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补充营养吃什么(糖尿病补充营养吃什么好)
所有糖友注意!补充三种维生素,对降糖大有帮助,文章详细解答
秦女士身材偏胖,5年前确诊糖尿病,虽然每天都要吃药,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麻烦,再加上她性格豪爽,在别人眼里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得病的样子。
确诊疾病后,秦女士非常听医生的话,减少了饭量,增加了粗粮,每天晚上还会去运动,每次复查血糖都很不错。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秦女士却感觉双腿不得劲,还总是背痛,她以为自己又得了什么大病,赶紧咨询给自己治疗糖尿病的医生,医生建议她先去骨科查一查。
经检查,秦女士的骨密度水平低于-2.5,维生素D水平不足20ng/mL,也就是说,秦女士腿没劲后背痛是因为骨质疏松。
秦女士不理解,是自己老了吗?自己才50岁,这就骨质疏松了?
有数据显示,在京、沪两地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体中,近九成人群缺乏维D。而在青岛内分泌糖尿病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35%的患者维生素D不足,年龄越大,不足的情况越严重。
维生素D
它参与糖脂代谢,补充后胰岛素敏感性更强。另外,它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升免疫力,降低患者生病的风险。
《欧洲内分泌学杂志》上一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改善代谢功能,经过半年的补充,参与者体内的胰岛素更加敏感。
注意:患者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结合个人情况,再做补充,因为长期、大量服用某一种营养素,可能出现副作用,一般每天补充800毫克,如果缺乏的程度不高,也可通过食物、晒太阳补充,海鱼、蛋类、牛奶都有足够多的维生素D。
提醒:硫酸铝、硫酸镁等药物会影响维D吸收,应分开服用,一个放在餐前,一个放在餐后,尽量在白天吃完,然后到户外逛一逛,促进维D转化。
叶酸
叶酸能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同时还可滋养神经,降低神经病变的风险,若患者血压不稳定,叶酸也可帮助预防血管病变。
研究表示,摄入叶酸有助于降低HCY水平,改善胰岛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摄入量越高,患病率越低。补充叶酸后糖尿病风险降低了30%。
再说了,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容易缺乏叶酸,一方面是因为摄入不足,叶酸转化能力较低,另一方面是服用药物影响了叶酸的代谢。
注意:食物中的叶酸很容易流失,建议简单烹饪,以下这些食物中都有较多的叶酸,包括小米、玉米、香菇、南瓜、柚子、猕猴桃、动物肝脏等。
提醒:不管是饮食补充,还是吃药,叶酸进入人体后要先转化后利用,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基因突变,转化能力低下,将会出现代谢障碍,这类人群出现中风的风险会比较高。
B族维生素
糖尿病医学营养指南指出,患者容易出现缺乏B族维生素的情况。
补充B族维生素能改善神经炎,同时还可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一般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2
注意: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很脆弱,容易被真菌入侵,出现脚气病的概率比较高,补充营养素有助于帮助皮肤屏障修复,降低糖尿病足出现的风险,也可减少脚气病。全谷物、豆奶蛋、红肉都是不错的选择。
提醒:患者长期服用大概率会出现缺乏的情况,应适当补充。神经受损的症状不太明显,但是时间久了危害很大,如肢体麻木、烦躁、焦虑、低落、记性差、失眠等,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无尽的折磨。可以通过动物性食品补充。
患者经过药物和生活调理后,一般血糖都会降下来,这个时候患者很激动,想恢复正常生活,我想说现在高兴还太早,因为患者的胰岛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一旦恢复大鱼大肉的生活,很快又会血糖升高,只有持久缓解才是“逆转”。
“逆转”不是胰岛恢复正常了,而是降糖药减少了,血糖也不会上升,甚至慢慢停药后,通过运动、健康饮食、减肥,也能将血糖平稳住,不过,要空腹血糖小于5.6维持一年以上,才能说自己成功了。
无论什么时候,包括血糖正常的人,都要坚持健康饮食,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保证营养丰富种类多,不把自己吃撑,搭配粗纤维的食物一起吃,加强代谢减少热量。
早晨可以吃凉拌蔬菜、牛奶、鸡蛋、花卷,中午吃清炒蔬菜、蔬菜汤、杂粮饭,晚上吃清淡的肉、凉拌蔬菜、水果、小半碗米饭,最好不吃内脏、鱼籽、加工肉。加餐适宜选择水果、牛奶、坚果,分量不用多,通常半个苹果、300毫升牛奶、一小把坚果即可。
患者可以吃鱼、吃肉,但不是大家所想的“大鱼大肉”,在保证饮食均衡的前提下,科学烹饪食物,不用药物补充,也可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但若存在偏食的情况,就容易缺乏营养。
参考资料:
[1]张磊教授团队:中国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状如何?看青岛地区研究数据 | ADA中国之声·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2022-06-16
[2]近九成中国人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作用被小看了·新快报.2017-07-18
[3]糖尿病营养指南:这5种维生素容易缺乏,导致血糖波动大·医糖.2021-12-15
[4]30年长期随访研究,年轻时多摄入叶酸或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生物探索.2020-08-13
[5]国际新研究:补充维生素D或可减缓2型糖尿病进展·健康时报客户端.2019-08-02
糖尿病想要恢复快,多补充8种营养素!血糖稳、并发症少
控糖别只盯着血糖仪!补对营养素,身体修复快一倍
许多糖友天天测血糖、控饮食,却总感觉疲惫、手脚发麻、视力模糊……问题可能出在“隐性饥饿”——营养素缺乏!
