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猫糖尿病怎么治(猫糖尿病治疗方法)

戒猫组长 0
文章目录:

猫也会得糖尿病?有什么症状?又该如何预防呢?

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是的。

糖尿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慢性疾病,人到老之后如果过于肥胖,就很可能患上此种疾病。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点,却很少人真的了解,其实猫咪也会得糖尿病。

如果猫咪过胖的话,也有很大的概率会得糖尿病。

猫咪为何会得糖尿病?猫得了糖尿病会是什么表现?又该怎么预防呢?

今天我们就围绕这几点来好好聊聊猫糖尿病是什么样儿的猫病吧~~~


对于人的糖尿病,大家尚且耳熟能详,而猫糖尿病是怎么样的就不甚清楚了。

这是怎样的一种猫病?我们该怎么通过毛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更关键的是,该如何正确预防?

这些种种都是身为铲屎官应当知晓一二的。

猫糖尿病是什么?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猫也不例外。

该怎么做理解呢?

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也就是胰岛素分泌有缺陷相对分泌不足则可看成其生物作用受损,出现这两者其中之一,或两者兼而有之,都可能引起所说的糖尿病,这算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的综合症。

在临床上,猫糖尿病一般的症状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体重降低和血糖升高等等。

一开始它们的食欲是正常的,但随着病情慢慢发展,它可能会食欲增加,体重却下降,变得虚弱甚至后肢弯曲行走,被毛变差,呕吐,严重的还可能抑郁。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病比较稀少,但事实情况是:

随着养猫的兴起,宠物猫越来越多,动物医学越来越发达,以及宠物食品大兴,尽管以往猫科动物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在这些年胖猫越变越多,猫糖尿病也逐渐增加。

猫糖尿病可分成三种情况,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据猫糖尿病的病例,约有80~95%的猫糖尿病是机体对于胰岛素不够敏感引发的,就是我们所说的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要是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就会慢慢加重病情,使得胰腺受损进而胰岛素分泌不足,很可能变成Ⅰ型糖尿病。

一般来说,身体过于肥胖或者年龄较大的猫咪比较容易患病,但这种病在猫咪的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患得,要多加注意。

猫咪肥胖容易得Ⅱ型糖尿病,由于超重,猫咪身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身体就不得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平衡,处于这阶段的病猫好好减重,应该能很快恢复身体健康。

这就牵扯到了猫咪糖尿病的致病因素。

猫糖尿病有哪些诱因呢?

前面已经说过肥胖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也应当做个了解。

1.缺乏运动、饮食不当、过度肥胖

Ⅱ型糖尿病在猫当中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于生活方式如缺乏锻炼、高碳水化合物即低蛋白饮食(长期吃单一的猫粮),以及肥胖诱发的。

Ⅱ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猫自身还能够继续产生足量的胰岛素,只是没有正常反应的能力,一般我们可以通过饮食的改变,让它吃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如自制、罐头等的食物,平时多让猫运动减肥,再给猫额外的胰岛素治疗以缓解病情,但若是治疗延迟就不行了。

2.胰腺炎

如果猫咪得了胰腺炎,会破坏大量的组织,以至于器官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胰岛素分泌不足,就无法维持猫咪的血糖水平。

那么胰腺炎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用以进行早期的排查吗?

遗憾的是,没有。

典型的胰腺炎症状是昏睡和食欲不振,这都是非常模糊和缺少特异性的症状,想要自行诊断几乎不可能,一般只能通过专门的检测才能发现。

另外比较棘手的一点是,就算猫咪的胰腺炎完全康复了,糖尿病也可能作为这病的持续结果,使得猫咪终生都要接受胰岛素治疗。

3.自身免疫性破坏

我们说过Ⅰ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它是胰岛素生产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导致的。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猫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和破坏生成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情况可能不常见,但是也不能排除在外。

4.糖皮质激素药物

市面上一些药物如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和甲基泼尼松龙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猫咪的许多疾病,包括过敏、哮喘以及炎症性肠炎。

短期内,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但长期服用,尤其是高剂量服用,就会对猫咪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险,这其中就有患上糖尿病的可能。

