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截脚(糖尿病足截脚趾头后多久能恢复)
糖尿病足当脚气 延误病情脚趾头变成黑紫色需截趾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空间站》报道,脚气病很常见,不过,和脚气很相似的糖尿病足很多人就不知道了。最近,泰州市民陈阿姨就将糖尿病足当脚气治疗,结果耽误了病情导致截趾。
家住兴化市的陈阿姨患有糖尿病将近十年了,这些年来,她一直服药治疗。不过最近几天,陈阿姨的脚趾头突然红肿起来。
一开始,陈阿姨以为是患上了脚气,就一直用脚气药进行治疗。没想到几天后,陈阿姨的脚趾头变成了黑紫色,家人看到情况不对,赶紧将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检查,陈阿姨这是患上了糖尿病足。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陈阿姨的脚趾头已经坏死,需要进行截趾手术。医生提醒,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是控制好血糖,不稳定的血糖是神经病变的主要原因,会导致脚部失去知觉,感受不到疼痛,增加了发展为糖尿病足的风险。
泰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皓说:“在中国糖尿病的治疗达标率才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是很多病人吃了药,他血糖并没有达标,这样呢他并不能阻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说糖尿病人不仅要吃药治疗,还要经常监测血糖,把血糖控制在我们要求的一个科学的范围,这样才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河网】郏县中医院·陈炫: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让众多糖尿病足患者“截处”逢生
“陈主任,要不是您,俺这双脚可能就保不住了?真没想到,糖尿病让俺双脚‘烂’成这样。谢谢您和糖尿病科的同志们,是你们让俺这双脚‘截处’逢生。”6月16日,在郏县中医院糖尿病科,坐在病床上的吴先生面对前来查房的科主任陈炫说。
“你来医院治疗及时。要不然,这双脚很可能就有截肢危险。不过请放心,再有一星期,你会痊愈出院的。”陈炫安慰吴先生。
45岁的吴先生家住郏县渣园乡,2年前患上了糖尿病,尽管坚持吃降糖类药物,但血糖监测均在10点以上。今年3月,吴先生发现右脚底出现溃烂性瘘洞,久治不愈,左脚几乎同时也出现溃烂。
6月7日,吴先生经亲戚介绍住进了郏县中医院糖尿病科。陈炫检查后发现,患者左脚部外侧有2个直径3厘米的溃疡,其中一个溃疡内可见黄绿色坏死组织填充,伴恶臭气味。右脚底外侧第五趾根部、脚根部,以及外踝下2厘米处各有一个溃烂,溃烂直径最大的有5厘米,三处溃烂之间形成一个面积约8厘米×9厘米的深部窦道,探针可探及根骨骨质。同时,患者双脚患处已失去知觉和疼痛感。
吴先生住院后,陈炫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通过西医尽快把吴先生血糖调控到正常数值,采用口服中药、中药化腐清疮、艾灸等中医药治疗方案,使吴先生双脚疮口由大到小,逐步呈现闭合态势。
“今后,这‘臭’脚也要好好保养了。要不然,还真要命啊。”同一天因同一种疾病入住糖尿病科的还有杨先生。杨先生说,他患上糖尿病有10多年了,血糖控制一直不佳。1个月前,右脚脚底突然出现溃烂,自行涂抹皮肤类药膏一直不见好转,并出现溃烂加重、直到不能行走。
陈炫查看后,杨先生的右脚第一趾根部有一直径2厘米、深约2厘米的窦道,内部可见黄色渗出,骨质已经破坏,可探及死骨,足根部有一直径约3厘米溃疡,并有少量血性渗出,周围皮肤红肿,深浅感觉减退。经过10多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杨先生脚部溃疡也已大有好转。
目前,在“国家卫健委创面修复赋能单位—郏县中医院”糖尿病科,入住糖友患者50多人,其中糖尿病足患者就有14名。