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高血糖会加速营养流失,而中老年人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陷入“越缺越难控糖”的恶性循环。
最新营养学研究指出:科学补充8种核心营养素,修复胰岛、保护神经、强化免疫,控糖事半功倍!
关键作用:
-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细胞“吃掉”血糖
- 抑制慢性炎症,降低肾病风险
数据支持:
上海瑞金医院调查显示,超85%的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不足!
如何补?
✅ 阳光法则:每天上午10点前晒后背15分钟(不涂防晒)
✅ 食补清单:野生三文鱼、蛋黄、无糖强化燕麦奶
⚠️ 提醒:严重缺乏者需遵医嘱补充,避免过量导致钙沉积
二、B族维生素:神经血管“守护联盟”重点补充B1、B6、B12:
B1:减少糖代谢废物堆积,预防足部溃烂
B6: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守护心脑血管
B12:修复神经髓鞘,缓解手脚刺痛(尤其服用二甲双胍者)
食物来源:
全谷物(荞麦、藜麦替代精米)
瘦肉、鸭血(每周2次)
发酵食品(无糖酸奶、味噌)
三、维生素C:血管的“抗氧化卫士”核心价值:
- 中和自由基,阻止高血糖破坏血管内皮
-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伤口愈合
聪明吃法:
低糖水果:草莓、柚子(每天拳头大小)
蔬菜沙拉:紫甘蓝 彩椒 苦菊(淋橄榄油促吸收)
❗ 禁忌:
避免与磺脲类降糖药同服,间隔1小时以上
四、镁元素:血糖调节的“幕后功臣”为何重要?
- 参与300多种酶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
- 缓解肌肉痉挛、失眠等糖尿病常见症状
补镁攻略:
坚果:南瓜子、腰果(每天一小把)
深绿蔬菜:菠菜、苋菜(焯水去草酸)
提示:合并肾病患者慎用补充剂!
五、Omega-3脂肪酸:抗炎护心“选手”糖友专属福利:
- 降低甘油三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抑制慢性炎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最佳来源:
深海鱼:鲭鱼、沙丁鱼(每周2次)
亚麻籽油:凉拌菜用,忌高温烹调
⚠️ 注意:
出血性疾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六、锌元素:免疫修复的“多面手”核心功能:
- 促进胰岛素合成与储存,稳定血糖波动
- 增强免疫力,降低皮肤感染风险
补充方案:
牡蛎(锌含量之王,每月1-2次)
牛肉、豆制品(日常交替食用)
❌ 误区:喝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能升糖!
七、膳食纤维:控糖通便“双料冠军”科学控糖原理:
- 延缓葡萄糖吸收,抑制餐后血糖飙升
- 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
高纤维食谱:
主食:燕麦饭、鹰嘴豆泥
菜品:秋葵蒸蛋、凉拌海带
关键:每日饮水2000ml,避免纤维便秘
八、维生素K:血管钙化的“清道夫”最新发现:
- 激活骨钙素,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
- 防止血管壁钙化,降低心梗风险
实用补充法:
绿叶菜:羽衣甘蓝、芥菜(快炒或焯水)
纳豆:富含维生素K2,每周3次
⛔ 警告:
服用抗凝药华法林者需严格限量!
