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巧克力升糖(糖尿病吃巧克力血糖会高吗)
这四类食物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加餐,这三类食物最好不要吃
今天,咱们聊聊糖尿病患者睡前加餐的话题。
糖友选择吃什么,吃多少,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又能不饿呢?
四种情况需要睡前加餐
1.晚餐控制饮食后,比如减少主食、控制总热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2.注射胰岛素的糖友,有意识将晚餐的三分之一食物改在睡前吃,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3.运动锻炼后,加速了胃的排空,消耗了更多的能量,睡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4.测睡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要加餐预防夜间低血糖。
三类食物不适合睡前加餐
1. 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比如馒头、面条、稀饭、面包、藕粉等精制的主食,是较快的能量来源,并且刺激胰岛素分泌,少吃没有饱腹感,多吃能快速地升高血糖,不建议吃。
2. 油炸、油酥等加工类食物
比如油饼、麻花、桃酥、月饼、蛋糕、沙琪玛等,因为增加了脂肪的摄入,不利于减脂。
3. 含糖量高的食物
比如葡萄干、桂圆、巧克力、果脯等。
这四类食物适合睡前加餐
1.乳类及其制品
首先牛奶、酸奶、豆奶等乳类的升糖指数低。相比小麦粉面条的血糖指数是81,大米粥69,大米糯米粥65,小米粥61。
乳类及其制品都是低升糖指数食物,比如牛奶是27,酸奶(加糖)是48,低脂奶粉11.9;即便是加糖和巧克力的牛奶,升糖指数是34,也远比号称养胃的小米粥(61)低得多。
酸奶中的蛋白质、乳酸能延缓胃排空,有明显的饱腹感。既能控制睡前的饥饿感、又能控制餐后以及空腹血糖。
另外,从总热量的角度看,喝起来甜甜的加糖酸奶(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12克)相比吃起来不甜的馒头(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49.8克)远远低得多。当然,如果能自制酸奶,少加点糖,或者买含甜味剂的酸奶(标注阿斯巴甜等等),血糖反应会更低。
所以,相比吃稀饭、面条,一袋酸奶,或者半盒牛奶,是睡前消灭饥饿感的最佳选择。
2.豆类及其制品
豆浆、豆腐脑、豆腐干、豆腐卷都是低升糖食物。比如豆浆每100克中含蛋白质1.8克,碳水化合物1.1克;每100克豆腐干含蛋白质16.2克,碳水化合物11.5克。
有一位糖友,经常卤制五香豆腐干,晚上锻炼后,饿了就吃上2块,血糖控制稳稳的。
在南方,各种豆腐制品更是多种多样,糖友在网上查找制作方法,也非常方便。提醒一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减少豆类食品的摄入。
3.蛋类以及制品
临睡前如果有饥饿感,蒸一碗鸡蛋羹,里面随口味加一点菠菜、胡萝卜粒等蔬菜;或者直接煮一个茶鸡蛋,都是不错的选择。
茶鸡蛋加工制作非常简单,稍微用心一下,就能很好地控制饥饿感。远远比家里有什么吃什么,经常剩什么吃什么更有利于控制血糖。
4. 粗加工的混合餐或少量低糖水果
如果家里实在凑巧没有上面所说的牛奶、鸡蛋、豆类,那么简单粗加工的碳水化合物,混合少量蔬菜、干果也是一种选择,比如:
- 半个煎饼、全麦面包、燕麦片(轻煮),搭配天然的干果类,比如杏仁、花生(10粒之内);
- 或者半个包子、3个水饺等;
- 半个苹果、1个小香蕉(控制在100克之内)。
总热量控制在100~150千卡之内,既保证混合餐升糖指数低,也控制了总热量,解决了饥饿感。
上述食材,糖尿病患者应家中常备。
作者:牟利宁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主任护师济南营养学会秘书长山东省首届健康大使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五级)
得了糖尿病,一吃甜食血糖就升?营养师:4种甜食吃了没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甜的!” 这句话是不是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未必。今天这篇文章,或许会颠覆你对糖尿病和甜食的理解!
如果你是个甜食爱好者,但又被糖尿病困扰;如果你每次看到蛋糕、冰激凌只能咽口水,不敢碰;如果你甚至怀疑,自己这辈子还能不能和甜味“再续前缘”——别急,今天就告诉你,有些甜食,其实糖尿病人也能吃,而且还吃得心安理得!