所以一般来说,在给药的时候都要注意取最低剂量喂给。

5.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综合症

猫如果有肢端肥大症的话,容易因为垂体内的肿瘤产生过多的生长激素。

过量的生长激素容易使得这猫比其他正常猫都要大,身体各方面的,包括头,爪子等的。

因为生长激素拥有抗胰岛素作用,所以有肢端肥大症的猫也是糖尿病的典型发病群体。

另一个病叫做库欣综合症(超肾上腺皮质激素),患猫会过度分泌皮质醇,对全身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使猫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太多的皮质醇会导致糖尿病。

以上都是可能导致猫患上糖尿病的几大因素,但总的来看,饮食因素会占更大的比例,也就是说,长期单一吃猫粮的猫咪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近年来猫糖尿病日渐增多,我们铲屎官还要特别关心的,就是这病的具体症状是怎么样的,有利于更早地警惕进而采取一定措施。

猫糖尿病具体有哪一些症状呢?

猫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表现有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却减轻了,病猫体表毛发蓬乱、身体虚弱无力,还会有持续的高血糖或者糖尿,这些症状并非一下子就出现。

1.饮水多且排尿增多

糖尿病猫肾上腺素不足,血浆葡萄糖浓度会上升,一旦超过了肾糖阈就会引起糖尿,还会通过渗透利尿作用导致多尿。

在此过程中流失了较多的葡萄糖和水分,流失的量超出正常范围,猫会经常觉得口渴,继而增加水分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猫容易出现泌尿道感染,更加剧了排泄行为的异常。

2.食欲增加而体重减少(虚弱)

当相对或绝对缺乏循环的胰岛素时,血糖不能进入下丘脑中枢细胞,会引起猫的贪食,食欲会旺盛起来。

虽然猫食欲好,能多吃,但热量摄入的增加却不能使身体的分解代谢的状态逆转。

怎么理解?

就是此时猫咪身体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才会升高),导致了分解代谢的状态,猫咪的脂肪和肌肉组织就会持续分解。

糖尿病使得猫咪无限制的分解代谢,会引起明显的体重减少和虚弱。

3.嗜睡及运动量减少

尽管猫咪会比往常吃更多的东西,但它摄入的食物自身机体是无法充分利用的,当自身集体能量供给减少,肌肉和脂肪就会分解代谢弥补身体所需的这部分能量。

然而肌肉的代谢使得猫咪变得虚弱和嗜睡,懒得梳理自己的被毛(使得毛发蓬乱无光泽),对周围环境无所兴趣,运动量也减少。

当糖尿病越来越重,猫就会越来越虚弱,也会越来越嗜睡,甚至会出现步行困难的情况。

4.高血糖和糖尿

持续的高血糖和糖尿是猫糖尿病的典型标志,血糖浓度超过肾阈值(约为288mg/dL或16mmol/L),上述迹象就会表现出来,高血糖和糖尿需要通过专门的体检来诊断。

5.恶心呕吐

这是发生在比较严重的阶段。

糖尿病比较重的猫咪为了提供能量需要分解自己的体脂,这样下去,代谢的产物就容易积蓄、聚集在血液中,容易引起猫呕吐、恶心。

上述几点都是比较典型的猫糖尿病症状,如果发现猫咪出现了上述一种或几种情况,说明情况已经不妙,铲屎官要特别注意,先带到医院好好检查,再做接下去的措施。

为了不让猫那样受苦,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帮助猫咪预防糖尿病呢?

如何有效预防猫糖尿病?

