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多运动会糖尿病(多运动对糖尿病人好吗)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好处多,这5个好处最明显!

都知道运动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不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免疫力,还可以帮助维持体重,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运动更是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好方法,因此糖尿病人在平时可以坚持多运动,对降低血糖有很大的好处。

糖尿病人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一、帮助改善脂类代谢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如果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这种物质可以帮助脂肪快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脂中的胆固醇含量,进而防止高血脂的出现还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二、帮助控制血糖

运动能够帮助糖尿病人提高名胰岛素敏感性,还能够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让身体多余的脂肪和热量被大量消耗,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一般来说,一次中等量的运动能够帮助维持12个小时的降糖效果。

三、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大多数二型糖尿病人是因为身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肌肉脂肪对胰岛素的耐受力,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进而降低胰岛素抵抗,让胰岛素能够更好的帮助肌肉失去葡萄糖和利用葡萄糖。

四、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会让患者身体需要大量的氧气,就可以让患者身体的循环和呼吸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帮助增强血管弹性,进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防止血糖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出现。

五、帮助控制体重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二型糖尿病者会出现肥胖的现象,而通过运动能够让身体的脂肪被快速消耗,也就能够让体重快速下降,并且让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运动对于本身肥胖的糖尿病人来说可以起到减重的效果,只有做到体重下降,才能够让血糖稳定,不容易发生波动。

温馨提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经常运动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是在运动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血糖,由于运动会让身体内大量的能量被消耗,也就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在运动期间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血糖,如果有出现头晕、乏力、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就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且补充食物,让自己身体的能量充足再进行运动,能够防止意外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过度”运动危害大,赶紧自查!

都说运动是健康的源泉,而糖尿病患者很多也是由于缺乏运动导致肥胖而患病的。得了糖尿病之后,如果能适当进行运动的话,可以帮助稳定血糖,对身体也很有好处。但是,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做什么运动都可以的,如果运动不当或是太过激烈,可能会导致失明等一些很严重的问题。

运动不当糖尿病者会失明吗?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的患者,由于身体长时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眼部和身体其他部位都已经受了一定损伤,比如视网膜等,可能已经比较脆弱。如果这时候,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像是跑步速度过快,或者是比较用力的运动,都有可能致使视网膜脱落,从而导致失明。

如何判断是否过度运动

主要看两个指标。

1.自我感觉: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所以自我感觉是判断运动是否过量的最直接指标。

如果运动能使你出现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些心跳加快、周身微热,身上出毛毛汗,运动过后全身有轻松愉快的感觉,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运动使你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大汗淋漓、心跳得像要蹦出来一样,运动过后全身沉重得不想再挪步,那一定是运动过度了。

2.心率:运动使心率增快才能达到锻炼效果,但运动过程中要保持心率在每分钟150次以内。

这个心率范围,可以保证心脏的每一次收缩都是有效的,能为运动的机体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超过这个心率,机体各脏器就会缺氧,锻炼反而变得有害无益,就属运动过度了。

糖尿病的运动原则有哪些?

1.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糖尿病患者比较适合的运动是全身心的运动和有氧运动,比如慢走、散步和体操、游泳及爬楼梯等,这些运动可以使患者的全身都得到锻炼,增强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可以适当地消耗血糖,对患者身体有益。但在运动时要注意控制强度,运动之前最好先做做热身,以免心脏的负担突然增大导致不适。

2.运动之前吃点东西

一般糖尿病患者都会服用药物控制血糖,如果药物的效果比较好,或者说量稍微大了点,患者再去运动的话,可能出现低血糖的症状,甚至导致患者晕厥等。因此,为了防止在运动时发生低血糖的意外,最好是先吃一点碳水化合物,喝一杯牛奶之后再运动也可以。

3.下午五点之后再运动

很多人觉得晨练对于身体好,其实由于植物晚上会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早上的空气是不新鲜且污染较大的。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早上血液的粘稠度比较高,而傍晚的血糖更加稳定,波动较小,比较适合运动锻炼。

4.每星期锻炼三到五次

糖尿病患者锻炼也是需要坚持的,有规律的锻炼对身体的积极影响更加明显。比较好的是每星期锻炼三到五次,中间暂停锻炼不要超过四天,不然会影响锻炼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是几个禁忌要注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提高,患有各种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国则成为了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接受治疗之外,还需要通过日常中的饮食控制和锻炼来控制血糖,运动不仅能够减肥,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而在运动中消耗的糖分能够很好的被身体利用,增强患者的体质。

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这几个禁忌。

高强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确实能够非常有效的让身体中的糖分被消耗掉,但是在长期高强度的运动中会让身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甚至会引起昏厥、糖尿病酮酸症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选择适度的运动强度来帮助平衡身体内的血糖。

清晨锻炼

很多人认为清晨的时候空气清新,人体精神状态也很好,很适合运动。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夜过后,人体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起床运动会给人体带来负担,引发低血糖,而且医学统计表明,清晨不仅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时间,也是猝死最多的时刻,发病率占61.3%。

走石子路

大家都觉得脚底有很多穴位,走石子路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活络筋骨。糖尿病患者可能引起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走石子路对糖尿病患者非常不好,容易形成糖尿病足,另外,冰凉的石子会让足部的血管收缩,不利于病情的改善。

晚上十点之后,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静,人体正在为睡眠做准备,而在这个时候运动的话,会让身体处于亢奋状态,影响睡眠和血糖、血压的平稳。

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平衡体内的血糖,但是做运动一定要量力而行,做好运动前的准备,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把握好运动的时间,最好在运动的时候有人在身边陪护。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