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糖尿病能吃钙片么(妊娠糖尿病能吃什么)

健康科普王医生 0
文章目录:

哪种钙片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医生:很多糖友吃错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喜欢的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外,许多人还会面临骨质疏松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钙质的流失更为明显。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很多糖友会选择补钙,但市场上的钙片种类繁多,究竟哪种钙片最适合糖尿病患者呢?

许多人在补钙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仅没能补好钙,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了负担。

李阿姨今年58岁,五年前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平时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

可最近,她发现自己经常腰酸背痛,走路的时候膝盖也隐隐作痛。前几天,在散步时,她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没有骨折,但也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骨头可能出了问题。

于是,李阿姨决定去医院看看,顺便咨询医生自己是否需要补钙。

在医院里,李阿姨找到了熟悉的内分泌科医生——张医生。

李阿姨坐在诊室里,神情有些焦急:“张医生,我这段时间总觉得骨头不太对劲,前几天还摔了一跤,幸好没伤到骨头。您说,我是不是应该补点钙啊?”

张医生耐心地听了李阿姨的诉说,点了点头:“李阿姨,糖尿病患者确实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因为糖尿病不仅影响到血糖的代谢,还会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质变得脆弱。你平时有在吃钙片吗?”

李阿姨赶紧从包里掏出一瓶钙片:“我有在吃这种钙片,是朋友推荐的,说这个牌子的钙片补钙效果好。”

张医生接过钙片,仔细看了看成分表,微微皱起了眉头:“李阿姨,这个钙片的成分里添加了很多糖类成分,而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钙片时,必须要特别注意钙片中的糖分。像这种含糖的钙片,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你的血糖控制,甚至加重病情。”

李阿姨一听,顿时有些慌张:“那我该怎么办?难道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钙片了吗?”

张医生笑道:“当然不是。糖尿病患者是可以补钙的,但是在选择钙片时要特别注意。最好选择不含糖的钙片,或者直接选择钙含量高、吸收率好的钙剂形式。常见的钙片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两种,碳酸钙含钙量高,但需要在饭后、胃酸充足的情况下服用才能更好吸收;柠檬酸钙的吸收率更高,而且不需要依赖胃酸,适合胃功能不好的患者服用。”

李阿姨疑惑地问:“那这两种钙片我该选哪种呢?”

张医生解释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柠檬酸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因为糖尿病患者中有不少人胃肠功能不太好,碳酸钙需要依赖胃酸才能吸收,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而柠檬酸钙的吸收率高,对胃的要求低,服用起来会更方便。此外,在补钙时,还要注意和维生素D一起补充,这样能促进钙的吸收。”

李阿姨点点头:“那我以后就买柠檬酸钙来吃吧。对了,张医生,除了补钙以外,我平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张医生继续说道:“除了补钙,糖尿病患者平时还要注意多晒太阳,适量运动。晒太阳可以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而运动则能增强骨骼强度,预防骨质疏松。建议你每天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等,既能帮助控制血糖,又能增强骨骼健康。”

李阿姨听了连连点头,心里也踏实了不少:“那我以后就多注意这些,争取把骨头养好。”

张医生微笑着鼓励道:“李阿姨,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再加上补钙和合理的生活方式,相信你的骨骼会慢慢变得更强壮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李阿姨按照张医生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钙片种类,开始服用柠檬酸钙,并且坚持每天晒太阳和适量运动。她发现,自己的腰酸背痛渐渐减轻,走路时膝盖也不再那么疼痛了。

李阿姨感慨道:“原来选对钙片这么重要,幸好及时咨询了张医生,不然真不知道自己会吃错多久。”

事实上,像李阿姨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并不在少数。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5到2倍,而且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病,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到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尤其是骨骼健康。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控制血糖,还需要特别关注钙质的补充和骨骼健康的维护。

很多糖友在补钙时,往往忽略了钙片的选择,随意购买市面上常见的钙片,甚至有些钙片添加了糖分或其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成分,导致血糖波动,影响病情。

对此,医生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钙片时,尽量选择不含糖的钙剂,优先考虑吸收率高的柠檬酸钙,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钙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钙质也非常重要,例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如低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的叶菜等。

对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骨骼健康和血糖控制同样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合理的饮食和药物选择,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改善身体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可以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

张医生也提到了补钙的一个小建议:“补钙不能心急,钙质的吸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忌短期大量服用。按照医生的建议,保持每天适量的补充,并搭配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才能让身体真正受益。”

对于每位糖尿病患者来说,关心自己的骨骼健康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科学补钙,保护好自己的骨骼,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妊娠期糖尿病,就该这样吃嘛!