有些人可能认为老猫和胖猫比较容易罹患糖尿病,所以感觉平时没必要注重些什么,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想法,因为实施情况是任何年龄阶段的猫都可能患上糖尿病,所以,如果能从现在就开始养成各种好习惯,对于预防这病是有极大好处的。

1.家有胖猫则减重

前面说过,猫糖尿病的最常见诱因有肥胖,所以预防猫咪肥胖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如果家里的猫比价胖,最先要做的就是监测胖猫的体重。

定期(一周或者几天)观察猫咪体重,以体重为基础适时调整饮食。

少喂或者最好直接不喂零食,这样对猫咪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运动和锻炼是给胖猫减肥最实在的办法,多设置猫抓板、猫爬架、逗猫玩具,最关键的是逗猫玩,让猫咪尽量动起来。

和猫咪一起锻炼可以确保猫咪一定的运动量,保证能量摄入和消耗的平衡,降低猫咪体重,同时还可以让猫咪获得重视、提高幸福感,从而减轻猫咪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2.饮食结构合理化

猫是纯粹的肉食动物,它们的天然饮食结构52%来源于蛋白质,就算是现代宠物猫也不例外。

那么就要摒弃掉长期单一给喂猫粮的坏习惯,而是要给予猫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无谷)饮食,最好是经过系统学习后给做的生骨肉,或者熟自制,关于怎么做一份熟自制,可戳这里进行学习:如何为猫咪做自制猫饭?一份营养均衡的自制食谱~ 。

当然,还得注重饮食的多样化才行,新鲜多样的肉是必不可少的,还可搭配多种口味的主食罐肉、主食冻干。

换食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们就要慢慢从猫粮过渡,自制能带来的好处多多,真的要好好尝试。

3.维持饮食平衡、提供充足的水源

少食多餐,不要随时随地都让猫饭盆里有饭,而是要定时定量,尽量少食多餐。

要知道让猫自由采食非常容易养成猫咪挑食的坏习惯,而只有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固定吃饭时间,到点收走,才能维持猫咪的血糖处于平衡状态。

另外,24h给猫供应新鲜干净的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猫咪平时就应多喝点水,更别说是病猫了,所以可以在家里的各个地方多设置水源,鼓励猫咪进水。

4.定期进行体检以及特殊检查

定期带猫咪到医院进行体检是非常重要的,许多铲屎官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定期体检能排查疾病,及时发现问题,有问题及时治疗,很有必要。

体检能让铲屎官了解猫咪的体重变化,能够从各个方面来监视猫咪的健康,有助于整体把握猫咪的健康状况,及时给猫咪补充所需。

除了基本的体检,还可以定期进行一年一次的血检和尿检,这是预防猫糖尿病的核心。

这些如果都做好了,对猫咪的健康长寿是非常有帮助的。

5.尽量减少使用类固醇

当猫咪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炎、过敏或者哮喘的时候,一般会使用类固醇来治疗。

但我们前面也说过了,这些药物使用起来的话,会降低猫咪体内胰岛素的有效性。

如果猫患上了这些疾病的话,要与医生商量好,尽量以最低剂量来喂养。

这样就可以预防猫糖尿病了。

总的来说,猫糖尿病虽然不是非常多,但也越来越流行了,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猫咪,定期体检,给予猫咪符合天性的食物,提供充足的水源,好好照顾,好好陪伴,保证猫咪的运动量,从各方各面来预防猫糖尿病。

希望在良好的照顾下,所有猫咪们都能健健康康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啦~~~

我是家有十只猫的闹闹,本文为戒猫组长原创作品,已经邀请维权骑士维权,如想转载请联系本人。

大家有什么疑惑,或者需要讨论的可以在评论区指出哦。

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更多养宠干货等着你哟~~~

猫咪糖尿病治疗过程,通常容易忽视伴随的症状和其他系统疾病

一些患有糖尿病的猫很难控制,通常需要高剂量的胰岛素。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宠主服用胰岛素的不适当,不适当的剂量,或潜在的疾病有助于促进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储存不当会导致效力丧失,给药不当(例如,注射技术不佳,产生气泡),以及不规律的给药,这些都可能导致糖尿病控制不佳,应与病人讨论并观察他们的注射技术,尽可能排除这些因素。剂量错误发生时,一种类型的注射器更换另一种,或者长效胰岛素换成短效胰岛素,而没有改变剂量或者注射次数。

一些基础疾病可导致胰岛素抵抗和控制不良。

尽管患者患病的猫咪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并可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和剂量。如果胰岛素剂量超过1.0-1.5 IU/kg q 12小时,血糖控制仍然很差(平均血糖为>270 mg/dL或15 mmol/L),应进一步检测。

