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去医院测血糖(糖尿病去医院测糖化血红蛋白)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防止并发症,5种检查不可或缺!关心糖尿病的朋友都收藏了

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糖友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不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1

血糖

监测血糖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可以准确地反映血糖即时水平,也是防治低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测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具体的检测频率可以在平台对话框中输入:123)。

2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耐量试验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诊断试验,是测定静脉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在做糖耐量试验的同时,可以采血测定胰岛素、c肽,可以协助判断胰腺β细胞的储备功能,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3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内血糖平均水平,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衡量血糖控制水平是否达标的金标准,正常值为4.0%-6.5%。

建议糖友每3个月检测一次,检查时不必空腹。

4

尿糖、尿酮体检查

尿糖检查一直是评估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的一种依据。

当体内胰岛素缺乏时,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只好分解脂肪作为燃料,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从尿中排出即为尿酮。

如果尿中检测出尿酮,提示胰岛素缺乏,血糖控制不理想。

5

糖尿病并发症检查

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会逐渐出现各种慢性并发症,主要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糖尿病肾病

约30%-40%的1型糖友,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友,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或30毫克/24小时,即可诊断。

(3)心脏病变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需注意的是,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或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检测。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依据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5)周围血管病变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

(6)口腔检查

糖友口腔疾病中以牙周病最为常见,患病率可达30%左右。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牙槽骨萎缩,久而久之易引起牙齿松动或脱落。因此,糖友不能忽视口腔检查。

作者:胡春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患者会测血糖就够了?不,做好血糖管理还需要掌握这5点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的比例高达85.3%和79.5%,慢性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1.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长期有效的将血糖控制好,可以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患者测出来的血糖值,是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常在医生的帮助下改变生活方式,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判断自己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变是否有效,如果发现血糖数据很高或病情加重,可以及时寻求支持与帮助。

2.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方法有哪些?哪种最适合居家监测?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常见方式有静脉血采集、末梢血采集和组织间液的测定,儿童还可以进行尿糖的测定来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居家监测建议使用便携式的血糖仪来测定末梢血糖。

3.糖尿病患者末梢血糖采集时,为什么说不要扎指肚正中间呢?

糖尿病患者采集末梢血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手指。

采集时,不建议扎在指肚正中位置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正中位置敏感性更强,扎的时候会更疼,二是在拿东西时,指肚最高的地方最容易接触物品,如果扎在这里,疼痛持续性会更久,就会一直觉得很疼。

4.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治疗方案的调整很容易引起患者血糖的变化,比如有的患者一开始仅仅通过饮食加运动的方式在控制血糖,但是随着监测发现患者血糖太高,这时候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增加降糖药。

在方案调整过程中,这类患者要高度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在确诊糖尿病以后,患者多半会遵医嘱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管住嘴、迈开腿”,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不乏有患者存在调整过度的情况,即吃得过少、运动过量,存在这种情况的,也要特别小心低血糖的发生!

此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或大的应激事件,或伴有其他疾病,比如肝肾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药物蓄积,也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5.血糖低于多少算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该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就进入低血糖了,而正常人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才有可能是进入低血糖状态。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就要马上测量血糖,确实低于3.9mmol/L,应立即补充糖分。

在补糖时,首选葡萄糖或者单糖,如果没有,可以选择喝甜饮料进行补充。喝完调整15分钟后,再次测量患者血糖,看是否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治疗使用的是中长效的胰岛素,在持续的药物作用下,可能会再次出现低血糖,这个时候患者需要补充15克的饼干或面包,通过糖水化合物,真正的将低血糖解除。

另外,如果低血糖是偶发的一次,就要分析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将它消除掉;如果低血糖是频发的,建议患者到医院,让医生帮助分析,现在的治疗方案是否合适。


专业知识来源于:《糖尿病血糖管理》张明霞-【医学微视】(点击了解内容详情)

主讲人:张明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及管理学组委员兼秘书;北京护理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会常委。

血糖高就是糖尿病?测血糖前做过这几件事,高了也不一定是糖尿病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的王琛主任医师。

血糖高,尿糖高,就是糖尿病吗?

大多数体检呢,一般我们去体检中心做的是个空腹血糖,大家很高兴地饿着去抽了血,然后一会儿做完体检去吃饭,那身上是这样。我们常见的叫做空腹血糖升高。另外呢,有的人去尿了个尿啊,咽喉血糖也是高的,那血糖和尿糖是什么关系?

