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浑身疼吗(糖尿痛有那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身体出现疼痛的9个原因及对策,你得知道
临床工作中,经常听糖尿病患者诉说身体疼痛,担心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
其实身体疼痛未必是糖尿病并发症惹的祸,今天咱们就分析糖尿病身体疼痛的9种常见原因及对策。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四肢未稍对称性、呈手套袜套样表现,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麻木、蚁行感、刺痛、烧灼痛等,呈上行性发展。
对策
如果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用硫辛酸、甲钴胺、依帕司他等治疗。
疼痛严重者,可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如改善患者神经痛的症状,如阿米替林、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美洛昔康、塞来昔布、辣椒素等,也可以选择中医中药治疗。
最重要的治疗是控制好血糖。
2.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滋养神经的血管广泛硬化引起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变,如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胀痛,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表现,如皮肤苍白、发绀、坏疸等。
对策
轻症者,在控制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凝状态等基础上,戒烟是治疗的关键。
药物治疗可选用扩血管、抗凝等治疗,如羟苯磺酸钙、硫辛酸、阿斯匹林、氢氯吡格雷等,也可以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效果明显,治疗后"三多一少"的糖尿病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或消失,高血压、高血脂、肾脏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也能获得改善和恢复。
严重者需做下肢血管造影,了解血管堵塞程度,可放置血管支架疏通血管,解决下肢未端缺血缺氧。晚期有坏疸者,需要截肢治疗。
3.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是疱疹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易侵犯外周神经。表现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持续性的、沿神经走向的放电样刺痛、灼痛、触摸痛。
一般是先有感冒表现,后出现受侵犯的神经分布区域疼痛,疼痛2-3天才出现疱疹。带状疱疹经治疗后好转,但是疼痛可持续多年。
对策
一旦发生带状疱疹,积极控制好血糖。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干扰素等,严重的可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治疗疼痛可以用:①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草胺、舍曲林等;②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③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美施康定)、羟基吗啡酮(奥施康定)、羟考酮、芬太尼(多瑞吉)、二氢埃托菲、路盖克等。④非麻醉性镇痛药,如曲吗多、乌头生物碱、辣椒碱等治疗,同时可配合理疗、中医中药等治疗。神经阻滞,神经毁损。
4.糖尿病合并椎间盘突出
2型糖尿病以老年人多见,往往因骨质疏松及长期劳作,致使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压迫脊髓或神经根,表现为:沿神经行程的疼痛,疼痛性质为触电样麻痛、胀痛,伴患肢无力。
多为单个肢体或单根神经行程区域痛,有明显的定位征,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无关。
对策
治疗上,一旦考虑有椎间盘突出或脊椎骨质增生,应做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轻症者可以用绝对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和推拿、按摩、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法、中医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等方法治疗。
病情严重,疼痛难忍或导致瘫痪的可行手术治疗。
5.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对策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
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6.糖尿病合并痛风
疼痛表现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
对策
迅速控制急性发作,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药物治疗:1.抑制尿酸生成药:别嘌醇、非布司他等;2.促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氯沙坦及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等;3.新型降尿酸药; 4.碱性药物: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5.止痛,秋水仙碱、塞来昔布、痛风定等。
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
7.糖尿病合并风湿病
风湿病大多有关节病变和症状,可高达70%-80%,约50%仅有疼痛,重则红,肿,热,痛及功能受损等全面炎症表现;多为多关节受累。侵及关节大小视病种而有不同。
对策
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使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现在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
有糖尿病的人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如果使用,应严密监测血糖,用控制餐后血糖控制好血糖。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其他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8.糖尿病合并肿瘤
2型糖尿病常常在老年人中多见,肿瘤的发生率高,很多肿瘤最早的表现是疼痛。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88%;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约占11%;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1%。
对策
对不明原因的疼痛,应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早期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
对于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多选择手术治疗。如果转移性肿瘤,可全身多处疼痛,只能用止痛药处理,晚期用吗啡等对症治疗。
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多因组织细胞破坏后代谢产物增多引起,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主要是肿瘤转移后,特别是骨转移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质破坏或骨质疏松引起疼痛。治疗可给予止痛药物、补钙、维生素D和活化维生素D等治疗。
9.其他
其他身体疾病也可以表现体表的疼痛,如心梗、肺梗、肺炎、胸膜炎、胆结石、肾结石、阑尾炎等。
对策
一旦出现剧烈疼痛,特别是胸腹的疼痛,应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医生忠告:糖尿病患者身体疼痛原因很复杂,一旦身体出现疼痛,需要及时看医生,由有相关专业知识、有经验的医生诊断后确定,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耽误了病情。
简介作者:向建平主任医师
单位: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怀化分中心)学术带头人
湖南省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
身上出现这3个部位痛,糖友们一定要注意!
无论你患上糖尿病多久,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身体浑身都疼得不得了?
没有患上糖尿病的朋友也许会纳闷了:糖尿病不就是血糖高一点吗?怎么会浑身都疼呢?