肢端肥大症(hypersomatoism)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的结果,通常由垂体腺瘤引起,在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例中占25%-30%甚至更多。这是糖尿病控制不良的猫最常见的潜在疾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分泌也增加了,这调节了与疾病相关的合成代谢变化,尽管许多患有肢端肥大症的猫会有一个正常的外观。临床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增加。平均来说,患有肢端肥大症的猫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是患有非肢端肥大症的糖尿病患者的两倍多,一小部分猫的初始血糖控制良好,甚至可能达到缓解。据报道,中位胰岛素剂量为每天两次,每次7IU(范围为1-35IU),但有时也需要极高剂量,这对其他猫来说是致命的(20至70 IU)。对于肢端肥大症最常用的诊断试验是IGF-1试验,其浓度在患有肢端肥大症的猫体内通常升高了>1000 mg/mL。建议将IGF-1检测推迟至开始胰岛素治疗后6-8周,因为糖尿病诊断时出现的胰岛素减少可能导致错误的低浓度。核磁共振或计算机断层扫描的颅内成像对诊断是有用的。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较少见的原因,并且很少需要同样高的胰岛素剂量。在诊断时,约80%的高肾上腺皮质的猫是糖尿病。过度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伴随着脑下垂体肿瘤或肾上腺皮质,同时有受损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减少胰腺β细胞。临床症状包括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大腹便便、肝肿大、皮肤脆弱。使用0.1 mg/kg地塞米松静脉的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通常用于诊断。

根据生化和影像学发现,60%的糖尿病猫在诊断时存在胰腺炎,但很少有临床症状。在诊断为糖尿病时,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猫可以达到糖尿病缓解,有些可能在疾病解决后恢复到正常的葡萄糖耐量。建议进行家庭血糖监测和适当调整胰岛素剂量,以维持血糖控制,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缓解的可能性。

甲状腺机能亢进也与糖耐量受损有关,然而,在大多数糖尿病猫中,它并没有引起临床显著的胰岛素抵抗。

猫代谢性疾病之---甲状腺机能亢进

细菌感染与人类和狗的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大约12%-13%的糖尿病猫有尿路感染,因为增加的风险与葡萄糖尿和降低尿液浓度有关。在糖尿病猫身上发现的最常见的泌尿病原体是大肠杆菌。猫的泌尿道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或玻璃念珠菌感染,也有报道。所有高胰岛素需求和控制不良的猫都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包括尿沉渣检查,并对发现的任何感染进行适当的治疗。

另外,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可能伴随引发其他疾病症状

(一)20%-40%的糖尿病患者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虽然慢性肾病(CKD)在糖尿病猫中并不常见,但据报道,26%-62%的糖尿病猫患有慢性肾病(CKD)(常见于老年猫)。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最常见的组织学发现与肾脏疾病的猫;然而,在一项对6只糖尿病猫的研究中,50%的猫出现了与人类糖尿病肾病相似的肾小球病变。微量白蛋白血症和尿蛋白/肌酐比率在糖尿病猫与健康对照组猫中显著升高。

控制蛋白质和限制性磷的摄入量可以提高患有慢性肾病的猫的生存时间,因此,推荐用于控制糖尿病的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糖尿病饮食可能是禁忌,尤其是在病变2期或3期的猫。

(二)胰岛素治疗的一个潜在并发症是低血糖,表现为生化(或无症状)低血糖或临床(有症状)低血糖。

严重的低血糖(≤18 mg/dL或1 mmol/L)是潜在的生命威胁,因为大脑需要从血液中不断扩散的葡萄糖供应。过量的胰岛素会迅速地将葡萄糖输送到胰岛素敏感的外周组织,这样就会造成葡萄糖不足,从而无法为大脑提供足够的能量。临床症状,如果发生(临床低血糖),包括嗜睡,抑郁,共济失调,癫痫,或在严重的情况下,昏迷。在猫中,临床胰岛素试验中生化性低血糖的临界值被报道为小于54 mg/dL或3 mmol/L。