那么,哪些甜食吃了没事?为什么没事?别急,我们一起来看看。
先聊聊糖尿病和甜食的关系吧。很多人一听到“糖尿病”,就觉得是因为吃了太多糖导致的,仿佛“糖”是罪魁祸首。其实,这是个常见的误解。糖尿病的本质,是身体的胰岛素功能出了问题——要么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了。
胰岛素是帮助血糖进入细胞的“钥匙”。当这把钥匙不好用了,血糖就会堆积在血液里,导致血糖升高。但问题来了,甜食真的就是“罪魁祸首”吗?其实不然!血糖升高的速度,取决于食物的升糖指数(GI值),而不是食物本身是否甜。
举个例子,一个白米饭的GI值高达80-90,比很多甜食还高!而某些甜食,比如黑巧克力的GI值却只有20-30。所以,糖尿病患者并非只能和甜食“绝缘”,而是要学会选择“对的甜食”。
你知道吗?黑巧克力不仅不是糖尿病人的“敌人”,反而是“朋友”。
黑巧克力的GI值只有20-30,比很多主食都低。而且,它富含多酚,这是一种能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物质。研究表明,吃适量的黑巧克力(注意是70%以上可可含量的那种哦!),不仅不会让血糖飙升,还能帮助稳定血糖。
当然,记住“适量”两个字。每天吃个20-30克(大约一两小块),既解了嘴馋,又不至于让热量超标。
“酸奶不是也甜吗?糖尿病人能吃?”
答案是:可以,但要选对!
这里说的酸奶,是无添加糖的原味酸奶。它的甜味,来自乳糖的自然发酵,而不是额外加的糖。这种酸奶的GI值仅为30左右,而且富含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帮助。
更妙的是,酸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还能减缓糖的吸收速度,避免血糖急剧上升。想要更好吃一点?可以加点低GI的水果,比如蓝莓、草莓,既补充了维生素,又不担心血糖飙升。
坚果,是糖尿病患者的“宝藏零食”。它们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甜食,但很多坚果带有天然的甜味,比如腰果、杏仁、核桃,甚至烤过的榛子。
坚果的GI值一般都低于20,而且富含健康脂肪、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小。更重要的是,它们还能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让血糖波动更平稳。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坚果虽然健康,但热量很高,所以每天一小把(大约20克)就够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到“水果”,就吓得不敢碰,觉得水果里的果糖会让血糖飙升。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水果都会让血糖升得快。
比如,草莓、蓝莓、猕猴桃、柚子这些水果,GI值都低于50,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适量食用。而且,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对提高免疫力和改善代谢都有好处。
吃水果时,可以搭配一些蛋白质或脂肪,比如和无糖酸奶一起吃,或者加点坚果,这样能进一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松口气:“原来糖尿病也能吃甜食!”但别急,有几个重要的原则,还是要记住:
- 控制总量:即使是可以吃的甜食,也不能放开吃。每次都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比如黑巧克力20-30克,坚果20克,水果100-150克。
- 搭配合理:甜食最好和富含蛋白质或脂肪的食物一起吃,比如酸奶、坚果、鸡蛋等,这样能减缓血糖的波动。
- 选对时间:甜食最好安排在两顿主餐之间,避免空腹或餐后马上吃,这样可以让血糖更平稳。
- 关注个人情况:每个人对甜食的反应不同,吃甜食前可以先监测血糖,看看是否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
糖尿病并不意味着生活失去了甜味。相反,只要学会选择,你完全可以在控糖的同时,享受甜食带来的幸福感。
黑巧克力的浓郁、酸奶的顺滑、坚果的香甜、低GI水果的清新……这些健康的甜食,不仅满足味蕾,还能让你更安心地管理血糖。
最后,给所有糖尿病朋友的一句话: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是“禁止”什么,而是学会“选择”什么。甜食也好,其他食物也好,关键在于平衡和适量。别让糖尿病限制了你的生活,而是通过科学的管理,让糖尿病成为你健康生活的新起点。
参考文献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iabetes Fact Sheets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 Glycemic Index and Diabetes
《柳叶刀》:糖尿病与营养管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饮食指南
想要吃糖不背“包袱”?看食物升血糖排行榜,助你血糖稳一点!
甜,是种美妙的味道
而糖更是为食物增添风味
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
咖啡、豆浆、冰激凌、汽水、巧克力.....
