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抽筋怎么办(糖尿病脚抽筋怎么回事)

医说健康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经常抽筋,或与这5个因素有关,需重视

抽筋,想必一定有很多人都曾体会过,对于健康人而言,偶尔一次的抽筋并不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但除健康人偶尔会有抽筋发生外,相信在很多糖尿病患者身上也经常会有抽筋的情况发生,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所出现抽筋,则应及时找到引发抽筋原因所在,并对其加以有效解决,否则很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那么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抽筋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入睡时受凉

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经常会在晚上睡眠的过程中发生抽筋,之所以会如此,其实往往都是因患者不注意保暖所导致。

如今气温已然开始越来越凉,若是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有寒气侵入身体,肌肉神经受到低温的刺激后便会导致腿脚抽筋发生。

因受凉而引发的抽筋,其实除会在睡眠的过程发生外,若患者在白天不注意保暖,也同样会有抽筋的情况出现。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若不想睡眠被抽筋影响,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

2、缺钙

说到抽筋,其实有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缺钙的问题,普通人群发生抽筋的确大多都是因缺钙所引发,但除普通人群外,其实糖尿病患者往往也是如此。

这是因为,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若想将自身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平稳状态,则一定要严格控制自身的饮食;

但若是患者对于饮食控制的过于苛刻,无论是能吃的或不能吃的都不吃,长期如此之下,便很可能会造成营养不良的情况,同时缺钙问题便也会就此出现。 

3、运动过度

对于控制血糖这件事,运动可谓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因为通过运动可以大大提高胰岛细胞的活性。

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使自身的血糖能够尽快平稳,便会加大运动的强度,殊不知如此之下,却很可能会引发抽筋出现。

这是因为,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加速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而在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若患者运动过度,则会大大增加身体对乳酸的生成,导致大量乳酸被堆积在肌肉之中,如此之下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同时也会致使抽筋发生。  

4、出汗量大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汗过多,则会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如此则会使大量的代谢垃圾被堆积在体内,导致局部肌肉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抽筋

尽管如今气温已逐渐转凉,但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仍会出很多汗,此时若不及时补水,便很容易会有抽筋的情况发生。  

5、并发症

随着病程延长以及对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有并发症出现,而若是出现了神经病变,便很可能会导致抽筋发生。

这是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导致肌肉神经传导出现问题,从而引发痉挛

通过以上阅读,相信大家已经对导致糖尿病患者经常抽筋的5个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包括:入睡时受凉缺钙运动过度出汗量大以及并发症

其中,对于入睡受凉运动过度以及出汗量大这3个因素,患者一般只要经过适当调整就可使抽筋症状得到缓解

对于缺钙引发的抽筋,则可补充钙质,以及多晒太阳补充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而对于最后的并发症,则需患者能够对其提高警惕,积极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注意:出现这3个症状说明糖尿病足找上你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不及时治疗会诱发很多的并发症,比如糖足,据相关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为10%,糖足的危害性很大,严重者有可能公导致截肢,因此这种疾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那么糖足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

糖尿病足的初期症状

1、足部知觉变弱:糖足的初期症状会表现为足部感觉变弱,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明显症状。糖友会感觉双脚麻木,像隔着一层袜子走路一样。触地感觉像是踩在棉被上一般,足部擦伤后无痛觉或是低痛觉‘这是糖友糖足初期的明显症状表现’应及时预防;就医问诊。

2、小腿时常抽筋颤抖:多数糖尿病患者走路时间过久,小腿就会产生抽筋现象,但是这种症状稍作休息症状便会明显改善。这是通常是由于糖友下肢出现了循环障碍导致的原因,而且这是一种下肢到脚的供血严重缺乏的表现。所以说,当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小腿抽筋,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做检查,它有可能是足部病变的一个早期信号。

3、小腿变细变瘦明显: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现小腿变细明显,脚部变扁、瘦,就应注意是否是下肢循环障碍发生了。小腿、脚是靠下肢循环供血,供营养,如果肌肉缺乏营养供给,就会表现为小腿逐渐变细,预示着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是全球下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不可以让自己太胖,建议多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此外,还需要做好足部的保养,保持足部的清洁干爽。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什么会腿抽筋?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来源标题: 中医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南京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来了一位特殊的女病人,她说自己得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晚上腿抽筋,夜里睡觉也不能缓解。她看了很多医院,很多科室。骨伤科医生认为是更年期需要补钙,妇科医生认为是更年期引起的各种症状不适,而患者的家属怀疑她是“癔症”。一次偶然的糖尿病复诊,她和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聊到这个问题,专家说出了原因,并通过中药给予治疗,三服药服用完后,症状得到缓解。

为什么会腿抽筋

内分泌科冉颖卓主任说,患者来的时候,血糖控制得不好,加上睡眠不好,整个人看起来气色都不行;仔细询问后发现患者还有半夜双腿抽搐的困扰,且一直在治疗这个抽搐的毛病,却起色不明显。

患者抽搐的原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看来是阴血亏虚引发。中医有辨证论治的理念,不同的人在某个阶段,身体体质也会发生变化。根据患者这个阶段整个身体状态,选择了中药的四物汤、芍药甘草汤两味经典名方。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极高,临床常见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表现,严重时可以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目前的临床效果来看,现代化的医学手段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认为DPN的发生与机体代谢障碍及血管损害密切相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西医对这种病也没有特效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病因治疗,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DPN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学没有特别的记载。但从经典《伤寒杂病论》里面就有不同的记载,特别针对四肢麻木、疼痛、发冷、感觉减退、肌力减退、肌萎缩、瘙痒等主要症状,治疗上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妙用。

避免代谢紊乱或内分泌失调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累得慌,浑身乏力,觉得是春天要来了。虽然人有“春困”,但对于肥胖的人群来说,很有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很可能是糖尿病发生的早期表现。

冉主任说,过节期间暴饮暴食,胃肠暴涨,代谢系统出现紊乱,会导致很多人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但很多人往往不把内分泌失调当成一种疾病,甚至认为这对身体也没有影响。事实上,这种身体平衡的打破,会随着一些症状的出现而变得不可逆。因为人体的自稳功能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在这个重建过程只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恢复体内的平衡,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李珊莫禹凡