给药过量(医源性低血糖)可能是由于病人在给药剂量上的错误造成的,也可能是随着胰岛素剂量的增加或与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恢复有关。胰岛素剂量应调整,以满足减少胰岛素需求的猫接近糖尿病缓解;否则,很可能发生低血糖,并可能危及生命。

生化性低血糖是通过喂养猫来控制的,如果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最好是喂一顿高碳水化合物餐(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的>35%)和含葡萄糖的溶液(如蜂蜜和葡萄糖浆)。应停止胰岛素治疗,直到发生高血糖(>117 mg/dL;6.5 mmol/L或>216 mg/dL;12 mmol/L),则剂量应减少25%-50%。

严重的临床低血糖(明显的共济失调、癫痫和昏迷)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住院治疗。在运输前,饲主可以口服或经直肠使用含血管润滑的注射器注射浓缩葡萄糖溶液,无需针头。一旦住院,治疗通常包括一个初始静脉的连续输注,直到正常血糖浓度可以维持。

体内低血糖的快速补偿通常是通过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和刺激胰腺中的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髓质中的肾上腺素来实现的。然而,胰高糖素的生产由胰α细胞响应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缺失或减弱。胰高血糖素注射试剂盒用于刺激肝脏糖异生和糖酵解,以增加严重低血糖患者的血糖浓度。在低血糖症犬中,使用胰高血糖素持续输注(初始量为5 ng/kg/min)治疗1只胰岛素瘤犬和9只胰岛素瘤、副肿瘤性低血糖症、糖尿病性低血糖症犬(初始量为10-15 ng/kg/min)的难治性癫痫发作。胰高血糖素对糖尿病猫的神经系统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葡萄糖输注恢复正常血糖后,猫的神经系统症状仍然存在。未见不良反应。胰高血糖素最初以50 ng/kg的剂量给药,然后以10-15 ng/kg/min的速度给药,但可能需要增加到40 ng/kg/min才能维持血糖正常。

猫咪狗狗糖尿病,一定按照医嘱按时按量进行胰岛素治疗,同时也要注意糖尿病伴随的其他症状和疾病,随时注意猫咪的状态,一旦有什么问题尽快找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猫MAO医圣

欢迎关注和留言,有什么问题,猫医圣随时线上服务

猫咪糖尿病非绝症,痊愈关键的4大饮食建议,让猫咪陪得你更久

糖尿病在猫身上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要照顾患有糖尿病的猫猫,除了求诊治疗外,主人也可以在饮食上为宠物作出各种配合。猫的情况比较特殊,如胰脏不是永久性创伤,其实是有机会变回正常的。

对猫猫来说,配合低碳水化合物或高蛋白质的饮食习惯就是应付糖尿病的最好方法。猫有糖尿病有机会是受后天影响,如它们长时间处于高血糖水平,就会演变成糖尿病,例如除了基因或饮食问题引起外,如猫猫长时间接受静脉注射糖水,就会因血糖浓度太高而用尽胰脏内的胰岛素,最终因胰岛素不足而得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猫猫需要长期接受静脉注射糖水的情况较少,所以一般都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令血糖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正常猫猫身体吸收高碳食物后会令血糖升高,情况一般维持8至12小时,痴肥的猫会持续更久。处于高血糖水平时会刺激身体分泌胰岛素,如放长粮或长期喂食高碳、高糖零食等,当情况维持一段长时间便有机会耗尽胰岛素。如属上述情况,只要维持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再配合适当的胰岛素治疗,让血糖指数回到正常水平,经过足够时间后便可以稳定糖尿病情况。

对于痴肥的猫,需要透过控制食用量去帮助减磅。进行糖尿病的饮食,最简单的做法可以选购由医生处方针对糖尿病的猫粮。如主人希望亲自预备食物,除了要做足功课外,最好询问兽医意见,有机会转介到营养科如美国某些大学会提供度身设计餐单给糖尿病的猫猫。

猫患上糖尿病是持久战,但如果处理得宜,是有机会稳定病情并让猫猫回复正常状态,让猫咪陪得你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