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护理问题(1型糖尿病护理诊断及问题)
糖尿病患儿日常如何护理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叶雪主治医师表示,儿童糖尿病治疗需综合进行,饮食、运动、药物、监测和糖尿病教育五个方面在患儿日常护理中缺一不可。
壹
首先,饮食上注意营养,控制总热量,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贰
其次,运动上,可以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运动要遵循适量、经常性、个体化原则,防止运动后低血糖。比较合适的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须注意的是,当胰岛素不足而血糖升高时,锻炼可能进一步升高血糖,诱发酮症酸中毒发生,因此,尿酮体阳性时不能活动,低血糖时也不能进行运动。
叁
第三,药物治疗上应严格遵医嘱进行。一般在临床上,1型糖尿病的治疗用药就是胰岛素,可以选择每日多次皮下注射或者选择胰岛素泵,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1型糖尿病,需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以及不能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或肝肾功能损害的非1型糖尿病患儿。对1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平稳、肝酶正常时可以选择二甲双胍治疗。
肆
第四,日常监测方面,血糖平稳时每日测3-4次(包括早餐前),周末时每日8次,以调整胰岛素用量。此外,以下情况也需要加测血糖:出现低血糖症状或怀疑低血糖时,剧烈运动前后,尝试新的饮食或不能规律进餐时,突然的情绪激动,患其他急性疾病时,如感染、呕吐、腹泻等。糖尿病的监测还包括每3个月1次查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胰岛素C肽,每年1次远期并发症监测,主要包括眼底、肾脏损伤指标、诱发电位等。
伍
第五,在糖尿病教育上,家长和孩子需要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低血糖及高血糖的处理方法。对糖尿病知识了解得越多,孩子血糖控制会越平稳。
来源 | 摘自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 | 庞建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医学新成果守护1型女性“糖友”健康孕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桂运安 方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翁建平教授团队在1型糖尿病妊娠期疾病综合管理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将1型糖尿病不同孕期疾病管理的关键点整合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孕产管理流程中,通过孕前-孕中-围产-产后全流程覆盖,使1型糖尿病女性严重不良妊娠结局(母婴健康)率从既往25%降至6.0%,其中子代畸形率从8%降至0%;剖宫产、巨大胎发生率等也降低至与非糖尿病孕妇相当。
这是全球首次在糖尿病领域将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妊娠结局提升到接近正常孕妇水平,研究受到国际关注。来自英国、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参与了研究项目。
1型糖尿病,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也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该病起病较急,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终身接受以胰岛素治疗为核心的综合管理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妊娠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特殊时期,但妊娠可能导致1型糖尿病并发症,1型糖尿病也是重要的高危妊娠因素。未得到有效孕期疾病管理的1型糖尿病女性子代巨大胎儿、胎儿先天畸形、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新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较正常人高4~10倍。妊娠期血糖控制不良和缺乏计划妊娠是其糖尿病进展、妊娠不良结局明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1型糖尿病女性的先天畸形、死产、流产等不良妊娠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出7倍,其严重不良妊娠率高达25%,其中,子代畸形率约为8%。由于较高的不良妊娠率,女性患者陷入了“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的“三不敢”生活困境。
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郑雪瑛介绍,在缺乏充足的社会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守护1型糖尿病孕产妇、减少不良妊娠、保证母婴健康,从“三不敢”生活困境到实现“拥有健康孩子,拥有完整人生,拥有幸福生活”的“三拥有”,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任重道远的社会责任。
2015年开始,翁建平教授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通过实施孕产全程管理方案以改善中国1型糖尿病女性妊娠结局的“康乃馨”研究项目。
在翁建平看来,“康乃馨研究”有两大特色:一是采取“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研究并抓住糖尿病产检管理的关键节点,实行1型糖尿病患者全流程覆盖干预;另一方面按照内分泌科与产科相结合,血糖评估与产前评估相结合,动态检测与常规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思路,将糖尿病产检相关管理手段整合进国家通用孕产妇保健体系中,在没有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康。
他认为,“康乃馨研究”不是传统意义上针对某些基因、某个靶点、某种技术手段的生物医学创新或是诊断治疗方式创新,而是用系统性、整体性的视角,融合医患沟通、健康干预、健康促进与医学人文关怀的诊治照护体系创新。
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内分泌与代谢类权威学术期刊《糖尿病护理》。审稿人认为,该项目研究设计很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级1型糖尿病妊娠疾病管理计划,能使1型糖尿病女性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改善,对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
翁建平指出,相关临床研究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1型糖尿病孕前-孕期全程管理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不仅对我国制订符合现实国情的糖尿病诊疗相关临床指南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其他国家开展糖尿病妊娠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三因素可导致1型糖尿病 春季需注意这些
糖尿病常见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那么,什么会导致1型糖尿病呢,春季应该如何应对呢?
1型糖尿病早期症状多
1、遗传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这种遗传缺陷表现在人第六对染色体的HLA抗原异常上。也就是说,如果你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2、自身免疫: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糖尿病能治愈吗?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伤人体胰岛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3、病毒感染:某些I型糖尿病患者,是在病人患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后发病的。其机制在于病毒进入机体后,直接侵及胰岛 amp;beta-细胞,大量破坏beta-细胞,并且抑制beta-细胞的生长,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乏,最终引发I型糖尿病。
春季如何护理糖尿病?
上述我们了解了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智,其实,1型糖尿病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1型糖尿病还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春季细菌滋生,此时糖友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澡、勤换衣,防感染。女性应有选择的使用化妆品,以此避免毛孔堵塞,引起疖、痈;男性在刮脸时要小心,防止刮破皮肤以前你感染。对于已感染部位,要做好局部清洁、消毒,尤其应及时与糖尿病或专科医生联系。
春季阳气升发,新陈代谢逐渐旺盛,此时需注意饮食。研究认为,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甘温之品,忌辛辣;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糖尿病人在春季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蛋、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养肝护脾。在挑选蔬菜时我们可以选用韭菜、胡萝卜、山药、洋葱、苦瓜、莴苣、黑木耳等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压作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