其实浑身疼属于糖尿病并发zheng的范畴,并且每种疼痛的情况对应的原因也不一样,糖友需要根据引起自身疼痛的原因针对性缓解及治疗。
今天跟大家分享糖尿病患者常见的4种“痛”,很多糖友疼起来会被认为是其他的疾病引发的,其实这些都可能与糖尿病并发zheng相关,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对改善及延缓并发zheng十分有利。
腿部疼痛
很多糖友可能有腿疼的毛病,尤其是感觉到自己的一侧大腿疼,大多数情况下这会被认为是腰椎疾病等,其实这种疼痛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
尤其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患者朋友的腿部会发生异常的疼痛,大部分糖友可能会感到腿部出现麻木、刺痛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
这些疼痛的感觉通常从足尖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甚至大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疼痛的感觉,是因为长期高血糖波动导致的。
这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末梢受损,使得患者对触觉、温度觉和痛觉的敏感度降低。
如果你因为腿疼去医生就诊,你告诉医生,自己一侧大腿痛,很容易被认为是腰椎的问题。
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会引起一侧大腿的麻木、疼痛。
如果你告知医生你还有糖尿病,有经验的医生还会将并发症的筛查作为诊断病因之一。
脚趾疼痛
生活中我们发生脚趾疼痛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脚趾疼痛排除外伤引起之外,糖尿病的脚趾疼千万不能忽视,因为牵扯的并发症原因也是很多的,例如神经病变,还有痛风的影响,都会造成脚趾疼痛的发生,并且情况严重的,疼起来真要命。
最常见的是电击样疼痛,也有些表现为针刺、火烤、撕裂样痛,有些会自己突然发作,也有些轻轻碰一下就会诱发。
也许只有亲身患上这些并发症的朋友才能真正体味到那种疼痛,因为糖尿病的感觉灵敏度下降,往往病情发生很恶劣了才能感知点滴疼痛,当感受到十分疼痛的时候已经是到了并发症的晚期阶段。
因为我们提倡大家每年都要定期做好并发症的筛查。身体稍微有点疼痛也不要强忍着,及时去医院就医为好。
生活中如果感觉四肢麻木,尤其是肢体远端如指尖脚趾开始疼痛,并且是对称性的,还有出现走起来像踩在棉花上的感觉,像套了个袜子一般的无力感的情况,也都要引起重视。
肚子疼痛
谈到肚子疼,大家一定会想到莫不是吃坏了什么东西,或者是肠胃疾病引起的。
如果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肚子疼,出现腹泻腹胀的问题比较频繁,可以考虑是糖尿病胃轻瘫。
胃肠道自主神经受到损伤,就会引起胃轻瘫。这也是糖尿病相对少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病程比较长的糖尿病患者。但如果对血糖管控不加以重视,这类并发症也会提前来到。
上面与大伙分享的三类疼痛问题,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症状,出现这些疼痛的情况,大部分是不当一回事的,但是作为糖尿病患者,在本身感知能力,对疼痛的感觉敏感度下降的情况下,是要更加重视身体发出的各类信号的。
希望大家多多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身体有任何微小的疼痛也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万一是严重的并发症前兆呢?对不对?也祝愿大家血糖管控得越来越稳定,离并发症越来越远,轻松过好每一天!
糖尿病出现这6大表现,证明糖尿病并发症出现,血糖控制不好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一旦出现严重并发症,会致残,致死!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
不同并发症自然“先兆不同”:
一、糖尿病导致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控制不好,导致的全身血管受损,尤其会导致心脏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心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就会出现心绞痛的表现,这时候就会表现为胸痛、心前区疼痛、头疼、牙疼、胸闷憋气、大汗、后背疼痛、咽部紧缩感、肩膀疼痛等等表现。糖尿病导致的冠心病常常是三支病变,也就是三个心脏大血管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狭窄,往往不能支架,需要搭桥。
二、糖尿病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是全身性的,对于颈动脉以及脑血管都有损害,会导致颈动脉狭窄斑块,脑血管狭窄甚至引起脑梗死。当发生严重脑供血不足,或脑梗死的时候,会表现为双手力量不对称,口角歪斜,走路偏斜,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吐字不清,嗜睡状态,恶心呕吐或呃逆;面瘫及舌瘫、偏盲、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等。
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若出现有视物模糊,且不断加重情况,那需注意或许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越长几率便更高,所以糖尿病人群需半年检查一次眼底。查查眼底,视物模糊、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均是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注意若早期发现,注意及时治疗。
四、糖尿病肾病
当出现水肿、眼睑、颜面及下肢浮肿,高血压,蛋白尿,大量泡沫尿等等要怀疑糖尿病肾病,化验尿常规和肾功能,以明确是否出现糖尿病肾病。
五、糖尿病足:
血糖控制不佳,血管神经损害,四肢伤口不愈合,容易破溃,只能截肢后才能好转!
六、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
肢体麻木、感觉性共济失调、亦可累及颅神经及脊神经。早起可表现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注意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并发症可能是独立出现,也可能是同时出现。对于糖尿病的人,不能等到已经出现并发症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只有长期血糖处在理想安全水平,才能避免并发症发生。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