有些人血糖高,尿酸不高,也就是血糖不高,尿糖高,这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啊。血糖高因素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啊,比如说前两天没睡觉。您的血糖是可以有点波动的,于是身体有些发热,或者说胳膊腿难受啊,他也会高。还有一些人晚上两三点钟的时候饿得不行了,吃了饭了,他也会血糖高啊,包括我们有些药品,包括这种皮肤病用了一些激素,防止免疫病的激素。这些都可以引起血糖高,所以血糖高首先说不一定是糖尿病。这个高究竟是个持续存在的,还是受到一些因素影响的?这个不好说。另外一种就是蛋糕,更不见得是糖尿病了。

因为糖尿病这个词儿,我们原来说糖尿病,尿里有糖尿病,那是以前。刚刚发现糖尿病这个病的时候,我们首先观察到的病人尿是甜的,所以再追述过来的。因为尿糖这个问题呢。是根据它有一定的关联,但不是个确切的关联。肾脏有一个功能,我们会吸收身体所有需要的东西把它拿回去用。他会产生一个直角肾糖阈,每个人肾糖阈会不一样,大多数肾糖阈值超过了10个毫摩尔血糖的时候尿糖会阳性。但是有一些人。他会偏低,血糖刚在5、6的时候需要糖就让他升高了。甚至有些人是因为饿,饿不过了啊,抽完了血以后赶快去吃早餐了。然后血糖稍微高了一点,正好尿里发现没尿糖,甚至有些人是因为检测结果的问题,所以血糖和尿糖升高不见得就是糖尿病。大家不用太去恐慌,血糖升高该做哪些检查呢?血糖高呢,首先先去看大夫啊,大夫会先去排除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之后呢会试图断定这个病人啊,他是他内心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所以最常见的检测方式就是我们的糖尿病的确诊实验。我们要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这个试验是我们中国目前用来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高于正常范围,但又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人,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受试者测量空腹血糖后。将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五分钟内喝完从服用糖水第一口开始进食,分别测其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的血糖。此试验可以反映患者耐受葡萄糖的能力,为糖尿病确诊试验。同时我们会问病人有没有症状,如果没有症状,即使检测指标是高的,那么恐怕要再次地重复,并且在重复这个葡萄小的实验。来确认他是不是。然而很多病人也会愿意去上网或者去了解他的一些糖尿病的相关的问题。那或者说我还有别的检测。最常见的一个检测叫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是我们来评估糖尿病人,在中国很难评估糖尿病人是否血糖控制好的一个指标。他不拿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应,患者8至12周的平均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得越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越低。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百分之6.5。

不过他们有的没升高,我们会大概地会预估他在三个月之前的血糖升高的,当然跟他有类同的一个检测水平。叫做糖化血清白蛋白,因为白蛋白的代谢也会更快。如果近期的血糖升高,糖化型血糖可能还没高呢,但是糖化白蛋白也会高了。但是这些值都是拿来监测血糖的长期的一个变化的。还有一些数值,我们叫做餐后血糖值。有一些病人我会让他做餐后血糖,来看是否有糖尿病。还有我们更愿意评估的病人,就说来了以后胰岛功能怎么样?他的胰岛素究竟高低,或者说他真是不够了。还有我们愿意说这个病人高度怀疑糖尿病的时候,去评估一些自身免疫的抗体。看这个病人是不是糖尿病会有自身免疫的因素参与在里面。这些很多很多的检测,但是因人而异去选择这个病人该去做什么检测。

如何诊断糖尿病呢?

最天然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啊,当然病人如果没有什么不舒服啊,仅仅是我们说他监测到血糖数值的高低。那意味着病人如果空腹超过了餐后的2个小时,超过了11.1,或者说我们说随机这个病人。如果他吃饭的时间,我去测血糖超过了11.1,那这种检测指标如果两次以上,我们会说这个病人应该有糖尿病。糖尿病无论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糖尿病背后的原因也会很多。但是如果病人有症状。病人有糖尿病相关的一些不舒服。我们不会说别人有。所以多食多尿,包括体重的下降。如果合并了这些因素,那他仅仅有一次的升高就可以去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具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且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或者空腹血糖水平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典型的糖尿病临床症状,上述各项指标应在另一日进行复查确认。

重点提示: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有熬夜、情绪波动、身体不适,服用激素类药物未达到空腹要求的时间等。短时间内大量摄入甜食,饥饿后大量进食肾脏疾病,服用某些药物或检测原因。可能导致尿糖升高,出现假阳性,所以当尿糖升高后,不要恐慌去排除影响因素。再次评估。查出血糖升高后,首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排除诱因,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口服糖耐量试验。餐后血糖评估、胰岛功能、自身免疫抗体等。

您还有哪些健康养生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