只要你吃东西
甚至是普通的菜肴
比如红烧肉、炒青菜,都可能会摄入糖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我们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应该控制在 25 g 以下。
然而,根据 2019 年的最新数据
我国人均每日摄入的添加糖已达 30 g
糖摄入过量除了会让人肥胖
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病、加速皮肤老化等问题
甚至还会影响口腔健康
这些「糖」引发的种种危害
你真的了解吗?
(小编不允许被无知打败!)
01 「糖」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的大
吃糖本身不会引起糖尿病,但糖果、点心、甜饮料......都是让人长胖的元凶,而体重超重会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如果已经确诊,糖会加快病情的发展,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被糖危害的不仅有成人,还有孩子,他们的牙齿健康情况不容乐观。
吃糖毁掉一口好牙,只需要 6 个月。
虽然糖本身不会导致蛀牙,但是口腔里的细菌会趁机作怪,这些细菌吃了糖之后会产生酸,腐蚀牙齿造成蛀牙。
小朋友自控力差,如果常吃糖或喝甜饮料,每次吃完又不及时刷牙漱口,就会给细菌提提供美味大餐,从而出现严重蛀牙。
糖的危害不止于此,除了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以外,糖还与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密切相关。
那么
想要健康控糖应该怎么做?
怎么发现饮食中的「隐形糖」?
02 首先认识食物中的GI 值
GI 也就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简称升糖指数,是指吃含有 50 g 碳水化合物的某种食物后 2 小时内引起体内血糖升高的程度和吃 50 g 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程度的比值。
以前一般认为,只有当 GI>75 才会被称为高 GI 食物,但根据最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GI>70 就可以被称为高 GI 食物。
想控制血糖,应该尽量不吃高 GI 食物。
那么
什么食物的 GI 高呢?
废话不多说,排行榜走起!
榜单按 GI 从低到高排序,越靠前越推荐吃
03 食物GI排行榜
01 主食推荐排行榜
清单
绿豆 升糖指数 GI=27
淀粉含量高,可以当主食。搭配大米煮绿豆饭特别好。
1
芋头 升糖指数 GI=48
可以替代部分主食,但需要额外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
意大利面 升糖指数 GI=49
加工主食中少有的低 GI 食物,最好搭配少油少盐的酱料。
3
山药 升糖指数 GI=51
对消化不好的人很友好。带皮蒸熟再剥皮就不怕手痒了。
4
红薯 升糖指数 GI=54
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怕反酸的话就不要空腹吃。
5
玉米 升糖指数 GI=55
控制血糖优先选择甜玉米,而不是糯玉米。
6
土豆 升糖指数 GI=62
做成土豆泥升糖就非常快了,所以尽量别切得太小太碎。
7
小米 升糖指数 GI=71
虽然是杂粮,但也是高 GI 食物,不妨和其他杂粮一起煮。
8
大米 升糖指数 GI=82
高 GI 食物。煮饭时最好放入一些糙米、杂豆,做成杂粮饭。
9
糯米 升糖指数 GI=87
主食中数一数二的高 GI 食物。实在想吃的话,先吃些绿叶蔬菜,再少吃几口糯米。
02 水果推荐排行榜
清单
柚子 升糖指数 GI=25
高水分低热量。吃降压药、降脂药的话,就别吃西柚了。
1
桃子 升糖指数 GI=28
对桃毛过敏可以削皮吃。不要随便吃桃仁,小心中毒。
2
苹果 升糖指数 GI=36
最好洗干净带皮吃,果皮中也含丰富的果胶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控制血糖。
3
枣 升糖指数 GI=42
水果中的维生素 C 之王,但热量高,一天吃几颗就够了。
4
葡萄 升糖指数 GI=43
白霜没什么大碍,用不着非得洗掉。一次吃一小串就好。
5
香蕉 升糖指数 GI=52
吃起来倒是很方便。想控制血糖,香蕉也可以少量吃。
6
芒果 升糖指数 GI=55
对芒果过敏就别勉强自己了,想控制血糖别太嘴馋哦。
7
菠萝 升糖指数 GI=66
怕涩口,可以加热以后再吃。但糖尿病人别吃太多。
8
哈密瓜 升糖指数 GI=70
懒得去籽,嚼碎吃下去也没关系。想控制血糖还是要少吃。
9
西瓜 升糖指数 GI=72
水果中少见的高 GI 食物,但西瓜水分多、整体含糖量较少,偶尔吃没关系。
03 蔬菜推荐排行榜
清单
菠菜 升糖指数 GI=15
可以和豆腐一起吃。先焯水,就可以去除大部分草酸。