1. 食补为主,药补为辅:优先从天然食物获取营养素,安全又均衡
2. 巧搭营养素CP:
- 维生素D 钙:增强骨骼健康
- 维生素C 铁:提高贫血预防效果
3. 避开营养杀手:
- 精制糖和油炸食品加速营养流失
- 酒精破坏B族维生素吸收
4. 定期检测不盲补:每半年查一次血清营养素水平(如维生素D、锌、镁)
结语:营养到位,控糖不累糖尿病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起点!
补足这8种营养素,搭配合理用药和运动,中老年糖友也能逆转胰岛素抵抗、远离并发症。
转发给身边糖友,用科学营养打赢控糖持久战!
(温馨提示:个体差异较大,补充方案请遵医嘱)
这9种食物是糖尿病人补充营养的“最佳搭档”,建议经常补充
人分三六九等,食物也分三六九等。不可否认,有些食物的健康价值就是比同类的其他食物高。
对糖尿病人来说,好的食物有两大特点:一是营养丰富。比如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脂肪酸和优质蛋白质等;二是少加工或不加工。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生态,尽量少添加糖、脂肪或盐。
这类食物被称为“营养密集型食物”(nutrient-dense foods)。它们不一定是一日三餐的主要部分,但是经常吃一点,可以补充一些糖尿病人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对改善健康状况很有好处。
今天给糖友们推荐10种这类食物,觉得有用就赶紧收藏起来吧。
1
杏仁
坚果类食物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可以与肉类、鸡蛋相媲美。除此之外,坚果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和抗氧化剂。杏仁就是其中翘楚。
杏仁中的镁、钙、叶酸和维生素E含量比较丰富。而且杏仁中的脂肪酸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脂。
不过,杏仁的脂肪含量比较高,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量。
2
苹果
和大多数水果一样,苹果也是纤维的良好来源。苹果皮的不溶性纤维含量高,而果肉则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纤维。
两种纤维虽然都不能直接提供营养,但是对健康各有好处。
不溶性纤维可以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食物的升糖指数;可溶性纤维进入肠道后则会变成一种凝胶,能增加大便容量,预防便秘。可溶性纤纤维还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苹果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
3
豆类
豆类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而且其种类很多,每种豆类都有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比如硫胺素、镁、铁、锌、叶酸、磷和钾等。这些营养素对健康都有独特的益处。4
蓝莓
蓝莓的颜色来源于它所含的一种物质——花青素,这是一种抗氧化物质,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有一定作用。蓝莓还含有维生素K。经维生素K催化生成的羧化骨钙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与糖代谢。维生素K还可以改善骨骼代谢和保护血管。
蓝莓本身的热量也比较低,适合糖尿病人选择。
5
西兰花
西兰花和白菜一样,都属于十字花科,但是西兰花比白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西兰花含有比较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能改善视力,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应该经常补充。
西兰花与谷物、豆类或鸡蛋一起使用,有助于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收更多的铁。
西兰花的钙含量比较丰富。
6
三文鱼
三文鱼最著名的营养价值,是它富含omega-3脂肪酸。这些脂肪酸对心脏、大脑和关节都有益。三文鱼本身也富含优质蛋白,可以作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另外,三文鱼、沙丁鱼和鳟鱼的含汞量往往比其他海鲜低。
7
菠菜
菠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钾、类胡萝卜素和叶酸。 这些营养素能够改善细胞功能,尤其对改善视力健康很有益。 菠菜的铁含量也很丰富,是铁的优质来源。8
红薯
红薯呈橙黄色。这其实是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类胡萝卜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其中研究最多的是β胡萝卜素。它是一种人体可以用来制造维生素A的物质,它还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细胞。红薯还富含钾和维生素A,膳食纤维含量也很丰富。
不过,红薯的血糖负荷相对较高,糖友吃的时候要把它当主食来计算热量,控制好食用量。
9
小麦胚芽
稻子、小麦这些谷物的麸皮、胚乳和胚芽部分富含多种有益的营养素,却往往被我们丢弃掉。 比如小麦胚芽,它是植物发芽的地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和一些优质脂肪酸。小麦胚芽还是“硫胺素”的极佳来源,也是叶酸、镁、磷和锌的良好来源。
糖友们可以适当多吃点“全谷物”,也可以直接食用“胚芽”类的制品来补充营养。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血糖情况都不相同,适合自己的最佳食物也不会完全一致,大家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