陈炫介绍,糖尿病是因血糖代谢异常而引起的慢性疾病,诱发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友患者平时对血糖控制不好,导致神经、血管病变,使得全身血液供应不足,特别是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差,一旦下肢血管受损,最倒霉的就是足部。目前我国糖尿病足患病人数已达糖尿病患者的49%以上。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脚是重点保护对象,哪怕是一个简单小伤口,都需要3-6月的护理才能痊愈。而造成糖尿病足常见的原因是:烫伤、冻伤、外伤、胼胝、皲裂、糖尿病水泡等。因此,糖友患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双脚。(宁建鹏 贾春艳)
水疱,鸡眼,甲沟炎?6种常见的足部问题,专业治疗方法都在这里
常见足部问题有:
1.水疱由于血循环不良,足部软组织变薄,皮肤干燥,如足部任何一处受到挤压或摩擦时,很容易导致水疱发生。
(1)一旦水疱发生,尽量避免切开,宜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以无菌纱部敷盖,水疱干枯后形成痂皮,切勿强行剥脱,要任其自然脱落。个别的水疱需要切开包扎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2)穿着袜子和适合自己脚形的鞋子,可以减少产生水疱的机会。
(3)同时不应弄破水疱,以免伤口受细菌感染。
2.皮皲裂及摩伤多由皮肤干燥引起,多见于脚后跟,胼胝周围及慢性真菌感染部位。
(1)为了预防,可用润滑膏保护皮肤湿润。
(2)如系真菌感染(脚癣)应请医生开抗真菌药涂于脚部患处。
(3)足趾间多汗可使趾间皮肤浸软引起皲裂,因此,洗脚后要擦净擦干。
(4)保持鞋袜干燥,要穿合适的鞋子,严禁鞋内有异物。
3.陷甲(1)陷甲(向内生长的指甲)不可自行修剪,应到医院请足病诊疗师处理。
(2)如果趾甲底部遇到压力,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所以必须用抗生素治疗及冲洗。必要时甚至要手术切除。
(3)为防止趾甲向内生长,平时剪趾甲要平着横剪,两边切勿剪得太深。
4.鸡眼和胼胝硬的鸡眼和胼胝不断压迫皮下软组织,可发生血肿及组织坏死,继而形成溃疡、脓肿及坏疽。
(1)足部发生鸡眼和腁胝,不应自己随便用刀片割或用市面上的鸡眼药水或鸡眼胶布、药膏,因为它们都含有强烈的腐蚀性药物,使用不当,除腐蚀了鸡眼和硬皮外,还会侵袭周围的皮肤而引起溃烂、坏死。
(2)发生鸡眼和胼胝要及时到医院请足部诊疗师处理。
(3)为预防鸡眼和胼胝的发生,应穿合脚的鞋子,不穿尖头鞋、高跟鞋,防止脚部受压迫和摩擦。
5.甲沟炎甲沟损伤后感染成为甲沟炎。甲沟的损伤多因修剪指甲不当而造成。
(1)发生甲沟炎时应立即去医院,请专科医师处理。
(2)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如有浓液要切开引流,每人更换清毒纱布,必要时要拔甲引流。
(3)病人须卧床休息,抬高受伤肢体,促进伤口愈合。
(4)预防甲沟炎的关键是修剪指甲时要小心,勿损伤甲沟;指甲旁长有肉刺时,不要用手撕拉肉刺,要用指甲刀剪掉,并涂以酒精消毒。
6.真菌感染脚部皮肤潮湿,例如脚汗多的人,特别容易受真菌感染,发生脚癣。
(1)发生脚癣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如脚气灵软膏、惠氏软膏、达可宁霜等,涂于患处,或用抗真菌药粉扑于鞋内,防止真菌繁殖。应及时治疗,避免恶化造成溃烂。
(2)预防脚癣的关键是每天洗脚、更换袜子,穿着透气性好的鞋袜,保持足部干燥。
临床上,从许多足部切除手术的病例中,我们发现起因多来自一个小小的伤口,患者常因忽略护理或处理不当而导致脚部细菌感染,引起溃烂,严重的要把局部或整个下肢截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糖尿病患者认识日常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及伤口的正确处理方法,这些悲剧是可以避免的。要记住:预防胜于治疗。
本文医学内容来源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李静霞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