……
发帖的网友是云南某城人,他说父亲一直用某品牌血糖仪测血糖值。使用期间检测结果长期居高不下,导致父亲精神非常紧张,从而不断地增加降糖药量。
随后,父亲出现全身虚弱无力的情况,只能住院治疗。但经医院复查后,却发现二者存在着 40% - 60% 的误差。
父亲实际血糖值为 15.4mmol/L,而血糖仪却显示为 25.1mmol/L。由于肺部感染,免疫力低下,这位网友的父亲最终不幸离世。
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虽不是血糖仪本身,但这位父亲在被血糖仪读数误导期间,一个原本 160多斤的壮汉,被生生地饿脱了形,夜不能寐,遭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身心折磨。
生命之重,作为家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看到网友@用户7524087011的文章后,联想到我们也有很多粉丝朋友提出评测血糖仪的需求,于是老爸评测联合各方,开展了这次血糖仪评测。
除便携式血糖仪本身的度数偏差,我们平时在测量血糖时的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其结果。
我们给大家总结了“血糖仪使用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1.应注意其厂商是否正规,不要轻信产品推销,购买三无产品。建议选择有售后保障服务、方便购买配套试纸的口碑品牌;
2.优先选择电化学法血糖仪,误差较小,减少重测几率,避免对患者造成误导;
3.建议选择虹吸式采血的血糖仪,操作更加简便,不会因血量过多、过少造成结果偏差;
4.选择带有记忆功能的血糖仪,方便观察、记录血糖变化;
5.视力不好、父母长辈建议选购屏幕大、读数快(6秒内可出结果)的血糖仪,方便快捷。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扎针、吃药、控制饮食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日常。
而便携式血糖仪,只能作为日常监控血糖变化的工具,而不是诊断病情的依据。
如读数频频异常,则应及时就医,根据医院血糖检测情况和医嘱增减用药。
高血糖、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一旦确诊,极有可能将会跟随终生。
它就像一头心性不定的猛兽,可能一口奶茶、一块饼干就能让他残暴肆虐,将你的身体拖拽到悬崖边上,只待一阵风吹过,就能让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它带给人的打击是层层递进的,好不容易熬过了这一关,又给人狠狠一击,让人的情绪不断重建又崩溃,循环往复。熬到最后,失了心气。
我们把它看作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殊不知却是种种意料之中的累积。除了寻医就诊、配合治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永远都是治病的良药。
迈过了心里这道坎,回头再看的时候,也许你会发现,其实生活的改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境由心造,物随心转;心若强大,不惧路艰;心若晴空万里,则处处皆是风景。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1,37(04):311-398.
[2]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全球糖尿病概要(第九版)[R].IDF全球糖尿病概览
[3]GB/T 19634-2005, 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
[4]ISO 15197《体外诊断检测系统-用于糖尿病管理的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5]张矩.探讨维生素C对血液检验中部分检验项目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3):80-81.
拼多多9块9的血糖仪,敢买吗?
“花9块9在拼多多上拼了一个血糖仪,然而对比当天在医院复查的血糖值,以及此前在其他平台上购买的同型号血糖仪所测数值,却发现三个测值不相同,分别是6.9mmol/L、6.1mmol/L、6.3mmol/L,到底信哪个?”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73岁的退休教师李桂芝(化名)致电健康时报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困惑。
型号相同的仪器同人同时测血糖,数值均不同
2019年9月29日,拼多多联手近千商家推出的针对医药领域的促销活动。按照当时的宣传材料,拼多多在活动当天推出1万台19.9元的九安电子血压计,1万台9.9元的鱼跃血糖检测仪。
李桂芝就是在拼多多上“人人健康医疗”店铺中抢到了这款不到十块钱的血糖仪,这家店铺信息显示由福建泉州一家名叫“康巨”的器械公司经营。为验证血糖仪的准确性,在当地三甲医院复查血糖时,李桂芝用拼多多和其他平台上购买的同款血糖仪,同一时间抽取同一手指的血测量发现拼多多购买的血糖仪跟医院抽血查的数值差了0.8。
健康时报记者在拼多多医药板块上发现,李桂芝所购的单独血糖仪机器价格已涨价到18元。记者在拼多多上以47元的价格购买了同款鱼跃580型号血糖仪套装(配50片试纸、50个采血针和酒精棉),以87元的价格在其他平台旗舰店购买相同产品套装。拿到两款仪器后,记者对比发现,拼多多所购血糖仪是2018年7月生产,其他平台旗舰店产品是2019年9月所产,除采血针外观少许不同外,其他看起来都一样。
记者分别以3人相同时间相同手指血样为测量样本,用两套血糖仪所配试纸和采血针分别读取血糖数据,结果显示,其他平台所购血糖仪数据分别为10.6、8.6和4.4,拼多多所购血糖仪数据则为9.9、8.2和4.2。
厂家回复血糖仪是正品,专家表示此差值正常
“具体的产品问题要询问商家,商家说是正品就是正品。” 为了解拼多多上购买的血糖仪真假,健康时报记者通过拼多多官网联系了客服/举报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拼多多平台对商家有管控,但对产品没有直接管控,平台可以提供商家电话进行沟通。
健康时报记者咨询鱼跃北京售后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两款产品均为正品。北京市西城区的鱼跃售后服务点工作人员表示,鱼跃的确和拼多多平台部分商家有合作。问及是否保证拼多多上所有的鱼跃产品均是正品,该工作人员表示,只有鱼跃合法的经销商店铺所售才能保证。
都是正品为何血糖数值有如此差异?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相同时间测量的血糖有1单位以下的差距属于正常现象。但要定期到医院测静脉糖化血红蛋白,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衡量病情的指标。
提到9块9包邮的血糖仪是否值得考虑,吴晞表示,目前血糖仪生产企业最有利润的是试纸,在国外,很多企业都免费送血糖仪,用试纸和采血针赚取利润。
记者浏览多个购物网站也发现,在今年电商双11的预售广告里,有很多平台做出“购满试纸等三件产品就可以赠送血糖仪”的预告。
平台商家解释,薄利、清库存是低价主要原因
“我们对每个商家的审核都非常严格,要有符合国家监管要求的完整手续才能在平台上架。备货、配货与消费者在线下实体连锁药店所购买的一致。”对于9月29日的促销活动,拼多多医药类目负责人向健康时报记者透露。
“医疗器械产品在拼多多上的利润低到难以想象。”谈到拼多多的商品价格与市场平均价格的差距,拼多多平台所购血糖仪的商家“人人健康医械”负责人许睿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以鱼跃血糖仪试纸为例,50片装规格的产品,每盒只有1~2块钱的利润,之所以一直经营,是因为和厂家合作的过程中有清理库存的需求,以量换价,可换取大量流量,作为医疗器械经销商,这是和厂家建立持久稳定联系的方式之一。
此外,拼多多的入驻费用很低,商家入驻只需交一次性费用1000元,但在其他一些平台,此类医疗器械商铺入驻每年要交40万以上的入驻管理费,这些成本都需要按比例加在产品里。
许睿向记者透露,自己在福建泉州经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所有经销证件都齐全,这是入驻电商平台的最基础门槛,他用这些资质证件同时在多个电商平台开店售卖医疗器械产品,货源都相同,所有产品都接受各自品牌门面的验货和联保售后服务,但会根据平台定位考虑产品属性和定价。(记者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