1
生菜 升糖指数 GI=15
草酸含量低的绿叶菜。和大蒜一起吃,可以抑制蒜味。
2
茄子 升糖指数 GI=15
吸油很厉害,蒸着吃最好。红烧茄子、油淋茄子还是算了。
3
西红柿 升糖指数 GI=15
空腹可以吃,而且很适合作为肚子饿了时的加餐。
4
黄豆 升糖指数 GI=18
含钙量优秀,膳食纤维丰富,只是……吃多了容易放屁。
5
四季豆 升糖指数 GI=27
买的时候,挑嫩的别挑老的。一定要做熟了吃。
6
扁豆 升糖指数 GI=38
长得和荷兰豆很像。同样的,一定要做熟了吃。
7
甜菜 升糖指数 GI=64
控制血糖要少吃,毕竟白糖就是从甜菜中提取出来的。
8
胡萝卜 升糖指数 GI=71
高 GI 食物。吃太多的话,会暂时变成「小黄人」。
9
南瓜 升糖指数 GI=75
伪「降糖食物」。糖尿病人可以尽量挑选嫩南瓜,含糖量相对较少。
04 零食推荐排行榜
清单
腰果 升糖指数 GI=25
尽量买小包装的、原味的腰果。一天吃一小把就好。
1
酸奶 升糖指数 GI=48
最好不买带有「风味」二字的酸奶。饭后吃饱就别再喝了。
2
巧克力 升糖指数 GI=49
黑巧克力更健康,但热量往往都不低,吃几口解解馋就好。
3
爆米花 升糖指数 GI=55
建议吃原滋原味的。电影院里的加了黄油和大量糖,少吃。
4
炸薯条 升糖指数 GI=60
升糖不是很快,但再吃东西血糖就容易飙升。热量是蒸土豆的近 10 倍,能少吃就少吃。
5
冰激凌 升糖指数 GI=61
含有不少游离糖,偶尔解解馋就好。
6
啤酒 升糖指数 GI=66
尽管喝起来并没有多少甜味,但升糖速度不容忽视。
7
橘子汽水 升糖指数 GI=68
满满都是糖,最好不喝。喝多了升血糖、长肥肉不说,还对牙齿不好。
8
苏打饼干 升糖指数 GI=72
养胃也不能全指望苏打饼干,不光没营养,热量还挺高。
9
麦芽糖 升糖指数 GI=105
记忆中的零食,却是现有数据中 GI 最高的食物。买包装食品也要注意配料表里有没有它。
下顿吃什么
是不是心里有数了呢?
不过吃饭时
除了要注意食物本身的升糖指数 GI
吃法也很重要
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做法
都可能让升糖指数 GI 变得不一样
食物
升糖指数 GI
小麦
馒头(小麦粉)
41
85
土豆
土豆泥
62
87
大米(煮 1 分钟)
大米(煮 6 分钟)
46
87
总而言之就是
↓↓↓
加工越精细的、切碎磨成渣的、烹饪时间越长的食物,升糖指数就越高。这样既不利于保持体重,也不利于控制血糖。
所以做饭时「偷偷懒」
也没什么不好的
04 注意:切莫忽视淀粉
除了规避含糖量较高的天然食物或加工食品的同时,对于特殊群体,比如糖尿病病人,在选择“无糖”食品时,千万不要忽视淀粉。
选择加工食品,除了要看食品标签,明确其中写着“无糖”或“不含糖”的同时,还要看其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是否添加大量淀粉或者碳水化合物。
因为淀粉进入胃肠道后,将很快被其中的酶类分解为葡萄糖,进而提升血糖。
人们吃含淀粉较多的天然食物时,虽然口感上不是很甜,但血糖往往会升高,其原因就在于此。
通过上述
知道了糖吃多了会带来龋齿、肥胖等健康问题
那么在生活中
怎么做才可以减少糖的摄入呢?
05 日常生活可以这样减糖
实际生活中,要达到“减糖”这一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减糖要减添加糖
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2.认识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3.知道糖的危害多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4.控制添加糖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5.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6.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7.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
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8.烹饪过程少加糖
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9.外出就餐巧点菜
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10.用白开水替代饮料
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好了,最后提醒大家
血糖稳一点,健康就多一点
不要掉进“甜蜜陷阱”哦~
综合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所、丁香医生、人卫健康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