营养师接待的孕期咨询,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妊糖妈妈。

糖妈的饮食控制很关键啊!

究竟怎么吃,其实并不难:

1.主食:

非常重要,每天要吃!!!每餐都要吃!!!

主食要影响血糖,但是主食却不得不吃!

优先选择复合型碳水化合物主食 ,就是指全谷物类(小米、玉米、糙米、燕麦、全麦、黑米、薏米等),薯类(紫薯、红薯、马铃薯)还有各种豆类,它们要占全日主食量的1/3~1/2以上。杂粮饭、杂粮馒头、荞麦面都是可以选择的。

2.蔬果:

蔬菜:优先选择叶类蔬菜。每天蔬菜1斤以上,其中绿叶蔬菜占2/3及以上。

水果:优先选择甜度不那么高的水果。在血糖平稳条件下,选择升血糖能力不那么强的水果,一般3-4两/天,在两餐间进食。可以选择的水果种类:

苹果,桃,柚子,李子,樱桃,牛油果,西瓜。

西瓜的GL值并不高(因为它就是水货,虽然吃的多,但实际的糖分摄入没那么多),所以,在血糖平稳时,西瓜是可以吃的,但是,控制摄入量嘛!

图源网络

3.肉类(鱼禽蛋肉类):

在妊娠早期摄入量和孕期一样,妊娠中、晚期分别增加15g/d和30g/d,以鱼禽瘦肉为主。

15g的蛋白质是什么概念?≈120g的鸡蛋≈100g豆干≈450g牛奶,15g蛋白质真没有想的那么多。

孕晚期大家关注的DHA,应达到200mg/d。

DHA的来源很多:

动物性食物:富含油脂的鱼类(要补充DHA需以脂肪肥厚的深海鱼为佳。可以选择三文鱼、鳗鱼、鲈鱼、小黄花鱼等等。

植物性食物:富含α亚麻酸的油脂(紫苏油、亚麻籽油)、坚果(核桃等),海藻类。

从食物中获取DHA,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摄入途径。

推荐哺乳期妈妈一周吃525-700g水产品。我们内陆地区吃到淡水鱼更多,但没关系,我们吃够推荐量,每周2-3次鱼(包括一次海水鱼) 每天吃一个鸡蛋 也可以选择吃富含油脂的坚果 选择紫苏油、亚麻籽油,是可以不额外补充DHA制剂的。

制剂来源:DHA鱼油/藻油产品,根据情况补充。

强化食品来源:各种品牌的孕妈奶粉,食品也爱添加。

4.奶豆坚:

奶类:全脂奶,酸奶(还是要看配方,白砂糖多的就不推荐)等真不错,每天喝奶不能低于500g,喝不够的吃钙片补充!

豆类:黄豆,黑豆及其豆类制品也是很好的选择。

坚果:选择油脂类的坚果,每天瓜子一把,或者是核桃2颗就够量了,主要是品种要经常换。

图源网络

5.油盐:

少油少盐。

油换着品种吃,紫苏油、亚麻籽油用作拌菜也是不错的。盐是碘盐,甲状腺功能不太好的宝妈,看这里,怎么吃盐、海鲜。

6.避免额外的糖摄入:

这个糖,真的是防不胜防:

看不见糖≠没有糖(所以要大家学会看配料表);

不额外加糖≠0糖(例:奶茶,标注不额外加糖,只是不额外,但本身就有糖);

吃起来咸的,辣的≠没有糖(例:怪味胡豆,所以!看配料表);

号称天然的≠少糖(例:鲜榨果汁,鲜水果都要限制,更别说果汁了)。

7.种类品种:

糖妈的饮食必须要食物多样化,营养才能全面均衡!

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应达到12种及以上,每周应达到25种及以上。

8.餐次数量:

少食多餐!

