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影响视力(一型糖尿病影响考大学吗)

人民日报 0
文章目录:

1型糖尿病患者,不该被入职体检“断后路”

当隐瞒实情才能获得公正待遇时,该不该撒谎——这是一个经典的伦理学之问。在现实中,这个问题也时常困扰很多人。

今天,中国青年报刊发报道,聚焦1型糖尿病的“糖友”,他们多青少年时期发病,需要终身注射胰岛素。但囿于入学、公务员体检等硬指标,为了正常学习和工作,他们中很多人只能选择隐瞒病情。有着15年糖龄的陈凡就“隐身”参加了高考,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公务员,他说,“如果不隐瞒,我可能根本没有现在”。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1.14亿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分1型和2型,我们常见的是2型。2型糖尿病往往是在中年以后发病,这时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已经大致成型,很多单位虽然设有入职门槛,却无跟踪淘汰制度。所以,2型糖尿病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似乎不大。

但1型糖尿病则不同,这个病又被称为青少年糖尿病,没有明确的病因,有人与生俱来。大多数是在35岁以前发病,六七岁、十几岁的都有,他们的身体几乎不能产生胰岛素,所以,他们要想存活就必须终身依赖胰岛素。

将他们归于正常人,不符合逻辑。可在胰岛素可以轻易获取的今天,将他们归为“另类”显然也不合理——只要他们胰岛素使用得当,他们的身体与普通人无益。说他们可以从事一切工作可能绝对,但大众化的工作,没有问题。

客观说,遭遇病患的人,其身体机能大多会有所下降。所以,一些职业对一些疾病患者设立门槛,本无可非议。比如入伍对视力有要求,一些强体力劳动需要对心脏病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拦截。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摆脱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即便是罹患渐冻症的霍金也可以凭借现代技术,著书立说,成就斐然。给不幸患病者提供学习和工作机会,为他们打造适当的平台,也应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应有选项。

曾经很长时间,乙肝等也是很多单位“卡人”的指标,这些年随着人们对乙肝患者的保护呼声增强,很多单位取消了这些体检项目。更何况,1型糖尿病并非不良习惯导致,没有传染性,更不具有公共危害性,只是自身运气欠佳。相比于乙肝,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拦截就更显得理由不足。

今年开学,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上了“头条”,原因是为患糖尿病新生准备医用冰箱存放胰岛素。对于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来自社会的公正对待和关爱,是他们坚持治疗、积极生活的强大动力。

“糖尿病只是病,不是罪”,遭遇疾病是世间不幸。从正视到理解,从释放善意到改变制度,希望社会可以让“糖友”们看到更多希望。本质上,关注“糖友”们的境遇,也是关注我们自身的命运。

(来源:新京报)

眼睛出现这几个症状要当心糖尿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不仅是心灵,身体上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疾病都会在眼睛上反映出来的。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眼睛一旦出现这4大症状,说明眼部并发症来了!据了解,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99%的1型和60%的2型糖尿病人在患病10年左右,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

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有时候并不是由于看书看电脑所引起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视觉神经都会受到损坏,严重的甚至有可能发生眼底血管病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患者的视网膜出现问题,严重的可以致使视网膜脱落,造成视力下降。

瞳孔变小

瞳孔变小与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有关系,当植物神经受到损伤时,患者的瞳孔功能会受到影响。而糖友的瞳孔比一般人的要小,患者在进行眼部检查时使用的扩瞳剂效果不好,就使患者放大瞳孔的能力也比较差。

白内障

白内障是糖友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它的产生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身体里面血液的葡萄糖成分都比较高,致使眼睛里面的糖代谢受到阻碍,生成了一种叫做山梨醇的物质,堆积在晶体里面,使晶体混浊,形成了白内障。

近视

近视是视力下降的一种,但产生的原因有所不同。由于糖尿病人体内有大量堆积的糖分,而这些糖分只有通过尿液才能排出体外,另外患者又喜欢喝水,导致血压渗透压下降而随之下降的还有房水的渗透压,这样就使患者的晶状体变厚,形成了近视。

视线模糊、眼睛易疲劳

国外某眼科医学博士指出,糖尿病会对人体的视觉产生影响,血液中的葡萄糖值含量异常上升会导致眼球歪斜,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而视力减退、视线模糊等现象都与之存在关联,长时间的慢性视线模糊,很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

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糖尿病眼病的根本措施。除此之外,血压、血脂的控制和监测也不要忘记。

定期做眼底检查,监测眼压。1型糖尿病人应在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人则应从发现糖尿病起,每年检查一次。糖尿病人一旦发生眼部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病情的控制。

饮食要清淡,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胡萝卜,可以有效补充眼部所需营养,保护视力,预防眼病的发生。糖友们平日还可以多食用枇杷、橙子、白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蔬菜水果。

最后一点很重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另外,糖友务必戒烟戒酒!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友听信偏方,视力降至0.1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丽君

“我只是糖尿病,跟眼睛有什么关系?”11月13日,在武汉艾格眼科医院湖北总院,患2型糖尿病近十年的57岁的李先生得知自己眼睛有失明风险时,瞠目结舌。

李先生此前一直按医嘱口服控制血糖的药物,病情控制尚佳。但随着病程推进,之前的控糖药效果逐渐变弱。医生建议他每天打胰岛素并继续口服降糖药,可血糖控制仍差强人意。

2023年底,李先生在一家三甲医院进行体检,眼底拍照结果显示其左眼存在出血灶。当时,医生提醒,眼底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失明风险极高,有致盲致残的严重后果。李先生未放在心上。今年2月,李先生察觉到视力下降后,却轻信了不知从哪儿听来的“打胰岛素不好”这一传言,不仅自行主张停打胰岛素,而且对街头小诊所宣扬的所谓“祖传秘方”笃信不疑,花费三千多元买了一蛇皮袋的药。服药两个月后,因右眼完全看不清,左眼仅能看到视力表第一排前来武汉艾格眼科医院就诊。

武汉艾格眼科主任医师彭志华解释:“我们的眼睛就像一台精密的相机,有镜头、暗箱和底片。正常情况下,玻璃体如同清澈的水一般透明,这样光线才能顺利进入。一旦出血,玻璃体就会变得浑浊,视力也会随之急剧下降。”李先生来就诊时,空腹血糖高达15毫摩尔每升,右眼仅能看到模糊轮廓,左眼视力只有0.1,这是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经诊断,李先生患的是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糖尿病性白内障。

医生给患者做检查(通讯员供图)

“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会使全身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彭志华提醒,在眼部,这种病变会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视网膜出血、渗出、黄斑水肿,严重时还会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问题。自患上糖尿病开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就随时可能发生。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眼健康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