每日3次正餐及2~3次加餐,避免发生低血糖,又可降低每次进食后血糖的波动情况。

图源网络

9.烹饪方式,食物制作的方式:

食物的制作方式也是会影响餐后的血糖波动哦~

举例子:同样一碗大米的升血糖能力 大米饭>小米大米饭>杂豆杂粮饭。

举例子:同样是100g的升血糖能力 白馒头>裹蛋液后煎的馒头片

举例子:同样是食物 但玉米面>玉米的升血糖的能力。

所以,吃的食物,不必太精细,不必太软太耙!加点油脂,加些蛋白质,升血糖的能力会低一点。

10.数据监测:

记录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每周测量体重,监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

经饮食调整3d~5d后,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尿酮体。并根据情况调整饮食。

有妊糖同时伴有其他疾病的妈妈,饮食推荐或有调整,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便给出更全面的建议。

#妊娠##关注妊娠糖尿病##孕期营养##妊娠高血糖##孕期饮食多样化##孕期营养知多少#

哪种钙片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吃?很多糖友吃错了!

大约50%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容易导致各种骨折,糖尿病患者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的比例是相同年龄段非糖尿病患者的2-6倍。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重视骨质疏松和补钙,尤其是女性糖友。

很多糖尿病患者自己买钙片吃,但挑钙片大有学问。

Part1

糖友选钙片,要注意这几点

口服钙剂是最常见的补钙方式,常见的有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等,大多属于OTC类药物。但不是所有钙剂都适合糖友吃。

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乳酸钙,以免出现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而且不增加尿钙的排泄,但碳酸钙的吸收和胃中的酸碱度有关。老年糖尿病患者胃酸分泌减少,在吃饭的时候服用碳酸钙吸收较好,而不宜空腹服用。

枸橼酸钙吸收好,不受胃酸多少的影响,比较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

高钙血症、高尿钙、肾结石、结节病、肾功能不全的低钙血症患者等,都不适合用碳酸钙、枸橼酸钙、乳酸钙、氯化钙。

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钙是葡萄糖酸与钙结合后形成,进入体内后不分解成葡萄糖,不影响血糖)没有禁忌症,可供有补钙禁忌证的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选用。

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二磷酸盐类药物,这是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也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

那么,每天补多少钙合适?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摄入钙元素为800毫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补钙元素为800毫克-1000毫克,以维持骨峰值、骨健康。

注意,光补钙还不行,补充不含维生素D的钙制剂时,需要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便增加钙离子的吸收。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应摄入维生素D 400-600单位。

Part2

做好4点,预防骨质疏松

无论男女,一旦过了40岁,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时期如20-40岁的速度。骨量开始下降,骨质逐渐变脆,随着年龄的增大,患骨质疏松或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也增大。

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要尽早开始,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只有年轻时补充足量的钙,提高身体骨量的峰值,进入中老年时,才能延缓骨质疏松病的发生。

教你4招预防骨质疏松

1.适量多吃奶豆类:奶制品、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易被人体吸收。血脂高的糖友,可选择脱脂或低脂牛奶。

2.多晒太阳:让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

3.规律运动:如游泳、跳舞、体操、散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即降糖,又防治骨质疏松症。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骨折的发生。

4.忌酒、咖啡及碳酸饮料: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的人,尽量少喝或不喝酒、咖啡及碳酸饮料,以免影响骨代谢。

此外,糖友还要注意:

①降糖药罗格列酮对于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中有增加骨折的风险,有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骨折病史的患者应禁用;

②降糖药卡格列净在服药初期,可导致疲劳、虚弱,容易跌倒;

③磺酰脲类降糖药容易导致低血糖,增加跌倒的概率,从而增加骨折风险,糖尿病患者要高度注意。

④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绝经期后女性应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如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Part3

最后自测一下,你有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被人们称之为“寂静的疾病”,发生较缓慢,前期大多没有明显表现,当进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下面这些表现:

01

小腿抽筋

骨质疏松发生时,有时可见手指抽搐、小腿抽筋、乏力等。

02

时不时身上疼

骨质疏松较严重时,可有腰、背、髋部骨骼疼痛或持续性的肌肉疼痛。

肌肉痛以腰背痛为多见,疼痛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直立或后伸时疼痛加剧,坐位或仰卧时疼痛减轻;白天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骨痛则多发生在脊柱、骨盆与四肢部位,常为持续性钝痛,且疼痛与骨质疏松的程度平行,骨质疏松越严重,疼得越厉害。

03

身高变矮了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而缺少韧性,容易发生骨折。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会出现驼背、身高变矮的现象。

不过,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骨质疏松,还需要去医院进行化验检查,如X线吸收法、X线照相法、骨病理检测法、超声检测法、生化指标检测法等。

来源:搜狐 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